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禪師語錄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山雲:『某在石頭時,如蚊子叮銕牛。
』祖雲:『子既如是,宜善護持。
』妙喜雲:『好箇話端,阿誰會舉?舉得十分,未敢相許。
』天寧雲:『藥山秪知蚊子叮鐵牛,不知鐵牛叮蚊子,露柱親遭一口,燈籠無地藏身,嚇得馬大師變作老妙喜。
我且問你:話端從何處說起?』」師雲:「話端且止,秪如蚊子叮鐵牛、鐵牛叮蚊子,且道是什麼人語?是藥山語?是天寧語?要透祖關,未有日在。
」擊拂子,雲:「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 解制,小參。
「世尊不說說,迦葉不聞聞,春天莫問路,雨過便行程。
與麼?與麼,天共白雲曉。
不與麼?不與麼,水和明月流。
與麼中不與麼,不與麼中卻與麼,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有路透長安。
且道路頭在甚麼處?」震威一喝,雲:「隻此一喝,如大日輪昇於虛空,有眼者莫不睹其清淨光明,雖與空色同居而不與之和合,當恁麼時,還著得『結解』二字麼?還著得『參禪』二字麼?還著得『佛法』二字麼?還著得『世法』二字麼?還著得冬期、夏期,長期、短期數字麼?灼然著不得。
不見道:『般若如大火聚,近之則燎卻面門;又如塗毒鼓聲,聞之則喪身失命。
』直饒佛佛祖祖競出頭來,顯大神通、作大佛事,橫說豎說,莫不在此清淨光明之中發現,於衲僧分上了沒交涉。
且道衲僧有什麼長處?自主自賓還自僕,空菴空榻復空鐺。
」 冬至,小參。
「四序遷移,於中有不移之體;一陽來復,於中有不動之源。
洞徹其源、了達其體者,則不見有遷移之四序,亦不見有來復之一陽,等閒懸明鏡于高堂、運神珠于掌上,萬象森然,舉無遺照,從此撥轉路頭,便可隨機赴感;脫或未徹其源、未了其體,未免隨波逐浪,循境漂流,一切時中無本可據。
須省流陰瞬息時不待人,一失人身萬劫難復,真真痛念生死,發大勇猛、起大精進、奮大疑情,不計寒暑,一往直前,忽爾冷灰荳爆,?地一聲,方信肇公雲:『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週。
』物既不遷,我何生死之畏哉?雖然到此,如人入海,愈入愈深。
何也?不見古人道:『學道以悟之為難,悟之以養之為難,養之以利他為難。
』故經雲:『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皆漸除,因次第盡。
』果真見道之後,須向水邊林下長養聖胎,消除舊習,候龍天推出,方可為人;如其不爾,秖可自了。
大眾!各當記取,毋自遺忘,縱使千聖出來,必以吾言為則。
珍重,珍重。
」 除夕,小參。
「兩冬除夕在廣慧,臘去春來總一般,惟有面皮成老色,始知世相本無遷。
忽有箇漢出來道:『面皮豈非世相?既成老色,寧不變遷?』向他道:『今歲今朝盡,來年來日新。
』」復舉:「僧問香林:『如何是衲衣下事?』林雲:『臘月火燒山。
』雪竇雲:『臘月燒山,萬種千般,翹松鶴冷,踏雪人寒,達磨不會,大難大難。
』佛果雲:『雪竇隨摟搜,不能截斷淆訛。
道林則不然,臘月燒山,特地無端,綿包特石,鐵裹泥團。
』」師雲:「這兩箇老漢,一箇醬中著鹽,珊瑚瀲灩十洲春;一箇雪裏送炭,蟾蜍映奪驪龍窟。
然雖各得其宜,未能使人頓了。
廣慧又且不然,臘月燒山,葛藤盡然,清涼片石,憑坐臥間。
且道廣慧與古人還有優劣也無?」卓拄杖,雲:「若將優劣較,錯過目前機。
」 吳定之請小參。
「一鉤橫似月,三點燦如星,不將心字會,方是契心人。
心符居士還知山僧底落處麼?若知山僧底落處,便知歷代祖師底落處;知得祖師底落處,便知三世諸佛底落處;知得諸佛底落處,便知自家底落處。
所謂:識得一,萬事畢。
脫或未能,山僧未免為汝重添註腳:諸行無常,示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於寂滅中,體若金剛、量同法界,同天之覆、同地之載、同日月之炤臨、同山川之秀麗,等萬象而不遺、齊古今而一緻,流金爍石而不熱、折膠墮指而不寒,迥離蓋纏,超出言義。
居士能向者裏一肩擔荷,洞徹無疑,便見即凡身而證法身、了世智而明真智,高超三界、永絕四流。
然後,為人父者即以此教子,謂之至慈;為人子者即以此報親,謂之至孝;為人君者即以此撫民,謂之至仁;為人臣者即以此事君,謂之至忠。
本無罪可懺,罪自冰消;本無福可修,福如川至。
無恩不報、無冤不釋、無行不圓、無果不克,頭頭合轍、法法圓融,花中摘其優曇、寶中獲其如意,更無有過上者。
故經雲:『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且道因甚如斯?此法能超一切,一切不能超於此法。
」卓拄杖,雲:「千峰勢到嶽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 除夕,小參。
「去年除夕在三仙,今年除夕在報恩,去年除夕恁麼道,今年除夕道恁麼。
伶俐漢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處瞠開隻眼,洞鑒玄微,便知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說法未曾譚著一字、達磨祖師九年面壁未曾合著口唇。
如未能委,直饒你乾坤坐斷,一念萬年,正是陰中活計,縱使懸崖撒手,自肯承當,大用現前,也須勘過。
何也?幹將非九冶,鋒利隻尋常。
昔日大慧舉:『香嚴示眾雲:「如人上樹,口銜樹枝,手不攀枝,腳不踏枝,樹下有人問西來意,荅他則喪身失命、不荅他又違他所問。
」是時香嚴纔恁麼道,便有傍不肯底喚作虎頭上座出眾,雲:「樹上即不問,樹下道
』祖雲:『子既如是,宜善護持。
』妙喜雲:『好箇話端,阿誰會舉?舉得十分,未敢相許。
』天寧雲:『藥山秪知蚊子叮鐵牛,不知鐵牛叮蚊子,露柱親遭一口,燈籠無地藏身,嚇得馬大師變作老妙喜。
我且問你:話端從何處說起?』」師雲:「話端且止,秪如蚊子叮鐵牛、鐵牛叮蚊子,且道是什麼人語?是藥山語?是天寧語?要透祖關,未有日在。
」擊拂子,雲:「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 解制,小參。
「世尊不說說,迦葉不聞聞,春天莫問路,雨過便行程。
與麼?與麼,天共白雲曉。
不與麼?不與麼,水和明月流。
與麼中不與麼,不與麼中卻與麼,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有路透長安。
且道路頭在甚麼處?」震威一喝,雲:「隻此一喝,如大日輪昇於虛空,有眼者莫不睹其清淨光明,雖與空色同居而不與之和合,當恁麼時,還著得『結解』二字麼?還著得『參禪』二字麼?還著得『佛法』二字麼?還著得『世法』二字麼?還著得冬期、夏期,長期、短期數字麼?灼然著不得。
不見道:『般若如大火聚,近之則燎卻面門;又如塗毒鼓聲,聞之則喪身失命。
』直饒佛佛祖祖競出頭來,顯大神通、作大佛事,橫說豎說,莫不在此清淨光明之中發現,於衲僧分上了沒交涉。
且道衲僧有什麼長處?自主自賓還自僕,空菴空榻復空鐺。
」 冬至,小參。
「四序遷移,於中有不移之體;一陽來復,於中有不動之源。
洞徹其源、了達其體者,則不見有遷移之四序,亦不見有來復之一陽,等閒懸明鏡于高堂、運神珠于掌上,萬象森然,舉無遺照,從此撥轉路頭,便可隨機赴感;脫或未徹其源、未了其體,未免隨波逐浪,循境漂流,一切時中無本可據。
須省流陰瞬息時不待人,一失人身萬劫難復,真真痛念生死,發大勇猛、起大精進、奮大疑情,不計寒暑,一往直前,忽爾冷灰荳爆,?地一聲,方信肇公雲:『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週。
』物既不遷,我何生死之畏哉?雖然到此,如人入海,愈入愈深。
何也?不見古人道:『學道以悟之為難,悟之以養之為難,養之以利他為難。
』故經雲:『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皆漸除,因次第盡。
』果真見道之後,須向水邊林下長養聖胎,消除舊習,候龍天推出,方可為人;如其不爾,秖可自了。
大眾!各當記取,毋自遺忘,縱使千聖出來,必以吾言為則。
珍重,珍重。
」 除夕,小參。
「兩冬除夕在廣慧,臘去春來總一般,惟有面皮成老色,始知世相本無遷。
忽有箇漢出來道:『面皮豈非世相?既成老色,寧不變遷?』向他道:『今歲今朝盡,來年來日新。
』」復舉:「僧問香林:『如何是衲衣下事?』林雲:『臘月火燒山。
』雪竇雲:『臘月燒山,萬種千般,翹松鶴冷,踏雪人寒,達磨不會,大難大難。
』佛果雲:『雪竇隨摟搜,不能截斷淆訛。
道林則不然,臘月燒山,特地無端,綿包特石,鐵裹泥團。
』」師雲:「這兩箇老漢,一箇醬中著鹽,珊瑚瀲灩十洲春;一箇雪裏送炭,蟾蜍映奪驪龍窟。
然雖各得其宜,未能使人頓了。
廣慧又且不然,臘月燒山,葛藤盡然,清涼片石,憑坐臥間。
且道廣慧與古人還有優劣也無?」卓拄杖,雲:「若將優劣較,錯過目前機。
」 吳定之請小參。
「一鉤橫似月,三點燦如星,不將心字會,方是契心人。
心符居士還知山僧底落處麼?若知山僧底落處,便知歷代祖師底落處;知得祖師底落處,便知三世諸佛底落處;知得諸佛底落處,便知自家底落處。
所謂:識得一,萬事畢。
脫或未能,山僧未免為汝重添註腳:諸行無常,示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於寂滅中,體若金剛、量同法界,同天之覆、同地之載、同日月之炤臨、同山川之秀麗,等萬象而不遺、齊古今而一緻,流金爍石而不熱、折膠墮指而不寒,迥離蓋纏,超出言義。
居士能向者裏一肩擔荷,洞徹無疑,便見即凡身而證法身、了世智而明真智,高超三界、永絕四流。
然後,為人父者即以此教子,謂之至慈;為人子者即以此報親,謂之至孝;為人君者即以此撫民,謂之至仁;為人臣者即以此事君,謂之至忠。
本無罪可懺,罪自冰消;本無福可修,福如川至。
無恩不報、無冤不釋、無行不圓、無果不克,頭頭合轍、法法圓融,花中摘其優曇、寶中獲其如意,更無有過上者。
故經雲:『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且道因甚如斯?此法能超一切,一切不能超於此法。
」卓拄杖,雲:「千峰勢到嶽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 除夕,小參。
「去年除夕在三仙,今年除夕在報恩,去年除夕恁麼道,今年除夕道恁麼。
伶俐漢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處瞠開隻眼,洞鑒玄微,便知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說法未曾譚著一字、達磨祖師九年面壁未曾合著口唇。
如未能委,直饒你乾坤坐斷,一念萬年,正是陰中活計,縱使懸崖撒手,自肯承當,大用現前,也須勘過。
何也?幹將非九冶,鋒利隻尋常。
昔日大慧舉:『香嚴示眾雲:「如人上樹,口銜樹枝,手不攀枝,腳不踏枝,樹下有人問西來意,荅他則喪身失命、不荅他又違他所問。
」是時香嚴纔恁麼道,便有傍不肯底喚作虎頭上座出眾,雲:「樹上即不問,樹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