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之鄉。
』且作麼生是衲僧行履處?」良久,雲:「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 上堂。
問:「轉凡成聖,即不問祈福延齡事若何?」師雲:「天長地久。
」進雲:「且喜福星臨北極,願同王母壽齊年。
」師雲:「萬古長春。
」乃雲:「木叔陳檀越,忠孝素誠篤。
而於途次問,切囑吾禱祝。
山僧但願今上龍圖固鎮,斧扆彌隆;再願陳公萱慈壽算遐齡,恒居迪吉。
今茲願祝正其時,自是谷聲而響應。
雖然且道融攝一句如何舉唱?」良久,雲:「金殿禦前班列早,端恭朝拱聖明君。
」 元旦上堂。
拈香雲:「元正啟祚,萬物鹹新。
就中一句,了了分明。
且道是甚麼句?」乃插香,雲:「以此祝君壽,壽算等須彌。
」 景星奇和尚至。
上堂:「連日天降瑞雪,片片不落別處。
且道落在甚麼處?若道落在地上,未出嘗情。
若道不落地上,卻又無處著落。
脫或未知,幸逢景星和尚到來,宜當端肅焚香,同申拜請。
惟冀不捨慈悲,俯垂開示。
」 誕日。
上堂:「窮訖歷劫至今日。
」舉拂子,雲:「個裏未嘗有生死。
既然無死亦無生,何用慶吾誕日子。
然雖如是,正眼看來,猶未是衲僧省要處,且作麼生是衲僧省要處?」遂擲拂,雲:「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 貢法衣。
上堂:「昔日吾佛道:『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
』山僧肩披踞此,諸人不得錯過。
所謂見之不取,思之千裡,敢問諸人取不取則?且止且道,不得錯過個甚麼?還有解通消息底麼?試道看。
」良久,無人出眾。
乃雲:「設有也未免喚鐘作甕。
何故?」遂拈起衣,雲:「不諳者紅色,將謂赤袈裟。
」 武林金剛菴。
上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
茲因鳳儀曹居士四旬誕日,謹命山僧舉揚般若。
既爾諾聲於前,不免一陞斯座。
且喜四眾臨筵,人天駢集,眼眼相對,面面相看,歷歷孤明,纖無翳障。
若人於此徹根源,猶勝靈山親得記。
且道應時一句如何演唱?」乃展手作掬果勢,雲:「象外仙桃端拱獻,壽山高到大椿年。
」 師至金粟,費和尚請上堂。
僧問:「如何是賓中主?」師雲:「未問已前先露面。
」「如何是主中賓?」師雲:「起坐甚分明。
」「如何是賓中賓?」師雲:「三千裡外辨淆訛。
」「如何是主中主?」師雲:「無你話會處。
」進雲:「『賓主道合』一句又作麼生?」師打,雲:「向者裏薦取。
」進雲:「秪如『乾闥婆王奏樂,山河大地盡作琴聲,迦葉起舞』,作麼生會?」師以拄杖卓一卓。
進雲:「遍界且無尋覓處,分明一點座中圓。
」師雲:「閒言語。
」乃雲:「未到此界時,移舟諳水脈。
及乎到此界,忘卻別波瀾。
同門知己驀相逢,不用擡眸列賓主。
不意堂頭法兄有此嚴命,理難固辭。
然雖信口諾聲,未免忘前失後。
且喜行同行,坐同坐,無絃琴曲須同和。
且道無絃琴曲作麼生和?」驀拈拄杖,卓一卓,雲:「擊目皆子期,何妨再一曲。
」復卓一卓,下座。
師過當湖德藏。
上堂:「山僧昔年曾寓此,今日又重遊。
在座諸名貴,請予指路頭。
」驀拈拄杖,雲:「大眾還見路頭麼?若然於此見得,折旋俯仰無非本地風光。
其或未然,業識忙忙,無本可據。
且作麼生是諸人本據?莫是百姓日用而不知麼?莫是終日圓覺而未常圓覺麼?莫是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麼?莫是百年三萬六千朝,翻覆元來是這漢麼?若作如是商量,正是癡狂外邊走。
且道畢竟如何即得?」復拈拄杖,卓一卓,雲:「鶴有九臯難翥翼,馬無千裡漫追風。
」 當湖西林請上堂。
雲:「紅塵堆裏全彰古佛家風豬肉案頭發明祖師心髓。
但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所以道『禪非意想,道絕功勳。
直下承當,猶為剩說。
』且作麼生是無剩底句?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 出隊歸。
上堂:「昔日五祖道:『出門半個月,眼不見鼻孔,忘卻祖師禪。
拾得個骨董,且道向甚處著?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五祖恁麼道,正是緊握虛拳誑小兒。
山僧則不。
然出門兩月餘,兩眼卻能見。
不貴祖師禪,舉足甚輕便。
其實空手去空手回,且道與五祖相去多少?還有人判斷得麼?若然判得,便可安閒過日。
如判不得,瓶盂高挂禪床角,栗棘蓬當猛力吞。
」 密雲先老和尚大祥。
上
』且作麼生是衲僧行履處?」良久,雲:「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 上堂。
問:「轉凡成聖,即不問祈福延齡事若何?」師雲:「天長地久。
」進雲:「且喜福星臨北極,願同王母壽齊年。
」師雲:「萬古長春。
」乃雲:「木叔陳檀越,忠孝素誠篤。
而於途次問,切囑吾禱祝。
山僧但願今上龍圖固鎮,斧扆彌隆;再願陳公萱慈壽算遐齡,恒居迪吉。
今茲願祝正其時,自是谷聲而響應。
雖然且道融攝一句如何舉唱?」良久,雲:「金殿禦前班列早,端恭朝拱聖明君。
」 元旦上堂。
拈香雲:「元正啟祚,萬物鹹新。
就中一句,了了分明。
且道是甚麼句?」乃插香,雲:「以此祝君壽,壽算等須彌。
」 景星奇和尚至。
上堂:「連日天降瑞雪,片片不落別處。
且道落在甚麼處?若道落在地上,未出嘗情。
若道不落地上,卻又無處著落。
脫或未知,幸逢景星和尚到來,宜當端肅焚香,同申拜請。
惟冀不捨慈悲,俯垂開示。
」 誕日。
上堂:「窮訖歷劫至今日。
」舉拂子,雲:「個裏未嘗有生死。
既然無死亦無生,何用慶吾誕日子。
然雖如是,正眼看來,猶未是衲僧省要處,且作麼生是衲僧省要處?」遂擲拂,雲:「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 貢法衣。
上堂:「昔日吾佛道:『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
』山僧肩披踞此,諸人不得錯過。
所謂見之不取,思之千裡,敢問諸人取不取則?且止且道,不得錯過個甚麼?還有解通消息底麼?試道看。
」良久,無人出眾。
乃雲:「設有也未免喚鐘作甕。
何故?」遂拈起衣,雲:「不諳者紅色,將謂赤袈裟。
」 武林金剛菴。
上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
茲因鳳儀曹居士四旬誕日,謹命山僧舉揚般若。
既爾諾聲於前,不免一陞斯座。
且喜四眾臨筵,人天駢集,眼眼相對,面面相看,歷歷孤明,纖無翳障。
若人於此徹根源,猶勝靈山親得記。
且道應時一句如何演唱?」乃展手作掬果勢,雲:「象外仙桃端拱獻,壽山高到大椿年。
」 師至金粟,費和尚請上堂。
僧問:「如何是賓中主?」師雲:「未問已前先露面。
」「如何是主中賓?」師雲:「起坐甚分明。
」「如何是賓中賓?」師雲:「三千裡外辨淆訛。
」「如何是主中主?」師雲:「無你話會處。
」進雲:「『賓主道合』一句又作麼生?」師打,雲:「向者裏薦取。
」進雲:「秪如『乾闥婆王奏樂,山河大地盡作琴聲,迦葉起舞』,作麼生會?」師以拄杖卓一卓。
進雲:「遍界且無尋覓處,分明一點座中圓。
」師雲:「閒言語。
」乃雲:「未到此界時,移舟諳水脈。
及乎到此界,忘卻別波瀾。
同門知己驀相逢,不用擡眸列賓主。
不意堂頭法兄有此嚴命,理難固辭。
然雖信口諾聲,未免忘前失後。
且喜行同行,坐同坐,無絃琴曲須同和。
且道無絃琴曲作麼生和?」驀拈拄杖,卓一卓,雲:「擊目皆子期,何妨再一曲。
」復卓一卓,下座。
師過當湖德藏。
上堂:「山僧昔年曾寓此,今日又重遊。
在座諸名貴,請予指路頭。
」驀拈拄杖,雲:「大眾還見路頭麼?若然於此見得,折旋俯仰無非本地風光。
其或未然,業識忙忙,無本可據。
且作麼生是諸人本據?莫是百姓日用而不知麼?莫是終日圓覺而未常圓覺麼?莫是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麼?莫是百年三萬六千朝,翻覆元來是這漢麼?若作如是商量,正是癡狂外邊走。
且道畢竟如何即得?」復拈拄杖,卓一卓,雲:「鶴有九臯難翥翼,馬無千裡漫追風。
」 當湖西林請上堂。
雲:「紅塵堆裏全彰古佛家風豬肉案頭發明祖師心髓。
但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所以道『禪非意想,道絕功勳。
直下承當,猶為剩說。
』且作麼生是無剩底句?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 出隊歸。
上堂:「昔日五祖道:『出門半個月,眼不見鼻孔,忘卻祖師禪。
拾得個骨董,且道向甚處著?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五祖恁麼道,正是緊握虛拳誑小兒。
山僧則不。
然出門兩月餘,兩眼卻能見。
不貴祖師禪,舉足甚輕便。
其實空手去空手回,且道與五祖相去多少?還有人判斷得麼?若然判得,便可安閒過日。
如判不得,瓶盂高挂禪床角,栗棘蓬當猛力吞。
」 密雲先老和尚大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