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禪師語錄卷六

關燈
作黃金,婢視聲聞、奴呼圓覺不為分外。

    倘或不能,更聽二偈:既然無麵為饅首,那要開囊出飯錢?叉手向前輕吐露,方堪撥轉上頭關。

    纔看結制已經旬,日後工夫要認真,?地一聲非小可,人間天上獨稱尊。

    」 小參。

    「巍巍不是高,堂堂亦非露,坐斷路千岐,踏翻雲萬斛。

    大矣哉,不借二儀之覆載;明矣哉,不藉三光之炤燭。

    出類也,千聖難與同居;拔萃也,萬法安能為侶?淨裸裸,卷舒自在;赤條條,去住何拘?無可以名其名、無可以色其色、無可以知其知、無可以識其識,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到這裏作麼生稱謂?作麼生比擬?作麼生提攜?作麼生舉唱?縱然有口,秪堪挂壁。

    何以如此?隻為他朕兆未形成露布,言詮纔立便乖張。

    雖然如是,亦不可盡法無民,向異方便中聊通一線。

    」驀豎拂子,雲:「還見麼?諸佛以此出世、祖師以此西來,歷代宗師以此接物利生,天下老和尚以此鉗鎚衲子。

    拈起也,吒吒沙沙;放下也,平平貼貼。

    不拈、不放,又作麼生?吒呀卓朔能哮吼,便是金毛獅子兒。

    」 小參。

    「清寥寥,白滴滴,曾無障翳;靜悄悄,空豁豁,那有形聲?大悲千隻眼從者裏豁開,釋迦百億身從者裏分出,初無前後,一印而成。

    若是大根大器底,聊聞舉著,剔起便行,呼喚不回、羅籠不住,直下不疑天下人舌頭,便可以籠罩古今、大方闊步。

    其或根器未純,尚留觀聽,猶滯皮膚,直須向己躬下一一透脫,步步腳踏實地,頭頭洞徹根源,金剛圈有什麼難跳?栗棘蓬有什麼難吞?自無諸聖可慕、無己靈可重、無見聞可落、無聲色可隨。

    淨裸裸,常光現前;赤灑灑,壁立萬仞。

    全體恁麼來、全體恁麼去,喚什麼作生死?喚什麼作涅槃?喚什麼作煩惱?喚什麼作菩提?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恁麼、不恁麼總得。

    為甚如此?當體如如,不變不動。

    所以張拙雲:『斷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

    』推此以導四生、推此以資三有,正當恁麼時,利他一句作麼生道?」擊拂子,雲:「不須他處覓,隻此是家鄉。

    」 除夜,小參。

    「報恩今夜分歲,不效諸方舊例,也不烹露地白牛,也不裏鐵餕餡饅首,但將清水茶、白米飯和盤擎出,管教一箇箇飽齁齁地。

    倘有箇漢未諳本分,更向者裏索鹽索醬,秪向道:『演若隻因曾炤鏡,無端疑失自家頭,明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 小參。

    「妙性沖虛,神機炳煥,非垢非淨,不變不遷,迥出斷常,全超今古,纖塵不立,遍界難藏,擬議思量,當面覆卻。

    若論當人分上者一著子,本來具足、覿體現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因迷悟有殊,緻聖凡有異。

    眾生因迷而昧,故曰生死;諸佛因悟而了,故曰菩提。

    菩提、生死,其性無二。

    無二之性量等太虛,包括二儀、含攝萬物,為群生之府、作沙界之依,窮始極終,無一法而不從此建立。

    若乃當下了悟,豈不慶快?其或未能,亦不可向別處尋討,隻將一箇本參話頭頓在眼前,如靠一座須彌山相似,生亦與之俱、死亦與之俱,時時參究、刻刻提撕,日久月深,確志勿移。

    如人行路行到水窮山盡處,自然有箇轉身的時節。

    那時,?地一聲,始信我不相賺。

    故經雲:『有能受持此一法,隨順菩提,正修行因,持一法功德故,速得成於無上道。

    』各宜珍重,毋勞久立。

    」 結夏,小參。

    「一春風雨阻歸期,久客他鄉獨抱悲,非是石頭偏路滑,便舟蹉過幾多時?還有不蹉過者麼?」良久,雲:「待汝刻舟,劍去久矣,我輩衲子等是拋卻故鄉、捨離恩愛,擔囊負缽,度水穿雲,那邊經冬、這邊過夏,若不把自己腳跟下一件大事究教徹頭徹尾,也隻是徒受辛苦、枉喫清淡,於己何益?報恩者裏初本無意結夏,但恐同居衲子空喪光陰、虛消信施,又念得人不在眾多,是以復為結制。

    已過關者不在此限,耑為未過關者設也。

    更有一種兄弟,坐在半青半白、似有似無,認得目前昭昭靈靈一些影子,自謂了辦,及乎被人把斷咽喉又去不得,此病最難。

    所以雲門大師道:『光不透脫有兩般病:一切處不明目前有物是一;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有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

    法身亦有兩般病:法執不忘己見,猶存墮在法身邊是一;直饒透得法身,放過即不可,仔細撿點將來有甚氣息亦是病。

    』雲門大師慈悲太煞,向人無插手處痛下一錐,秪要諸人自肯知非,急忙下手究竟窮極,方為諦當。

    不然,逗到臘月三十日,一點氣上、一點氣下,眼前墨黑,肚裏慚惶,當此之時,悔將何及?莫言不道,久立珍重。

    」 小參。

    舉:「古德雲:『結夏來三七日,寒山子作麼生?』又有道:『結夏來三七日,水牯牛作麼生?』復有道:『結夏來三七日,燈籠露柱作麼生?』報恩即不然,結夏來三七日,己躬事作麼生?若識得己躬事,便識得燈籠露柱;若識得燈籠露柱,便識得水牯牛;若識得水牯牛,便識得寒山子。

    若是攢花簇錦、五色鮮妍,還他從上尊宿,報恩者裏一點也用不著。

    」 解夏,小參。

    「一夏九十日,四十五日病,因茲罷上堂,亦無請說者,諸人還覺空過麼?若覺空過,則不知有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歇,烏待老僧鼓兩片皮然後為說法,諸人側雙耳然後為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