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錫蘭島之佛教
關燈
小
中
大
[五 錫蘭島之佛教]
[摩哂陀之傳法]
摩哂陀大德應往銅鍱島,樹立聖教,由和尚及比丘僧伽所勸請而思惟:“今是否餘往銅鍱島之時耶?”彼如是觀察而想:“今非是時期。
”彼之觀察所思理由如何,聞茶私婆王之老耄而如是思惟:“彼王入于老境,得彼不能便獲得聖教,今[後]其子天愛帝須當執政治,得彼能使獲得聖教,然,至其時期之來止,觀看近親,我等是否再還此地耶?”如是思已,禮拜和尚及僧伽而離開阿育園,與一地臾大德等四人之大德,僧伽蜜多之子沙彌須末那、優婆塞之盤頭迦共巡回王舍城而往遍曆南山人民之間,訪問近親過六個月,漸到達母親住在地卑提寫城之處。
昔阿育王為太子時,當領此一地方而赴其地郁支國至卑提寫城,與大富長者之女同樓。
彼女即日受孕,于郁支國生摩哂陀王子。
王子十四歲之時,阿育王即位。
其時母住娘家。
故曰:“漸到母親在住地卑提寫城之處。
”摩哂陀大德之母王妃,見大德之到來,行頭接其兩足之禮,供與食事,使登上己造之卑提寫山大精舍。
大德坐此精舍而思惟:“于此我等應為之事業已終了,今應往楞伽島之時也。
”更思之:“天愛帝須王已經拜受我父所贈之王位,聞三寶之功德及供養之意義而出城,登眉沙迦山,其時吾等于其處見彼。
”後更于此處過一個月。
過一個月當是逝瑟吒月(je??hamūlanakkhata)之滿月集合布薩會,一切人評議:“今吾等是否應往銅鍱島之時耶?”然,古聖曰: 其時衆人言摩哂陀僧伽之上首 一地臾、郁帝臾、拔陀沙、參婆樓 有六通而大威神力,沙彌須末那及 第七見真理之優婆塞盤頭迦, 此等大聖密評議。
其時帝釋天到摩哂陀大德之處言:“聞茶私婆王死了,今由天愛帝須王執政。
汝等依正等覺者既豫言,當來摩哂陀比丘應教化銅鍱島,然,尊者!今是汝等應往尊島之時,我亦為汝等之伴侶。
”帝釋天何故如是言耶?世尊曾在菩提樹下,以佛眼觀察世界,見此島将來之隆盛以告其義,令:“其時汝亦應為随伴者。
”是故如是言。
大德受此語,一行七人由卑提寫山飛行虛空,立于阿?羅陀城東方之眉沙迦山上。
此今日所知之日支帝耶山。
然,古聖曰: 住卑提寫山及王舍城三十夜, 應行之時我當往最勝之島, 離閻浮提如雁王騰空 諸大德降于優秀之山 勝都之前方如雲山, 如雁立于山之頂。
如是一地臾等共來立之尊者摩哂陀大德,當知是正等覺者涅槃第二百三十六年來到此島。
阿阇世之第八年是正覺者入涅槃。
其年獅子童子之子,毗阇耶童子,為銅鍱島最初之王,來此島作人間之止住處。
于閻浮提相當于郁陀耶跋陀羅之第十四年,此地毗阇耶王死。
郁陀耶跋陀羅之第十五年謂半頭婆修提婆者于此島登王位。
于彼處是那迦逐寫迦王之第二十年,在此處半頭婆修提婆王在位三十年死。
其年謂阿婆耶王子于此島即位。
于彼處修修那迦王之第十七年,此處阿婆耶王之即位已滿二十年。
阿婆耶王之第二十年,謂波君茶迦婆耶華鬘師奪取王位。
于彼處迦羅育之第十六年,于此處波君茶迦婆耶之在位已滿十七年,其後加一年為十八年,彼處旃陀掘多之第十四年,是此處波君茶迦婆耶王死而聞茶私婆即王位。
彼處阿育王之第十七年,是此處聞茶私婆王死而天愛帝須即王位。
正等覺者入涅槃後,阿阇世執政二十四年。
郁陀耶跋陀羅是十六年,阿?樓陀王及闵蹰王八年,那迦逮婆迦是二十四年,修修那迦十八年,其子阿育王二十八年,阿育王之十王子于王位二十二年間。
其後九人之難陀王是二十二年,旃陀掘多王是二十四年,賓頭沙羅王二十八年,其後阿育王登位,其即灌頂前四年,相當即位灌頂十八年摩哂陀大德來此島。
當知依如是王朝之次第。
如是:“正等覺者之般涅槃第二百三十六年,于此島樹立此事。
” 其曰于銅鍱島之逝瑟吒月祭之祭禮。
王提出祭祀之布告,令諸大臣應行式典,随從四萬人出城,行狩獵而入眉沙迦山。
時住此山之天神,令王見諸大德而變赤鹿之形,如在不遠之處啖草步行,王今見此不猶豫撥弦而射,鹿是從闇婆陀羅之路而逃去。
王于次後漸追而停止于闇婆陀羅。
鹿近于大德之處而消失。
摩哂陀大德見王來近,心念:“王唯見我而不見餘人。
”言:“帝須、帝須來。
”王聞此而思:“生此島者不得有以帝須之名呼我,然而彼褴褛袈裟纏身之秃頭呼我名。
彼是何者,是人耶?非人耶?”大德曰: 大王!吾等沙門是法王之弟子 衰愍故由閻浮來此處。
其時帝須大王與阿育王為未見面之友。
天愛帝須大王之福德威光,于車多迦山麓一竹林生三竹杖,長如車棒,言一為藤杖、一為華杖、一為鳥杖。
其内藤杖為銀色,其裝飾而生之藤呈現金色。
華杖見有彩絞,青、華、赤、白、黑之諸華均整而有莖、葉、花絲。
鳥杖如顯現有白鳥、雞、共命鳥等之諸鳥及種種四足獸生。
然,島史曰: 車多迦山麓有三竹杖 于白銀色之杖有如金色藤 華杖有青等之華, 鳥杖呈現如活之諸鳥。
由海生真珠、摩尼、琉璃等種種寶。
銅鍱島生八種之真珠。
是馬珠、象珠、庵羅果珠、婆羅耶珠、迦鸠陀果珠、自然真珠。
彼王以真珠其他多寶為贈品遣送于阿育法王。
阿育甚歡喜,遣送彼王五種之王服飾,即傘、拂子、劍、天冠、寶石屣,及為其他即位灌頂無數之贈品。
即螺恒河水、化妝粉末、耳飾、黃金瓶、吉祥華、擔床、童女、匙、不得水洗一雙布、手巾、青旃檀、曙光色粘土、眼藥、阿梨勒果、阿摩勒果等。
然,島史曰: 拂子、冠、傘、劍、屣、頭巾、沙羅婆蔓迦 黃金瓶、吉祥華、擔床、 螺、耳飾、百萬金不觸水布、黃金缽、 匙、高價之手巾、一擔之阿耨達水, 最上之青旃檀、曙光色粘土、龍王持來之眼藥, 阿梨勒果、庵摩勒果、無價之甘露藥、芳香、 鹦鹉持來五百擔米, 依王之福德所生者, 名阿育之王贈此等。
不僅此物質之贈品,以贈送精神之贈品。
我歸依于佛、法、僧, 入釋子之教示為優婆塞, 至上勝者之教此等之三者 卿亦起信心應至心歸依。
彼王受阿育王所授即位灌頂其日止經一個月。
于吠舍佉月之滿月行即位灌頂。
彼聞不久,憶念彼正法之報知,大德言:“大王!我等沙門為法王之弟子。
”聞此語耶才想到“諸尊之來到”,忽放棄武器而座一面,殷勤以交談問候。
然,曰: 放棄武器接近一面, 王坐而有作多意義之問候。
在交談問候之間,四萬人來随彼。
其時大德見其他之六人。
王見此而言:“彼等由何處來?”“大王!與我俱來。
”“今于閻浮提其他亦有如是之沙門耶?”“大王!今閻浮提光輝袈裟衣而聖者之德風吹至各處。
”于彼處: 通三明、得神通、洞察心意, 甚多滅盡諸漏之阿羅漢佛弟子。
“尊者!依何物而來此處?”“大王!不依水不依陸。
”王領悟由虛空
”彼之觀察所思理由如何,聞茶私婆王之老耄而如是思惟:“彼王入于老境,得彼不能便獲得聖教,今[後]其子天愛帝須當執政治,得彼能使獲得聖教,然,至其時期之來止,觀看近親,我等是否再還此地耶?”如是思已,禮拜和尚及僧伽而離開阿育園,與一地臾大德等四人之大德,僧伽蜜多之子沙彌須末那、優婆塞之盤頭迦共巡回王舍城而往遍曆南山人民之間,訪問近親過六個月,漸到達母親住在地卑提寫城之處。
昔阿育王為太子時,當領此一地方而赴其地郁支國至卑提寫城,與大富長者之女同樓。
彼女即日受孕,于郁支國生摩哂陀王子。
王子十四歲之時,阿育王即位。
其時母住娘家。
故曰:“漸到母親在住地卑提寫城之處。
”摩哂陀大德之母王妃,見大德之到來,行頭接其兩足之禮,供與食事,使登上己造之卑提寫山大精舍。
大德坐此精舍而思惟:“于此我等應為之事業已終了,今應往楞伽島之時也。
”更思之:“天愛帝須王已經拜受我父所贈之王位,聞三寶之功德及供養之意義而出城,登眉沙迦山,其時吾等于其處見彼。
”後更于此處過一個月。
過一個月當是逝瑟吒月(je??hamūlanakkhata)之滿月集合布薩會,一切人評議:“今吾等是否應往銅鍱島之時耶?”然,古聖曰: 其時衆人言摩哂陀僧伽之上首 一地臾、郁帝臾、拔陀沙、參婆樓 有六通而大威神力,沙彌須末那及 第七見真理之優婆塞盤頭迦, 此等大聖密評議。
其時帝釋天到摩哂陀大德之處言:“聞茶私婆王死了,今由天愛帝須王執政。
汝等依正等覺者既豫言,當來摩哂陀比丘應教化銅鍱島,然,尊者!今是汝等應往尊島之時,我亦為汝等之伴侶。
”帝釋天何故如是言耶?世尊曾在菩提樹下,以佛眼觀察世界,見此島将來之隆盛以告其義,令:“其時汝亦應為随伴者。
”是故如是言。
大德受此語,一行七人由卑提寫山飛行虛空,立于阿?羅陀城東方之眉沙迦山上。
此今日所知之日支帝耶山。
然,古聖曰: 住卑提寫山及王舍城三十夜, 應行之時我當往最勝之島, 離閻浮提如雁王騰空 諸大德降于優秀之山 勝都之前方如雲山, 如雁立于山之頂。
如是一地臾等共來立之尊者摩哂陀大德,當知是正等覺者涅槃第二百三十六年來到此島。
阿阇世之第八年是正覺者入涅槃。
其年獅子童子之子,毗阇耶童子,為銅鍱島最初之王,來此島作人間之止住處。
于閻浮提相當于郁陀耶跋陀羅之第十四年,此地毗阇耶王死。
郁陀耶跋陀羅之第十五年謂半頭婆修提婆者于此島登王位。
于彼處是那迦逐寫迦王之第二十年,在此處半頭婆修提婆王在位三十年死。
其年謂阿婆耶王子于此島即位。
于彼處修修那迦王之第十七年,此處阿婆耶王之即位已滿二十年。
阿婆耶王之第二十年,謂波君茶迦婆耶華鬘師奪取王位。
于彼處迦羅育之第十六年,于此處波君茶迦婆耶之在位已滿十七年,其後加一年為十八年,彼處旃陀掘多之第十四年,是此處波君茶迦婆耶王死而聞茶私婆即王位。
彼處阿育王之第十七年,是此處聞茶私婆王死而天愛帝須即王位。
正等覺者入涅槃後,阿阇世執政二十四年。
郁陀耶跋陀羅是十六年,阿?樓陀王及闵蹰王八年,那迦逮婆迦是二十四年,修修那迦十八年,其子阿育王二十八年,阿育王之十王子于王位二十二年間。
其後九人之難陀王是二十二年,旃陀掘多王是二十四年,賓頭沙羅王二十八年,其後阿育王登位,其即灌頂前四年,相當即位灌頂十八年摩哂陀大德來此島。
當知依如是王朝之次第。
如是:“正等覺者之般涅槃第二百三十六年,于此島樹立此事。
” 其曰于銅鍱島之逝瑟吒月祭之祭禮。
王提出祭祀之布告,令諸大臣應行式典,随從四萬人出城,行狩獵而入眉沙迦山。
時住此山之天神,令王見諸大德而變赤鹿之形,如在不遠之處啖草步行,王今見此不猶豫撥弦而射,鹿是從闇婆陀羅之路而逃去。
王于次後漸追而停止于闇婆陀羅。
鹿近于大德之處而消失。
摩哂陀大德見王來近,心念:“王唯見我而不見餘人。
”言:“帝須、帝須來。
”王聞此而思:“生此島者不得有以帝須之名呼我,然而彼褴褛袈裟纏身之秃頭呼我名。
彼是何者,是人耶?非人耶?”大德曰: 大王!吾等沙門是法王之弟子 衰愍故由閻浮來此處。
其時帝須大王與阿育王為未見面之友。
天愛帝須大王之福德威光,于車多迦山麓一竹林生三竹杖,長如車棒,言一為藤杖、一為華杖、一為鳥杖。
其内藤杖為銀色,其裝飾而生之藤呈現金色。
華杖見有彩絞,青、華、赤、白、黑之諸華均整而有莖、葉、花絲。
鳥杖如顯現有白鳥、雞、共命鳥等之諸鳥及種種四足獸生。
然,島史曰: 車多迦山麓有三竹杖 于白銀色之杖有如金色藤 華杖有青等之華, 鳥杖呈現如活之諸鳥。
由海生真珠、摩尼、琉璃等種種寶。
銅鍱島生八種之真珠。
是馬珠、象珠、庵羅果珠、婆羅耶珠、迦鸠陀果珠、自然真珠。
彼王以真珠其他多寶為贈品遣送于阿育法王。
阿育甚歡喜,遣送彼王五種之王服飾,即傘、拂子、劍、天冠、寶石屣,及為其他即位灌頂無數之贈品。
即螺恒河水、化妝粉末、耳飾、黃金瓶、吉祥華、擔床、童女、匙、不得水洗一雙布、手巾、青旃檀、曙光色粘土、眼藥、阿梨勒果、阿摩勒果等。
然,島史曰: 拂子、冠、傘、劍、屣、頭巾、沙羅婆蔓迦 黃金瓶、吉祥華、擔床、 螺、耳飾、百萬金不觸水布、黃金缽、 匙、高價之手巾、一擔之阿耨達水, 最上之青旃檀、曙光色粘土、龍王持來之眼藥, 阿梨勒果、庵摩勒果、無價之甘露藥、芳香、 鹦鹉持來五百擔米, 依王之福德所生者, 名阿育之王贈此等。
不僅此物質之贈品,以贈送精神之贈品。
我歸依于佛、法、僧, 入釋子之教示為優婆塞, 至上勝者之教此等之三者 卿亦起信心應至心歸依。
彼王受阿育王所授即位灌頂其日止經一個月。
于吠舍佉月之滿月行即位灌頂。
彼聞不久,憶念彼正法之報知,大德言:“大王!我等沙門為法王之弟子。
”聞此語耶才想到“諸尊之來到”,忽放棄武器而座一面,殷勤以交談問候。
然,曰: 放棄武器接近一面, 王坐而有作多意義之問候。
在交談問候之間,四萬人來随彼。
其時大德見其他之六人。
王見此而言:“彼等由何處來?”“大王!與我俱來。
”“今于閻浮提其他亦有如是之沙門耶?”“大王!今閻浮提光輝袈裟衣而聖者之德風吹至各處。
”于彼處: 通三明、得神通、洞察心意, 甚多滅盡諸漏之阿羅漢佛弟子。
“尊者!依何物而來此處?”“大王!不依水不依陸。
”王領悟由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