禦選語錄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卷十五
禦選曆代禅師語錄前集下。
洞山良價悟本禅師 師參沩山。
問曰。
頃聞南陽忠國師。
有無情說法話。
某甲未究其微。
沩曰。
我這裡亦有。
隻是罕遇其人。
師曰。
某甲未明。
乞師指示。
沩豎起拂子曰。
會麼。
師曰。
不會。
請和尚說。
沩曰。
父母所生口。
終不為子說。
此去澧陵攸縣。
有雲岩道人。
若能撥草瞻風。
必為子之所重。
師遂辭沩山。
徑造雲岩。
便問無情說法。
甚麼人得聞。
岩曰。
無情得聞。
師曰。
和尚聞否。
岩曰。
我若聞。
汝即不聞吾說法也。
師曰。
某甲為甚麼不聞。
岩豎起拂子曰。
還聞麼。
師曰不聞。
岩曰。
我說法汝尚不聞。
豈況無情說法乎。
師曰。
無情說法該何典教。
岩曰。
豈不見彌陀經雲。
水鳥樹林。
悉皆念佛念法。
師于此有省。
乃述偈曰。
也大奇。
也大奇。
無情說法不思議。
若将耳聽終難會。
眼處聞聲方得知。
岩曰。
價阇黎。
承當個事。
大須審細。
師猶涉疑。
後因過水睹影。
大悟前旨。
有偈曰。
切忌從他覓。
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
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
方得契如如。
師作五位君臣頌曰。
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
莫怪相逢不相識。
隐隐猶懹舊日嫌。
偏中正。
失曉老婆逢古鏡。
分明觌面别無真。
休更迷頭猶認影。
正中來。
無中有路隔塵埃。
但能不觸當今諱。
也勝前朝斷舌才。
兼中至。
兩刃交鋒不須避。
好手猶如火裡蓮。
宛然自有沖天志。
兼中到。
不落有無誰敢和。
人人盡欲出常流。
折合還歸炭裡坐。
問。
欲見和尚本來師。
如何得見。
師曰。
年牙相似。
即無阻矣。
僧拟進語。
師曰。
不蹑前蹤。
别請一問。
僧無對。
問。
蛇吞蝦蟆。
救則是。
不救則是。
師曰。
救則雙目不睹。
不救則形影不彰。
僧問。
師尋常教學人行鳥道。
未審如何是鳥道。
師曰。
不逢一人。
曰如何行。
師曰。
直須足下無私去。
曰隻如行鳥道。
莫便是本來面目否。
師曰。
阇黎因甚颠倒。
曰甚麼處是學人颠倒。
師曰。
若不颠倒。
因甚麼卻認奴作郎。
曰如何是本來面目。
師曰。
不行鳥道。
師曰。
今時人學道。
隻認得驢前馬後底。
将為自已。
佛法平沈。
此之是也。
賓中主尚未分。
如何辨得主中主。
僧問如何是主中主。
師曰。
阇黎自道取。
曰某甲道得。
即是賓中主。
如何是主中主。
師曰。
恁麼道即易。
相續也大難。
遂示頌曰。
嗟見今時學道流。
千千萬萬認門頭。
恰似入京朝聖主。
隻到潼關即便休。
僧問甚處來。
曰遊山來。
師曰。
還到頂麼。
曰到。
師曰。
頂上有人麼。
曰無人。
師曰。
恁麼則不到頂也。
曰若不到頂。
争知無人。
師曰。
何不且住。
曰某甲不辭住。
西天有人不肯。
師曰。
我從來疑著這漢。
僧問。
如何是青山白雲父。
師曰。
不森森者是。
曰如何是白雲青山兒。
師曰。
不辨東西者是。
曰如何是白雲終日倚。
師曰。
去離不得。
曰如何是青山總不知。
師曰。
不顧視者是。
師與雲居過水。
師問水深多少。
居曰不濕。
師曰粗人。
居卻問水深多少。
師曰不幹。
師因曹山辭。
遂囑曰。
吾在雲岩先師處。
親印寶鏡三昧。
事窮的要。
今付于汝。
詞曰。
如是之法。
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
宜善保護。
銀碗盛雪。
明月藏鹭。
類之弗齊。
混則知處。
意不在言。
來機亦赴。
動成窠臼。
差落顧伫。
背觸俱非。
如大火聚。
但形文彩。
即屬染污。
夜半正明。
天曉不露。
為物作則。
用拔諸苦。
雖非有為。
不是無語。
如臨寶鏡。
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
渠正是汝。
如世嬰兒。
五相完具。
不去不來。
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
有句無句。
終不得物。
語未正故。
重離六爻。
偏正回互。
疊而為三。
變盡成五。
如荎草味。
如金剛杵。
正中妙挾。
敲唱雙舉。
通宗通塗。
挾帶挾路。
錯然則吉。
不可犯忤。
天真而妙。
不屬迷悟。
因緣時節。
寂然昭著。
細入無間。
大絕方所。
毫忽之差。
不應律呂。
外寂中搖。
系駒伏鼠。
先聖悲之。
為法檀度。
要合古轍。
請觀前古。
佛道垂成。
十劫觀樹。
如虎之缺。
如馬之馵。
以有下劣。
寶幾珍禦。
以有驚異。
狸奴白牯。
木人方歌。
石女起舞。
非情識到。
甯容思慮。
臣奉于君。
子順于父。
不順非孝。
不奉非輔。
潛行密用。
如愚若魯。
但能相續。
名主中主。
師又曰。
末法時代。
人多幹慧。
若要辨驗真僞。
有三種滲漏。
一曰見滲漏。
機不離位。
堕在毒海。
二曰情滲漏。
滞在向背。
見處偏枯。
三曰語滲漏。
究妙失宗。
機昧終始。
濁智流轉。
于此三種。
子宜知之。
偈曰。
道無心合人。
人無心合道。
欲識個中意。
一老一不老。
仰山南塔光湧禅師 師依仰山剃度。
北遊谒臨濟。
複歸侍山。
山曰。
汝來作甚麼。
師曰。
禮觐和尚。
山曰。
還見和尚麼。
師曰見。
山曰。
和尚何以驢。
師曰。
某甲見和尚亦不似佛。
山曰。
若不似佛。
似個甚麼。
師曰。
若有所似。
與驢何别。
山大驚曰。
凡聖兩忘。
情盡體露。
吾以此驗人二十年。
無決了者。
子保任之。
山每指謂人曰。
此子肉身佛也。
福州雙峰古禅師 師因辭石霜。
石霜将拂子送出門首。
召曰。
古侍者。
師回首。
石霜曰。
拟著即差。
是著即乖。
不拟不是。
亦莫作個會。
苟非知有。
莫能知之。
好去好去。
師應喏喏。
後僧問。
和尚當時辭石霜。
石霜恁麼道意作麼生。
師曰。
隻教我不著是非。
三聖院慧然禅師 上堂。
我逢人即出。
出則不為人。
便下座。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臭肉來蠅。
灌溪志閑禅師 師住末山後。
上堂曰。
我在臨濟爺爺處。
得半杓。
末山娘娘處。
得半杓。
共成一杓吃了。
直至如今飽不饑。
僧問。
久向灌溪。
到來隻見漚麻池。
師曰。
汝隻見漚麻池。
且不見灌溪。
曰如何是灌溪。
師曰。
劈箭急。
九峰道虔禅師 僧問。
無間中人。
行甚麼行。
師曰。
畜生行。
曰畜生複行甚麼行。
師曰。
無間行。
曰此猶是長生路上人。
師曰。
汝須知有不共命者。
曰不共甚麼命。
師曰。
長生氣不常師乃曰。
諸兄弟。
還識得命麼。
欲知命。
流泉是命。
湛寂是身。
千波競湧。
是文殊境界。
一亘晴空。
是普賢床榻。
其次借一句子。
是指月話月。
且如諸方先德。
未建許多名目。
指陳巳前。
諸兄弟約甚麼體格商量。
到這裡。
不假三寸。
試話會看。
不假耳。
試采聽看。
不假眼。
試辨白看。
所以道。
聲前抛不出。
旬後不藏形。
盡乾坤大地。
都來是汝當人個體。
向甚麼處安眼耳鼻舌。
莫但向意根下。
圖度作解。
盡未來際。
亦未有休歇分。
所以洞山道。
拟将心意學玄宗。
大似西行卻向東。
珍重。
台州湧泉景欣禅師 上堂。
我四十九年在這裡。
尚自有時走作。
汝等諸人莫開大口。
見解人多。
行解人萬中無一個。
見解言語。
總要知通。
若識不盡。
敢道輪回去在。
為何如此。
蓋為識漏未盡。
汝但盡卻今時。
始得成立。
亦喚作立中功。
轉功就他去。
亦喚作就中功。
親他去。
我所以道。
親人不得度。
渠不度親人。
恁麼譬喻。
尚不會薦取。
渾囵底但管取性。
亂動舌頭。
不見洞山道。
相續也大難。
洛浦元安禅師 師到夾山。
不禮拜。
乃當面叉手而立。
山曰。
雞栖鳳巢。
非其同類。
出去。
師曰。
自遠趨風。
請師一接。
山曰。
目前無阇黎。
此間無老僧。
師便喝。
山曰。
住住。
且莫草草惚惚。
雲月是同。
溪山各異。
截斷天下人舌頭。
即不無阇黎。
争教無舌人解語。
師伫思。
山便打。
因茲服膺。
一日問山。
佛魔不到處。
如何體會。
山曰。
燭明千裡像。
闇室老僧迷。
又問朝陽巳升。
夜月不現時如何。
山曰。
龍銜海珠。
遊魚不顧。
師于言下大悟。
山将示滅。
垂語曰。
石頭一枝。
看看即滅矣。
師曰不然。
山曰。
何也。
師曰。
他家自有青山在。
山曰。
苟如是。
即吾宗不墜矣。
上堂。
師雲末後一句。
始到牢關。
鎖斷要津。
不通凡聖。
尋常向諸人道。
任從天下樂欣欣。
我獨不肯。
欲知上流之士。
不将佛祖言教。
貼在額頭上。
如龜負圖。
自取喪身之兆。
鳳萦金網。
趨霄漢以何期。
直須旨外明宗。
莫向言中取則。
是以石人機似汝。
也解唱巴歌。
汝若似石人。
雪曲也應和。
指南一路。
智者知疏。
問僧近離甚處。
曰荊南。
師曰。
有一人與麼去。
還逢麼。
曰不逢。
師曰。
為甚不逢。
曰若逢即頭粉碎。
師曰。
阇黎三寸甚密。
雲門于江西見其僧。
乃問還有此語否。
曰是。
門曰。
洛浦倒退三千裡。
岩頭全豁禅師 示衆。
但明取綱宗。
本無實法。
不見道。
無實無虛。
若向事上觑即疾。
若向意根下尋。
卒摸索不著。
又曰。
此是向上人活計。
隻露目前些子。
如同電拂。
如擊石火。
截斷兩頭。
靈然自在。
若道向上有法有事。
真碗鳴聲。
塗糊汝。
系罩汝。
古人喚作系驢橛。
若将實法與人。
土亦消不得。
示衆雲。
夫大統綱宗中事。
須識句。
若不識句。
難作個話會。
甚麼是句。
百不思時。
喚作正句。
亦雲居頂。
亦雲得住。
亦雲曆曆。
亦雲惺惺。
亦雲的的。
亦雲佛未生時。
亦雲得地。
亦雲與麼時。
将與麼時。
等破一切是非。
才與麼。
便不與麼。
便轉辘辘地。
不見古人道。
沉昏不好。
須轉得始得。
觸著便轉。
是句亦鏟。
非句亦鏟。
自然轉辘辘。
自然目前露裸裸地。
飽齁齁地。
不解卻。
不解咬。
瞥起微情。
早落地上。
若也未得與麼蕩蕩地。
喚作依句修行。
有則便須等破。
與麼時一物不存。
信知從來學得一切言句。
隘在胸中。
有甚麼用處。
不見道。
辟觀辟句。
外不放入。
内不放出。
截斷兩頭。
自然光烯烯地。
不與一物作對。
便是無诤三昧。
兄弟。
若欲得易會。
但向根本明取。
不見道。
無依無欲。
便是能仁。
古人道。
置毒藥安乳中。
乃至醍醐。
亦能殺人。
這個不是汝習學得底。
這個不是汝去住底。
不是汝色裡底。
莫錯認門頭戶口。
賺汝臘月三十日。
赤哄哄地無益。
信知古風大好。
不見道。
有即是無。
無即是有。
與麼送出來時便知深淺。
這個是古格。
于中有一般漢。
信彩吐出來。
有甚麼碑記。
但知喚作禅道。
但知喚作一句子。
軟嫩嫩地。
真是無孔鐵椎。
聚得一萬個。
有甚麼用處。
若是有筋骨底。
不用多。
諸處行腳。
也須帶眼始得。
莫被人謾。
不見道。
依法生解。
猶落魔界。
夫唱教。
須一一從自已胸襟中吐得出來。
與人為榜樣。
今時還有與麼漢麼。
莫終日哄地。
亦無了期。
欲得易會。
但知于聲色前。
不被萬境惑亂。
自然露裸裸地。
自然無事。
送向聲色中。
蕩蕩地。
恰似一團火焰相似。
觸著便燒。
更有甚麼事。
不見道。
非是塵不侵。
自是我無心。
時熱珍重。
雪峰義存禅師 僧問西山和尚。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山舉拂子示之。
其僧不肯。
後參師。
師問甚處來。
雲浙中來。
師曰。
今夏在甚處。
曰蘇州西山。
師曰。
和尚安否。
曰來時萬福。
師曰。
何不在彼從容。
曰佛法不明。
師曰。
有甚麼事。
僧舉前話。
師曰。
汝作麼生不肯他。
曰是境。
師曰。
汝見蘇州人家男女否。
曰見。
師曰。
汝見路上林木否。
曰見。
師曰。
凡睹人家男女。
大地林沼總是境。
汝肯他否。
曰肯。
師曰。
隻如拈拂子。
汝作麼生不肯。
僧乃禮拜曰。
學人取次發言。
乞和尚慈悲。
師曰。
盡乾坤是個眼。
汝向甚麼處蹲坐。
僧無對。
三聖問透網金鱗。
以何為食。
師曰。
待汝出網來向汝道。
聖曰。
一千五百人善知識。
話頭也不識。
師曰。
老僧住持事繁。
師問僧甚處來。
曰沩山來。
師曰。
沩山有何言句。
曰某甲曾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沩山據座。
師曰。
汝肯他否。
曰某甲不肯他。
師曰。
沩山古佛。
汝可速去忏悔。
問僧甚麼處去。
曰識得即知去處。
師曰。
你是了事人。
亂走作麼。
曰和尚莫塗污人好。
師曰。
我即不塗污你。
古人吹布毛作麼生。
與我說來看。
曰殘羹馊飯。
巳有人吃了。
師休去。
玄沙問師曰。
某甲如今大用去。
和尚作麼生。
師将三個木毬。
一時抛出。
沙作斫牌勢。
師曰。
你親在靈山。
方得如此。
沙曰。
也是自家事。
普請次。
路逢一猕猴。
師曰。
人人有一面古鏡。
這個猕猴亦有一面古鏡。
三聖曰。
曠劫無名。
何以彰為古鏡。
師曰。
瑕生也。
聖曰。
這老漢著甚麼死急。
話頭也不識。
師曰。
老僧住持事繁。
問。
古澗寒泉時如何。
師曰。
瞪目不見底。
曰飲者如何。
師曰。
不從口入。
僧舉似趙州。
州曰。
不從口入。
不可從鼻孔裡入。
僧卻問古澗寒泉時如何。
州曰。
苦。
曰飲者如何。
州曰。
死。
師聞得。
乃曰。
趙州古佛。
遙望作禮。
自此不答話。
師一日在僧堂内燒火。
閉卻前後門。
乃叫曰。
救火救火。
玄沙将一片柴從窗棂中抛入。
師便開門。
上堂。
南山有一條鼈鼻蛇。
汝等諸人。
切須好看。
長慶出曰。
今日堂中。
大有人喪身失命。
雲門以拄杖撺向師前作怕勢。
有僧舉似玄沙。
沙曰。
須是棱兄始得。
雖然如是。
我即不然。
曰和尚作麼生。
沙曰。
用南山作麼。
閩王問曰。
拟欲蓋一所佛殿去時如何。
師曰。
大王何不蓋取一所空王殿。
曰請師樣子。
師展兩手。
上堂。
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
抛向面前。
漆桶不會。
打鼓普請看。
上堂。
此事如一片田地相似。
一任諸人耕種。
無有不承此恩力者。
玄沙曰。
且作麼生是這田地。
師曰看。
玄沙曰。
是即是。
某甲不與麼。
師曰。
你作麼生。
玄沙曰。
隻是人人底。
上堂。
舉拂子曰。
這個為中下。
僧問上上人來如何。
師舉拂子。
僧曰。
這個為中下。
師便打。
上堂。
諸上座。
望州亭與汝相見了也。
烏石嶺與汝相見了也。
僧堂前與汝相見了也。
曹山本寂禅師 僧問。
沙門豈不是具大慈悲底人。
師曰。
是。
曰若遇六賊來時卻如何。
師曰。
亦須具大慈悲。
曰如何具大慈悲。
師曰。
一劍揮盡。
曰盡後如何。
師曰。
始得和同。
問。
眉與目還相識也無。
師曰。
不相識。
曰為甚麼不相識。
師曰。
為同在一處。
曰恁麼則不分去也。
師曰。
眉且不是目。
曰如何是目。
師曰。
端的去。
曰如何是眉。
師曰。
曹山卻疑。
曰和尚為甚麼卻疑。
師曰。
若不疑。
即端的去也。
雲門問如何是沙門行。
師曰。
吃常住苗稼者是。
曰便恁麼去時如何。
師曰。
你還畜得麼。
曰畜得。
師曰。
你作麼生畜。
曰著衣吃飯。
有甚麼難。
師曰。
何不道披毛戴角。
門禮拜。
師問德上座。
菩薩在定。
聞香象渡河。
出甚麼經。
曰出涅槃經。
師曰。
定前聞。
定後聞。
曰和尚流也。
師曰。
道也太煞道。
隻道得一半。
曰和尚如何。
師曰。
灘下接取。
師問僧作甚麼。
曰掃地。
師曰。
佛前掃。
佛後掃。
曰前後一時掃。
師曰。
與曹山過靸鞋來。
僧問親何道伴。
即得常聞于未聞。
師曰。
同共一被蓋。
曰此猶是得聞。
如何是常聞于未聞。
師曰。
不同于木石。
曰何者在先。
何者在後。
師曰。
不見道常聞于未聞。
僧問一牛飲水。
五馬不嘶時如何。
師曰。
曹山解忌口。
紙衣道者來參。
師問莫是紙衣道者否。
者曰。
不敢。
師曰。
如何是紙衣下事。
者曰。
一裘才挂體。
萬法悉皆如。
師曰。
如何是紙衣下用。
者近前應諾。
便立脫。
師曰。
汝隻解與麼去。
何不解恁麼來。
者忽開眼問曰。
一靈真性。
不假胞胎時如何。
師曰。
未是妙。
者曰。
如何是妙。
師曰。
不借借。
者珍重便化。
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
莫将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于玄體昧。
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沈前境。
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
了然無事昔時人。
師問強上座曰。
佛真法身。
猶若虛空。
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作麼生說個應底道理。
曰如驢觑井。
師曰。
道則太煞道。
隻道得八成。
曰和尚又如何。
師曰。
如井觑驢師讀杜順傅大士。
所作法身偈。
曰。
我意不欲與麼道。
門弟子請别作之。
既作偈。
又注釋之。
其詞曰。
渠本不是我。
(非我)我本不是渠。
(非渠)渠無我即死。
(仰汝取活)我無渠即餘。
(不别有)渠如我是佛。
(要且不是佛)我如渠即驢。
(二俱不立)不食空王俸。
(若遇禦飯直須吐卻)何假雁傳書。
(不通信)我說橫身唱。
(為信唱)君看背上毛。
(不與你相似)乍如謠白雪。
(将謂是白雪)猶恐是巴歌(傳此句無注)。
雲居道膺禅師 師造洞山。
山問甚處來。
師曰。
翠微來。
山曰。
翠微有何言句示徒。
師曰。
翠微供養羅漢。
某甲問供養羅漢。
羅漢還來否。
微曰。
你每日[口+童]個甚麼。
山曰。
實有此語否。
師曰有。
山曰。
不虛參見作家來。
山問汝名甚麼。
師曰。
道膺。
山曰。
向上更道。
師曰。
向上即不名道膺。
山曰。
與老僧祗對道吾底語一般。
深然之。
一日山問師甚處去來。
師曰。
蹋山來。
山曰。
那個山堪住。
師曰。
那個山不堪住。
山曰。
恁麼則國内總被阇黎占卻。
師曰。
不然。
山曰。
恁麼則子得個入路。
師曰無路。
山曰。
若無路。
争得與老僧相見。
師曰。
若有路。
即與和尚隔山去也。
山曰。
此子巳後。
千人萬人把不住去在。
僧問。
山河大地。
從何而有。
師曰。
從妄想有。
曰與某甲想出一铤金得麼。
師便休去。
僧不肯。
示衆曰。
佛法有什麼多事。
行得即是。
但知心是
洞山良價悟本禅師 師參沩山。
問曰。
頃聞南陽忠國師。
有無情說法話。
某甲未究其微。
沩曰。
我這裡亦有。
隻是罕遇其人。
師曰。
某甲未明。
乞師指示。
沩豎起拂子曰。
會麼。
師曰。
不會。
請和尚說。
沩曰。
父母所生口。
終不為子說。
此去澧陵攸縣。
有雲岩道人。
若能撥草瞻風。
必為子之所重。
師遂辭沩山。
徑造雲岩。
便問無情說法。
甚麼人得聞。
岩曰。
無情得聞。
師曰。
和尚聞否。
岩曰。
我若聞。
汝即不聞吾說法也。
師曰。
某甲為甚麼不聞。
岩豎起拂子曰。
還聞麼。
師曰不聞。
岩曰。
我說法汝尚不聞。
豈況無情說法乎。
師曰。
無情說法該何典教。
岩曰。
豈不見彌陀經雲。
水鳥樹林。
悉皆念佛念法。
師于此有省。
乃述偈曰。
也大奇。
也大奇。
無情說法不思議。
若将耳聽終難會。
眼處聞聲方得知。
岩曰。
價阇黎。
承當個事。
大須審細。
師猶涉疑。
後因過水睹影。
大悟前旨。
有偈曰。
切忌從他覓。
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
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
方得契如如。
師作五位君臣頌曰。
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
莫怪相逢不相識。
隐隐猶懹舊日嫌。
偏中正。
失曉老婆逢古鏡。
分明觌面别無真。
休更迷頭猶認影。
正中來。
無中有路隔塵埃。
但能不觸當今諱。
也勝前朝斷舌才。
兼中至。
兩刃交鋒不須避。
好手猶如火裡蓮。
宛然自有沖天志。
兼中到。
不落有無誰敢和。
人人盡欲出常流。
折合還歸炭裡坐。
問。
欲見和尚本來師。
如何得見。
師曰。
年牙相似。
即無阻矣。
僧拟進語。
師曰。
不蹑前蹤。
别請一問。
僧無對。
問。
蛇吞蝦蟆。
救則是。
不救則是。
師曰。
救則雙目不睹。
不救則形影不彰。
僧問。
師尋常教學人行鳥道。
未審如何是鳥道。
師曰。
不逢一人。
曰如何行。
師曰。
直須足下無私去。
曰隻如行鳥道。
莫便是本來面目否。
師曰。
阇黎因甚颠倒。
曰甚麼處是學人颠倒。
師曰。
若不颠倒。
因甚麼卻認奴作郎。
曰如何是本來面目。
師曰。
不行鳥道。
師曰。
今時人學道。
隻認得驢前馬後底。
将為自已。
佛法平沈。
此之是也。
賓中主尚未分。
如何辨得主中主。
僧問如何是主中主。
師曰。
阇黎自道取。
曰某甲道得。
即是賓中主。
如何是主中主。
師曰。
恁麼道即易。
相續也大難。
遂示頌曰。
嗟見今時學道流。
千千萬萬認門頭。
恰似入京朝聖主。
隻到潼關即便休。
僧問甚處來。
曰遊山來。
師曰。
還到頂麼。
曰到。
師曰。
頂上有人麼。
曰無人。
師曰。
恁麼則不到頂也。
曰若不到頂。
争知無人。
師曰。
何不且住。
曰某甲不辭住。
西天有人不肯。
師曰。
我從來疑著這漢。
僧問。
如何是青山白雲父。
師曰。
不森森者是。
曰如何是白雲青山兒。
師曰。
不辨東西者是。
曰如何是白雲終日倚。
師曰。
去離不得。
曰如何是青山總不知。
師曰。
不顧視者是。
師與雲居過水。
師問水深多少。
居曰不濕。
師曰粗人。
居卻問水深多少。
師曰不幹。
師因曹山辭。
遂囑曰。
吾在雲岩先師處。
親印寶鏡三昧。
事窮的要。
今付于汝。
詞曰。
如是之法。
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
宜善保護。
銀碗盛雪。
明月藏鹭。
類之弗齊。
混則知處。
意不在言。
來機亦赴。
動成窠臼。
差落顧伫。
背觸俱非。
如大火聚。
但形文彩。
即屬染污。
夜半正明。
天曉不露。
為物作則。
用拔諸苦。
雖非有為。
不是無語。
如臨寶鏡。
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
渠正是汝。
如世嬰兒。
五相完具。
不去不來。
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
有句無句。
終不得物。
語未正故。
重離六爻。
偏正回互。
疊而為三。
變盡成五。
如荎草味。
如金剛杵。
正中妙挾。
敲唱雙舉。
通宗通塗。
挾帶挾路。
錯然則吉。
不可犯忤。
天真而妙。
不屬迷悟。
因緣時節。
寂然昭著。
細入無間。
大絕方所。
毫忽之差。
不應律呂。
外寂中搖。
系駒伏鼠。
先聖悲之。
為法檀度。
要合古轍。
請觀前古。
佛道垂成。
十劫觀樹。
如虎之缺。
如馬之馵。
以有下劣。
寶幾珍禦。
以有驚異。
狸奴白牯。
木人方歌。
石女起舞。
非情識到。
甯容思慮。
臣奉于君。
子順于父。
不順非孝。
不奉非輔。
潛行密用。
如愚若魯。
但能相續。
名主中主。
師又曰。
末法時代。
人多幹慧。
若要辨驗真僞。
有三種滲漏。
一曰見滲漏。
機不離位。
堕在毒海。
二曰情滲漏。
滞在向背。
見處偏枯。
三曰語滲漏。
究妙失宗。
機昧終始。
濁智流轉。
于此三種。
子宜知之。
偈曰。
道無心合人。
人無心合道。
欲識個中意。
一老一不老。
仰山南塔光湧禅師 師依仰山剃度。
北遊谒臨濟。
複歸侍山。
山曰。
汝來作甚麼。
師曰。
禮觐和尚。
山曰。
還見和尚麼。
師曰見。
山曰。
和尚何以驢。
師曰。
某甲見和尚亦不似佛。
山曰。
若不似佛。
似個甚麼。
師曰。
若有所似。
與驢何别。
山大驚曰。
凡聖兩忘。
情盡體露。
吾以此驗人二十年。
無決了者。
子保任之。
山每指謂人曰。
此子肉身佛也。
福州雙峰古禅師 師因辭石霜。
石霜将拂子送出門首。
召曰。
古侍者。
師回首。
石霜曰。
拟著即差。
是著即乖。
不拟不是。
亦莫作個會。
苟非知有。
莫能知之。
好去好去。
師應喏喏。
後僧問。
和尚當時辭石霜。
石霜恁麼道意作麼生。
師曰。
隻教我不著是非。
三聖院慧然禅師 上堂。
我逢人即出。
出則不為人。
便下座。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臭肉來蠅。
灌溪志閑禅師 師住末山後。
上堂曰。
我在臨濟爺爺處。
得半杓。
末山娘娘處。
得半杓。
共成一杓吃了。
直至如今飽不饑。
僧問。
久向灌溪。
到來隻見漚麻池。
師曰。
汝隻見漚麻池。
且不見灌溪。
曰如何是灌溪。
師曰。
劈箭急。
九峰道虔禅師 僧問。
無間中人。
行甚麼行。
師曰。
畜生行。
曰畜生複行甚麼行。
師曰。
無間行。
曰此猶是長生路上人。
師曰。
汝須知有不共命者。
曰不共甚麼命。
師曰。
長生氣不常師乃曰。
諸兄弟。
還識得命麼。
欲知命。
流泉是命。
湛寂是身。
千波競湧。
是文殊境界。
一亘晴空。
是普賢床榻。
其次借一句子。
是指月話月。
且如諸方先德。
未建許多名目。
指陳巳前。
諸兄弟約甚麼體格商量。
到這裡。
不假三寸。
試話會看。
不假耳。
試采聽看。
不假眼。
試辨白看。
所以道。
聲前抛不出。
旬後不藏形。
盡乾坤大地。
都來是汝當人個體。
向甚麼處安眼耳鼻舌。
莫但向意根下。
圖度作解。
盡未來際。
亦未有休歇分。
所以洞山道。
拟将心意學玄宗。
大似西行卻向東。
珍重。
台州湧泉景欣禅師 上堂。
我四十九年在這裡。
尚自有時走作。
汝等諸人莫開大口。
見解人多。
行解人萬中無一個。
見解言語。
總要知通。
若識不盡。
敢道輪回去在。
為何如此。
蓋為識漏未盡。
汝但盡卻今時。
始得成立。
亦喚作立中功。
轉功就他去。
亦喚作就中功。
親他去。
我所以道。
親人不得度。
渠不度親人。
恁麼譬喻。
尚不會薦取。
渾囵底但管取性。
亂動舌頭。
不見洞山道。
相續也大難。
洛浦元安禅師 師到夾山。
不禮拜。
乃當面叉手而立。
山曰。
雞栖鳳巢。
非其同類。
出去。
師曰。
自遠趨風。
請師一接。
山曰。
目前無阇黎。
此間無老僧。
師便喝。
山曰。
住住。
且莫草草惚惚。
雲月是同。
溪山各異。
截斷天下人舌頭。
即不無阇黎。
争教無舌人解語。
師伫思。
山便打。
因茲服膺。
一日問山。
佛魔不到處。
如何體會。
山曰。
燭明千裡像。
闇室老僧迷。
又問朝陽巳升。
夜月不現時如何。
山曰。
龍銜海珠。
遊魚不顧。
師于言下大悟。
山将示滅。
垂語曰。
石頭一枝。
看看即滅矣。
師曰不然。
山曰。
何也。
師曰。
他家自有青山在。
山曰。
苟如是。
即吾宗不墜矣。
上堂。
師雲末後一句。
始到牢關。
鎖斷要津。
不通凡聖。
尋常向諸人道。
任從天下樂欣欣。
我獨不肯。
欲知上流之士。
不将佛祖言教。
貼在額頭上。
如龜負圖。
自取喪身之兆。
鳳萦金網。
趨霄漢以何期。
直須旨外明宗。
莫向言中取則。
是以石人機似汝。
也解唱巴歌。
汝若似石人。
雪曲也應和。
指南一路。
智者知疏。
問僧近離甚處。
曰荊南。
師曰。
有一人與麼去。
還逢麼。
曰不逢。
師曰。
為甚不逢。
曰若逢即頭粉碎。
師曰。
阇黎三寸甚密。
雲門于江西見其僧。
乃問還有此語否。
曰是。
門曰。
洛浦倒退三千裡。
岩頭全豁禅師 示衆。
但明取綱宗。
本無實法。
不見道。
無實無虛。
若向事上觑即疾。
若向意根下尋。
卒摸索不著。
又曰。
此是向上人活計。
隻露目前些子。
如同電拂。
如擊石火。
截斷兩頭。
靈然自在。
若道向上有法有事。
真碗鳴聲。
塗糊汝。
系罩汝。
古人喚作系驢橛。
若将實法與人。
土亦消不得。
示衆雲。
夫大統綱宗中事。
須識句。
若不識句。
難作個話會。
甚麼是句。
百不思時。
喚作正句。
亦雲居頂。
亦雲得住。
亦雲曆曆。
亦雲惺惺。
亦雲的的。
亦雲佛未生時。
亦雲得地。
亦雲與麼時。
将與麼時。
等破一切是非。
才與麼。
便不與麼。
便轉辘辘地。
不見古人道。
沉昏不好。
須轉得始得。
觸著便轉。
是句亦鏟。
非句亦鏟。
自然轉辘辘。
自然目前露裸裸地。
飽齁齁地。
不解卻。
不解咬。
瞥起微情。
早落地上。
若也未得與麼蕩蕩地。
喚作依句修行。
有則便須等破。
與麼時一物不存。
信知從來學得一切言句。
隘在胸中。
有甚麼用處。
不見道。
辟觀辟句。
外不放入。
内不放出。
截斷兩頭。
自然光烯烯地。
不與一物作對。
便是無诤三昧。
兄弟。
若欲得易會。
但向根本明取。
不見道。
無依無欲。
便是能仁。
古人道。
置毒藥安乳中。
乃至醍醐。
亦能殺人。
這個不是汝習學得底。
這個不是汝去住底。
不是汝色裡底。
莫錯認門頭戶口。
賺汝臘月三十日。
赤哄哄地無益。
信知古風大好。
不見道。
有即是無。
無即是有。
與麼送出來時便知深淺。
這個是古格。
于中有一般漢。
信彩吐出來。
有甚麼碑記。
但知喚作禅道。
但知喚作一句子。
軟嫩嫩地。
真是無孔鐵椎。
聚得一萬個。
有甚麼用處。
若是有筋骨底。
不用多。
諸處行腳。
也須帶眼始得。
莫被人謾。
不見道。
依法生解。
猶落魔界。
夫唱教。
須一一從自已胸襟中吐得出來。
與人為榜樣。
今時還有與麼漢麼。
莫終日哄地。
亦無了期。
欲得易會。
但知于聲色前。
不被萬境惑亂。
自然露裸裸地。
自然無事。
送向聲色中。
蕩蕩地。
恰似一團火焰相似。
觸著便燒。
更有甚麼事。
不見道。
非是塵不侵。
自是我無心。
時熱珍重。
雪峰義存禅師 僧問西山和尚。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山舉拂子示之。
其僧不肯。
後參師。
師問甚處來。
雲浙中來。
師曰。
今夏在甚處。
曰蘇州西山。
師曰。
和尚安否。
曰來時萬福。
師曰。
何不在彼從容。
曰佛法不明。
師曰。
有甚麼事。
僧舉前話。
師曰。
汝作麼生不肯他。
曰是境。
師曰。
汝見蘇州人家男女否。
曰見。
師曰。
汝見路上林木否。
曰見。
師曰。
凡睹人家男女。
大地林沼總是境。
汝肯他否。
曰肯。
師曰。
隻如拈拂子。
汝作麼生不肯。
僧乃禮拜曰。
學人取次發言。
乞和尚慈悲。
師曰。
盡乾坤是個眼。
汝向甚麼處蹲坐。
僧無對。
三聖問透網金鱗。
以何為食。
師曰。
待汝出網來向汝道。
聖曰。
一千五百人善知識。
話頭也不識。
師曰。
老僧住持事繁。
師問僧甚處來。
曰沩山來。
師曰。
沩山有何言句。
曰某甲曾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沩山據座。
師曰。
汝肯他否。
曰某甲不肯他。
師曰。
沩山古佛。
汝可速去忏悔。
問僧甚麼處去。
曰識得即知去處。
師曰。
你是了事人。
亂走作麼。
曰和尚莫塗污人好。
師曰。
我即不塗污你。
古人吹布毛作麼生。
與我說來看。
曰殘羹馊飯。
巳有人吃了。
師休去。
玄沙問師曰。
某甲如今大用去。
和尚作麼生。
師将三個木毬。
一時抛出。
沙作斫牌勢。
師曰。
你親在靈山。
方得如此。
沙曰。
也是自家事。
普請次。
路逢一猕猴。
師曰。
人人有一面古鏡。
這個猕猴亦有一面古鏡。
三聖曰。
曠劫無名。
何以彰為古鏡。
師曰。
瑕生也。
聖曰。
這老漢著甚麼死急。
話頭也不識。
師曰。
老僧住持事繁。
問。
古澗寒泉時如何。
師曰。
瞪目不見底。
曰飲者如何。
師曰。
不從口入。
僧舉似趙州。
州曰。
不從口入。
不可從鼻孔裡入。
僧卻問古澗寒泉時如何。
州曰。
苦。
曰飲者如何。
州曰。
死。
師聞得。
乃曰。
趙州古佛。
遙望作禮。
自此不答話。
師一日在僧堂内燒火。
閉卻前後門。
乃叫曰。
救火救火。
玄沙将一片柴從窗棂中抛入。
師便開門。
上堂。
南山有一條鼈鼻蛇。
汝等諸人。
切須好看。
長慶出曰。
今日堂中。
大有人喪身失命。
雲門以拄杖撺向師前作怕勢。
有僧舉似玄沙。
沙曰。
須是棱兄始得。
雖然如是。
我即不然。
曰和尚作麼生。
沙曰。
用南山作麼。
閩王問曰。
拟欲蓋一所佛殿去時如何。
師曰。
大王何不蓋取一所空王殿。
曰請師樣子。
師展兩手。
上堂。
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
抛向面前。
漆桶不會。
打鼓普請看。
上堂。
此事如一片田地相似。
一任諸人耕種。
無有不承此恩力者。
玄沙曰。
且作麼生是這田地。
師曰看。
玄沙曰。
是即是。
某甲不與麼。
師曰。
你作麼生。
玄沙曰。
隻是人人底。
上堂。
舉拂子曰。
這個為中下。
僧問上上人來如何。
師舉拂子。
僧曰。
這個為中下。
師便打。
上堂。
諸上座。
望州亭與汝相見了也。
烏石嶺與汝相見了也。
僧堂前與汝相見了也。
曹山本寂禅師 僧問。
沙門豈不是具大慈悲底人。
師曰。
是。
曰若遇六賊來時卻如何。
師曰。
亦須具大慈悲。
曰如何具大慈悲。
師曰。
一劍揮盡。
曰盡後如何。
師曰。
始得和同。
問。
眉與目還相識也無。
師曰。
不相識。
曰為甚麼不相識。
師曰。
為同在一處。
曰恁麼則不分去也。
師曰。
眉且不是目。
曰如何是目。
師曰。
端的去。
曰如何是眉。
師曰。
曹山卻疑。
曰和尚為甚麼卻疑。
師曰。
若不疑。
即端的去也。
雲門問如何是沙門行。
師曰。
吃常住苗稼者是。
曰便恁麼去時如何。
師曰。
你還畜得麼。
曰畜得。
師曰。
你作麼生畜。
曰著衣吃飯。
有甚麼難。
師曰。
何不道披毛戴角。
門禮拜。
師問德上座。
菩薩在定。
聞香象渡河。
出甚麼經。
曰出涅槃經。
師曰。
定前聞。
定後聞。
曰和尚流也。
師曰。
道也太煞道。
隻道得一半。
曰和尚如何。
師曰。
灘下接取。
師問僧作甚麼。
曰掃地。
師曰。
佛前掃。
佛後掃。
曰前後一時掃。
師曰。
與曹山過靸鞋來。
僧問親何道伴。
即得常聞于未聞。
師曰。
同共一被蓋。
曰此猶是得聞。
如何是常聞于未聞。
師曰。
不同于木石。
曰何者在先。
何者在後。
師曰。
不見道常聞于未聞。
僧問一牛飲水。
五馬不嘶時如何。
師曰。
曹山解忌口。
紙衣道者來參。
師問莫是紙衣道者否。
者曰。
不敢。
師曰。
如何是紙衣下事。
者曰。
一裘才挂體。
萬法悉皆如。
師曰。
如何是紙衣下用。
者近前應諾。
便立脫。
師曰。
汝隻解與麼去。
何不解恁麼來。
者忽開眼問曰。
一靈真性。
不假胞胎時如何。
師曰。
未是妙。
者曰。
如何是妙。
師曰。
不借借。
者珍重便化。
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
莫将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于玄體昧。
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沈前境。
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
了然無事昔時人。
師問強上座曰。
佛真法身。
猶若虛空。
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作麼生說個應底道理。
曰如驢觑井。
師曰。
道則太煞道。
隻道得八成。
曰和尚又如何。
師曰。
如井觑驢師讀杜順傅大士。
所作法身偈。
曰。
我意不欲與麼道。
門弟子請别作之。
既作偈。
又注釋之。
其詞曰。
渠本不是我。
(非我)我本不是渠。
(非渠)渠無我即死。
(仰汝取活)我無渠即餘。
(不别有)渠如我是佛。
(要且不是佛)我如渠即驢。
(二俱不立)不食空王俸。
(若遇禦飯直須吐卻)何假雁傳書。
(不通信)我說橫身唱。
(為信唱)君看背上毛。
(不與你相似)乍如謠白雪。
(将謂是白雪)猶恐是巴歌(傳此句無注)。
雲居道膺禅師 師造洞山。
山問甚處來。
師曰。
翠微來。
山曰。
翠微有何言句示徒。
師曰。
翠微供養羅漢。
某甲問供養羅漢。
羅漢還來否。
微曰。
你每日[口+童]個甚麼。
山曰。
實有此語否。
師曰有。
山曰。
不虛參見作家來。
山問汝名甚麼。
師曰。
道膺。
山曰。
向上更道。
師曰。
向上即不名道膺。
山曰。
與老僧祗對道吾底語一般。
深然之。
一日山問師甚處去來。
師曰。
蹋山來。
山曰。
那個山堪住。
師曰。
那個山不堪住。
山曰。
恁麼則國内總被阇黎占卻。
師曰。
不然。
山曰。
恁麼則子得個入路。
師曰無路。
山曰。
若無路。
争得與老僧相見。
師曰。
若有路。
即與和尚隔山去也。
山曰。
此子巳後。
千人萬人把不住去在。
僧問。
山河大地。
從何而有。
師曰。
從妄想有。
曰與某甲想出一铤金得麼。
師便休去。
僧不肯。
示衆曰。
佛法有什麼多事。
行得即是。
但知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