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三 草木八
關燈
小
中
大
卷第四百一十三草木八
芝(菌蕈附)
竹芝樓阙芝天尊芝紫芝參成芝夜光芝隐晨芝鳳腦芝白符芝五德芝石桂芝滴芝木芝螢火芝肉芝小人芝地下肉芝異菌石菌竹肉毒菌
苔
叙苔地錢蔓金苔如苣苔石發瓦松瓦松賦
芝(菌蕈附)
竹芝
梁簡文延香閣,大同十年,竹林吐芝。
長八寸,頭蓋似雞頭實,黑色。
其柄似藕柄,内通幹空。
皮質皆純白,根下微紅。
雞頭實處似竹節,脫之又得脫也。
自節處别生一重,如結網羅,四面,周可五六寸,圓繞周匝,以罩柄上。
相遠不相著也。
其似結網衆自(校者按,“衆自”當為“衆目”),輕巧可愛。
其與柄皆得相脫。
驗仙書,與威喜芝相類。
(出《酉陽雜俎》)
梁簡文帝的延香閣。
大同十年的時候,竹林裡長出靈芝草,長八寸,頭蓋像乳房,黑色。
它的柄像荷藕的柄,柄内是空通的。
柄的皮質全是純白色,根下略微發紅。
長“乳房”的地方像一個竹節,剝下一層還能剝下另一層。
從節處另長出一重,像結成的網羅,四面都有,周長有五六寸,圓轉環繞,罩在柄上。
它與柄的距離較遠,并不附着在柄上。
它像結網的許多網眼,輕巧可愛。
它和柄都能互相脫離。
查驗《仙書》,這種靈芝與威喜芝相類似。
樓阙芝 隋大業中,東都永康門内會昌門東,生芝草百二十莖,散在地,周十步許。
紫莖白頭,或白莖黑頭。
或有枝,或無枝。
亦有三枝,如古“出”字者。
地内根并如線,大道相連著。
乾陽殿東,東上閣門槐樹上,生芝九莖,共本相扶而生。
中莖最長,兩邊八莖,相次而短,有如樹阙。
甚潔白。
武贲郎将段文操留守,圖畫表奏。
(出《大業拾遺記》) 隋大業年間,東都的永康門内,會昌門東,長出一百二十棵靈芝草。
這些靈芝草就那麼散生在地上,大約十步方圓的一塊地方。
它們都是紫莖白頭,有的是白莖黑頭。
有的有枝,有的無枝。
有的三枝,像古文字“出”那樣。
埋在地下的根,像細線一樣,在大道的下邊互相牽連着。
乾陽殿東,東上閣門的槐樹上,長出九棵靈芝。
九棵靈芝長在一塊木上,互相扶持着。
中間一棵最高,其它八棵依次變矮,很像樹阙,特别潔白。
武贲郎将段文操留守在那裡,并畫圖上表禀奏了皇上。
天尊芝 唐天寶初,臨川郡人李嘉,所居柱上生芝草,形類天尊。
太守張景佚截獻之。
(出《酉陽雜俎》) 唐天寶年初,臨川郡人李嘉家裡的一根柱子上長出一棵靈芝,樣子像天尊。
太守張景佚把它截下來獻入宮中。
紫芝 唐大曆八年,盧州廬江縣紫芝生,高一丈五尺,芝類至多。
(出《酉陽雜俎》) 唐朝大曆八年,盧州廬江縣生長紫靈芝,高一丈五尺,類似的靈芝也很多。
參成芝 參成芝,斷而可續。
(出《酉陽雜俎》) 有一種靈芝草叫“參成芝”,弄斷以後可以再接上。
夜光芝 夜光芝,一株九實。
實墜地如七寸鏡。
夜視如牛目。
茅君種于句曲山。
(出《酉陽雜俎》) 夜光芝,一棵靈芝上結出九顆果實。
果實落到地上,就像一面七寸鏡。
夜間看它,它像牛眼睛一樣明亮。
茅君在名曲山上種植它。
隐晨芝 隐晨,狀如鬥,以星為節,以莖為網。
(出《酉陽雜俎》) 有一種名叫“隐晨”的靈芝草,樣子像鬥,用星形成節,用莖織成網。
鳳腦芝 《仙經》言,穿地六尺,以環寶一枚種之,灌以黃水五合,以土堅築之。
三年,生苗如匏,實如桃,五色。
名鳳腦芝。
食其實,唾地為鳳,乘升太極。
(出《酉陽雜俎》) 《仙經》上說,在地上挖六尺深,把一枚環寶種到裡邊,澆上五盒黃水,用土牢固地修築一下。
三年後生長出一種東西來,苗像匏,果如桃,五色。
有人給它起名叫“鳳腦芝”,吃了它的果實,吐口唾沫就能變成鳳凰,騎着鳳凰便可升上太極。
白符芝 白符芝,大雪而白華。
(出《酉陽雜俎》) 有一種叫做“白符芝”的靈芝草,生在大雪中而且開白花。
五德芝 五德芝,如車馬。
(出《酉陽雜俎》) 五德芝形狀好像車馬。
石桂芝 石桂芝,生山石穴中,似桂樹而實石也。
高如大絞尺,光明而味辛,有枝條。
搗服之,一斤得千歲也。
(出《酉陽雜俎》) 石桂芝,生長在山石洞穴之中,就像桂樹上結出了石頭果實,像大絞尺那麼高,能發光,味道辣,還長有枝條。
把它搗碎服下,服一斤便可活一千歲。
滴芝 少室石戶中,更有深谷,不可得過。
以石投谷中,半日猶聞其聲也。
去戶外十餘丈,有石柱,柱上有偃蓋石,南度徑可一丈許。
望之,蜜芝從石上随石偃蓋中,良久,辄有一滴,有似雨屋後之餘漏,時時一落耳。
然蜜芝堕不息,而偃蓋亦終滴也。
戶上刻石為科鬥字,曰:“得服石蜜芝一鬥者,壽萬歲。
”諸道士共思惟其處,不可得往。
唯當以碗器置勁竹木端,以承取之。
然竟未有能為之者。
按此戶上刻題如此,前世必已有
長八寸,頭蓋似雞頭實,黑色。
其柄似藕柄,内通幹空。
皮質皆純白,根下微紅。
雞頭實處似竹節,脫之又得脫也。
自節處别生一重,如結網羅,四面,周可五六寸,圓繞周匝,以罩柄上。
相遠不相著也。
其似結網衆自(校者按,“衆自”當為“衆目”),輕巧可愛。
其與柄皆得相脫。
驗仙書,與威喜芝相類。
(出《
大同十年的時候,竹林裡長出靈芝草,長八寸,頭蓋像乳房,黑色。
它的柄像荷藕的柄,柄内是空通的。
柄的皮質全是純白色,根下略微發紅。
長“乳房”的地方像一個竹節,剝下一層還能剝下另一層。
從節處另長出一重,像結成的網羅,四面都有,周長有五六寸,圓轉環繞,罩在柄上。
它與柄的距離較遠,并不附着在柄上。
它像結網的許多網眼,輕巧可愛。
它和柄都能互相脫離。
查驗《仙書》,這種靈芝與威喜芝相類似。
樓阙芝 隋大業中,東都永康門内會昌門東,生芝草百二十莖,散在地,周十步許。
紫莖白頭,或白莖黑頭。
或有枝,或無枝。
亦有三枝,如古“出”字者。
地内根并如線,大道相連著。
乾陽殿東,東上閣門槐樹上,生芝九莖,共本相扶而生。
中莖最長,兩邊八莖,相次而短,有如樹阙。
甚潔白。
武贲郎将段文操留守,圖畫表奏。
(出《大業拾遺記》) 隋大業年間,東都的永康門内,會昌門東,長出一百二十棵靈芝草。
這些靈芝草就那麼散生在地上,大約十步方圓的一塊地方。
它們都是紫莖白頭,有的是白莖黑頭。
有的有枝,有的無枝。
有的三枝,像古文字“出”那樣。
埋在地下的根,像細線一樣,在大道的下邊互相牽連着。
乾陽殿東,東上閣門的槐樹上,長出九棵靈芝。
九棵靈芝長在一塊木上,互相扶持着。
中間一棵最高,其它八棵依次變矮,很像樹阙,特别潔白。
武贲郎将段文操留守在那裡,并畫圖上表禀奏了皇上。
天尊芝 唐天寶初,臨川郡人李嘉,所居柱上生芝草,形類天尊。
太守張景佚截獻之。
(出《酉陽雜俎》) 唐天寶年初,臨川郡人李嘉家裡的一根柱子上長出一棵靈芝,樣子像天尊。
太守張景佚把它截下來獻入宮中。
紫芝 唐大曆八年,盧州廬江縣紫芝生,高一丈五尺,芝類至多。
(出《酉陽雜俎》) 唐朝大曆八年,盧州廬江縣生長紫靈芝,高一丈五尺,類似的靈芝也很多。
參成芝 參成芝,斷而可續。
(出《酉陽雜俎》) 有一種靈芝草叫“參成芝”,弄斷以後可以再接上。
夜光芝 夜光芝,一株九實。
實墜地如七寸鏡。
夜視如牛目。
茅君種于句曲山。
(出《酉陽雜俎》) 夜光芝,一棵靈芝上結出九顆果實。
果實落到地上,就像一面七寸鏡。
夜間看它,它像牛眼睛一樣明亮。
茅君在名曲山上種植它。
隐晨芝 隐晨,狀如鬥,以星為節,以莖為網。
(出《酉陽雜俎》) 有一種名叫“隐晨”的靈芝草,樣子像鬥,用星形成節,用莖織成網。
鳳腦芝 《仙經》言,穿地六尺,以環寶一枚種之,灌以黃水五合,以土堅築之。
三年,生苗如匏,實如桃,五色。
名鳳腦芝。
食其實,唾地為鳳,乘升太極。
(出《酉陽雜俎》) 《仙經》上說,在地上挖六尺深,把一枚環寶種到裡邊,澆上五盒黃水,用土牢固地修築一下。
三年後生長出一種東西來,苗像匏,果如桃,五色。
有人給它起名叫“鳳腦芝”,吃了它的果實,吐口唾沫就能變成鳳凰,騎着鳳凰便可升上太極。
白符芝 白符芝,大雪而白華。
(出《酉陽雜俎》) 有一種叫做“白符芝”的靈芝草,生在大雪中而且開白花。
五德芝 五德芝,如車馬。
(出《酉陽雜俎》) 五德芝形狀好像車馬。
石桂芝 石桂芝,生山石穴中,似桂樹而實石也。
高如大絞尺,光明而味辛,有枝條。
搗服之,一斤得千歲也。
(出《酉陽雜俎》) 石桂芝,生長在山石洞穴之中,就像桂樹上結出了石頭果實,像大絞尺那麼高,能發光,味道辣,還長有枝條。
把它搗碎服下,服一斤便可活一千歲。
滴芝 少室石戶中,更有深谷,不可得過。
以石投谷中,半日猶聞其聲也。
去戶外十餘丈,有石柱,柱上有偃蓋石,南度徑可一丈許。
望之,蜜芝從石上随石偃蓋中,良久,辄有一滴,有似雨屋後之餘漏,時時一落耳。
然蜜芝堕不息,而偃蓋亦終滴也。
戶上刻石為科鬥字,曰:“得服石蜜芝一鬥者,壽萬歲。
”諸道士共思惟其處,不可得往。
唯當以碗器置勁竹木端,以承取之。
然竟未有能為之者。
按此戶上刻題如此,前世必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