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禪師語錄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
寧波府天童景德禪寺語錄
師在華山同葉,受天童眾護法請上堂。
「報恩擔子纔交卸,已入西山養病軀,閉戶不聞塵俗事,開門接見大檀書。
細揣力微難荷重,追思祖席豈容虛?目昏齒落誠無用,自有金湯永護持。
大眾且道:如何是護持的事?山門鎮靜燈無盡,祖道重揚葉有光。
」 到山,上堂。
至座前拈疏,雲:「天無私蓋,地無私載,乾坤既爾,人理亦然。
公正分明,再煩維那宣過。
」宣畢,陞座,拈香祝聖畢,復拈香雲:「此一瓣香第四回拈出,奉供本山先師密老和尚,用酬法乳。
」上首白椎,雲:「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時海眾沸騰,遂止問話,乃雲:「遞代相承,古今不易,法門重荷,貴在有力大人。
山僧年當衰邁,時值秋晚,已甘退居同葉,忽蒙檀護見招,因念先人法席,扶病入山,賴有遠近檀那、合山大眾協力相扶,使法輪與食輪共轉,福性與慧性同修;其或不然,未免旁觀者哂。
此事且置,到山一句作麼生道?」豎拂子,雲:「月愛谿聲流不去,雲懷山色復飛來。
」上首復白雲:「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 師至南翔萬壽寺,請上堂。
「自忘衰朽赴天童,匍匐諸山興轉濃,賴有法嗣鹹出手,大家扶起破沙盆。
祖翁叢席非輕視,浙省名藍第一山,天上卿雲生泰嶽,人間福水長滄溟。
正恁麼時,一句又作麼生?」豎拂雲:「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裏過來香。
」 開爐,上堂。
僧問:「祖庭創闢萬山巔,七十餘燈續後先,此日爐開烹佛祖,沙盆意旨請師宣。
」師雲:「日輪正當午。
」進雲:「一句歸宗萬國朝,虛空合掌森羅拜。
」師雲:「如何是拜的事?」僧呈坐具,雲:「和尚也須著眼始得。
」師雲:「你是箇瞎漢。
」問:「清光匝地,簇錦攢花,風雲際會且置,如何是天童境?」師卓拄杖,雲:「失卻你眼。
」進雲:「和尚也須著眼看。
」師打雲:「還見麼?」進雲:「日輪正當午,白雲覆青山。
」師打雲:「總是眼花。
」乃雲:「天童主法已頻更,今臘開爐屬老僧,一眾同參須努力,大家扶起破沙盆。
沙盆扶起不尋常,八面玲瓏盡放光,四聖六凡無可避,大千沙界箇中藏。
大眾!藏即且置,為什麼無可避?還會麼?天上五衰相現,人間八苦交煎。
」 上堂。
僧問:「海眾雲臻即不問,擊鼓陞堂事若何?」師打雲:「要你薦取。
」進雲:「應時及節一句又作麼生?」師雲:「仲冬猶寒。
」乃雲:「老僧出世至於今,化主相煩數百僧,惟有迥然真出類,到頭不昧始初心。
六年苦行緣方就,萬裡關山覓施人,自利利他辦箇事,總教當下契無生。
大眾!如何是無生之旨?」良久,雲:「玲瓏巖上石,飛去復飛來。
」 元旦,上堂。
僧問:「一元來復,百福俱臻,慶時納祐一句如何道?」師雲:「歲朝東北,五禾大熟。
」進雲:「恁麼則人安物阜,海晏河清去也。
」師雲:「時清休唱太平歌。
」乃雲:「元旦一,萬事吉,衲僧不用加參,管取通身眼徹。
因甚如此?不羨銕牛耕陸地,慣能井底種林檎。
」 解制,上堂。
僧問:「繩頭把住,滴水冰生;布袋解開,珠迴玉轉。
妙手僧繇描不就,請師點出大家看。
」師便打。
進雲:「謝師一棒當陽妙,覿面還他作者知,祗如解制一句又作麼生?」師復打。
進雲:「恁麼則一條拄杖子,隨處立乾坤。
」師雲:「如何是你拄杖子?」進雲:「孟春猶寒,伏惟珍重。
」便禮拜,師雲:「好與三十棒。
」問:「三月安居今已滿,解制一句乞師宣。
」師雲:「晴乾不肯走,直待雨淋頭。
」進雲:「踏得故鄉田地穩,何須向外去馳求?」師雲:「如何是你故鄉田地?」進雲:「無影樹頭花爛熳,春光不與四時同。
」師雲:「如何是你不同處?」進雲:「一句迥超千聖路,萬靈何處謝無私?」問:「渡頭喜得水聲息,古國梅花香滿林,布袋解開雲水去,清關橋翠鎖何人?」師豎拄杖,雲:「見麼?」進雲:「和尚則恁麼,學人又不然。
」師雲:「又作麼生?」僧頓足,師便打。
進雲:「拄杖點開新日月,芒鞋一任破青山。
」師雲:「切莫亂走。
」乃雲:「獨釣寒潭過一冬,竿頭稱意幾回逢?從今且聽隨流去,等待風雲自受擒。
眾中還有不受擒者麼?」良久,雲:「千山勢到嶽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 上堂。
「太白峰頭,煙雲靄靄;清關橋下,澗水潺潺。
潺潺非聲,靄靄非色,非色非聲,誰能薦得?若也薦得,便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可與靈雲、香嚴二大老把手共行,同門出入。
到恁麼地,隻可自利,未得利人。
若要利人,須知更有向上事在。
且如何是向上事?」豎拂,雲:「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間無水不朝東。
」 上堂。
「本是沒量人,一切難描摹,從出母胎來,將錯而認錯。
」合掌,雲:「大眾會麼?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本來是佛。
」 佛誕,上堂。
「大患莫重於迷為病,良劑莫善於悟為藥,直教脫體輕安,藥病一齊拈卻。
所以經雲:『破有法王出現於世,隨眾生欲而為說法。
』隻如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週行七步,目顧四方,乃雲:『天
「報恩擔子纔交卸,已入西山養病軀,閉戶不聞塵俗事,開門接見大檀書。
細揣力微難荷重,追思祖席豈容虛?目昏齒落誠無用,自有金湯永護持。
大眾且道:如何是護持的事?山門鎮靜燈無盡,祖道重揚葉有光。
」 到山,上堂。
至座前拈疏,雲:「天無私蓋,地無私載,乾坤既爾,人理亦然。
公正分明,再煩維那宣過。
」宣畢,陞座,拈香祝聖畢,復拈香雲:「此一瓣香第四回拈出,奉供本山先師密老和尚,用酬法乳。
」上首白椎,雲:「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時海眾沸騰,遂止問話,乃雲:「遞代相承,古今不易,法門重荷,貴在有力大人。
山僧年當衰邁,時值秋晚,已甘退居同葉,忽蒙檀護見招,因念先人法席,扶病入山,賴有遠近檀那、合山大眾協力相扶,使法輪與食輪共轉,福性與慧性同修;其或不然,未免旁觀者哂。
此事且置,到山一句作麼生道?」豎拂子,雲:「月愛谿聲流不去,雲懷山色復飛來。
」上首復白雲:「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 師至南翔萬壽寺,請上堂。
「自忘衰朽赴天童,匍匐諸山興轉濃,賴有法嗣鹹出手,大家扶起破沙盆。
祖翁叢席非輕視,浙省名藍第一山,天上卿雲生泰嶽,人間福水長滄溟。
正恁麼時,一句又作麼生?」豎拂雲:「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裏過來香。
」 開爐,上堂。
僧問:「祖庭創闢萬山巔,七十餘燈續後先,此日爐開烹佛祖,沙盆意旨請師宣。
」師雲:「日輪正當午。
」進雲:「一句歸宗萬國朝,虛空合掌森羅拜。
」師雲:「如何是拜的事?」僧呈坐具,雲:「和尚也須著眼始得。
」師雲:「你是箇瞎漢。
」問:「清光匝地,簇錦攢花,風雲際會且置,如何是天童境?」師卓拄杖,雲:「失卻你眼。
」進雲:「和尚也須著眼看。
」師打雲:「還見麼?」進雲:「日輪正當午,白雲覆青山。
」師打雲:「總是眼花。
」乃雲:「天童主法已頻更,今臘開爐屬老僧,一眾同參須努力,大家扶起破沙盆。
沙盆扶起不尋常,八面玲瓏盡放光,四聖六凡無可避,大千沙界箇中藏。
大眾!藏即且置,為什麼無可避?還會麼?天上五衰相現,人間八苦交煎。
」 上堂。
僧問:「海眾雲臻即不問,擊鼓陞堂事若何?」師打雲:「要你薦取。
」進雲:「應時及節一句又作麼生?」師雲:「仲冬猶寒。
」乃雲:「老僧出世至於今,化主相煩數百僧,惟有迥然真出類,到頭不昧始初心。
六年苦行緣方就,萬裡關山覓施人,自利利他辦箇事,總教當下契無生。
大眾!如何是無生之旨?」良久,雲:「玲瓏巖上石,飛去復飛來。
」 元旦,上堂。
僧問:「一元來復,百福俱臻,慶時納祐一句如何道?」師雲:「歲朝東北,五禾大熟。
」進雲:「恁麼則人安物阜,海晏河清去也。
」師雲:「時清休唱太平歌。
」乃雲:「元旦一,萬事吉,衲僧不用加參,管取通身眼徹。
因甚如此?不羨銕牛耕陸地,慣能井底種林檎。
」 解制,上堂。
僧問:「繩頭把住,滴水冰生;布袋解開,珠迴玉轉。
妙手僧繇描不就,請師點出大家看。
」師便打。
進雲:「謝師一棒當陽妙,覿面還他作者知,祗如解制一句又作麼生?」師復打。
進雲:「恁麼則一條拄杖子,隨處立乾坤。
」師雲:「如何是你拄杖子?」進雲:「孟春猶寒,伏惟珍重。
」便禮拜,師雲:「好與三十棒。
」問:「三月安居今已滿,解制一句乞師宣。
」師雲:「晴乾不肯走,直待雨淋頭。
」進雲:「踏得故鄉田地穩,何須向外去馳求?」師雲:「如何是你故鄉田地?」進雲:「無影樹頭花爛熳,春光不與四時同。
」師雲:「如何是你不同處?」進雲:「一句迥超千聖路,萬靈何處謝無私?」問:「渡頭喜得水聲息,古國梅花香滿林,布袋解開雲水去,清關橋翠鎖何人?」師豎拄杖,雲:「見麼?」進雲:「和尚則恁麼,學人又不然。
」師雲:「又作麼生?」僧頓足,師便打。
進雲:「拄杖點開新日月,芒鞋一任破青山。
」師雲:「切莫亂走。
」乃雲:「獨釣寒潭過一冬,竿頭稱意幾回逢?從今且聽隨流去,等待風雲自受擒。
眾中還有不受擒者麼?」良久,雲:「千山勢到嶽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 上堂。
「太白峰頭,煙雲靄靄;清關橋下,澗水潺潺。
潺潺非聲,靄靄非色,非色非聲,誰能薦得?若也薦得,便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可與靈雲、香嚴二大老把手共行,同門出入。
到恁麼地,隻可自利,未得利人。
若要利人,須知更有向上事在。
且如何是向上事?」豎拂,雲:「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間無水不朝東。
」 上堂。
「本是沒量人,一切難描摹,從出母胎來,將錯而認錯。
」合掌,雲:「大眾會麼?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本來是佛。
」 佛誕,上堂。
「大患莫重於迷為病,良劑莫善於悟為藥,直教脫體輕安,藥病一齊拈卻。
所以經雲:『破有法王出現於世,隨眾生欲而為說法。
』隻如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週行七步,目顧四方,乃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