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品 學處分别

關燈
一 對法分别 五學處者,即遠離斷人命之學處,遠離不與取之學處,遠離欲邪行之學處,遠離虛妄語之學處,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之學處。

     (一)此中,如何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耶?于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應而遠離斷人命者;其時,所有由斷人命之離去、離脫、離出、遠離、不作、不為、不犯、岸不超過、通路之切斷,是言為“由斷人命遠離之學處”。

    餘之諸法即與遠離相應。

     (二)此中,如何為“由遠離斷人命之學處”耶?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應而遠離斷人命者;其時,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

    餘之諸法是與思相應。

     (三)此中,如何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耶?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應而遠離斷人命者;受……乃至……策心、不散亂,是言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

     (1)此中,如何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耶?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應、有行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應……乃至……喜俱行、智不相應、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應……乃至……喜俱行、智相應、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應……乃至……舍俱行、智不相應、有行而遠離斷人命者;其時,所有之由斷人命離去、離脫、離出、遠離、不作、不為、不犯、岸不超過、通路切斷,是言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

    餘之諸法是與遠離相應。

     (2)此中,如何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耶?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智不相應、有行而遠離斷人命者;其時,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

    餘之諸法是與思相應。

     (3)此中,如何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耶?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智不相應、有行而遠離斷人命者,受……乃至……策心、不散亂,是為“遠離斷人命之學處”。

     (一)~(三)此中,如何為“遠離不與取之學處”耶?……乃至……如何為“遠離欲邪行之學處”耶?……乃至……為“遠離虛妄語之學處”耶?……乃至…… (一)如何為“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之學處”耶?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應而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者,其時,所有由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之離去、離脫、離出、遠離、不作、不為、不犯、岸不超過、通路切斷,是言為“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未陀酒、放逸處之學處”。

    餘之諸法是與遠離相應。

     (二)此中,如何為“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之學處”耶?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應而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者;其時,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為“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之學處”。

    餘之諸法是與思相應。

     (三)此中,如何為“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之學處”耶?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應而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者,為觸、受……乃至……策心、不散亂,是言為“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之學處”。

     (1)此中,如何為“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之學處”耶?彼時有欲纏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應、有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應……乃至……喜俱行、智不相應、有行……舍俱行、智相應……舍俱行、智相應、有行……舍俱行、智不相應……舍俱行、智不相應、有行而遠離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者;其時,所有之由宰羅酒、迷麗耶酒、末陀酒、放逸處之離去、離脫、離出、遠離、不作、不為、不犯、岸不超過、通路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