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荈附)
關燈
小
中
大
卷第四百一十二草木七(五谷、茶、荈附)
竹
叙竹類涕竹棘竹筻簕竹菡苰竹慈竹筋竹百葉竹桃枝竹瘿竹羅浮竹童子寺竹竹花竹箹竹實
五谷
雨稻雨粟雨麥雕葫雨谷搖枝粟鳳冠粟繞明豆延精麥紫沉麻雨五谷野粟石殼芋雀芋甘蔗
茶荈
叙茶獲神茗飨茗獲報消食茶
竹
叙竹類
《竹譜》:竹類有三十九。
(出《酉陽雜俎》)
《竹譜》上說,竹子有三十九類。
涕竹 南方荒中有涕竹,長數百丈,圍三丈六尺,厚八九寸。
可以為船。
其筍甚美,煮食之,可止瘡疠。
(出《神異經》) 南方大荒之中有一種竹子叫“涕竹”,高數百丈,圍長三丈六尺,厚八九寸,可以用來做船。
它的筍味道很美,煮着吃,可以治惡瘡。
棘竹 棘竹一名笆竹,節皆有刺,數十莖為叢。
南夷種以為城,猝不可攻。
或自崩根出,大如酒甕,縱橫相承,狀如缲車。
食之,下人發。
(出《酉陽雜俎》) 棘竹又一名叫“笆竹”,節上都有刺,幾十棵為一叢。
南方少數民族種棘竹當城牆,一時間還很難攻下。
有的棘竹因為土石崩塌自己露出根來,根大像酒甕,縱橫交錯,互相盤結,樣子很像缲車。
人吃了它會掉頭發。
筻簕竹 筻簕竹,皮薄而空多,大者徑不逾二寸,皮上有粗澀文,可為錯子。
錯甲,利勝于鐵。
若鈍,以漿水澆之,還複快利(出《廣州記》。
古林之竹,勁而利,削為刀,割象皮如切芋。
出《嶺表錄異》) 筻簕竹,皮薄而空多,大的直徑也超不過二寸,皮上有粗澀的花紋,可用來做錯子。
用這樣的錯子錯甲殼一類堅硬的東西,它的鋒利勝過鐵錯。
如果鈍了,把它用漿水澆一下,它就又恢複先前的鋒利了。
菡苰竹 菡苰竹,大如腳指,腹中白幕攔隔,狀如濕面。
将成而筒皮未落,辄有細蟲齧處,成赤迹,似繡畫可愛。
(出《酉陽雜俎》) 菡苰竹,大小如同腳趾,腹中由白幕攔隔着,樣子像濕面,将要長成而筒皮未落的時候,總是有細蟲咬齧的地方,形成紅色的痕迹,像錦繡和圖畫那樣可愛。
慈竹 慈竹,夏月經雨,滴汁下地,生蓐,似鹿角,色白。
食之,已痢。
(出《酉陽雜俎》) 慈竹,夏季雨後,它的汁液滴到地上,便長出一種草墊子一樣的東西,像鹿角,白色。
人吃了這種東西,可以止痢疾。
筋竹 筋竹,南方以為矛。
筍未成竹時,堪為弩弦。
(出《酉陽雜俎》) 筋竹,南方用它做矛。
這種竹的筍未長成竹的時候,能用來做弩弦。
百葉竹 百葉竹,一枝百葉。
有毒。
(出《酉陽雜俎》) 百葉竹,一個枝上有一百片葉子。
有毒。
桃枝竹 東官郡,漢順帝時屬南海,西接高涼郡,又以其地為司監(陳校本“監”作“鹽”)都尉。
東有蕪地,西接臨大海。
有長洲,多桃枝竹,緣岸而生。
(原缺出處,今見《酉陽雜俎》) 東官郡,漢順帝的時候屬于南海,西邊與高涼郡相接。
又把司監都尉設在那裡。
東面有荒蕪之地,西面接臨大海。
海中有一個長洲,洲上多有桃枝竹,緣着海岸而生。
瘿竹 東洛勝境有三溪,張文規有莊近溪。
忽有竹一竿生瘿,大如李。
(出《酉陽雜俎》) 三溪是東洛的名勝之地,張文規有一處莊院臨近三溪。
忽然有一天一枝竹上生出一個腫瘤。
腫瘤有李子那麼大。
羅浮竹 唐貞元中,有鹽戶犯禁,逃于羅浮山。
深入第十三嶺(《南越志》雲,本隻羅山,忽海上有仙浮來相合,是謂羅浮山。
有十五嶺、二十二峰、九百八十瀑泉。
洞穴則山無出其右也。
曾有詩曰:“四百餘崖海上排,根連蓬島蔭天台。
百靈若為移中土,嵩華都為一小堆。
”),遇巨竹萬千竿,連直岩谷。
竹圍皆二丈餘,有三十九節,二丈許。
逃者遂取竹一竿,破以為蔑。
會赦宥,遂挈以歸。
有人得一蔑,奇之,獻于太守李複。
乃圖而紀之。
予嘗覽《竹譜》曰:“雲丘帝竹(帝陵上所生竹),一節為船。
”又何偉哉!南海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羅浮之竹也。
(出《嶺表錄異》) 唐貞元年間,有一個鹽戶犯了禁,逃進羅浮
(出《
涕竹 南方荒中有涕竹,長數百丈,圍三丈六尺,厚八九寸。
可以為船。
其筍甚美,煮食之,可止瘡疠。
(出《神異經》) 南方大荒之中有一種竹子叫“涕竹”,高數百丈,圍長三丈六尺,厚八九寸,可以用來做船。
它的筍味道很美,煮着吃,可以治惡瘡。
棘竹 棘竹一名笆竹,節皆有刺,數十莖為叢。
南夷種以為城,猝不可攻。
或自崩根出,大如酒甕,縱橫相承,狀如缲車。
食之,下人發。
(出《酉陽雜俎》) 棘竹又一名叫“笆竹”,節上都有刺,幾十棵為一叢。
南方少數民族種棘竹當城牆,一時間還很難攻下。
有的棘竹因為土石崩塌自己露出根來,根大像酒甕,縱橫交錯,互相盤結,樣子很像缲車。
人吃了它會掉頭發。
筻簕竹 筻簕竹,皮薄而空多,大者徑不逾二寸,皮上有粗澀文,可為錯子。
錯甲,利勝于鐵。
若鈍,以漿水澆之,還複快利(出《廣州記》。
古林之竹,勁而利,削為刀,割象皮如切芋。
出《嶺表錄異》) 筻簕竹,皮薄而空多,大的直徑也超不過二寸,皮上有粗澀的花紋,可用來做錯子。
用這樣的錯子錯甲殼一類堅硬的東西,它的鋒利勝過鐵錯。
如果鈍了,把它用漿水澆一下,它就又恢複先前的鋒利了。
菡苰竹 菡苰竹,大如腳指,腹中白幕攔隔,狀如濕面。
将成而筒皮未落,辄有細蟲齧處,成赤迹,似繡畫可愛。
(出《酉陽雜俎》) 菡苰竹,大小如同腳趾,腹中由白幕攔隔着,樣子像濕面,将要長成而筒皮未落的時候,總是有細蟲咬齧的地方,形成紅色的痕迹,像錦繡和圖畫那樣可愛。
慈竹 慈竹,夏月經雨,滴汁下地,生蓐,似鹿角,色白。
食之,已痢。
(出《酉陽雜俎》) 慈竹,夏季雨後,它的汁液滴到地上,便長出一種草墊子一樣的東西,像鹿角,白色。
人吃了這種東西,可以止痢疾。
筋竹 筋竹,南方以為矛。
筍未成竹時,堪為弩弦。
(出《酉陽雜俎》) 筋竹,南方用它做矛。
這種竹的筍未長成竹的時候,能用來做弩弦。
百葉竹 百葉竹,一枝百葉。
有毒。
(出《酉陽雜俎》) 百葉竹,一個枝上有一百片葉子。
有毒。
桃枝竹 東官郡,漢順帝時屬南海,西接高涼郡,又以其地為司監(陳校本“監”作“鹽”)都尉。
東有蕪地,西接臨大海。
有長洲,多桃枝竹,緣岸而生。
(原缺出處,今見《酉陽雜俎》) 東官郡,漢順帝的時候屬于南海,西邊與高涼郡相接。
又把司監都尉設在那裡。
東面有荒蕪之地,西面接臨大海。
海中有一個長洲,洲上多有桃枝竹,緣着海岸而生。
瘿竹 東洛勝境有三溪,張文規有莊近溪。
忽有竹一竿生瘿,大如李。
(出《酉陽雜俎》) 三溪是東洛的名勝之地,張文規有一處莊院臨近三溪。
忽然有一天一枝竹上生出一個腫瘤。
腫瘤有李子那麼大。
羅浮竹 唐貞元中,有鹽戶犯禁,逃于羅浮山。
深入第十三嶺(《南越志》雲,本隻羅山,忽海上有仙浮來相合,是謂羅浮山。
有十五嶺、二十二峰、九百八十瀑泉。
洞穴則山無出其右也。
曾有詩曰:“四百餘崖海上排,根連蓬島蔭天台。
百靈若為移中土,嵩華都為一小堆。
”),遇巨竹萬千竿,連直岩谷。
竹圍皆二丈餘,有三十九節,二丈許。
逃者遂取竹一竿,破以為蔑。
會赦宥,遂挈以歸。
有人得一蔑,奇之,獻于太守李複。
乃圖而紀之。
予嘗覽《竹譜》曰:“雲丘帝竹(帝陵上所生竹),一節為船。
”又何偉哉!南海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羅浮之竹也。
(出《嶺表錄異》) 唐貞元年間,有一個鹽戶犯了禁,逃進羅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