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禪師語錄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參金粟禪,竈紅眼豁識生緣,而今老大都忘卻,天上人間快活仙。
纔聚首,已三年,箇事須知一著先,脫體本無元字腳,生來死生總脩然。
」攛下火。
「今朝撇下娘生褲,一道紅光燼目前。
」 映山禪人火。
「纔入空門未幾年,便招此疾日長眠,行學兩途難已已,無奈多生業力牽,不逢點出金剛體,奚識輪迴沒變遷?」以炬打圓相,中點雲:「咦!汝能諦信其中旨,臘月梅花到處鮮。
」 了幻上座起龕。
師以杖敲雲:「寸闆藏身未是長,直須赤體露堂堂,藏露兩途俱坐斷,翻身便是法中王。
隨我去,莫遲延。
」復敲雲:「隻將者點真消息,永作人間脫苦方。
」 舉火。
「了幻幻緣何必了?緣生生處即無生,劫火洞然毫末盡,青山端在白雲中。
今日為汝重註破,人間天上任縱橫。
」復打圓相,雲:「須記取,莫朦朧,自從撥出寒爐火,世世將來續祖燈。
」 靈虛禪友封龕。
師詣龕前,以杖擊三下,雲:「葉落林空霜滿天,西風吹沒渡人船,今朝撇下娘生褲,收拾龕中假我關。
」復擊雲:「假我關靈虛,當下絕塵凡。
」喝一喝,拽杖便行。
聖恒知客火。
「一生參學事將成,長夜昏沉忽爾侵,了得此身原是幻,誰生誰死絕諸塵。
虛明自炤非心力,脫體無依孰聖恒?轉身句子親相示,月掛秋空分外明。
」 慧覺火。
「慧覺兄!慧覺兄!春風吹暖柳垂青,景德堂前曾覿面,歸家自不涉途程。
所以道:隻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
我今更助一把火,管取通身手眼明。
」遂攛下火炬。
古餘維那父、母、姊靈骨入塔。
「一子出家,九族生天,古人垂語,話不虛傳。
」舉靈骨,雲:「大眾會麼?不因樵父指,怎到葛洪家?」 彌勒慈氏開光。
「法身無相,法眼無涯。
無相故,端居兜率;無涯故,普現人間。
本有常光爍太虛,從來不受塵遮掩,隻因隱實施權,一任有開有閉,不妨錦上更鋪花,有意氣時添意氣,隨身布袋沒些些,等施所求無不遂,十字街頭等個人,自笑至今猶未遇。
大眾且道:還有遇底時節麼?」豎拂子,雲:「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 慧津上座火。
師舉火炬,雲:「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巍巍不動,分明舉似。
所以道:處處真,處處真,塵塵盡是本來人,真實說時聲不現,正體堂堂沒卻身。
慧上座向這裏薦得,自然上無攀仰、下絕己躬,生死涅槃同於昨夢,一切蕩然無罣礙,便是逍遙出世人;其或未能,老僧贈汝一把火,留取人間作慧津。
」 法孫等即掩龕。
「半生參學事方周,正欲陞堂啟後眸,不把音聲為佛事,便將身教示同流。
老僧為汝將龕掩,惟恐令人錯較量。
」以杖三卓,雲:「關。
」 龍池萬如和尚入塔。
雲:「無生而生者,法性之隨緣;生實無生者,隨緣之不變。
隨緣不變故,山光水色,頭頭彰古佛真機;不變隨緣故,鳥韻松聲,法法演圓常妙偈。
所謂性相平等,體用一元,從來無我、無人,畢竟誰生?誰滅?惟我法兄萬翁大和尚以淨法界為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現受生,既受生已,作人天之模範、為末世之津梁。
由是三坐道場,說法二十餘載,所化弟子得一知半見者不可枚舉,親承印可續佛慧命者五十餘座,可謂光前裕後、越古超今者矣。
私謂說法既久,化導日長,所化之機不生難遭之想,懈與進脩,反荒道業。
是以上年十月二十九日身示微恙,忽爾告終。
嗚呼!頓令山花失彩、松檜生愁、白雲低影、黃鳥哀鳴,緻使七眾無依如失怙恃,欲求耳提面命之誨安可復得?凡有心者,莫不追悔而進修,正見我兄去留得所、順逆皆權。
」以杖指塔,雲:「大眾看看:還有這個光明幢在,高不可攀、堅莫能動,生凡育聖之胚胎、袪邪怖惡之標幟,天龍擁護、神鬼欽崇。
正恁麼時,我兄全身奉重石室安居一句作麼生道?地靈出人傑,源遠定流長。
」卓拄杖,起座。
五空徒封龕。
師以杖指龕雲:「生從這裏出,死從這裏入,生死本來空,焉有真出入?故經雲:『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真常之性則不問,且道這裏是甚麼所在?還會麼?鄉村四月閒人少,採了蠶桑又插田,且喜吾徒撥轉生機,別行一路,世、出世間俱坐斷,管教凡聖不相通。
」 仲濂汪居士封龕。
師以杖擊龕,雲:「一生為眾太忙生,累得身心兩不寧,予昔有書曾已勸,今朝欲作豈能行?人天福果雖勤辦,佛祖單傳荷未能。
」以手掩龕,雲:「老僧親手將龕掩,待汝抽身喝下明。
」 雜著 報恩齋單引 赤烏始創,無三寶處建立三寶;石佛浮來,可思議中不可思議。
嚴淨莫先於毘尼,宏範孰過於禪道?欲使法雲常聚、戒月恒輝,大開香積、廣接雲臨,須憑善信竭力施來,一任衲子橫咬豎嚼,助我飽參,報君多福。
禪智齋單引 夫叢林者,乃聚眾之所也。
草聚而有靈芝、木聚而有巨材、水聚而有鯤鯨、僧聚而有聖賢,草孤則偃、木孤則斜、水孤則臭、僧孤則野,未見少法不仗相資相助而成也。
草木以雨露為資、鯤鯨以水深為資、僧眾以信施為資,一缺所資,道無可辦、福無可求。
是以僧仗信施而辦道,俗仗眾僧而求福,所以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題十八羅漢圖 餘聞十八大士曾領旨於靈山,俱登四果,權現形於苦海,迥絕諸緣,廣度有情,入深無漏,化導他方此土,應供天上人間,妙用難思、神通莫比,平履於波紋之上、橫身於峭壁之間。
虎錫振時,鎔寒冰為煖地;龍盂灑處,解熱惱作清涼。
跨鱉附蝦,騰雲駕霧,遨遊龍宮,海藏步武。
南嶽天台隱顯以時、去來無定,忽無心而觸目,擬有意而難窺。
驗仰山於集雲峰巔,拋圓相而全機頓契;偕黃檗於瀑漲渡口,擲篷笠而伎倆全施。
如今落在山僧手頭,也要借渠鼻孔出氣。
偈曰:聖賢不落有無邊,恰被丹青畫得全,擬是擬非俱未在,春風吹出樹頭鮮。
題成岵吟尊慈王宜人節孝 節孝撫孤幼,先賢未易全。
海門岵公母,賢中之最賢,教子已成名,奉姑樂有年,尤勝柏舟誓,報夫非一端,子亦固無負,天理之循環,予知成氏門,忠孝永綿延。
題錢聖月所居??丆 德不孤,必有鄰,??丆從此得題名。
未舉筆時先覷破,聖凡無地可容身,好男不看春、好女不看燈,擬向明中坐,還輸暗裡行,丈夫須具超方眼,莫被時人換卻睛。
題崔曰可家藏東洲先生墨蹟 東洲先生乃先朝砥柱、明代才翁,文壓歐蘇、詩淩李杜、字邁右軍,忠烈貫於杲日、仁孝著於海邦。
予生也晚,聞而慕之,每抱不得識荊之嘆。
茲寓三仙,得晤曰可居士,為先生之曾孫,出先生墨蹟詩章見示,為之摹寫其筆外之意、吟詠其句外之趣,直使白雲低影,黃鳥添聲,湖山拱秀,翰海停波,黯然而思、惕然而會,令人神清目朗,垂老益壯,怳如面對尊顏,親聞謦欬,可以釋我曩時不得識荊之嘆矣,因題數語歸曰可居士。
和勝因禪師拄杖子 惺惺寂寂者條杖,情與無情沒兩樣,死死生生涉險夷,一念知歸心膽壯。
壓塵泥,透荊棘,卓卓孤標為眾格,冒雨衝風不記年,歷盡冰霜成就力。
別同儔,離巉嶽,隨流得妙忘驚愕,聊把尋常鄙見施,偶值英資方許摸。
欲埋頭,推領眾,縱橫與奪儘拈弄,殺活擒拏向上機,狸奴白牯鹹知痛。
策上下,點疏親,榮辱無拘為利生,將此深心奉剎塵,癩狗泥豬共一身。
或時喜、或時嗔,大施常開折攝門,輕輕撥轉無為化,聖見凡情總不存。
牧牛 牧牛兒,好著力,牛不馴兮誓不息,從來烈性恣咆哮,權把繩兮緊緊執。
按春秋,調歲月,牛始淳兮繩
纔聚首,已三年,箇事須知一著先,脫體本無元字腳,生來死生總脩然。
」攛下火。
「今朝撇下娘生褲,一道紅光燼目前。
」 映山禪人火。
「纔入空門未幾年,便招此疾日長眠,行學兩途難已已,無奈多生業力牽,不逢點出金剛體,奚識輪迴沒變遷?」以炬打圓相,中點雲:「咦!汝能諦信其中旨,臘月梅花到處鮮。
」 了幻上座起龕。
師以杖敲雲:「寸闆藏身未是長,直須赤體露堂堂,藏露兩途俱坐斷,翻身便是法中王。
隨我去,莫遲延。
」復敲雲:「隻將者點真消息,永作人間脫苦方。
」 舉火。
「了幻幻緣何必了?緣生生處即無生,劫火洞然毫末盡,青山端在白雲中。
今日為汝重註破,人間天上任縱橫。
」復打圓相,雲:「須記取,莫朦朧,自從撥出寒爐火,世世將來續祖燈。
」 靈虛禪友封龕。
師詣龕前,以杖擊三下,雲:「葉落林空霜滿天,西風吹沒渡人船,今朝撇下娘生褲,收拾龕中假我關。
」復擊雲:「假我關靈虛,當下絕塵凡。
」喝一喝,拽杖便行。
聖恒知客火。
「一生參學事將成,長夜昏沉忽爾侵,了得此身原是幻,誰生誰死絕諸塵。
虛明自炤非心力,脫體無依孰聖恒?轉身句子親相示,月掛秋空分外明。
」 慧覺火。
「慧覺兄!慧覺兄!春風吹暖柳垂青,景德堂前曾覿面,歸家自不涉途程。
所以道:隻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
我今更助一把火,管取通身手眼明。
」遂攛下火炬。
古餘維那父、母、姊靈骨入塔。
「一子出家,九族生天,古人垂語,話不虛傳。
」舉靈骨,雲:「大眾會麼?不因樵父指,怎到葛洪家?」 彌勒慈氏開光。
「法身無相,法眼無涯。
無相故,端居兜率;無涯故,普現人間。
本有常光爍太虛,從來不受塵遮掩,隻因隱實施權,一任有開有閉,不妨錦上更鋪花,有意氣時添意氣,隨身布袋沒些些,等施所求無不遂,十字街頭等個人,自笑至今猶未遇。
大眾且道:還有遇底時節麼?」豎拂子,雲:「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 慧津上座火。
師舉火炬,雲:「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巍巍不動,分明舉似。
所以道:處處真,處處真,塵塵盡是本來人,真實說時聲不現,正體堂堂沒卻身。
慧上座向這裏薦得,自然上無攀仰、下絕己躬,生死涅槃同於昨夢,一切蕩然無罣礙,便是逍遙出世人;其或未能,老僧贈汝一把火,留取人間作慧津。
」 法孫等即掩龕。
「半生參學事方周,正欲陞堂啟後眸,不把音聲為佛事,便將身教示同流。
老僧為汝將龕掩,惟恐令人錯較量。
」以杖三卓,雲:「關。
」 龍池萬如和尚入塔。
雲:「無生而生者,法性之隨緣;生實無生者,隨緣之不變。
隨緣不變故,山光水色,頭頭彰古佛真機;不變隨緣故,鳥韻松聲,法法演圓常妙偈。
所謂性相平等,體用一元,從來無我、無人,畢竟誰生?誰滅?惟我法兄萬翁大和尚以淨法界為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現受生,既受生已,作人天之模範、為末世之津梁。
由是三坐道場,說法二十餘載,所化弟子得一知半見者不可枚舉,親承印可續佛慧命者五十餘座,可謂光前裕後、越古超今者矣。
私謂說法既久,化導日長,所化之機不生難遭之想,懈與進脩,反荒道業。
是以上年十月二十九日身示微恙,忽爾告終。
嗚呼!頓令山花失彩、松檜生愁、白雲低影、黃鳥哀鳴,緻使七眾無依如失怙恃,欲求耳提面命之誨安可復得?凡有心者,莫不追悔而進修,正見我兄去留得所、順逆皆權。
」以杖指塔,雲:「大眾看看:還有這個光明幢在,高不可攀、堅莫能動,生凡育聖之胚胎、袪邪怖惡之標幟,天龍擁護、神鬼欽崇。
正恁麼時,我兄全身奉重石室安居一句作麼生道?地靈出人傑,源遠定流長。
」卓拄杖,起座。
五空徒封龕。
師以杖指龕雲:「生從這裏出,死從這裏入,生死本來空,焉有真出入?故經雲:『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真常之性則不問,且道這裏是甚麼所在?還會麼?鄉村四月閒人少,採了蠶桑又插田,且喜吾徒撥轉生機,別行一路,世、出世間俱坐斷,管教凡聖不相通。
」 仲濂汪居士封龕。
師以杖擊龕,雲:「一生為眾太忙生,累得身心兩不寧,予昔有書曾已勸,今朝欲作豈能行?人天福果雖勤辦,佛祖單傳荷未能。
」以手掩龕,雲:「老僧親手將龕掩,待汝抽身喝下明。
」 雜著 報恩齋單引 赤烏始創,無三寶處建立三寶;石佛浮來,可思議中不可思議。
嚴淨莫先於毘尼,宏範孰過於禪道?欲使法雲常聚、戒月恒輝,大開香積、廣接雲臨,須憑善信竭力施來,一任衲子橫咬豎嚼,助我飽參,報君多福。
禪智齋單引 夫叢林者,乃聚眾之所也。
草聚而有靈芝、木聚而有巨材、水聚而有鯤鯨、僧聚而有聖賢,草孤則偃、木孤則斜、水孤則臭、僧孤則野,未見少法不仗相資相助而成也。
草木以雨露為資、鯤鯨以水深為資、僧眾以信施為資,一缺所資,道無可辦、福無可求。
是以僧仗信施而辦道,俗仗眾僧而求福,所以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題十八羅漢圖 餘聞十八大士曾領旨於靈山,俱登四果,權現形於苦海,迥絕諸緣,廣度有情,入深無漏,化導他方此土,應供天上人間,妙用難思、神通莫比,平履於波紋之上、橫身於峭壁之間。
虎錫振時,鎔寒冰為煖地;龍盂灑處,解熱惱作清涼。
跨鱉附蝦,騰雲駕霧,遨遊龍宮,海藏步武。
南嶽天台隱顯以時、去來無定,忽無心而觸目,擬有意而難窺。
驗仰山於集雲峰巔,拋圓相而全機頓契;偕黃檗於瀑漲渡口,擲篷笠而伎倆全施。
如今落在山僧手頭,也要借渠鼻孔出氣。
偈曰:聖賢不落有無邊,恰被丹青畫得全,擬是擬非俱未在,春風吹出樹頭鮮。
題成岵吟尊慈王宜人節孝 節孝撫孤幼,先賢未易全。
海門岵公母,賢中之最賢,教子已成名,奉姑樂有年,尤勝柏舟誓,報夫非一端,子亦固無負,天理之循環,予知成氏門,忠孝永綿延。
題錢聖月所居??丆 德不孤,必有鄰,??丆從此得題名。
未舉筆時先覷破,聖凡無地可容身,好男不看春、好女不看燈,擬向明中坐,還輸暗裡行,丈夫須具超方眼,莫被時人換卻睛。
題崔曰可家藏東洲先生墨蹟 東洲先生乃先朝砥柱、明代才翁,文壓歐蘇、詩淩李杜、字邁右軍,忠烈貫於杲日、仁孝著於海邦。
予生也晚,聞而慕之,每抱不得識荊之嘆。
茲寓三仙,得晤曰可居士,為先生之曾孫,出先生墨蹟詩章見示,為之摹寫其筆外之意、吟詠其句外之趣,直使白雲低影,黃鳥添聲,湖山拱秀,翰海停波,黯然而思、惕然而會,令人神清目朗,垂老益壯,怳如面對尊顏,親聞謦欬,可以釋我曩時不得識荊之嘆矣,因題數語歸曰可居士。
和勝因禪師拄杖子 惺惺寂寂者條杖,情與無情沒兩樣,死死生生涉險夷,一念知歸心膽壯。
壓塵泥,透荊棘,卓卓孤標為眾格,冒雨衝風不記年,歷盡冰霜成就力。
別同儔,離巉嶽,隨流得妙忘驚愕,聊把尋常鄙見施,偶值英資方許摸。
欲埋頭,推領眾,縱橫與奪儘拈弄,殺活擒拏向上機,狸奴白牯鹹知痛。
策上下,點疏親,榮辱無拘為利生,將此深心奉剎塵,癩狗泥豬共一身。
或時喜、或時嗔,大施常開折攝門,輕輕撥轉無為化,聖見凡情總不存。
牧牛 牧牛兒,好著力,牛不馴兮誓不息,從來烈性恣咆哮,權把繩兮緊緊執。
按春秋,調歲月,牛始淳兮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