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選語錄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佛。
莫愁佛不解語。
欲得如是事。
還須如是人。
自古先德。
醇素任真。
元來無巧。
設有人問如何是道。
或時答碌磚木頭。
作麼皆重。
元來他根本腳下實有力。
即是不思議人。
握土成金。
若無如是事。
饒汝說得簇花簇錦相似。
盡說了合煞頭。
人總不信受。
元來自家腳下虛無力。
僧家發言吐氣。
須有來由。
莫當等閑。
一言參差。
即千裡萬裡。
若是知有底人。
自解護惜。
終不取次。
十度發言。
九度休去。
為什麼如此。
常恐無利益。
欲得與麼事。
須是與麼人。
既是與麼人。
不愁恁麼事。
恁麼事即難得。
師曰。
汝等直饒學得佛邊事。
早是錯用心了也。
不見古人講得天花落。
石點頭。
尚不幹自已事。
如今拟将有限身心。
向無限中用。
有什麼交涉。
不見古人道。
學處不玄。
盡是流俗。
閨合中物舍不得。
俱為滲漏。
直須向這裡及取去。
及去及來。
并盡一切事。
始得無過。
所以古人道。
猶如雙鏡。
光光相對。
光明相照。
更無虧盈。
豈不是一般。
猶喚作影像邊事。
如日出時。
光照世間。
明朗是一半。
那一半喚作甚麼。
如今人未認得光影門頭戶底粗淺底事。
将作屋裡事。
又争得。
師曰。
從天降下即貧窮。
從地湧出即富貴。
門裡出身則易。
身裡出門則難。
動則埋身千尺。
不動則當處生苗。
一言迥脫。
獨拔當時。
語言不要多。
多則無用處。
僧問如何是從天降下即貧窮。
曰不貴得。
又問如何是從地湧出則富貴。
曰無中或有。
疏山匡仁禅師 上堂。
病僧鹹通年前。
會得法身邊事。
鹹通年後。
會得法身向上事。
雲門出問。
如何是法身邊事。
師曰。
枯樁。
曰如何是法身向上事。
師曰。
非枯樁。
曰還許某甲說道理也無。
師曰。
許。
曰枯樁豈不是明法身邊事。
師曰是。
曰非枯樁豈不是明法身向上事。
師曰是。
曰隻如法身還該一切也無。
師曰。
法身周遍。
豈得不該。
門指淨瓶曰。
隻如淨瓶還該法身麼。
師曰。
阇黎莫向淨瓶邊覓。
門便禮拜。
師常握木蛇。
有僧問師手中是甚麼。
師提起曰。
曹家女。
洛京白馬遁儒禅師 僧問如何是法身向上事。
師曰。
井底蝦蟆吞卻月。
龍牙山居遁證空禅師 師有頌曰。
學道如鑽火。
逢煙未可休。
直待金星現。
歸家始到頭。
問。
十二時中。
如何著力。
師曰。
如無手人欲行拳始得問。
古人得個甚麼便休去。
師曰。
如賊入空室。
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待石烏龜解語。
即向汝道。
曰石烏龜語也。
師曰。
向汝道甚麼。
京兆府蚬子和尚 師居無定所。
自印心于洞山。
混俗閩川。
冬夏惟披一衲。
逐日沿江岸采掇蝦蚬。
以充其腹。
暮即宿東山白馬廟紙錢中。
居民目為蚬子和尚。
華嚴靜禅師聞之。
欲決真假。
先潛入紙錢中。
深夜師歸。
嚴把住曰。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遽答曰。
神前酒台盤。
嚴放手曰。
不虛與我同根生。
越州幹峰和尚 上堂。
法身有三種病。
二種光。
須是一一透得始解歸家穩坐。
須知更有向上一竅在。
雲門出問。
庵内人。
為甚麼不知庵外事。
師呵呵大笑。
門曰。
猶是學人疑處。
師曰。
子是甚麼心行。
門曰。
也要和尚相委。
師曰。
直須與麼。
始解穩坐。
門應諾諾。
上堂。
舉一不得舉二。
放過一著。
落在第二。
雲門出衆曰。
昨日有人從天台來。
卻往徑山去。
師曰。
典座。
來日不得普請。
便下座。
問。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未審路頭在甚麼處。
師以拄杖畫雲。
在這裡。
問僧甚處來。
曰天台。
師曰。
見說石橋作兩段。
是否。
曰和尚甚處得這消息來。
師曰。
将謂華頂峰前客。
元是平田莊裡人。
芭蕉山慧清禅師 上堂。
拈拄杖示衆曰。
你有拄杖子。
我與你拄杖子。
你無拄杖子。
我奪卻你拄杖子。
靠拄杖下座。
天童正覺雲。
你有則一切有。
你無則一切無。
有無自是當人與奪。
關芭蕉甚事。
正恁麼時。
作麼生是你拄杖子。
南院慧颙禅師 上堂。
諸方隻具啐啄同時眼。
不具啐啄同時用。
僧便問。
如何是啐啄同時用。
師曰。
作家不啐啄。
啐啄同時失。
曰此猶未是某甲問處。
師曰。
汝問處作麼生。
僧曰。
失。
師便打。
其僧不肯。
後于雲門會下聞二僧舉此話。
一僧曰。
當時南院棒折那。
其僧忽契悟。
台州瑞岩師彥禅師 師尋居丹邱瑞岩。
坐盤石。
終日如愚。
每自喚主人公。
複應諾。
乃曰。
惺惺著。
他後莫受人瞞後有僧參玄沙。
沙問近離甚處。
曰瑞岩。
沙雲。
有何言句示徒。
僧舉前話。
沙雲。
一等是弄精魂。
也甚奇怪。
鏡清問天不能覆。
地不能載。
豈不是。
師曰。
若是。
即被覆載。
清曰。
若不是。
瑞岩幾遭也。
師自稱曰。
師彥。
玄沙師備宗一禅師 雪峰上堂曰。
要會此事。
猶如古鏡當台。
胡來胡現。
漢來漢現。
師出衆曰。
忽遇明鏡來時如何。
蜂曰。
胡漢俱隐。
師曰。
老和尚腳跟猶未點地在。
一日雪峰指火曰。
三世諸佛在火焰裡轉大法輪。
師曰。
近日王令稍嚴。
峰曰。
作麼生。
師曰。
不許攙奪行市侍雪峰遊山次。
峰指面前地曰。
這一片地好造個無縫塔。
師曰。
高多少。
峰乃顧視上下。
師曰。
人天福報。
即不無和尚。
若是靈山授記。
未夢見在。
峰曰。
你又作麼生。
師曰。
七尺八尺。
雪峰曰。
世界闊一尺。
古鏡闊一尺。
世界闊一丈。
古鏡闊一丈。
師指火罏曰。
火罏闊多少。
峰曰。
如古鏡闊。
師曰。
老和尚腳跟未點地在。
與雪峰夾籬次。
師問夾籬處還有佛法也無。
峰曰有。
師曰。
如何是夾籬處佛法。
峰撼籬一下。
師曰。
某甲不與麼。
峰曰。
子又作麼生。
師曰。
穿過篾頭來。
僧問如何是學人自已。
師曰。
用自已作麼。
鼓山來。
師作一圓相示之。
出曰。
人人出這個不得。
師曰。
情知汝向驢胎馬腹裡作活計。
山曰。
和尚又作麼生。
師曰。
人人出這個不得。
山曰。
和尚與麼道卻得。
某甲為甚麼道不得。
師曰。
我得汝不得。
師與韋監軍茶話次。
軍曰。
占波國人。
語話稍難辨。
何況五天梵語。
還有人辨得麼。
師提起托子雲。
識得這個即辨得。
普請斫柴次。
見一虎。
天龍曰。
和尚。
虎。
師曰。
是汝虎。
歸院後。
天龍問。
适來見虎。
雲是汝。
未審尊意如何。
師曰。
娑娑世界。
有四種極重事。
若人透得。
不妨出得陰界。
師問鏡清。
教中道。
不見一法為大過患。
且道不見甚麼法。
清指露柱曰。
莫是不見這個法。
師曰。
浙中清水白米從汝吃。
佛法未夢見在。
僧問。
承和尚有言。
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
學人如何得會。
師曰。
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
用會作麼。
僧便休。
師來日卻問其僧。
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
汝作麼生會。
曰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
用會作麼。
師曰。
知汝向鬼窟裡作活計。
師雲。
若論此事。
喻如一片田地。
四至界分。
結契賣與諸人了也。
隻有中心樹子。
猶屬老僧在。
上堂。
佛道閑曠。
無有程途。
無門解脫之門。
無意道人之意。
不在三際。
故不可升沈。
建立乖真。
非屬造化。
動則起生死之本。
靜則醉昏沉之鄉。
動靜雙泯。
即落空亡。
動靜雙收。
颟顸佛性。
必須對塵對境。
如枯木寒灰。
臨時應用。
不失其宜。
道本如如。
法爾天真。
不同修證。
隻要虛閑。
不昧作用。
不涉塵泥。
個中纖毫道不盡。
即為魔王眷屬。
直饒得似秋潭月影。
靜夜鐘聲。
随扣擊以無虧。
觸波瀾而不散。
猶是生死岸頭事。
道人行處。
如火銷冰。
終不卻成冰。
箭既離弦。
無返回勢。
所以牢籠不肯住。
呼喚不回頭。
若到這裡。
步步登玄。
不屬邪正。
識不能識。
智不能知。
語路處絕。
心行處滅。
直得釋迦掩室于摩竭。
淨名杜口于毗耶。
若與麼現前。
更疑何事。
沒栖泊處。
離去來今。
不因莊嚴。
本來真淨。
便是千聖出頭來。
也安一字不得。
久立珍重。
示衆。
夫古佛真宗。
常随物現。
堂堂應用。
處處流輝。
隐顯坦然。
高低盡照。
是以沙門上士。
道眼惟先。
契本明心。
方為究竟。
森羅萬象。
一體同源。
廓爾無邊。
誰論有滞。
塵劫中事。
都在目前。
時人曠隔年深。
緻乖常體。
迷心認物。
以背真宗。
執有滞空。
渾成意度。
古德雲。
情存聖量。
猶落法塵。
已見未忘。
還成滲漏。
不可道持齋持戒。
長坐不卧。
住意觀空。
凝神入定。
便當去也。
有甚麼交涉。
西天外道。
入得八萬劫定。
不免輪迥。
蓋為道眼不明。
生死根源不破。
如今甚麼處不是汝。
甚麼處不分明。
甚麼處不露現。
何不與麼會去。
若無這個田地。
時中争奈諸般滲漏何。
總成虛妄。
阿那個便是平生得力處。
有為心法不可相依。
日久年深。
全無利益。
隻為違真棄本。
厭離凡情。
忻心聖道。
作此見知。
不出他限量。
抛他五陰不去。
不見道。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你隻拟向前。
争能明得。
可中徹去。
方得知之。
若未究得。
當知盡是虛頭。
世間難信之法。
具大根器。
方能明達。
今生若徹去。
萬劫亦然。
古德雲。
直向今生須了卻。
誰能累劫受餘殃。
珍重。
上堂。
我今問汝諸人。
且承當得個甚麼事。
在何世界安身立命。
還辨得麼。
若辨不得。
恰似捏目生花。
見事便差。
知麼。
如今目前現有山河大地。
色空明暗。
種種諸物。
皆是狂勞花相。
喚作颠倒知見。
夫出家人。
識心達本源。
故号為沙門。
大丈夫兒。
何不自省察。
看是甚麼事。
隻如從上宗乘。
是諸佛頂族。
但從迦葉門接續頓超去。
此一門超凡聖因果。
超毗盧妙莊嚴世界海。
直下永劫不教有一物。
與汝作眼見。
何不自急急究取。
未道我且待三生。
兩生久積淨業。
仁者。
宗乘是甚麼事。
不可由汝用功莊嚴便得去。
不可他心宿命便得去。
知麼。
識得即是大出脫。
大徹頭人。
所以超凡越聖。
出生離死。
離因離果。
超毗盧。
超釋迦。
不被凡聖因果所謾。
一切處無人識得汝。
知麼。
莫隻長戀生死愛網。
被善惡業拘将去。
無自由分。
饒汝煉得身心同虛空去。
饒汝到精明湛不搖處。
不出識陰。
古人喚作如急流水。
流急不覺。
妄為恬靜。
恁麼修行。
盡出他輪迥際不得。
依前被輪迥去。
所以道諸行無常。
直是三乘功果。
若無道眼。
亦不究竟。
何似如今博地凡夫。
不用一毫功夫。
便頓超去。
解省心力麼。
我如今立地令汝構去。
更不教汝加功煉行。
如今不恁麼。
更待何時。
下座。
上堂。
汝諸人如在大海裡坐。
沒頭浸卻了。
更展手問人乞水吃。
夫學般若菩薩。
須具大根器。
有大智慧始得。
有一般坐繩床和尚。
稱善知識。
問著便搖身動手。
點眼吐舌瞪視。
更有一般說昭昭靈靈。
靈台智性。
能見能聞。
向五蘊身田裡作主宰。
恁麼為善知識。
大賺人。
知麼。
我今問汝。
汝若認昭昭靈靈。
是汝真實。
為甚麼瞌睡時。
又不成昭昭靈靈。
若瞌睡時不是。
為甚麼有昭昭時。
汝還會麼。
這個喚作認賊為子。
是生死根本。
妄想緣氣。
汝欲識根由麼。
我向汝道。
昭昭靈靈。
隻因前塵色聲香等法而有分别。
便道此是昭昭靈靈。
若無前塵。
汝此昭昭靈靈。
同于龜毛兔角。
仁者。
真實在甚麼處。
汝今欲得出他五蘊身田主宰。
但識取汝秘密金剛體。
古人向汝道。
圓成正遍。
遍周沙界。
隻如今山河大地。
十方國土。
色空明暗。
及汝身心。
莫非盡承汝圓成威光所現。
直是天人群生類。
所作業次。
受生果報。
有情無情。
莫非承汝威光。
乃至諸佛成道成果。
接物利生。
莫非盡承汝威光。
祗如金剛體。
還有凡夫諸佛麼。
有汝心行麼。
不可道無。
便得當去也。
知麼。
汝既有如是奇特。
當陽出身處。
何不發明取。
因何卻随他。
向五蘊身田中。
鬼趣裡作活計。
直下自謾去。
若不了此。
煩惱惡業因緣。
不是一劫兩劫得休。
直與汝金剛齊壽。
知麼。
上堂。
太虛日輪。
是一切人成立。
太虛現在。
諸人作麼生。
滿目觑不見。
滿耳聽不聞。
此兩處省不得。
便是瞌睡漢。
若明徹得。
坐卻凡聖。
坐卻三界夢幻身心。
無一物如針鋒許為緣為對。
直饒諸佛出來。
作無限神通變現。
設如許多教網。
未曾措著一分毫。
惟助初學誠信之門。
還會麼。
如今沙門不薦此事。
翻成弄影漢。
生死海裡浮沉。
幾時休息去。
若要明徹。
即今這裡便明徹去。
不教仁者取一法如微塵大。
不教仁者舍一法如毫發許。
還會麼。
師雲。
是諸人見有險惡。
見有大蟲刀劍諸事。
逼汝身命。
便生無限怕怖。
如似什麼。
恰如世間畫師一般。
自畫作地獄變相。
作大蟲刀劍了。
好好地看時。
卻自生怕怖。
汝今諸人亦複如是。
百般見有。
是汝自幻出。
自生怕怖。
亦不是别人與汝為過。
汝今欲覺此幻惑麼。
但識取汝金剛眼睛。
若識得。
不曾教汝有纖塵可得露現。
何處更有虎狼刀劍。
解脅吓得汝。
所以我向汝道。
沙門眼。
把定世界。
函蓋乾坤。
不漏絲發。
何處更有一物。
為汝知見。
知麼何不急究取。
師示衆曰。
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
付囑摩诃大迦葉。
猶如畫月。
曹溪豎拂。
猶如指月。
時鼓山出衆曰。
月呢。
師曰。
這個阿師。
就我覓月。
鼓山不肯。
卻歸衆曰。
道我就他覓月。
師以杖拄地問長生曰。
僧見俗見男見女見。
汝作麼生見。
曰。
和尚還見皎然見處麼。
師曰。
相識滿天下。
師與韋監軍吃果子。
韋問如何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師拈起果子曰。
吃。
韋吃果子了。
再問。
師曰。
隻這是日用而不知。
僧問學人乍入叢林。
乞師指個入路。
師曰。
還聞偃溪水聲麼。
曰聞。
師曰。
從這裡入。
保福從展禅師 長慶問。
見色便見心。
還見船子麼。
師曰。
見。
曰船子且置。
作麼生是心。
師卻指船子。
師見僧以杖打露柱。
又打其僧頭。
僧作忍痛聲。
師曰。
那個為甚麼不痛。
僧無對。
師因僧侍立。
問曰。
汝得恁麼粗心。
僧曰。
甚麼處是某甲粗心處。
師拈一塊土度與僧曰。
抛向門前著。
僧抛了卻來曰。
甚麼處是某甲粗心處。
師曰。
我見築著磕著。
所以道汝粗心。
龍華靈照真覺禅師 師一夕指半月。
問溥上座曰。
那一片甚麼處去也。
溥曰。
莫妄想。
師曰。
失卻一片也。
翠岩令參永明禅師 上堂。
一夏與兄弟東語西話。
看翠岩眉毛在麼。
圓悟勤拈雲。
人多錯會道。
白日青天。
說無向當話。
無事生事。
夏末先自說過。
先自點檢。
免得别人點檢他。
且喜沒交涉。
這般見解。
謂之滅胡種族。
曆代宗師出世。
若不垂示于人。
都無利益。
圖個甚麼。
到這裡見得透。
方知古人有驅耕夫之牛。
奪饑人之食手段。
如今人問著。
便向言句下咬嚼。
眉毛上作活計。
看他屋裡人自然知他行履處。
雪窦頌雲。
千古無對。
他隻道看翠岩眉毛在麼。
有什麼奇特處。
便乃千古無對。
須知古人吐一言半句出來。
不是造次。
須是有定乾坤底眼始得。
雪窦著一言半句。
如金剛王寶劍。
如踞地獅子。
如擊石火。
似閃電光。
若不是頂門具眼。
争能見他古人落處。
這個示衆。
直得千古無對。
過于德山棒。
臨濟喝。
且道翠岩雪窦。
為人意在什麼處。
急著眼看。
鏡清道怤順德禅師 普請次。
雪峰舉沩山道。
見色便見心。
汝道還有過也無。
師曰。
古人為甚麼事。
峰曰。
雖然如此。
要共汝商量。
師曰。
恁麼則不如道怤鋤地去。
師再參雪峰。
峰問甚處來。
師曰。
嶺外來。
峰曰。
甚麼處逢見達摩。
師曰。
更在甚麼處。
峰曰。
未信汝在。
師曰。
和尚莫恁麼粘膩好。
峰便休。
師後遍曆諸方。
益資權智。
因訪先曹山。
山問甚麼處來。
師曰。
昨日離明水。
山曰。
甚麼時到明水。
師曰。
和尚到時到。
山曰。
汝道我甚麼時到。
師曰。
适來猶記得。
山曰。
如是如是。
師因僧問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
師曰有。
曰如何是新年頭佛法。
師曰。
元正啟祚。
萬物鹹新。
曰謝師答話。
師曰。
鏡清今日失利。
問僧近離甚處。
曰石橋。
師曰。
本分事作麼生。
曰近離石橋。
師曰。
我豈不知你近離石橋。
本分事作麼生。
曰和尚何不領話。
師便打。
僧曰。
某甲話在。
師曰。
你但吃棒。
我要這話行。
問僧。
門外甚麼聲。
曰雨滴聲。
師曰。
衆生颠倒。
迷已逐物。
曰和尚作麼生。
師曰。
洎不迷已。
曰洎不迷已。
意旨如何。
師曰。
出身猶可易。
脫體道應難。
太原孚上座 雪峰一日見師。
乃指日示之。
師搖手而出。
峰曰。
汝不肯我那。
師曰。
和尚搖頭。
某甲擺尾。
甚麼處是不肯。
峰曰。
到處也須諱卻。
一日衆僧晚參。
峰在中庭卧。
師曰。
五州管内。
隻有這老和尚較些子。
峰便起去。
峰問師。
見說臨濟有三句是否。
師曰是。
曰作麼生是第一句。
師舉目視之。
峰曰。
此猶是第二句。
如何是第一句。
師叉手而退。
自此峰深器之。
一日玄沙上問訊雪峰。
峰曰。
此間有個老鼠子。
今在浴室裡。
沙曰。
待與和尚勘過。
言訖。
到浴室。
遇師打水。
沙曰。
相看上座。
師曰。
巳相見了。
沙曰。
甚麼劫中曾相見。
師曰。
瞌睡作麼。
沙卻入方丈白雪峰曰。
巳勘破了。
峰曰。
作麼生勘伊。
沙舉前話。
峰曰。
汝著賊也。
金峰從志禅師 師拈起枕子示僧曰。
一切人喚作枕子。
金峰道不是。
僧曰。
未審和尚喚作甚麼。
師拈起枕子。
僧曰。
恁麼則依而行之。
師曰。
你喚作甚麼。
曰枕子。
師曰。
落在金峰窩裡。
問是身無知。
如
莫愁佛不解語。
欲得如是事。
還須如是人。
自古先德。
醇素任真。
元來無巧。
設有人問如何是道。
或時答碌磚木頭。
作麼皆重。
元來他根本腳下實有力。
即是不思議人。
握土成金。
若無如是事。
饒汝說得簇花簇錦相似。
盡說了合煞頭。
人總不信受。
元來自家腳下虛無力。
僧家發言吐氣。
須有來由。
莫當等閑。
一言參差。
即千裡萬裡。
若是知有底人。
自解護惜。
終不取次。
十度發言。
九度休去。
為什麼如此。
常恐無利益。
欲得與麼事。
須是與麼人。
既是與麼人。
不愁恁麼事。
恁麼事即難得。
師曰。
汝等直饒學得佛邊事。
早是錯用心了也。
不見古人講得天花落。
石點頭。
尚不幹自已事。
如今拟将有限身心。
向無限中用。
有什麼交涉。
不見古人道。
學處不玄。
盡是流俗。
閨合中物舍不得。
俱為滲漏。
直須向這裡及取去。
及去及來。
并盡一切事。
始得無過。
所以古人道。
猶如雙鏡。
光光相對。
光明相照。
更無虧盈。
豈不是一般。
猶喚作影像邊事。
如日出時。
光照世間。
明朗是一半。
那一半喚作甚麼。
如今人未認得光影門頭戶底粗淺底事。
将作屋裡事。
又争得。
師曰。
從天降下即貧窮。
從地湧出即富貴。
門裡出身則易。
身裡出門則難。
動則埋身千尺。
不動則當處生苗。
一言迥脫。
獨拔當時。
語言不要多。
多則無用處。
僧問如何是從天降下即貧窮。
曰不貴得。
又問如何是從地湧出則富貴。
曰無中或有。
疏山匡仁禅師 上堂。
病僧鹹通年前。
會得法身邊事。
鹹通年後。
會得法身向上事。
雲門出問。
如何是法身邊事。
師曰。
枯樁。
曰如何是法身向上事。
師曰。
非枯樁。
曰還許某甲說道理也無。
師曰。
許。
曰枯樁豈不是明法身邊事。
師曰是。
曰非枯樁豈不是明法身向上事。
師曰是。
曰隻如法身還該一切也無。
師曰。
法身周遍。
豈得不該。
門指淨瓶曰。
隻如淨瓶還該法身麼。
師曰。
阇黎莫向淨瓶邊覓。
門便禮拜。
師常握木蛇。
有僧問師手中是甚麼。
師提起曰。
曹家女。
洛京白馬遁儒禅師 僧問如何是法身向上事。
師曰。
井底蝦蟆吞卻月。
龍牙山居遁證空禅師 師有頌曰。
學道如鑽火。
逢煙未可休。
直待金星現。
歸家始到頭。
問。
十二時中。
如何著力。
師曰。
如無手人欲行拳始得問。
古人得個甚麼便休去。
師曰。
如賊入空室。
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待石烏龜解語。
即向汝道。
曰石烏龜語也。
師曰。
向汝道甚麼。
京兆府蚬子和尚 師居無定所。
自印心于洞山。
混俗閩川。
冬夏惟披一衲。
逐日沿江岸采掇蝦蚬。
以充其腹。
暮即宿東山白馬廟紙錢中。
居民目為蚬子和尚。
華嚴靜禅師聞之。
欲決真假。
先潛入紙錢中。
深夜師歸。
嚴把住曰。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遽答曰。
神前酒台盤。
嚴放手曰。
不虛與我同根生。
越州幹峰和尚 上堂。
法身有三種病。
二種光。
須是一一透得始解歸家穩坐。
須知更有向上一竅在。
雲門出問。
庵内人。
為甚麼不知庵外事。
師呵呵大笑。
門曰。
猶是學人疑處。
師曰。
子是甚麼心行。
門曰。
也要和尚相委。
師曰。
直須與麼。
始解穩坐。
門應諾諾。
上堂。
舉一不得舉二。
放過一著。
落在第二。
雲門出衆曰。
昨日有人從天台來。
卻往徑山去。
師曰。
典座。
來日不得普請。
便下座。
問。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未審路頭在甚麼處。
師以拄杖畫雲。
在這裡。
問僧甚處來。
曰天台。
師曰。
見說石橋作兩段。
是否。
曰和尚甚處得這消息來。
師曰。
将謂華頂峰前客。
元是平田莊裡人。
芭蕉山慧清禅師 上堂。
拈拄杖示衆曰。
你有拄杖子。
我與你拄杖子。
你無拄杖子。
我奪卻你拄杖子。
靠拄杖下座。
天童正覺雲。
你有則一切有。
你無則一切無。
有無自是當人與奪。
關芭蕉甚事。
正恁麼時。
作麼生是你拄杖子。
南院慧颙禅師 上堂。
諸方隻具啐啄同時眼。
不具啐啄同時用。
僧便問。
如何是啐啄同時用。
師曰。
作家不啐啄。
啐啄同時失。
曰此猶未是某甲問處。
師曰。
汝問處作麼生。
僧曰。
失。
師便打。
其僧不肯。
後于雲門會下聞二僧舉此話。
一僧曰。
當時南院棒折那。
其僧忽契悟。
台州瑞岩師彥禅師 師尋居丹邱瑞岩。
坐盤石。
終日如愚。
每自喚主人公。
複應諾。
乃曰。
惺惺著。
他後莫受人瞞後有僧參玄沙。
沙問近離甚處。
曰瑞岩。
沙雲。
有何言句示徒。
僧舉前話。
沙雲。
一等是弄精魂。
也甚奇怪。
鏡清問天不能覆。
地不能載。
豈不是。
師曰。
若是。
即被覆載。
清曰。
若不是。
瑞岩幾遭也。
師自稱曰。
師彥。
玄沙師備宗一禅師 雪峰上堂曰。
要會此事。
猶如古鏡當台。
胡來胡現。
漢來漢現。
師出衆曰。
忽遇明鏡來時如何。
蜂曰。
胡漢俱隐。
師曰。
老和尚腳跟猶未點地在。
一日雪峰指火曰。
三世諸佛在火焰裡轉大法輪。
師曰。
近日王令稍嚴。
峰曰。
作麼生。
師曰。
不許攙奪行市侍雪峰遊山次。
峰指面前地曰。
這一片地好造個無縫塔。
師曰。
高多少。
峰乃顧視上下。
師曰。
人天福報。
即不無和尚。
若是靈山授記。
未夢見在。
峰曰。
你又作麼生。
師曰。
七尺八尺。
雪峰曰。
世界闊一尺。
古鏡闊一尺。
世界闊一丈。
古鏡闊一丈。
師指火罏曰。
火罏闊多少。
峰曰。
如古鏡闊。
師曰。
老和尚腳跟未點地在。
與雪峰夾籬次。
師問夾籬處還有佛法也無。
峰曰有。
師曰。
如何是夾籬處佛法。
峰撼籬一下。
師曰。
某甲不與麼。
峰曰。
子又作麼生。
師曰。
穿過篾頭來。
僧問如何是學人自已。
師曰。
用自已作麼。
鼓山來。
師作一圓相示之。
出曰。
人人出這個不得。
師曰。
情知汝向驢胎馬腹裡作活計。
山曰。
和尚又作麼生。
師曰。
人人出這個不得。
山曰。
和尚與麼道卻得。
某甲為甚麼道不得。
師曰。
我得汝不得。
師與韋監軍茶話次。
軍曰。
占波國人。
語話稍難辨。
何況五天梵語。
還有人辨得麼。
師提起托子雲。
識得這個即辨得。
普請斫柴次。
見一虎。
天龍曰。
和尚。
虎。
師曰。
是汝虎。
歸院後。
天龍問。
适來見虎。
雲是汝。
未審尊意如何。
師曰。
娑娑世界。
有四種極重事。
若人透得。
不妨出得陰界。
師問鏡清。
教中道。
不見一法為大過患。
且道不見甚麼法。
清指露柱曰。
莫是不見這個法。
師曰。
浙中清水白米從汝吃。
佛法未夢見在。
僧問。
承和尚有言。
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
學人如何得會。
師曰。
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
用會作麼。
僧便休。
師來日卻問其僧。
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
汝作麼生會。
曰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
用會作麼。
師曰。
知汝向鬼窟裡作活計。
師雲。
若論此事。
喻如一片田地。
四至界分。
結契賣與諸人了也。
隻有中心樹子。
猶屬老僧在。
上堂。
佛道閑曠。
無有程途。
無門解脫之門。
無意道人之意。
不在三際。
故不可升沈。
建立乖真。
非屬造化。
動則起生死之本。
靜則醉昏沉之鄉。
動靜雙泯。
即落空亡。
動靜雙收。
颟顸佛性。
必須對塵對境。
如枯木寒灰。
臨時應用。
不失其宜。
道本如如。
法爾天真。
不同修證。
隻要虛閑。
不昧作用。
不涉塵泥。
個中纖毫道不盡。
即為魔王眷屬。
直饒得似秋潭月影。
靜夜鐘聲。
随扣擊以無虧。
觸波瀾而不散。
猶是生死岸頭事。
道人行處。
如火銷冰。
終不卻成冰。
箭既離弦。
無返回勢。
所以牢籠不肯住。
呼喚不回頭。
若到這裡。
步步登玄。
不屬邪正。
識不能識。
智不能知。
語路處絕。
心行處滅。
直得釋迦掩室于摩竭。
淨名杜口于毗耶。
若與麼現前。
更疑何事。
沒栖泊處。
離去來今。
不因莊嚴。
本來真淨。
便是千聖出頭來。
也安一字不得。
久立珍重。
示衆。
夫古佛真宗。
常随物現。
堂堂應用。
處處流輝。
隐顯坦然。
高低盡照。
是以沙門上士。
道眼惟先。
契本明心。
方為究竟。
森羅萬象。
一體同源。
廓爾無邊。
誰論有滞。
塵劫中事。
都在目前。
時人曠隔年深。
緻乖常體。
迷心認物。
以背真宗。
執有滞空。
渾成意度。
古德雲。
情存聖量。
猶落法塵。
已見未忘。
還成滲漏。
不可道持齋持戒。
長坐不卧。
住意觀空。
凝神入定。
便當去也。
有甚麼交涉。
西天外道。
入得八萬劫定。
不免輪迥。
蓋為道眼不明。
生死根源不破。
如今甚麼處不是汝。
甚麼處不分明。
甚麼處不露現。
何不與麼會去。
若無這個田地。
時中争奈諸般滲漏何。
總成虛妄。
阿那個便是平生得力處。
有為心法不可相依。
日久年深。
全無利益。
隻為違真棄本。
厭離凡情。
忻心聖道。
作此見知。
不出他限量。
抛他五陰不去。
不見道。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你隻拟向前。
争能明得。
可中徹去。
方得知之。
若未究得。
當知盡是虛頭。
世間難信之法。
具大根器。
方能明達。
今生若徹去。
萬劫亦然。
古德雲。
直向今生須了卻。
誰能累劫受餘殃。
珍重。
上堂。
我今問汝諸人。
且承當得個甚麼事。
在何世界安身立命。
還辨得麼。
若辨不得。
恰似捏目生花。
見事便差。
知麼。
如今目前現有山河大地。
色空明暗。
種種諸物。
皆是狂勞花相。
喚作颠倒知見。
夫出家人。
識心達本源。
故号為沙門。
大丈夫兒。
何不自省察。
看是甚麼事。
隻如從上宗乘。
是諸佛頂族。
但從迦葉門接續頓超去。
此一門超凡聖因果。
超毗盧妙莊嚴世界海。
直下永劫不教有一物。
與汝作眼見。
何不自急急究取。
未道我且待三生。
兩生久積淨業。
仁者。
宗乘是甚麼事。
不可由汝用功莊嚴便得去。
不可他心宿命便得去。
知麼。
識得即是大出脫。
大徹頭人。
所以超凡越聖。
出生離死。
離因離果。
超毗盧。
超釋迦。
不被凡聖因果所謾。
一切處無人識得汝。
知麼。
莫隻長戀生死愛網。
被善惡業拘将去。
無自由分。
饒汝煉得身心同虛空去。
饒汝到精明湛不搖處。
不出識陰。
古人喚作如急流水。
流急不覺。
妄為恬靜。
恁麼修行。
盡出他輪迥際不得。
依前被輪迥去。
所以道諸行無常。
直是三乘功果。
若無道眼。
亦不究竟。
何似如今博地凡夫。
不用一毫功夫。
便頓超去。
解省心力麼。
我如今立地令汝構去。
更不教汝加功煉行。
如今不恁麼。
更待何時。
下座。
上堂。
汝諸人如在大海裡坐。
沒頭浸卻了。
更展手問人乞水吃。
夫學般若菩薩。
須具大根器。
有大智慧始得。
有一般坐繩床和尚。
稱善知識。
問著便搖身動手。
點眼吐舌瞪視。
更有一般說昭昭靈靈。
靈台智性。
能見能聞。
向五蘊身田裡作主宰。
恁麼為善知識。
大賺人。
知麼。
我今問汝。
汝若認昭昭靈靈。
是汝真實。
為甚麼瞌睡時。
又不成昭昭靈靈。
若瞌睡時不是。
為甚麼有昭昭時。
汝還會麼。
這個喚作認賊為子。
是生死根本。
妄想緣氣。
汝欲識根由麼。
我向汝道。
昭昭靈靈。
隻因前塵色聲香等法而有分别。
便道此是昭昭靈靈。
若無前塵。
汝此昭昭靈靈。
同于龜毛兔角。
仁者。
真實在甚麼處。
汝今欲得出他五蘊身田主宰。
但識取汝秘密金剛體。
古人向汝道。
圓成正遍。
遍周沙界。
隻如今山河大地。
十方國土。
色空明暗。
及汝身心。
莫非盡承汝圓成威光所現。
直是天人群生類。
所作業次。
受生果報。
有情無情。
莫非承汝威光。
乃至諸佛成道成果。
接物利生。
莫非盡承汝威光。
祗如金剛體。
還有凡夫諸佛麼。
有汝心行麼。
不可道無。
便得當去也。
知麼。
汝既有如是奇特。
當陽出身處。
何不發明取。
因何卻随他。
向五蘊身田中。
鬼趣裡作活計。
直下自謾去。
若不了此。
煩惱惡業因緣。
不是一劫兩劫得休。
直與汝金剛齊壽。
知麼。
上堂。
太虛日輪。
是一切人成立。
太虛現在。
諸人作麼生。
滿目觑不見。
滿耳聽不聞。
此兩處省不得。
便是瞌睡漢。
若明徹得。
坐卻凡聖。
坐卻三界夢幻身心。
無一物如針鋒許為緣為對。
直饒諸佛出來。
作無限神通變現。
設如許多教網。
未曾措著一分毫。
惟助初學誠信之門。
還會麼。
如今沙門不薦此事。
翻成弄影漢。
生死海裡浮沉。
幾時休息去。
若要明徹。
即今這裡便明徹去。
不教仁者取一法如微塵大。
不教仁者舍一法如毫發許。
還會麼。
師雲。
是諸人見有險惡。
見有大蟲刀劍諸事。
逼汝身命。
便生無限怕怖。
如似什麼。
恰如世間畫師一般。
自畫作地獄變相。
作大蟲刀劍了。
好好地看時。
卻自生怕怖。
汝今諸人亦複如是。
百般見有。
是汝自幻出。
自生怕怖。
亦不是别人與汝為過。
汝今欲覺此幻惑麼。
但識取汝金剛眼睛。
若識得。
不曾教汝有纖塵可得露現。
何處更有虎狼刀劍。
解脅吓得汝。
所以我向汝道。
沙門眼。
把定世界。
函蓋乾坤。
不漏絲發。
何處更有一物。
為汝知見。
知麼何不急究取。
師示衆曰。
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
付囑摩诃大迦葉。
猶如畫月。
曹溪豎拂。
猶如指月。
時鼓山出衆曰。
月呢。
師曰。
這個阿師。
就我覓月。
鼓山不肯。
卻歸衆曰。
道我就他覓月。
師以杖拄地問長生曰。
僧見俗見男見女見。
汝作麼生見。
曰。
和尚還見皎然見處麼。
師曰。
相識滿天下。
師與韋監軍吃果子。
韋問如何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師拈起果子曰。
吃。
韋吃果子了。
再問。
師曰。
隻這是日用而不知。
僧問學人乍入叢林。
乞師指個入路。
師曰。
還聞偃溪水聲麼。
曰聞。
師曰。
從這裡入。
保福從展禅師 長慶問。
見色便見心。
還見船子麼。
師曰。
見。
曰船子且置。
作麼生是心。
師卻指船子。
師見僧以杖打露柱。
又打其僧頭。
僧作忍痛聲。
師曰。
那個為甚麼不痛。
僧無對。
師因僧侍立。
問曰。
汝得恁麼粗心。
僧曰。
甚麼處是某甲粗心處。
師拈一塊土度與僧曰。
抛向門前著。
僧抛了卻來曰。
甚麼處是某甲粗心處。
師曰。
我見築著磕著。
所以道汝粗心。
龍華靈照真覺禅師 師一夕指半月。
問溥上座曰。
那一片甚麼處去也。
溥曰。
莫妄想。
師曰。
失卻一片也。
翠岩令參永明禅師 上堂。
一夏與兄弟東語西話。
看翠岩眉毛在麼。
圓悟勤拈雲。
人多錯會道。
白日青天。
說無向當話。
無事生事。
夏末先自說過。
先自點檢。
免得别人點檢他。
且喜沒交涉。
這般見解。
謂之滅胡種族。
曆代宗師出世。
若不垂示于人。
都無利益。
圖個甚麼。
到這裡見得透。
方知古人有驅耕夫之牛。
奪饑人之食手段。
如今人問著。
便向言句下咬嚼。
眉毛上作活計。
看他屋裡人自然知他行履處。
雪窦頌雲。
千古無對。
他隻道看翠岩眉毛在麼。
有什麼奇特處。
便乃千古無對。
須知古人吐一言半句出來。
不是造次。
須是有定乾坤底眼始得。
雪窦著一言半句。
如金剛王寶劍。
如踞地獅子。
如擊石火。
似閃電光。
若不是頂門具眼。
争能見他古人落處。
這個示衆。
直得千古無對。
過于德山棒。
臨濟喝。
且道翠岩雪窦。
為人意在什麼處。
急著眼看。
鏡清道怤順德禅師 普請次。
雪峰舉沩山道。
見色便見心。
汝道還有過也無。
師曰。
古人為甚麼事。
峰曰。
雖然如此。
要共汝商量。
師曰。
恁麼則不如道怤鋤地去。
師再參雪峰。
峰問甚處來。
師曰。
嶺外來。
峰曰。
甚麼處逢見達摩。
師曰。
更在甚麼處。
峰曰。
未信汝在。
師曰。
和尚莫恁麼粘膩好。
峰便休。
師後遍曆諸方。
益資權智。
因訪先曹山。
山問甚麼處來。
師曰。
昨日離明水。
山曰。
甚麼時到明水。
師曰。
和尚到時到。
山曰。
汝道我甚麼時到。
師曰。
适來猶記得。
山曰。
如是如是。
師因僧問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
師曰有。
曰如何是新年頭佛法。
師曰。
元正啟祚。
萬物鹹新。
曰謝師答話。
師曰。
鏡清今日失利。
問僧近離甚處。
曰石橋。
師曰。
本分事作麼生。
曰近離石橋。
師曰。
我豈不知你近離石橋。
本分事作麼生。
曰和尚何不領話。
師便打。
僧曰。
某甲話在。
師曰。
你但吃棒。
我要這話行。
問僧。
門外甚麼聲。
曰雨滴聲。
師曰。
衆生颠倒。
迷已逐物。
曰和尚作麼生。
師曰。
洎不迷已。
曰洎不迷已。
意旨如何。
師曰。
出身猶可易。
脫體道應難。
太原孚上座 雪峰一日見師。
乃指日示之。
師搖手而出。
峰曰。
汝不肯我那。
師曰。
和尚搖頭。
某甲擺尾。
甚麼處是不肯。
峰曰。
到處也須諱卻。
一日衆僧晚參。
峰在中庭卧。
師曰。
五州管内。
隻有這老和尚較些子。
峰便起去。
峰問師。
見說臨濟有三句是否。
師曰是。
曰作麼生是第一句。
師舉目視之。
峰曰。
此猶是第二句。
如何是第一句。
師叉手而退。
自此峰深器之。
一日玄沙上問訊雪峰。
峰曰。
此間有個老鼠子。
今在浴室裡。
沙曰。
待與和尚勘過。
言訖。
到浴室。
遇師打水。
沙曰。
相看上座。
師曰。
巳相見了。
沙曰。
甚麼劫中曾相見。
師曰。
瞌睡作麼。
沙卻入方丈白雪峰曰。
巳勘破了。
峰曰。
作麼生勘伊。
沙舉前話。
峰曰。
汝著賊也。
金峰從志禅師 師拈起枕子示僧曰。
一切人喚作枕子。
金峰道不是。
僧曰。
未審和尚喚作甚麼。
師拈起枕子。
僧曰。
恁麼則依而行之。
師曰。
你喚作甚麼。
曰枕子。
師曰。
落在金峰窩裡。
問是身無知。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