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八
關燈
小
中
大
門人成巒錄
法孫開詗編
文
示修念佛三昧文
娑婆苦海,回頭彼岸非遙;清泰樂邦,舉念家鄉便到。
世尊金口極讚、彌陀寶號易持,上根者,悟唯心之淨土,生即不生;中下者,乘弘誓之慈舟,度無不度。
十念尚躋安養,深信豈阻疑城?四花孕質,不落垢穢之胎;九品成臺,頓超凡聖之級。
遊戲無非淨侶、莊嚴勝過天宮,珍禽寶樹,六時齊演梵音;珠閣璚樓,七重何異華藏?三途永隔,萬善同歸,所餐皆禪悅之羞、有聞俱圓頓之法。
蒙尤攝受,蜎飛亦得往生;發願熏修,何人不登佛國?帶業濯乎德水,即證法身;聞名縱在苦輪,便銷罪障。
若能專心繫念,剎那偏歷蓮池,果然直下承當,寂光不離當處,心境互徹,生佛靡殊。
雲棲掃塔文 維崇禎九年,歲次丙子正月望,越十一日,博山法孫某某,謹以辦香素饌,緻奠于雲棲先師太蓮池大和尚常寂光塔,曰:於戲!遊雲棲之門,如鈍鳥飛漢,莫能知其空邊;窺雲棲之奧,縱長鯨飲川,未易吸乾見底。
不肖自壬子秋,從先師來禮足時,側聆震吼,狀洪音之發虞鐘;竊被慈恩,勝枯荄之遇膏沐。
繼而閱太師諸所著述,如大官賜膳、醫王施匕,恍令人病骨頸蘇。
一展卷而空腹欲果、味疏鈔則蓮胎有種,纔念佛而佛成,披發隱而法鎧嚴身,不摧魔而魔伏。
全開寶庫,賑乏靡虛;濬抉香河,流潤不竭。
踞一乘而闢無量乘義,珠網交輝;燃一燈而朗百千燈光,暗室齊照。
旁敲曲唱,禪匪專談;善誘廣苞,土皆圓淨。
續蓮宗而宛瞻廬阜;移祖庭而不在少林。
智齊極果,儼然古佛再來;風肅前規,一仍百丈舊貫。
誠末代法施之主,無聾聵而不開;隻千古未有之師,垂龜鏡而永賴。
嗚呼!道山峻極妙高,慚其嵯峨;梁木傾崩法門,孰為砥柱?繩繩到我,落落匪材,媿為腳下兒孫,無繇述其祖德,不成法中供養,此行聊表孝思。
春深花塢,那禁聞啼鳥幾聲?月照蘿龕,猶睹放慈光三昧。
太虛莫繪,贊歎奚為?杯茗既陳,淵嘿何酹?望風前而灑泣,豈越常情?溯海若而朝宗,全收眾派。
知弗嫌於一滴,欣來鑒於微誠,尚饗。
祭博山先師文(二則) 維崇禎三年歲次庚午九月望,越三日,弟子某謹以辦香素饌,緻奠於博山堂上圓寂先師大和尚猊座前。
曰:於戲!我先大和尚,包虛空以為量、遍法界而為身,掣華亭浪裏之金鱗、奪壽昌手中之玉尺,超今邁古,祖庭之焰重輝;迥地遮天,大樹之蔭廣芘。
握群宗之綱領,魔外鋒摧;踏千聖之頂??,辨才瓶瀉。
空花影裏,何妨撒卻戲臺?生死場中,一任打翻筋鬥。
哀號失怙,大似地裂天崩;戀慕銜悲,宛如考喪妣逝。
洪鐘莫扣,繞獅座而寂爾無聞;法幢既傾,膽鷲峰而儼然未散。
杯花聊奠,海嶽齊悲,嗚呼尚饗! 於戲!我先大和尚,法門砥柱、像季標幢,為當代法施之主,化門廣闢;用一味伽陀之藥,禪病皆甦。
布網漫天,撈盡魚龍蝦鱉;鎔金作器,打為釵釧盤瓶。
慈與威而并施、宗與教而響答,摘驪頷之明月,入水元不動波;捋虎顴之雄鬚,得子貴親入穴。
圓機活眼,淆訛一串穿來;巧手妙心,應變多方不倦。
糠秕猶能陶萬彙,何法非宗;欬唾足以潤群靈,有萌皆發。
不肖某久淹虀甕、濫廁罏錘,難描彷彿之真、幾費節拍之和,羽毛未傋,空追妙翅摶風;牙爪未成,漫勞獅王調弄。
雖毒拳之未報,何曾放過些來?念痛棒之屢嘗,如今更思一頓。
時至也!拄杖撩起便行;緣盡兮!骨董何妨撒卻?春雨淋不去,昔年之句如何?桃花綻倒枝,今日之言已驗。
掣開無縫鎖,湘煙潭水總傳神;穿過涅槃堂,鶴唳猿啼皆助哭。
慚愧不成供養,悲傷無限衷情。
於戲!尚饗! 賦 雪關賦(博山) 夫玅門無門、真關無關,入乎無門也濬矣,發群靈之樞府;達乎無關也皇哉,統圓覺之伽藍。
非廣非狹,虛空為粒粟之大;不住不出,鍼鋒持法界之函。
匪鑿諸見之牖兮,雙掌展開華藏閟;周懸八正之鏡兮,千光互映網珠攢。
故瞿曇履於斯域兮,兀坐雪山六年往;達摩踐於斯閫兮,壁面少林九載殘。
慈氏闢為內院兮,雲捧千層金菌,閣吸仰山而夢遊;淨名踞為丈室兮,星羅萬點寶花,座答曼殊之問安。
下腳難行,滑兮布石頭之路;拶身不入,險兮立雲門之關。
洞山接懸崖之樹,垂廕後人;濟北栽三門之松,境緻可觀。
綿密兮,綴庭柏之子;縈迴兮,轉花藥之欄。
清涼石磊磊落落、溈山井黯黯潭潭,轉深轉有,愈斂愈寬。
奇巖萬仞兮,儼雲與乎答問;迅瀑千尋兮,似瓶瀉乎玄談。
祥麟露角兮,笑點青原之額;神駒出廄兮,蹋翻南嶽之峰。
雲嵒趁師子而捉象、雪峰逼生蛇而化龍,春風吹不動之軒,客是重來;蘿月照死關之夜,活在其中。
法雷震兮駭眾聵,法雨澍兮濯塵封;觀靈濤兮汎慈楫,蹈寶所兮示璦琮。
緬宗風之遐振,統今昔其攸同;伊道貌之華腴,實真關而冥沖。
是以融萬派千流,為法海之一脈;聯西天東土,續祖燈于無窮。
譬夫太虛寥廓,恣鴻鶴之翺翔,乃能適萬裡之清飆也;大海淵曠,任魚龍之窟宅,迺能鼓百川之洪濤也;康莊八達,憑金根之遊歷,迺能運無方之軌轍也;修塗千裡,縱飛黃之步驟,乃能發絕塵之駿足也。
嚮使神物安牛蹄之涔,必無攫浪之勢;逸翮顧琱籠之豢,焉有衝霄之淩方?車阨湫隘之巷,詎適通都之要?良驥困服鹽之禦,徒敝追風之能。
故知受色聲籠閉者,神理不能超豁;入妄想蘊聚者,聖智不能虛亮;殢有心思惟者,靈鑑不能洞物;住無思淵嘿者,真機不能流鬯。
亦猶夫彼四物者或有所窘,則不能順其天然變化,而肆其遨遊超放也。
籲!此其為關,誰不蒙其桎梏?若乃宅唯心之廣宇、鏡萬象于玄燭,攬有綰無,靡釋動以求靜;騎聲蓋色,不撥塵而見佛。
坐栗棘蓬裏,而妙轉天關;入猛火聚中,而寒嚼水骨。
探皓月於琉璃波底,躍出金鱗;簸紅浪於碧玉峰頭,橫撐鐵舳。
根塵識境,全彰解脫之門;骨髓皮毛,盡化金光之簇。
偏塵偏剎,開關閉關,住千劫如一眴之頃;齊片念於萬年之間。
斯道人也,包恒沙世界而為室,豈比夫鷦鷯而戀乎一枝之安? 記 尋源記 範家菴初性天和尚掛瓢笠於此,即雲栖先師太落髮地,有老衲了心向餘譚其事,且招遊再四,餘思二老遯影處必奇絕可觀,抑師資邂逅一段機緣海內傳為佳話,譬悉達出家,淨居天人捧馬足,逾城迨入苦行林光景,使傾國欲挽其蹤不可得矣! 丙子秋,餘浮寄妙行,時臥痾新起,乃覓筍輿,將識其幽靚何許?至則披煙莽,梯篠道履悚仄而上,策幾莫支。
乃到門,見兩行松竹似近代手植,其鱗節不甚皺密。
折數武,入視地不盈畝,恰類袈裟片角。
有堂半區供經像,籬疏壁坼略無裝點,詢昔時所栖把茆,柴枯苫爛久矣!繼住者轉而菴為椽瓦,菴復疊更主人,今了心憩此又二年所矣!餘因弔往慨來,仰窺俯察,面無全峰,響乏鳴泉,較無門紫雲諸洞壑,都可爭靈角勝,此山獨擅乎無奇,斯乃標隱者之奇。
然而高風既邈,遺塵不泯,彼山靈亦藉有餘芳,寧羨幽谷之蘭歟?時餘亦若倦翮,情欲投林,流連眷睇,竟爾忘歸。
飽飯後,徐就榻放憨,起
世尊金口極讚、彌陀寶號易持,上根者,悟唯心之淨土,生即不生;中下者,乘弘誓之慈舟,度無不度。
十念尚躋安養,深信豈阻疑城?四花孕質,不落垢穢之胎;九品成臺,頓超凡聖之級。
遊戲無非淨侶、莊嚴勝過天宮,珍禽寶樹,六時齊演梵音;珠閣璚樓,七重何異華藏?三途永隔,萬善同歸,所餐皆禪悅之羞、有聞俱圓頓之法。
蒙尤攝受,蜎飛亦得往生;發願熏修,何人不登佛國?帶業濯乎德水,即證法身;聞名縱在苦輪,便銷罪障。
若能專心繫念,剎那偏歷蓮池,果然直下承當,寂光不離當處,心境互徹,生佛靡殊。
雲棲掃塔文 維崇禎九年,歲次丙子正月望,越十一日,博山法孫某某,謹以辦香素饌,緻奠于雲棲先師太蓮池大和尚常寂光塔,曰:於戲!遊雲棲之門,如鈍鳥飛漢,莫能知其空邊;窺雲棲之奧,縱長鯨飲川,未易吸乾見底。
不肖自壬子秋,從先師來禮足時,側聆震吼,狀洪音之發虞鐘;竊被慈恩,勝枯荄之遇膏沐。
繼而閱太師諸所著述,如大官賜膳、醫王施匕,恍令人病骨頸蘇。
一展卷而空腹欲果、味疏鈔則蓮胎有種,纔念佛而佛成,披發隱而法鎧嚴身,不摧魔而魔伏。
全開寶庫,賑乏靡虛;濬抉香河,流潤不竭。
踞一乘而闢無量乘義,珠網交輝;燃一燈而朗百千燈光,暗室齊照。
旁敲曲唱,禪匪專談;善誘廣苞,土皆圓淨。
續蓮宗而宛瞻廬阜;移祖庭而不在少林。
智齊極果,儼然古佛再來;風肅前規,一仍百丈舊貫。
誠末代法施之主,無聾聵而不開;隻千古未有之師,垂龜鏡而永賴。
嗚呼!道山峻極妙高,慚其嵯峨;梁木傾崩法門,孰為砥柱?繩繩到我,落落匪材,媿為腳下兒孫,無繇述其祖德,不成法中供養,此行聊表孝思。
春深花塢,那禁聞啼鳥幾聲?月照蘿龕,猶睹放慈光三昧。
太虛莫繪,贊歎奚為?杯茗既陳,淵嘿何酹?望風前而灑泣,豈越常情?溯海若而朝宗,全收眾派。
知弗嫌於一滴,欣來鑒於微誠,尚饗。
祭博山先師文(二則) 維崇禎三年歲次庚午九月望,越三日,弟子某謹以辦香素饌,緻奠於博山堂上圓寂先師大和尚猊座前。
曰:於戲!我先大和尚,包虛空以為量、遍法界而為身,掣華亭浪裏之金鱗、奪壽昌手中之玉尺,超今邁古,祖庭之焰重輝;迥地遮天,大樹之蔭廣芘。
握群宗之綱領,魔外鋒摧;踏千聖之頂??,辨才瓶瀉。
空花影裏,何妨撒卻戲臺?生死場中,一任打翻筋鬥。
哀號失怙,大似地裂天崩;戀慕銜悲,宛如考喪妣逝。
洪鐘莫扣,繞獅座而寂爾無聞;法幢既傾,膽鷲峰而儼然未散。
杯花聊奠,海嶽齊悲,嗚呼尚饗! 於戲!我先大和尚,法門砥柱、像季標幢,為當代法施之主,化門廣闢;用一味伽陀之藥,禪病皆甦。
布網漫天,撈盡魚龍蝦鱉;鎔金作器,打為釵釧盤瓶。
慈與威而并施、宗與教而響答,摘驪頷之明月,入水元不動波;捋虎顴之雄鬚,得子貴親入穴。
圓機活眼,淆訛一串穿來;巧手妙心,應變多方不倦。
糠秕猶能陶萬彙,何法非宗;欬唾足以潤群靈,有萌皆發。
不肖某久淹虀甕、濫廁罏錘,難描彷彿之真、幾費節拍之和,羽毛未傋,空追妙翅摶風;牙爪未成,漫勞獅王調弄。
雖毒拳之未報,何曾放過些來?念痛棒之屢嘗,如今更思一頓。
時至也!拄杖撩起便行;緣盡兮!骨董何妨撒卻?春雨淋不去,昔年之句如何?桃花綻倒枝,今日之言已驗。
掣開無縫鎖,湘煙潭水總傳神;穿過涅槃堂,鶴唳猿啼皆助哭。
慚愧不成供養,悲傷無限衷情。
於戲!尚饗! 賦 雪關賦(博山) 夫玅門無門、真關無關,入乎無門也濬矣,發群靈之樞府;達乎無關也皇哉,統圓覺之伽藍。
非廣非狹,虛空為粒粟之大;不住不出,鍼鋒持法界之函。
匪鑿諸見之牖兮,雙掌展開華藏閟;周懸八正之鏡兮,千光互映網珠攢。
故瞿曇履於斯域兮,兀坐雪山六年往;達摩踐於斯閫兮,壁面少林九載殘。
慈氏闢為內院兮,雲捧千層金菌,閣吸仰山而夢遊;淨名踞為丈室兮,星羅萬點寶花,座答曼殊之問安。
下腳難行,滑兮布石頭之路;拶身不入,險兮立雲門之關。
洞山接懸崖之樹,垂廕後人;濟北栽三門之松,境緻可觀。
綿密兮,綴庭柏之子;縈迴兮,轉花藥之欄。
清涼石磊磊落落、溈山井黯黯潭潭,轉深轉有,愈斂愈寬。
奇巖萬仞兮,儼雲與乎答問;迅瀑千尋兮,似瓶瀉乎玄談。
祥麟露角兮,笑點青原之額;神駒出廄兮,蹋翻南嶽之峰。
雲嵒趁師子而捉象、雪峰逼生蛇而化龍,春風吹不動之軒,客是重來;蘿月照死關之夜,活在其中。
法雷震兮駭眾聵,法雨澍兮濯塵封;觀靈濤兮汎慈楫,蹈寶所兮示璦琮。
緬宗風之遐振,統今昔其攸同;伊道貌之華腴,實真關而冥沖。
是以融萬派千流,為法海之一脈;聯西天東土,續祖燈于無窮。
譬夫太虛寥廓,恣鴻鶴之翺翔,乃能適萬裡之清飆也;大海淵曠,任魚龍之窟宅,迺能鼓百川之洪濤也;康莊八達,憑金根之遊歷,迺能運無方之軌轍也;修塗千裡,縱飛黃之步驟,乃能發絕塵之駿足也。
嚮使神物安牛蹄之涔,必無攫浪之勢;逸翮顧琱籠之豢,焉有衝霄之淩方?車阨湫隘之巷,詎適通都之要?良驥困服鹽之禦,徒敝追風之能。
故知受色聲籠閉者,神理不能超豁;入妄想蘊聚者,聖智不能虛亮;殢有心思惟者,靈鑑不能洞物;住無思淵嘿者,真機不能流鬯。
亦猶夫彼四物者或有所窘,則不能順其天然變化,而肆其遨遊超放也。
籲!此其為關,誰不蒙其桎梏?若乃宅唯心之廣宇、鏡萬象于玄燭,攬有綰無,靡釋動以求靜;騎聲蓋色,不撥塵而見佛。
坐栗棘蓬裏,而妙轉天關;入猛火聚中,而寒嚼水骨。
探皓月於琉璃波底,躍出金鱗;簸紅浪於碧玉峰頭,橫撐鐵舳。
根塵識境,全彰解脫之門;骨髓皮毛,盡化金光之簇。
偏塵偏剎,開關閉關,住千劫如一眴之頃;齊片念於萬年之間。
斯道人也,包恒沙世界而為室,豈比夫鷦鷯而戀乎一枝之安? 記 尋源記 範家菴初性天和尚掛瓢笠於此,即雲栖先師太落髮地,有老衲了心向餘譚其事,且招遊再四,餘思二老遯影處必奇絕可觀,抑師資邂逅一段機緣海內傳為佳話,譬悉達出家,淨居天人捧馬足,逾城迨入苦行林光景,使傾國欲挽其蹤不可得矣! 丙子秋,餘浮寄妙行,時臥痾新起,乃覓筍輿,將識其幽靚何許?至則披煙莽,梯篠道履悚仄而上,策幾莫支。
乃到門,見兩行松竹似近代手植,其鱗節不甚皺密。
折數武,入視地不盈畝,恰類袈裟片角。
有堂半區供經像,籬疏壁坼略無裝點,詢昔時所栖把茆,柴枯苫爛久矣!繼住者轉而菴為椽瓦,菴復疊更主人,今了心憩此又二年所矣!餘因弔往慨來,仰窺俯察,面無全峰,響乏鳴泉,較無門紫雲諸洞壑,都可爭靈角勝,此山獨擅乎無奇,斯乃標隱者之奇。
然而高風既邈,遺塵不泯,彼山靈亦藉有餘芳,寧羨幽谷之蘭歟?時餘亦若倦翮,情欲投林,流連眷睇,竟爾忘歸。
飽飯後,徐就榻放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