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禪師語錄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
小參
結制,小參。
僧問:「龍蛇混雜,凡聖同居,今日結制,如何辨的?」師打雲:「者裏著眼。
」進雲:「如是,則棒頭薦取。
」師雲:「釘樁搖櫓漢。
」進雲:「煆煉須憑宗匠手,真金終不混泥沙。
」師雲:「瓦礫不勞拈出。
」乃雲:「『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此四句語正是發明今日結制安禪的意旨。
世間有為之法可學,出世無為之法又作麼生學?現前大眾可有心空者麼?若或未然,山僧不免為汝葛藤一上。
世間之學純用見聞覺知,出世無為之學全截見聞覺知,然而有為與無為其體無二,秪因最初一念不覺,忽起見聞覺知,即將無為真體轉成有為妄法,復起憎愛取捨之情塵,遂感沉淪三界、汩沒四生,如旋火輪,無時休息。
今日要在一念迴光截斷見聞覺知,即將有為妄法元歸無為真體,若得默契神會,則與諸緣無礙。
故經雲:『覺見即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
』雲何復名覺聞知見?今學無為欲截見聞覺知,隻者箇欲截之念早墮於見聞覺知之中矣。
是以古人別資一種善巧方便,將箇無義味話頭拋向學人面前,令其參究。
學人但知參究話頭,則與見聞覺知不期截而自截,故曰:『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
』從上諸祖亦有不因看話頭起疑情,而於一言之下頓悟無生者,蓋其為生死大事之心真切,腳未跨門,早有一種莫可自決之念梗塞胸中,雖千裡萬裡撥草瞻風,孜孜隻欲洞明己事,或十年、二十年不能自決此念,愈久愈堅,終不肯須臾忘卻。
因有如是之志力,斯得於一言之下頓悟無生,故曰:『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且道一言之下作麼生頓悟?」良久,雲:「分明薦取。
」 除夜,小參。
僧問:「日從東上,月向西沒,作麼生是不遷義?」師雲:「自西自東。
」進雲:「與麼則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師雲:「好在什麼處?」僧喝,師便打。
問:「歲朝即不問,正當臘月三十事如何?」師雲:「滿堂添瑞燭。
」進雲:「恁麼則鼻孔撩天去也。
」師雲:「且莫草草。
」乃雲:「今古人如新舊年,去無歸所古何遷?須知結角羅紋處,盡在今宵爆竹邊。
香嚴老人雲:『淨潔打疊了,卻近前向我覓,我即與你一棒。
我有一棒到你,你須生慚愧;我無一棒到你,你向甚處會?』雪竇雲:『有一棒到你,你即受屈;無一棒到你,與你平出。
』向者裏會有者,商量道坐在淨潔處,急須打疊;向前覓的,喫棒有分。
覓的是病,棒即是藥,如此見解盡是義學之流、杜撰禪和,了沒幹涉。
殊不知二大老,一箇埋兵掉鬥、一箇偃武修文,各欲坐緻太平,誰知反招怪笑?」卓拄杖,雲:「爆竹豈圖催獵去?梅花無意挈春來。
」 小參。
舉:「金州操禪師一日請米和尚齋,不排坐位,米到即展具禮拜,操下禪床,米就操位而坐,操即席地而坐。
齋訖,米去,侍者雲:『和尚受一切人欽仰,坐位卻被人奪去。
』操雲:『若三日後來,受救在。
』米果三日後來,雲:『前日遭賊。
』」師雲:「金州失位,米胡遭賊,秤鉤打釘,剛是拽直。
好箇伶俐侍者,惜其龍頭蛇尾。
若是山僧見米和尚道:『前日遭賊。
』便問:『和尚失卻什麼?』米若擬議,便與掌,雲:『祖禰不了,殃及兒孫。
』非但米和尚欽服,直使金州退身有分。
大眾還知山僧落處麼?如或未知,更為頌出:陷虎機,拔山力,行無禮,必反爾。
失火難教不及魚,覆巢須識無完卵。
」 晚參。
「古人道:『昨日晴,今日雨,時分不相應,三日後看取。
』報恩結制已來不覺又過三日,大眾還知三日後看取底意旨麼?知得底,不在此限;不知底,各各提起本參話頭,如撞著生冤家相似,生與之俱生、死與之俱死,行也如是參、坐也如是參、住也如是參、臥也如是參,參來參去,參到茶不知茶、飯不知飯,寤寐俱息,動靜兩忘,忽然?地一聲,心花發現,方知古人早已為吾漏逗了也。
今人不能妙悟者,隻為人心不古,口說參禪,但欲讀熟幾則機緣以資談柄,做幾首詩偈幹譽於人,初無一點真實為道之心、決志出生死之念,所以言語轉多、窠臼轉深、葛藤轉盛、生死轉熾,永無證悟之期。
報恩不惜多言,為眾說破,莫墮時流,各須猛省。
久立,珍重。
」 晚參。
「內外大眾精勤辦道,常住澹薄,無可供養,報恩將盡大地為麵、四海水為酵、太虛空為蒸籠,做箇饅首大如須彌,硬似頑鐵、熱若猛燄,供養大眾。
且作麼生吞?若吞得,便可饑來喫飯、困來打眠,寒則向火、熱則乘涼,水邊林下散誕逍遙,長養聖胎;如或未然,有寒暑兮促君壽,有鬼神兮妒君福。
」 晚參。
僧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如何?」師雲:「兩頭俱坐斷。
」「樹倒藤枯,句歸何處?」師雲:「八面起清風。
」進雲:「秪如溈山呵呵大笑又作麼生?」師打一拂子。
乃雲:「報恩昨晚將無大得大一箇饅首供養現前兄弟,不料現前兄弟客氣猶存,更不加餐,遂成虛設。
今晚怪不得報恩翻轉面皮,反要與眾兄弟索取飯錢,以見報恩冤有頭、債有主。
有麼?有麼?」良久,雲:「且道:報恩是何心行?不見道:『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
』趁此清宵明燭之下、人天大眾之前,不涉分毫思筭輕輕還出,便可以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
僧問:「龍蛇混雜,凡聖同居,今日結制,如何辨的?」師打雲:「者裏著眼。
」進雲:「如是,則棒頭薦取。
」師雲:「釘樁搖櫓漢。
」進雲:「煆煉須憑宗匠手,真金終不混泥沙。
」師雲:「瓦礫不勞拈出。
」乃雲:「『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此四句語正是發明今日結制安禪的意旨。
世間有為之法可學,出世無為之法又作麼生學?現前大眾可有心空者麼?若或未然,山僧不免為汝葛藤一上。
世間之學純用見聞覺知,出世無為之學全截見聞覺知,然而有為與無為其體無二,秪因最初一念不覺,忽起見聞覺知,即將無為真體轉成有為妄法,復起憎愛取捨之情塵,遂感沉淪三界、汩沒四生,如旋火輪,無時休息。
今日要在一念迴光截斷見聞覺知,即將有為妄法元歸無為真體,若得默契神會,則與諸緣無礙。
故經雲:『覺見即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
』雲何復名覺聞知見?今學無為欲截見聞覺知,隻者箇欲截之念早墮於見聞覺知之中矣。
是以古人別資一種善巧方便,將箇無義味話頭拋向學人面前,令其參究。
學人但知參究話頭,則與見聞覺知不期截而自截,故曰:『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
』從上諸祖亦有不因看話頭起疑情,而於一言之下頓悟無生者,蓋其為生死大事之心真切,腳未跨門,早有一種莫可自決之念梗塞胸中,雖千裡萬裡撥草瞻風,孜孜隻欲洞明己事,或十年、二十年不能自決此念,愈久愈堅,終不肯須臾忘卻。
因有如是之志力,斯得於一言之下頓悟無生,故曰:『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且道一言之下作麼生頓悟?」良久,雲:「分明薦取。
」 除夜,小參。
僧問:「日從東上,月向西沒,作麼生是不遷義?」師雲:「自西自東。
」進雲:「與麼則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師雲:「好在什麼處?」僧喝,師便打。
問:「歲朝即不問,正當臘月三十事如何?」師雲:「滿堂添瑞燭。
」進雲:「恁麼則鼻孔撩天去也。
」師雲:「且莫草草。
」乃雲:「今古人如新舊年,去無歸所古何遷?須知結角羅紋處,盡在今宵爆竹邊。
香嚴老人雲:『淨潔打疊了,卻近前向我覓,我即與你一棒。
我有一棒到你,你須生慚愧;我無一棒到你,你向甚處會?』雪竇雲:『有一棒到你,你即受屈;無一棒到你,與你平出。
』向者裏會有者,商量道坐在淨潔處,急須打疊;向前覓的,喫棒有分。
覓的是病,棒即是藥,如此見解盡是義學之流、杜撰禪和,了沒幹涉。
殊不知二大老,一箇埋兵掉鬥、一箇偃武修文,各欲坐緻太平,誰知反招怪笑?」卓拄杖,雲:「爆竹豈圖催獵去?梅花無意挈春來。
」 小參。
舉:「金州操禪師一日請米和尚齋,不排坐位,米到即展具禮拜,操下禪床,米就操位而坐,操即席地而坐。
齋訖,米去,侍者雲:『和尚受一切人欽仰,坐位卻被人奪去。
』操雲:『若三日後來,受救在。
』米果三日後來,雲:『前日遭賊。
』」師雲:「金州失位,米胡遭賊,秤鉤打釘,剛是拽直。
好箇伶俐侍者,惜其龍頭蛇尾。
若是山僧見米和尚道:『前日遭賊。
』便問:『和尚失卻什麼?』米若擬議,便與掌,雲:『祖禰不了,殃及兒孫。
』非但米和尚欽服,直使金州退身有分。
大眾還知山僧落處麼?如或未知,更為頌出:陷虎機,拔山力,行無禮,必反爾。
失火難教不及魚,覆巢須識無完卵。
」 晚參。
「古人道:『昨日晴,今日雨,時分不相應,三日後看取。
』報恩結制已來不覺又過三日,大眾還知三日後看取底意旨麼?知得底,不在此限;不知底,各各提起本參話頭,如撞著生冤家相似,生與之俱生、死與之俱死,行也如是參、坐也如是參、住也如是參、臥也如是參,參來參去,參到茶不知茶、飯不知飯,寤寐俱息,動靜兩忘,忽然?地一聲,心花發現,方知古人早已為吾漏逗了也。
今人不能妙悟者,隻為人心不古,口說參禪,但欲讀熟幾則機緣以資談柄,做幾首詩偈幹譽於人,初無一點真實為道之心、決志出生死之念,所以言語轉多、窠臼轉深、葛藤轉盛、生死轉熾,永無證悟之期。
報恩不惜多言,為眾說破,莫墮時流,各須猛省。
久立,珍重。
」 晚參。
「內外大眾精勤辦道,常住澹薄,無可供養,報恩將盡大地為麵、四海水為酵、太虛空為蒸籠,做箇饅首大如須彌,硬似頑鐵、熱若猛燄,供養大眾。
且作麼生吞?若吞得,便可饑來喫飯、困來打眠,寒則向火、熱則乘涼,水邊林下散誕逍遙,長養聖胎;如或未然,有寒暑兮促君壽,有鬼神兮妒君福。
」 晚參。
僧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如何?」師雲:「兩頭俱坐斷。
」「樹倒藤枯,句歸何處?」師雲:「八面起清風。
」進雲:「秪如溈山呵呵大笑又作麼生?」師打一拂子。
乃雲:「報恩昨晚將無大得大一箇饅首供養現前兄弟,不料現前兄弟客氣猶存,更不加餐,遂成虛設。
今晚怪不得報恩翻轉面皮,反要與眾兄弟索取飯錢,以見報恩冤有頭、債有主。
有麼?有麼?」良久,雲:「且道:報恩是何心行?不見道:『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
』趁此清宵明燭之下、人天大眾之前,不涉分毫思筭輕輕還出,便可以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