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玄路縱橫,不觸鳥道,蓋得無心於事,無事於心,自然虛而靈、寂而妙,不拘修證,寧滯作為?諸禪德!繩頭緊把,自然直透重關;活眼通身,方好懸崖撒手。
且道懸崖撒手底人是何作略?天容包覆載,器水逐方圓。
」 天心寺上堂:「茱萸禪師雲:『理隨事變,寂寥非內;事得理融,寬廓非外。
』事理若無融貫,心境決定差違。
差違則說理偏枯,行事莽蕩;融貫則得心自在,觸境安閒。
若非從真操實履中來,未免作機鋒問答,??跳擲舞如見神鬼相似,此皆業識未曾陶鑄、情解依然莽鹵,所以異論橫生是非倒置。
諸仁者!參須真參,悟須實悟,未能超越人天,切莫欺罔佛祖。
且道如何是不欺佛祖底人?豁開雙眼淨,電火爍難追。
」 勝果寺上堂:「在昔菩提眷屬,因緣曠劫難量;鶴勒化多鶴眾,龍樹親作龍王。
淨藏王官轉父,善權示現多方;惟有古靈揩背,果然好所佛堂。
師度弟子雖廣,弟子度師何妨?烈漢打翻筋鬥,大家載上慈航;殊因必招勝果,奇哉選佛開場。
且道開場選底是甚麼佛耶?泥塑木彫是佛耶?三十二相是佛耶?十力不共是佛耶?妙覺圓證是佛耶?咄!莫寱語好。
」驀拈拄杖雲:「喚你作佛,猶較些子。
何故?生成不假重彫琢,信手拈來自放光。
」 常山惠安禪院元節上堂:「遙望三門到惠安,征夫行旅盡開顏;箇中不涉程途者,木馬泥牛暗度關。
度關則從,且道把關底是誰?不見道:『頂門豎亞摩醯眼,肘後斜懸奪命符。
』諸兄弟!此惠安禪院乃先檀越定齋詹公捐資重建,移書博山請萬融圓公住持,以故金湯世胄代不乏人,法社雲仍森然挺秀。
今日眾護法中,五詹公等恭請山僧上堂,激揚斯道、掖誘群機,可謂靈根有種,慣栽火裏優曇;神駿不羈,何勞手中鞭影?然雖如是,山僧今日到來,畢竟將何佛法布施大眾?」良久雲:「水中補月,元宵分外光輝;錦上鋪花,片地皆含春色。
」復笑雲:「三十年後此話大行。
珍重。
」 鼓山恒如上座請示眾:「洞山老人道:『嗟見今時學道流,千千萬萬認門頭;恰似入京朝聖主,得到潼關即便休。
』此謂參禪人業識麤浮,不知三種滲漏;智眼暗濁,莫辯五位綱宗,惟認光影門頭當作自己。
汾陽禪師亦雲:『五位參尋切要知,纖毫纔動即差違。
』彼乃濟下兒孫,尚且於此留心,則知洞上宗風重玄複妙,未易搆會耳!有般底,不曾踏破一緉草鞋,便說到家話頭;不曾參箇禪字,便稱大了事人,可謂夏蟲不知有水也。
餘初謁博山先和尚,蒙擊發此事,如中毒相似,寢食都無意味,晝則就蒲團打坐、夜則繞殿柱而行,經八箇月,漸覺身心澄瑩,昏散併一。
偶見槽廠拽磨,忽然磨鼻拽脫,遂爾省入。
即詣方丈呈一偈曰:『直下相逢處,繇來絕覆藏;舌頭元是肉,嚼破也無妨。
』師雲:『子可參得禪也,吾助汝喜。
』且示偈曰:『渠儂沒巴鼻,至理絕商量;未及朝天子,回機卻有妨。
豁開無礙眼,放出玉毫光;欲知真聖諦,野老蔔豐穰。
』予讀之駭然曰:『和尚道未及朝天子,回機卻有妨,若不是深入閫奧,穿過魔佛境界,所謂得到潼關即便休者也。
』因矢志久依,服役無違。
師一日問曰:『汝還看話頭麼?』對曰:『常看。
』師曰:『汝作麼生看?』曰:『話頭舉起如大闡提漢殺人放火相似。
』師曰:『直須殺盡燒盡,敢保大事了畢。
』一日侍座次,師指衲衣謂予曰:『此是壽昌老漢底,我曾以一偈博得,子能似我,我當不惜。
』予乃孟浪應曰:『莫是師翁睡著,被和尚竊來。
』師笑曰:『汝試竊看?』予曰:『某甲不止一首,當用五頌。
即援筆立成曰:掀翻海嶽渾閒事,撥轉乾坤未是奇;到得縱橫無滯用,一重衣剝一重衣。
一重衣剝一重衣,電卷星飛尚爾遲;若也解拈穿日箭,青山綠水付全提。
青山綠水付全提,下載清風幾箇知?不是靈雲遭躡後,玄沙善用蓋頭機。
玄沙善用蓋頭機,人不風流也大癡;剔起眉毛何處去?金毛獅子變狐啼。
金毛獅子變狐啼,明眼宗師自在時;萬戶千門俱透過,特來和尚領全衣。
』師閱罷置案曰:『據子見處,天下人把你不住,我這裏未肯點頭在。
』予曰:『何謂也?』師曰:『汝偈皆佳,但患風骨太露。
須知宗門語句,如滿口含水,不曾道出水字。
』仍示偈曰:『春雨淋不去,桃花綻倒枝;枯椿驚犬吠,柳絮陷淤泥。
啄月非關鳥,刮毛不用皮;笑吹無孔篴,正好韻新詩。
』復誨曰:『汝根利,當鈍汝利,使死卻全心始得。
』予再拜受教,即閉關六載,思古人已明未明如喪考姚之語,遂不看經書、不作偈頌,亦不喜見人,唯坐一火箱上兀如朽株。
常置大鏡一面,日對跏趺,纔覺業識心起,無明種子發現,便指鏡中人唾罵。
憶得《華嚴》雲:『絕心生死,伐心稠林,浣心垢濁。
』此語不是說得乾淨,因從頭向腳下褫剝千迴,整頓百轉。
對治既久,覺這頭業畜兒不撻自馴,且收放得其自繇矣!師一日見予所作〈雪關歌〉,因擊節稱善,乃為予開關,偈曰:『始行大事六年雪,頓入圓明一片水;今日幸親無縫塔,掣開關鎖萬千層。
』時大樹堂初起,長期海內英衲鹹集,師命予秉拂。
晚率眾入室,師問曰:『堂中首座人天眼目,如何是人天眼目?』答曰:『頂門上。
』師曰:『還假鑒照也無?』曰:『君不見。
』曰:『不虛參見作家來。
』予乃掩耳而出。
自是機籌屢示酬唱繁多,茲不能殫舉。
一日受瀛山請,師乃堅留,予因問和尚:『把住時如何?』師曰:『放開一線。
』曰:『放開時如何?』師曰:『把住不容行。
』曰:『如何是放行中把住?』師曰:『闍黎看腳下。
』曰:『如何是把住中放行?』師曰:『拂子在我手裏。
』曰:『大善知識也要讓人出得羅籠入得羅籠。
』師曰:『爭奈老僧何?』曰:『衝霄須彩鳳,透網是金鱗。
』師便休。
諸禪德!山僧二十年前有師家幾分作略,所以自己不肯自己,親炙既久,深蒙導誘方得完全。
如今禪客參禪不消些子氣力直下承當,何等容易?山僧卻經許多時節虛費鹽醬,何等為難?豈不見《楞嚴》雲:『除其助因、刳其正性、違其現業。
』此乃真操實履邊事;若將機鋒問答棒喝等情印去,便蹉過此意耳!諺雲:『山河易改,稟性難移。
』若非按下雲頭,向自家一副爐韝陶鍊幾番過來,拿不住本命元辰,未免依舊是無明用事,敢保一生習氣變化不得,日用中被他境緣業力奪卻,安能轉得業力境緣耶?向這裏放過了,又安能窮諸三昧透徹上關?要到鳥啼無影樹,花發不萌枝亦難乎哉!山僧年來住箇荒村破院,本欲藏拙,無奈先師累及業債難逃,秪得家醜外楊。
今朝被恒如上座搜索將來,大似貧兒思舊債,不覺滿面慚惶。
慚惶且置,諸禪德!你道宗乘中事,容易得底是究竟耶?難得底是究竟耶?」乃撫掌大笑雲:「滯貨多年不值錢,他家自有通人愛。
珍重。
」 龍居永慶禪堂示眾:「植根不固,必無銕幹;虯枝力量不克,焉易摧峰抒海?貴在深參極究、歷遠窮高,事鏡與理鏡齊彰、行到與說到俱暢,然後圓機普應不滯一隅,信手拈來信口道著,若以淺識劣根剽竊稱禪,將甌盛水空擬大洋。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三終
且道懸崖撒手底人是何作略?天容包覆載,器水逐方圓。
」 天心寺上堂:「茱萸禪師雲:『理隨事變,寂寥非內;事得理融,寬廓非外。
』事理若無融貫,心境決定差違。
差違則說理偏枯,行事莽蕩;融貫則得心自在,觸境安閒。
若非從真操實履中來,未免作機鋒問答,??跳擲舞如見神鬼相似,此皆業識未曾陶鑄、情解依然莽鹵,所以異論橫生是非倒置。
諸仁者!參須真參,悟須實悟,未能超越人天,切莫欺罔佛祖。
且道如何是不欺佛祖底人?豁開雙眼淨,電火爍難追。
」 勝果寺上堂:「在昔菩提眷屬,因緣曠劫難量;鶴勒化多鶴眾,龍樹親作龍王。
淨藏王官轉父,善權示現多方;惟有古靈揩背,果然好所佛堂。
師度弟子雖廣,弟子度師何妨?烈漢打翻筋鬥,大家載上慈航;殊因必招勝果,奇哉選佛開場。
且道開場選底是甚麼佛耶?泥塑木彫是佛耶?三十二相是佛耶?十力不共是佛耶?妙覺圓證是佛耶?咄!莫寱語好。
」驀拈拄杖雲:「喚你作佛,猶較些子。
何故?生成不假重彫琢,信手拈來自放光。
」 常山惠安禪院元節上堂:「遙望三門到惠安,征夫行旅盡開顏;箇中不涉程途者,木馬泥牛暗度關。
度關則從,且道把關底是誰?不見道:『頂門豎亞摩醯眼,肘後斜懸奪命符。
』諸兄弟!此惠安禪院乃先檀越定齋詹公捐資重建,移書博山請萬融圓公住持,以故金湯世胄代不乏人,法社雲仍森然挺秀。
今日眾護法中,五詹公等恭請山僧上堂,激揚斯道、掖誘群機,可謂靈根有種,慣栽火裏優曇;神駿不羈,何勞手中鞭影?然雖如是,山僧今日到來,畢竟將何佛法布施大眾?」良久雲:「水中補月,元宵分外光輝;錦上鋪花,片地皆含春色。
」復笑雲:「三十年後此話大行。
珍重。
」 鼓山恒如上座請示眾:「洞山老人道:『嗟見今時學道流,千千萬萬認門頭;恰似入京朝聖主,得到潼關即便休。
』此謂參禪人業識麤浮,不知三種滲漏;智眼暗濁,莫辯五位綱宗,惟認光影門頭當作自己。
汾陽禪師亦雲:『五位參尋切要知,纖毫纔動即差違。
』彼乃濟下兒孫,尚且於此留心,則知洞上宗風重玄複妙,未易搆會耳!有般底,不曾踏破一緉草鞋,便說到家話頭;不曾參箇禪字,便稱大了事人,可謂夏蟲不知有水也。
餘初謁博山先和尚,蒙擊發此事,如中毒相似,寢食都無意味,晝則就蒲團打坐、夜則繞殿柱而行,經八箇月,漸覺身心澄瑩,昏散併一。
偶見槽廠拽磨,忽然磨鼻拽脫,遂爾省入。
即詣方丈呈一偈曰:『直下相逢處,繇來絕覆藏;舌頭元是肉,嚼破也無妨。
』師雲:『子可參得禪也,吾助汝喜。
』且示偈曰:『渠儂沒巴鼻,至理絕商量;未及朝天子,回機卻有妨。
豁開無礙眼,放出玉毫光;欲知真聖諦,野老蔔豐穰。
』予讀之駭然曰:『和尚道未及朝天子,回機卻有妨,若不是深入閫奧,穿過魔佛境界,所謂得到潼關即便休者也。
』因矢志久依,服役無違。
師一日問曰:『汝還看話頭麼?』對曰:『常看。
』師曰:『汝作麼生看?』曰:『話頭舉起如大闡提漢殺人放火相似。
』師曰:『直須殺盡燒盡,敢保大事了畢。
』一日侍座次,師指衲衣謂予曰:『此是壽昌老漢底,我曾以一偈博得,子能似我,我當不惜。
』予乃孟浪應曰:『莫是師翁睡著,被和尚竊來。
』師笑曰:『汝試竊看?』予曰:『某甲不止一首,當用五頌。
即援筆立成曰:掀翻海嶽渾閒事,撥轉乾坤未是奇;到得縱橫無滯用,一重衣剝一重衣。
一重衣剝一重衣,電卷星飛尚爾遲;若也解拈穿日箭,青山綠水付全提。
青山綠水付全提,下載清風幾箇知?不是靈雲遭躡後,玄沙善用蓋頭機。
玄沙善用蓋頭機,人不風流也大癡;剔起眉毛何處去?金毛獅子變狐啼。
金毛獅子變狐啼,明眼宗師自在時;萬戶千門俱透過,特來和尚領全衣。
』師閱罷置案曰:『據子見處,天下人把你不住,我這裏未肯點頭在。
』予曰:『何謂也?』師曰:『汝偈皆佳,但患風骨太露。
須知宗門語句,如滿口含水,不曾道出水字。
』仍示偈曰:『春雨淋不去,桃花綻倒枝;枯椿驚犬吠,柳絮陷淤泥。
啄月非關鳥,刮毛不用皮;笑吹無孔篴,正好韻新詩。
』復誨曰:『汝根利,當鈍汝利,使死卻全心始得。
』予再拜受教,即閉關六載,思古人已明未明如喪考姚之語,遂不看經書、不作偈頌,亦不喜見人,唯坐一火箱上兀如朽株。
常置大鏡一面,日對跏趺,纔覺業識心起,無明種子發現,便指鏡中人唾罵。
憶得《華嚴》雲:『絕心生死,伐心稠林,浣心垢濁。
』此語不是說得乾淨,因從頭向腳下褫剝千迴,整頓百轉。
對治既久,覺這頭業畜兒不撻自馴,且收放得其自繇矣!師一日見予所作〈雪關歌〉,因擊節稱善,乃為予開關,偈曰:『始行大事六年雪,頓入圓明一片水;今日幸親無縫塔,掣開關鎖萬千層。
』時大樹堂初起,長期海內英衲鹹集,師命予秉拂。
晚率眾入室,師問曰:『堂中首座人天眼目,如何是人天眼目?』答曰:『頂門上。
』師曰:『還假鑒照也無?』曰:『君不見。
』曰:『不虛參見作家來。
』予乃掩耳而出。
自是機籌屢示酬唱繁多,茲不能殫舉。
一日受瀛山請,師乃堅留,予因問和尚:『把住時如何?』師曰:『放開一線。
』曰:『放開時如何?』師曰:『把住不容行。
』曰:『如何是放行中把住?』師曰:『闍黎看腳下。
』曰:『如何是把住中放行?』師曰:『拂子在我手裏。
』曰:『大善知識也要讓人出得羅籠入得羅籠。
』師曰:『爭奈老僧何?』曰:『衝霄須彩鳳,透網是金鱗。
』師便休。
諸禪德!山僧二十年前有師家幾分作略,所以自己不肯自己,親炙既久,深蒙導誘方得完全。
如今禪客參禪不消些子氣力直下承當,何等容易?山僧卻經許多時節虛費鹽醬,何等為難?豈不見《楞嚴》雲:『除其助因、刳其正性、違其現業。
』此乃真操實履邊事;若將機鋒問答棒喝等情印去,便蹉過此意耳!諺雲:『山河易改,稟性難移。
』若非按下雲頭,向自家一副爐韝陶鍊幾番過來,拿不住本命元辰,未免依舊是無明用事,敢保一生習氣變化不得,日用中被他境緣業力奪卻,安能轉得業力境緣耶?向這裏放過了,又安能窮諸三昧透徹上關?要到鳥啼無影樹,花發不萌枝亦難乎哉!山僧年來住箇荒村破院,本欲藏拙,無奈先師累及業債難逃,秪得家醜外楊。
今朝被恒如上座搜索將來,大似貧兒思舊債,不覺滿面慚惶。
慚惶且置,諸禪德!你道宗乘中事,容易得底是究竟耶?難得底是究竟耶?」乃撫掌大笑雲:「滯貨多年不值錢,他家自有通人愛。
珍重。
」 龍居永慶禪堂示眾:「植根不固,必無銕幹;虯枝力量不克,焉易摧峰抒海?貴在深參極究、歷遠窮高,事鏡與理鏡齊彰、行到與說到俱暢,然後圓機普應不滯一隅,信手拈來信口道著,若以淺識劣根剽竊稱禪,將甌盛水空擬大洋。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