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五 草木十

關燈
卷第四百一十五草木十 木怪 張叔高 陸敬叔 聶友 董奇 趙翼 魏佛陀 臨淮将 崔導 賈秘 薛弘機 盧虔 僧智通 江夏從事張叔高 桂陽太守江夏張遼字叔高,留其使(明抄本、陳校本無“留其使”三字,按《風俗通·怪神篇》“留其使”作“去鄢令”)家居買田。

    田中有大樹十餘圍,扶疏蓋數畝,地不生谷。

    遣客伐之,有赤汁六七鬥出。

    客驚怖歸,具白叔高。

    高怒曰:“樹老赤汁,有何等血!”因自行,複斫之。

    血大流灑。

    叔高使先斫其枝。

    有一空處,見白頭公可長四五尺,忽出往叔高。

    叔高乃逆格之。

    如此凡數回頭(“頭”原作“顧”。

    據明抄本、陳校本改)。

    左右皆怖伏地,而叔高恬如也。

    徐熟視,非人非獸。

    遂伐其木。

    是歲,司空辟高為侍禦史兖州刺史,以居二千石之尊,過鄉裡,薦祝祖孝,竟無他怪。

    (出《風俗通》) 桂陽太守江夏的張遼張叔高,派人留在家裡買田地。

    買到的一塊田中,有一棵十餘圍的大樹,枝葉茂密的樹冠蔭地好幾畝,不能長莊稼。

    張叔高就派食客們去把大樹砍掉。

    砍樹的時候,大樹出了六七鬥紅色的汁水,食客又驚又怕地回到桂陽來,向張叔高作了詳細報告。

    張叔高生氣地說:“樹老了就有紅色的汁水,有什麼根據能說那是血呢?”于是他親自趕回家來,又砍那棵大樹。

    大樹流血不止。

    張叔高讓人先砍樹枝。

    有一個空處,出現一個白頭老漢,這老漢高四五尺,忽然出來走向張叔高。

    張叔高迎上去把他擊倒在地。

    如此一共出現四次,左右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但是張叔高恬靜自如。

    仔細看那些被擊殺的東西,不是人也不是獸。

    後來終于把樹伐倒了。

    這一年,司空征召張叔高做侍禦史兖州刺史,從而他處于兩千石的尊位上。

    路過鄉裡的時候,他照樣去祭拜祖先,到底也沒發生别的怪事。

     陸敬叔 吳先主時,陸敬叔為建安郡太守。

    使人伐大樟樹,不數斧,有血出,樹斷,有物人面狗身,從樹中出。

    敬叔曰,此名“彭侯”。

    乃烹食之。

    白澤圖曰:“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

    可烹食之。

    ”(出《搜神記》) 吳先主那時候,陸敬叔是建安郡太守。

    他派人砍伐一棵大樟樹,砍了不幾斧,就有血流出來。

    樹被砍斷以後,有一個人面狗身的東西從樹中鑽出來。

    陸敬叔說,這東西名叫彭侯。

    于是就把它煮着吃了。

    白澤圖說:“樹精的名叫彭侯,樣子像黑狗,沒有尾巴,可以煮了吃肉。

    ” 聶友 吳聶友字文悌,豫章新塗人。

    少時貧賤,常好射獵。

    見一白鹿,射之中,尋蹤血盡,不知所在。

    饑困,卧梓樹下。

    仰見所射鹿箭,著樹枝,怪之。

    于是還家赍糧,命子弟持斧伐之。

    樹有血,遂截為二闆。

    牽置陂中,常沉,時複浮出。

    出家必有吉(“吉”原作“言”,據《搜神後記》八改)。

    友欲迎賓客,常乘此闆。

    或于中流欲沒,客大懼,友呵之,複浮。

    仕官如願,位至丹陽太守。

    其闆忽随至石頭,友驚曰:“此陂中闆來,必有意。

    ”因解職還家。

    二闆挾兩邊,一日即至。

    自爾後,闆出或為兇禍。

    今新塗北二十裡餘,曰封溪,有聶友截梓樹闆濤牂柯處。

    牂柯有樟樹,今猶存,乃聶友回日所栽,枝葉皆向下生。

    (出《搜神記》) 吳時,有一個人姓聶名友字文悌,是豫章新塗人。

    此人年輕的時候比較貧賤,常常喜歡上山打獵。

    有一天,他發現一隻白色的鹿,就射箭射中了它。

    他尋着血蹤追趕,追到不見血迹。

    也不知白鹿在哪。

    他又饑又困,倒在一棵梓樹下休息。

    一仰臉看到他射鹿的那支箭紮在樹枝上,他很奇怪,就回到家裡,準備了幹糧,率領着子弟們帶着斧子來砍伐那棵樹。

    樹有血。

    他就把它破成兩塊闆子,扔在河邊上。

    這兩塊闆子常常沉下去,也常常浮上來。

    凡是浮出來的時候,聶友家中必然有吉事。

    他到外地迎送賓客,常乘坐這兩塊闆。

    有時候正處一中流的時候,闆子要沉沒,客人十分驚懼,聶友就呵斥那木闆一番,它就再浮上來。

    聶友的仕途是如願的,官位一直到了丹陽太守。

    那兩塊闆子忽然間随他來到石頭城,他大吃一驚,心想,這河邊的兩塊闆子來,一定是有意的。

    于是他就解職回家。

    兩塊闆子挾在兩邊,一天就到。

    從此後,闆子的出現就可能是兇禍。

    現在新塗北邊二十多裡的地方,叫做封溪。

    封溪有當年聶友截梓樹闆泛遊牂柯的地方。

    牂柯那裡有一棵樟樹,現在還活着,那是聶友當年要回來時栽的。

    這棵樹的枝葉全向下長。

     董奇 京兆董奇庭前有大樹,陰映甚佳。

    後霖雨,奇獨在家鄉,有小吏言,太承雲府君來。

    乃見承雲著通天冠,長八尺,自言(“言”原作“有”,據明抄本改)。

    為方伯,某第三子有隽才,方當與君周旋。

    明日,覺樹下有異。

    每晡後無人,辄有一少年就奇語戲,或命取飲食。

    如是半年。

    奇氣強壯,一門無疾。

    奇後适下墅,其仆客三人送護。

    言樹材可用,欲貸之,郎常不聽,今試共斬斫之。

    奇遂許之。

    神亦自爾絕矣。

    (出《幽明錄》) 京兆的董奇,庭院前有一棵大樹,茂盛遮蔭,挺不錯的。

    後來連續幾天下雨,董奇獨自在家,有一個小官對他說,太承雲府的一位先生來見。

    于是他看到那位承雲先生頭戴通天冠,身高八尺。

    那人自稱是方伯,說:“我的三兒子人才出衆,他将與您周旋。

    ”第二天,董奇覺得樹下有了變化。

    每當午後沒人的時候,總有一個青年人來到董奇面前說話嬉戲,有時候還讓董奇拿吃喝的東西。

    如此半年之久。

    董奇的氣色強壯,全家都沒病。

    董奇後來到下墅去,他的三個仆人送他。

    三人對董奇說,這棵大樹的材料有大用,想要賣它,您一直不同意,現在是否可以把它一塊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