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禪師語錄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上天下,唯我獨尊。
』且道:隨眾生欲?不隨眾生欲?若人道得貼體句,天童拄杖子即今兩手分付;其或未能,莫將閒學解埋沒祖師心。
」 上堂。
「箇事明明不覆藏,青山疊疊正當陽,衲僧具有超方眼,蓋色騎聲脫體彰。
所以陸亙告南泉雲:『肇法師也奇怪,解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南泉指庭前牡丹花,雲:『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諸人還知南泉指醒大夫處麼?若知南泉指醒大夫處,便知老僧指醒諸人處;若知老僧指醒諸人處,便知佛佛授手、祖祖相傳處。
脫或未能,不免老僧再為諸人下箇註腳:若將眼見終難會,耳處看來方始知。
」 開爐,上堂。
僧問:「法幢高豎,利物利生;爐鞴重開,烹佛烹祖。
向上鉗錘知玅密,當機不讓且如何?」師雲:「好與三十棒。
」進雲:「一喝分賓主,炤用一齊行,如何是炤用齊行底事?」師打雲:「還識得者箇麼?」進雲:「恁麼則百戰場中誇獨勝,萬人叢裏奪高標。
」師雲:「未許汝在。
」進雲:「怎奈龍吟大海、虎嘯高原去也?」師雲:「正好喫棒。
」僧禮拜,雲:「沾恩有分。
」師乃雲:「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萬古長空渾不動,一朝風月任安排,眾中還有出手者麼?」良久,雲:「如無,老僧獨弄去也。
朔日開爐謂結冬,無端掘窖陷諸人,如能箇裏翻身轉,便是林間出世僧。
大眾還知翻身底意麼?不見道:『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既明白已,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
▆則譬若牛過窗櫺,頭角四蹄俱已過,還有尾巴過不得在。
過得、過不得則且置,如何是即日開爐底意?百爐鞴鉗錘全不用,不加火力自相鎔。
」 臘八,上堂。
「我佛世尊四月八日降生,臘月八日成道。
降生時便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乃雲:『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成道時乃雲:『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良由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世尊初生時早已揭露人天眾前,臨末稍頭復言:『成道者何也?』正見世尊乃是古佛再來,度生為急務,故纔出胎時便乃全體揭露獨尊之旨,欲使一切天人悉皆領悟。
怎奈根器未純,聞如不聞、見如不見,世尊隻得隱聖同凡,捨四海之富、萬乘之尊,辭恩割愛,離皇宮、入雪山,隳肢體、黜聰明,六年勤苦,於臘八夜睹明星方雲成道。
此道非我一人獨有,乃人人本具,具而不能證者,隻為汝等二六時中不思善便思惡、不思善惡便落無記,一切有為之法如夢幻泡影,頭頭執著、事事認真,所以不能證得。
更見世尊慈悲之至、婆心之切,為汝諸人猶未悟去,即今在此討箇甚麼?」以拄杖一時旋風打散,歸方丈。
上堂。
「急景凋年候,朔風凍雨天,雪中來送炭,千裡不辭艱。
為甚肯如是?隻為閉門造車,開門合轍。
憶昔南院顒和尚上堂,雲:『諸方隻具啐啄同時眼,未具啐啄同時用。
』有僧出,問雲:『如何是啐啄同時用?』顒雲:『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時失。
』僧雲:『未是某甲問處。
』顒雲:『汝問處作麼生?』僧雲:『失。
』顒便打,僧不肯。
」師雲:「南院可謂孤高,者僧亦為希遇。
雖然,仔細檢點將來,二俱未在。
何也?不見道:『有諸己然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即今有傍不甘者出,理前問,老僧向他道:『髑髏常幹世界,鼻孔摩觸家風。
』且道老僧與南院還有優劣也無?如有緇素得明,即今分半座與伊;其或未能,莫將無事為無事,往往事生無事中。
」下座。
解制,上堂。
「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解制在歲終,方木逗圓孔。
如能句下翻身,不枉摩裙擦褲。
果乃見得透、信得及、擔荷得去,如龍得水、似虎靠山,逆順縱橫,隨緣自在;其或未能,他日閻老子算飯錢,打鬼胐臀有日在。
此事且置,即今解制一句作麼生道?蚯蚓驀過東海,泥鰍倒上須彌。
」卓拄杖,下座。
師誕日,古餘維那請上堂。
那問:「爪牙久伏在深林,未肯輕將露與人,今至法王獅子窟,當陽聊且一嚬呻。
」遂一喝,師雲:「好喝。
」那作圓相,師便打。
那雲:「棒頭有眼,須辨龍蛇。
」師雲:「瞞他不得。
」那又喝,師雲:「再喝看。
」那雲:「不勞再驗。
」師便休去,乃雲:「本自無生慶有生,有生方得契無生,有無坐斷非為妙,有有無無建本宗。
所以紙衣道者參曹山,山問:『如何是紙衣體?』衣雲:『寸絲不挂。
』山雲:『如何是紙衣用?』衣便脫去。
山以手拍肩,雲:『隻解恁麼去,不解恁麼來。
』衣便來問,山雲:『一靈真性。
』『不假胞胎事如何?』山雲:『未是妙。
』衣雲:『如何是妙?』山雲:『不借借。
』大眾!還知不借借麼?不見《華嚴》雲:『相原虛,恒泯一,體性雖實,常在萬緣。
』敢問大眾:如何是萬緣底性?如有道得,恰好老僧拄杖子兩手分付;脫或未能,老僧自道去也。
」豎拂子,雲:「會麼?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下座。
上堂。
「今朝六月一,箇事紛紛俱漏洩,柳陰深處噪新蟬,池上荷香襲幽室,嘶風木馬空成夢,喘月泥牛醉未知。
所以當年缺齒翁曾對梁王道:『不識佛心,天子雖聰敏,
』且道:隨眾生欲?不隨眾生欲?若人道得貼體句,天童拄杖子即今兩手分付;其或未能,莫將閒學解埋沒祖師心。
」 上堂。
「箇事明明不覆藏,青山疊疊正當陽,衲僧具有超方眼,蓋色騎聲脫體彰。
所以陸亙告南泉雲:『肇法師也奇怪,解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南泉指庭前牡丹花,雲:『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諸人還知南泉指醒大夫處麼?若知南泉指醒大夫處,便知老僧指醒諸人處;若知老僧指醒諸人處,便知佛佛授手、祖祖相傳處。
脫或未能,不免老僧再為諸人下箇註腳:若將眼見終難會,耳處看來方始知。
」 開爐,上堂。
僧問:「法幢高豎,利物利生;爐鞴重開,烹佛烹祖。
向上鉗錘知玅密,當機不讓且如何?」師雲:「好與三十棒。
」進雲:「一喝分賓主,炤用一齊行,如何是炤用齊行底事?」師打雲:「還識得者箇麼?」進雲:「恁麼則百戰場中誇獨勝,萬人叢裏奪高標。
」師雲:「未許汝在。
」進雲:「怎奈龍吟大海、虎嘯高原去也?」師雲:「正好喫棒。
」僧禮拜,雲:「沾恩有分。
」師乃雲:「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萬古長空渾不動,一朝風月任安排,眾中還有出手者麼?」良久,雲:「如無,老僧獨弄去也。
朔日開爐謂結冬,無端掘窖陷諸人,如能箇裏翻身轉,便是林間出世僧。
大眾還知翻身底意麼?不見道:『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既明白已,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
▆則譬若牛過窗櫺,頭角四蹄俱已過,還有尾巴過不得在。
過得、過不得則且置,如何是即日開爐底意?百爐鞴鉗錘全不用,不加火力自相鎔。
」 臘八,上堂。
「我佛世尊四月八日降生,臘月八日成道。
降生時便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乃雲:『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成道時乃雲:『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良由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世尊初生時早已揭露人天眾前,臨末稍頭復言:『成道者何也?』正見世尊乃是古佛再來,度生為急務,故纔出胎時便乃全體揭露獨尊之旨,欲使一切天人悉皆領悟。
怎奈根器未純,聞如不聞、見如不見,世尊隻得隱聖同凡,捨四海之富、萬乘之尊,辭恩割愛,離皇宮、入雪山,隳肢體、黜聰明,六年勤苦,於臘八夜睹明星方雲成道。
此道非我一人獨有,乃人人本具,具而不能證者,隻為汝等二六時中不思善便思惡、不思善惡便落無記,一切有為之法如夢幻泡影,頭頭執著、事事認真,所以不能證得。
更見世尊慈悲之至、婆心之切,為汝諸人猶未悟去,即今在此討箇甚麼?」以拄杖一時旋風打散,歸方丈。
上堂。
「急景凋年候,朔風凍雨天,雪中來送炭,千裡不辭艱。
為甚肯如是?隻為閉門造車,開門合轍。
憶昔南院顒和尚上堂,雲:『諸方隻具啐啄同時眼,未具啐啄同時用。
』有僧出,問雲:『如何是啐啄同時用?』顒雲:『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時失。
』僧雲:『未是某甲問處。
』顒雲:『汝問處作麼生?』僧雲:『失。
』顒便打,僧不肯。
」師雲:「南院可謂孤高,者僧亦為希遇。
雖然,仔細檢點將來,二俱未在。
何也?不見道:『有諸己然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即今有傍不甘者出,理前問,老僧向他道:『髑髏常幹世界,鼻孔摩觸家風。
』且道老僧與南院還有優劣也無?如有緇素得明,即今分半座與伊;其或未能,莫將無事為無事,往往事生無事中。
」下座。
解制,上堂。
「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解制在歲終,方木逗圓孔。
如能句下翻身,不枉摩裙擦褲。
果乃見得透、信得及、擔荷得去,如龍得水、似虎靠山,逆順縱橫,隨緣自在;其或未能,他日閻老子算飯錢,打鬼胐臀有日在。
此事且置,即今解制一句作麼生道?蚯蚓驀過東海,泥鰍倒上須彌。
」卓拄杖,下座。
師誕日,古餘維那請上堂。
那問:「爪牙久伏在深林,未肯輕將露與人,今至法王獅子窟,當陽聊且一嚬呻。
」遂一喝,師雲:「好喝。
」那作圓相,師便打。
那雲:「棒頭有眼,須辨龍蛇。
」師雲:「瞞他不得。
」那又喝,師雲:「再喝看。
」那雲:「不勞再驗。
」師便休去,乃雲:「本自無生慶有生,有生方得契無生,有無坐斷非為妙,有有無無建本宗。
所以紙衣道者參曹山,山問:『如何是紙衣體?』衣雲:『寸絲不挂。
』山雲:『如何是紙衣用?』衣便脫去。
山以手拍肩,雲:『隻解恁麼去,不解恁麼來。
』衣便來問,山雲:『一靈真性。
』『不假胞胎事如何?』山雲:『未是妙。
』衣雲:『如何是妙?』山雲:『不借借。
』大眾!還知不借借麼?不見《華嚴》雲:『相原虛,恒泯一,體性雖實,常在萬緣。
』敢問大眾:如何是萬緣底性?如有道得,恰好老僧拄杖子兩手分付;脫或未能,老僧自道去也。
」豎拂子,雲:「會麼?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下座。
上堂。
「今朝六月一,箇事紛紛俱漏洩,柳陰深處噪新蟬,池上荷香襲幽室,嘶風木馬空成夢,喘月泥牛醉未知。
所以當年缺齒翁曾對梁王道:『不識佛心,天子雖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