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品 法心分别

關燈
何耶?是三千六百萬年。

     夜摩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此人間之二百年是彼夜摩天之一晝夜。

    彼夜之三十夜為一月。

    彼月之十二個月為一年。

    彼一年天數之二千年是夜摩天之壽命。

     以人間之數為幾何耶?是一億四千四百萬年。

     睹史多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此人間之四百年是彼睹史多天之一晝夜。

    彼夜之三十夜為一月。

    彼月之十二個月為一年。

    彼一年天數之四千年是睹史多天之壽命。

     以人間之數為幾何耶?是五億七千六百萬年。

     化樂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此人間之八百年是彼化樂天之一晝夜。

    彼夜之三十夜為一月。

    彼月之十二個月為一年。

    彼一年天數之八千年是化樂天之壽命。

     以人間之數為幾何耶?是二十三億四百萬年。

     他化自在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此人間之千六百年是彼他化自在天之一晝夜。

    彼夜之三十夜為一月。

    彼月之十二個月為一年。

    彼一年天數之一萬六年是他化自在天之壽命。

     以人間之數為幾何耶?是九十二億六百萬年。

     此等六[欲天]之欲纏、欲成就者, 若一切之[壽命]于一數之,為幾何之壽命耶? 于彼,依百二十億及二億八千萬, 依五十百千之雨期而明确。

     若劣修初禅,則生于何處耶?劣修初禅,為梵衆天之同朋而生。

     于彼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四分之一劫。

     若中等修初禅,生于何處耶?修中等初禅,為梵輔天之同朋而生。

     于彼為幾何壽命耶?是半劫。

     若勝修初禅,生于何處耶?勝修初禅,為大梵天之同朋而生。

     于彼為幾何之壽命耶?是一劫。

     若劣修第二禅,生于何處耶?劣修第二禅,為少光天之同朋而生。

     于彼為幾何之壽命耶?是二劫。

     若中等修第二禅,生于何處耶?中等修第二禅,為無量光天之同朋而生。

     于彼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四劫。

     若勝修第二禅,生于何處耶?勝修第二禅,為極光淨天之同朋而生。

     于彼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八劫。

     若劣修第三禅,生于何處耶?劣修第三禅,為少淨天之同朋而生。

     于彼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十六劫。

     若中等修第三禅,生于何處耶?中等修第三禅,為無量淨天之同朋而生。

     于彼為幾何之壽命耶?是三十二劫。

     若勝修第三禅,生于何處耶?勝修第三禅,為遍淨天之同朋而生。

     于彼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六十四劫。

     修第四禅而所緣之種種性、作意之種種性、欲之種種性、願之種種性、勝解之種種性、引發之種種性、慧之種種性。

    或一類者為無想有情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廣果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無煩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無熱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善現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善見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色究竟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到達虛空無邊處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到達識無邊處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無所有處天之同朋而生。

    或一類者為到達非想非非想處天之同朋而生。

     無想有情天與廣果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五百劫。

     無煩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千劫。

     無熱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二千劫。

     善現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四千劫。

     善見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八千劫。

     色究竟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十六千劫。

     到達虛空無邊處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二十千劫。

     到達識無邊處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四十千劫。

     到達無所有處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六十千劫。

     到達非想非非想處天為幾何之壽命耶?是八十四千劫。

     “雖散施功德,能往于欲、色之趣者, 縱獲有之最上,再往于惡趣, 有情唯其長壽者,壽盡而死, 依大仙所說:‘如何之有亦無常住。

    ’ 故有知、聰慧、賢明真實者之思考, 為老死之解脫以修最高之道。

     為沒入涅槃以修谛道, 遍知一切漏,以無漏而般涅槃。

    ” 五蘊之幾何為所知通耶?幾何為所遍知耶?幾何為所斷耶?幾何為所修耶?幾何為所證耶?幾何為非所斷耶?……非所修耶?……非所證耶?……乃至……七心之幾何為所知通耶?幾何為所遍知耶?幾何為所斷耶?幾何為所修耶?幾何為所證耶?幾何為非所斷耶?……非所修耶?……非所證耶? 色蘊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四蘊是所知通、所遍知而有所斷、所修、所證、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十處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二處是所知通、所遍知而有所斷、所修、所證、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十六界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二界是所知通、所遍知而有所斷、所修、所證、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集谛是所知通、所遍知、所斷而非所修、非所證。

    道谛是所知道、所遍知而非所斷、所修、非所證。

    滅谛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斷、非所修、所證。

    苦谛是所知通、所遍知而有所斷、非所修、非所證、非所斷。

     九根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憂根是所知通、所遍知而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已知根是所知通、所遍知、非所斷而所修、所證。

    具知根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斷、非所修、所證。

    三根是所知通、所遍知、非所斷而所修、所證、非所修、非所證。

    六根是所知通、所遍知而有所斷、所修、所證、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三不善因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修、非所證。

    三善因是所知通、所遍知、非所斷而有所修、非所證、非所修。

    三無記因是所知通、所遍知、非所斷、非所修而有所證、非所證。

     抟食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三食是所知通、所遍知而有所斷、所修、所證、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六觸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意識界觸是所知通、所遍知而有所斷、所修、所證、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六受……六想……六思……六心是所知通、所遍知而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意識界是所知通、所遍知而有所斷、所修、所證、非所斷、非所修、非所證。

     五蘊幾何為有所緣耶?幾何為無所緣耶?……乃至……七心之幾何為有所緣耶?幾何為無所緣耶? 色蘊是無所緣。

    四蘊是有所緣。

     十處是無所緣。

    意處是有所緣。

    法處是有所緣、無所緣。

     十界是無所緣。

    七界是有所緣。

    法界是有所緣、無所緣。

     二谛是有所緣。

    滅谛是無所緣。

    苦谛是有所緣、無所緣。

     七根是無所緣。

    十四根是有所緣。

    命根是有所緣、無所緣。

     九因是有所緣。

     抟食是無所緣。

    三食是有所緣。

     七觸……七受……七想……七思……七心是有所緣。

     五蘊幾何為有所緣所緣耶?幾何為無所緣所緣耶?幾何為無所緣耶?……乃至……七心幾何為有所緣所緣耶?幾何為無所緣所緣耶?幾何為無所緣耶? 色蘊是無所緣。

    四蘊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

     十處是無所緣。

    意處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

    法處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無所緣。

     十界是無所緣。

    六界是無所緣所緣。

    意識界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

    法界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無所緣。

     滅谛是無所緣。

    道谛是無所緣所緣。

    集谛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

    苦谛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無所緣。

     七根是無所緣。

    五根是無所緣所緣。

    九根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

    命根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無所緣。

     九因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

     抟食是無所緣。

    三食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

     六觸是無所緣所緣。

    意識界觸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

     六受……六想……六思……六心是無所緣所緣。

    意識界是有所緣所緣、無所緣所緣。

     五蘊幾何為見耶?幾何為聞耶?幾何為覺耶?幾何為識耶?幾何為非見、非聞、非覺、非識耶?……乃至……七心之幾何為見耶?幾何為聞耶?幾何為覺耶?幾何為識耶?幾何為非見、非聞、非覺、非識耶? 色蘊是有見、聞、覺、識。

    有非見、非聞、非覺、非識。

    四蘊是非見、非聞、非覺而識。

     色處是見而非聞、非覺、非識。

    聲處是非見而聞、非覺、識。

    香處……味處……觸處是非見、非聞而覺、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