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二十 龍三
關燈
小
中
大
磚,他偷偷地記住這些磚的制成年月日時,取它們的聲音為樂曲,很有效果。
陶岘曾經撰寫《集樂》,記錄八音,以審定音樂的得失成敗。
他制了三條船。
做得極其精巧。
一隻船由他自己乘坐,一隻船讓賓客乘坐,另一隻用來裝載飲食用品。
賓客中有前進士孟彥深、進士孟雲卿、布衣百姓焦遂。
每人都帶仆妾一塊乘載。
陶岘的船上,有一部夕樂,常常演奏《清商曲》。
遇到山泉,就盡其所興,一遊到底,曆覽全部景物。
陶岘在朝廷裡也有名,又時逢天下太平無事,一路過郡邑,沒有不歡迎宴請他的,陶岘總是拒絕說:“我是一個行蹤不定的閑人,不是王公的上客。
”也有不打招呼就到他這來的。
他的為人就像水仙那樣高潔,像江山一樣能容人。
吳越一帶,稱他為“水仙”。
他有個親戚是南海郡守,因為他去遊訪韶石就順便去看望這位太守,太守因為他從遠道而來,特别高興,贈給他一百萬錢。
等到遇上一把二尺來長的古劍,一個徑長四寸左右的玉環,以及一個善于遊水,勇猛迅捷,名叫摩诃的一條海船上的昆侖奴隸,他就全用錢把一人二物買了下來,說:“這是我家的至寶。
”于是就回舟返鄉,下白芷,入湘江。
每次遇到水色可愛的地方,他就把古劍和玉環扔下水去,讓摩诃下水撈上來,以此為遊戲取樂。
如此過了幾年。
有一次渡巢湖,也把古劍和玉環扔到水底,也讓摩诃下去撈取。
摩诃剛下水,找到古劍和玉環便出水說,被毒蛇咬了,就把那個被咬的手指剁掉了。
這樣才能不被毒死。
焦遂說:“摩诃受傷,也許是陰靈發怒吧?大概水府不想讓人看見。
”陶岘說:“謝謝你提醒。
不過我平常仰慕謝靈運的為人。
他說終當樂死于山水,隻知順從自己的所好,不知道别的。
況且停留居住在逆旅之中,立身于大地之上,處于一般百姓的地位,擁有遊覽名山大川的歡樂,浪迹天涯縱情玩樂将近三十年,這也本來是一種職分。
不能上玉階見天子,不能受到皇帝的施功惠養,不能逞志平生,也是職分。
”于是他就下令開船,說一到了襄陽山,就回吳郡去。
走到西塞山,把船停在古祥佛舍,見江水烏黑而且不流動,便說:“這裡邊一定有怪物!”于是他就把古劍和玉環扔下去,讓摩诃下去取。
摩诃下水老半天才出來,氣力微弱,幾乎不能支持,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古劍和玉環不能取了,有一條兩丈來長的龍在那裡,我一伸手去取劍和環,它就怒目看我。
”陶岘說:“你和古劍、玉環,是我的三樣寶物。
現在那兩樣沒有了,你将有什麼用呢?你必須力争為我把兩樣寶物取上來!”摩诃不得已,披散着頭發大喊一聲,眼角都流出血來,拼命住水裡一跳,不再上來。
過了好長一陣兒,見摩诃的肢體像祭祀的牛羊那樣被扯裂了,污浮在水上,好像特意給陶岘看的,陶岘站在那裡流淚。
于是令開船回鄉。
于是賦詩自叙其事,不再提遍遊江湖的事了。
詩是這樣的:“匡廬舊業自有主,吳越新居安此生。
白發數莖歸未得,青山一望計還程。
鶴翻楓葉夕陽動,鹭立蘆花秋水明。
從此舍舟何所詣,酒旗歌扇正相迎。
” 齊浣 唐開元中,河南采訪使汴州刺(“刺”原作“敕”,據明抄本改,)使齊浣以徐城險急,奏開十八裡河,達于青水,平長淮之險。
其河随州縣分掘。
亳州真源縣丞崔延祎糾其縣徒,開數千步,中得龍堂。
初開謂是古墓,然狀如新築淨潔。
周視,北壁下有五色蟄龍長丈餘,頭邊鯉魚五六枚,各長尺餘。
又有靈龜兩頭,長一尺二寸,眸長(“眸長”原“作毛”,據明抄本改)九分(“分”原作“寸”。
據本書卷四六七“齊浣”條改),如常龜。
祎以白開河禦史邬元昌,狀上齊浣。
浣命移龍入淮,取龜入汴。
祎移龍及魚二百餘裡,至淮岸,白魚數百萬跳躍赴龍,水為之沸。
龍入淮噴水,雲霧杳冥,遂不複見。
初将移之也,禦史員(“員”原作“貢”。
據本書卷四六七“齊浣”條改)錫拔其一須。
元昌差網送龜至宋,遇水泊,大龜屢引頸向水。
網戶憐之,暫放水中。
水闊數尺,深不過五寸,遂失大龜所在。
涸水求之,亦不獲。
空緻龜焉。
(出《廣異記》)
唐開元年間,河南采訪使汴州刺史齊浣,因為徐城水情險急,奏請朝庭同意掘開十八裡河,将河水引入青水,平定長淮一帶的水險。
那河随着州縣分工開掘。
亳州真源縣縣令崔延祎集合縣府人等,掘開幾千步,挖到一個龍堂。
剛挖開的時候說是古墓,但是樣子很像新建的,裡面很潔淨。
往四處一看,此壁下有一條五色的龍蟄伏在那裡,一丈多長,頭邊有五六條鯉魚,魚各一尺多長。
還有兩隻靈龜,各長一尺二寸,眼長九分,像平常的龜。
崔延祎把這事向開河禦史邬元昌報告了,邬元昌又報告給齊浣。
齊浣命他們把龍移入淮水,把龜放入汴水。
崔延祎把龍和魚運出二百多裡,到了淮水岸邊,河裡的幾百萬條白龜跳躍着向龍奔來,水都沸騰了。
龍進入淮水之後往上噴水,雲霧朦胧昏暗,就看不見它了。
起初要轉運這條龍的時候,禦史員錫拔了它一根須子。
邬元昌派人用網把龜送到宋地,路上遇到水泊,大龜屢次伸着脖子向着水,那人可憐它,就把它暫時放到水裡。
水面隻幾尺寬,深不過五寸,但是大龜不知怎麼就不見了。
把水淘幹了找它,也沒有找到,白送了一趟龜。
沙州黑河 北庭西北沙州有黑河。
深可駕舟,其水往往泛濫,蕩室廬,潴原野。
陶岘曾經撰寫《集樂》,記錄八音,以審定音樂的得失成敗。
他制了三條船。
做得極其精巧。
一隻船由他自己乘坐,一隻船讓賓客乘坐,另一隻用來裝載飲食用品。
賓客中有前進士孟彥深、進士孟雲卿、布衣百姓焦遂。
每人都帶仆妾一塊乘載。
陶岘的船上,有一部夕樂,常常演奏《清商曲》。
遇到山泉,就盡其所興,一遊到底,曆覽全部景物。
陶岘在朝廷裡也有名,又時逢天下太平無事,一路過郡邑,沒有不歡迎宴請他的,陶岘總是拒絕說:“我是一個行蹤不定的閑人,不是王公的上客。
”也有不打招呼就到他這來的。
他的為人就像水仙那樣高潔,像江山一樣能容人。
吳越一帶,稱他為“水仙”。
他有個親戚是南海郡守,因為他去遊訪韶石就順便去看望這位太守,太守因為他從遠道而來,特别高興,贈給他一百萬錢。
等到遇上一把二尺來長的古劍,一個徑長四寸左右的玉環,以及一個善于遊水,勇猛迅捷,名叫摩诃的一條海船上的昆侖奴隸,他就全用錢把一人二物買了下來,說:“這是我家的至寶。
”于是就回舟返鄉,下白芷,入湘江。
每次遇到水色可愛的地方,他就把古劍和玉環扔下水去,讓摩诃下水撈上來,以此為遊戲取樂。
如此過了幾年。
有一次渡巢湖,也把古劍和玉環扔到水底,也讓摩诃下去撈取。
摩诃剛下水,找到古劍和玉環便出水說,被毒蛇咬了,就把那個被咬的手指剁掉了。
這樣才能不被毒死。
焦遂說:“摩诃受傷,也許是陰靈發怒吧?大概水府不想讓人看見。
”陶岘說:“謝謝你提醒。
不過我平常仰慕謝靈運的為人。
他說終當樂死于山水,隻知順從自己的所好,不知道别的。
況且停留居住在逆旅之中,立身于大地之上,處于一般百姓的地位,擁有遊覽名山大川的歡樂,浪迹天涯縱情玩樂将近三十年,這也本來是一種職分。
不能上玉階見天子,不能受到皇帝的施功惠養,不能逞志平生,也是職分。
”于是他就下令開船,說一到了襄陽山,就回吳郡去。
走到西塞山,把船停在古祥佛舍,見江水烏黑而且不流動,便說:“這裡邊一定有怪物!”于是他就把古劍和玉環扔下去,讓摩诃下去取。
摩诃下水老半天才出來,氣力微弱,幾乎不能支持,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古劍和玉環不能取了,有一條兩丈來長的龍在那裡,我一伸手去取劍和環,它就怒目看我。
”陶岘說:“你和古劍、玉環,是我的三樣寶物。
現在那兩樣沒有了,你将有什麼用呢?你必須力争為我把兩樣寶物取上來!”摩诃不得已,披散着頭發大喊一聲,眼角都流出血來,拼命住水裡一跳,不再上來。
過了好長一陣兒,見摩诃的肢體像祭祀的牛羊那樣被扯裂了,污浮在水上,好像特意給陶岘看的,陶岘站在那裡流淚。
于是令開船回鄉。
于是賦詩自叙其事,不再提遍遊江湖的事了。
詩是這樣的:“匡廬舊業自有主,吳越新居安此生。
白發數莖歸未得,青山一望計還程。
鶴翻楓葉夕陽動,鹭立蘆花秋水明。
從此舍舟何所詣,酒旗歌扇正相迎。
” 齊浣 唐開元中,河南采訪使汴州刺(“刺”原作“敕”,據明抄本改,)使齊浣以徐城險急,奏開十八裡河,達于青水,平長淮之險。
其河随州縣分掘。
亳州真源縣丞崔延祎糾其縣徒,開數千步,中得龍堂。
初開謂是古墓,然狀如新築淨潔。
周視,北壁下有五色蟄龍長丈餘,頭邊鯉魚五六枚,各長尺餘。
又有靈龜兩頭,長一尺二寸,眸長(“眸長”原“作毛”,據明抄本改)九分(“分”原作“寸”。
據本書卷四六七“齊浣”條改),如常龜。
祎以白開河禦史邬元昌,狀上齊浣。
浣命移龍入淮,取龜入汴。
祎移龍及魚二百餘裡,至淮岸,白魚數百萬跳躍赴龍,水為之沸。
龍入淮噴水,雲霧杳冥,遂不複見。
初将移之也,禦史員(“員”原作“貢”。
據本書卷四六七“齊浣”條改)錫拔其一須。
元昌差網送龜至宋,遇水泊,大龜屢引頸向水。
網戶憐之,暫放水中。
水闊數尺,深不過五寸,遂失大龜所在。
涸水求之,亦不獲。
空緻龜焉。
(出《
那河随着州縣分工開掘。
亳州真源縣縣令崔延祎集合縣府人等,掘開幾千步,挖到一個龍堂。
剛挖開的時候說是古墓,但是樣子很像新建的,裡面很潔淨。
往四處一看,此壁下有一條五色的龍蟄伏在那裡,一丈多長,頭邊有五六條鯉魚,魚各一尺多長。
還有兩隻靈龜,各長一尺二寸,眼長九分,像平常的龜。
崔延祎把這事向開河禦史邬元昌報告了,邬元昌又報告給齊浣。
齊浣命他們把龍移入淮水,把龜放入汴水。
崔延祎把龍和魚運出二百多裡,到了淮水岸邊,河裡的幾百萬條白龜跳躍着向龍奔來,水都沸騰了。
龍進入淮水之後往上噴水,雲霧朦胧昏暗,就看不見它了。
起初要轉運這條龍的時候,禦史員錫拔了它一根須子。
邬元昌派人用網把龜送到宋地,路上遇到水泊,大龜屢次伸着脖子向着水,那人可憐它,就把它暫時放到水裡。
水面隻幾尺寬,深不過五寸,但是大龜不知怎麼就不見了。
把水淘幹了找它,也沒有找到,白送了一趟龜。
沙州黑河 北庭西北沙州有黑河。
深可駕舟,其水往往泛濫,蕩室廬,潴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