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

關燈
木威和橄榄都是獨根樹。

    枝幹朝東的獨根樹叫木威;朝南的叫橄榄。

     東荒栗 東方荒中有木,名曰栗。

    有殼,徑三尺三寸。

    殼刺長丈餘。

    實徑三尺。

    殼亦黃,其味甜,食之,令人短氣而渴。

    (出《酉陽雜俎》) 東方大荒中有一種樹木,名字叫做“栗”。

    栗子有殼,殼的直徑長三尺三寸。

    殼刺長一丈多。

    殼中的果實也就是栗黃,直徑長三尺,味道甜美,吃了之後,令人氣短而幹渴。

     猴栗 唐衛公李德裕,一夕甘子園會客。

    盤中有猴栗,無味。

    陳堅處士雲:“虔州南有漸栗,形如素核。

    ”(出《酉陽雜俎》) 唐衛公李德裕,有一次在甘子園中會客,盤子裡有猴栗。

    猴栗,吃起來沒什麼味道。

    隐士陳堅說:“虔州之南有一種‘漸栗’,樣子像素核。

    ” 瓜 漢明帝陰貴人,夢食瓜,甚美。

    帝使求諸方國。

    時有敦煌獻異瓜種,常山獻巨桃核。

    名穹窿,長三尺而形屈,其味臭如粨。

    父老雲:“昔道士從蓬萊山得此瓜,雲是空洞靈瓜。

    四劫一實。

    東王公、西王母遺種于地,世代遐絕,其實頗存。

    ”又說:“此桃霜下始花,隆冬可熟。

    ”亦雲:“仙人所食,常使植于霜林園。

    此園皆植寒果,積冰之節,百果方盛。

    俗為相陵瓜。

    故‘霜園’之聲訛也。

    ”後曰:“王母之桃,王公之瓜,可得而食,五萬歲矣。

    ”安可食乎?後崩,内侍者見鏡奁中有瓜桃之核,視之涕零,疑其非數。

    (出王子年《拾遺記》) 漢明帝時的陰貴人,做夢夢見吃瓜,特别好吃。

    漢明帝就派人到各國去尋求。

    當時有個敦煌國獻來了奇異的瓜種,常山獻來了一個大桃核。

    那瓜叫“穹窿”,長三尺而形彎曲。

    它的味道聞起來像粥。

    老人們說,從前有一個道士從蓬萊山上得到這種瓜,說是“空洞靈瓜”,要經過四個周期才結一次果,當年東王公和西王母在大地上灑下了瓜種,久遠的世代之後,瓜種稍微留下一些。

    又說,這種桃子在霜下才開花,到了隆冬才能成熟。

    也說,這種桃是仙人吃的,常把它種植在霜林園。

    霜林園裡種植的全是寒果,積冰的季節,各種水果正旺盛。

    一般人稱“相陵瓜”,可能是“霜園”之聲的訛傳。

    後來又說:“王母的桃,王公的瓜,誰能吃到,可以活五萬歲。

    ”哪裡能吃得到!後來陰貴人死了,宮中侍奉她的人見她鏡奁中有瓜籽和桃核。

    看了之後潸然淚下,疑惑地說她不該有這種命運呵。

     五色瓜 吳桓王時,會稽生五色瓜。

    今吳中有五色瓜,歲充貢賦。

    (出《述異記》) 吳桓王的時候,會稽生有五色瓜。

    現在吳中也生有五色瓜,年年充當貢賦。

     瓜惡香 瓜惡香,中尤忌麝。

    唐鄭注,太和初,赴職河中。

    姬妾百餘,盡騎,香氣數裡,逆于人鼻。

    是歲,自京至河中,所過路,瓜盡死,一蒂不獲。

    (出《酉陽雜俎》) 瓜厭惡香氣,尤其忌怕麝香。

    唐時的鄭注,太和年初,到河中去赴職。

    他有姬妾一百多人,全都騎着馬,香氣飄出數裡,嗆人的鼻子。

    這一年,從京都到河中他所走過的路上,種的瓜全死了,一個瓜也沒收獲。

     菜 蔓菁 諸葛所止,令兵士獨種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葉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則随以滋長,三也;棄不令惜,四也;回則易尋而采之。

    五也。

    冬有根可斸食,六也。

    比諸蔬屬,其利不亦博哉?劉禹錫曰:“信矣。

    ”三蜀之人也,今呼蔓菁為諸葛菜。

    江陵亦然。

    (出《嘉話錄》) 諸葛亮命令兵士在駐地專種蔓菁的原因,取它剛長出來的嫩甲可以生吃,這是其一;葉子長大之後,可以煮着吃,這是其二;如果在此久住,它就繼續生長,這是其三;扔掉也不讓人感到可惜,這是其四;回來的時候容易找到,繼續食用,這是其五;冬天可以食用它的根,這是其六。

    與其它蔬類相比,它的好處不也是很多的嗎?劉禹錫說:“的确是這樣。

    ”三蜀的人現在叫蔓菁是“諸葛菜”。

    江陵也是這樣。

     越蒜 《異苑》曰:晉安平有越王餘蒜菜,長尺許,白者似骨,黑者如角。

    古雲:越王曾于舟中作籌算,有餘者,棄之水而生焉。

     《異苑》上記載,晉時安平一帶有一種菜叫“越王餘蒜”。

    這種蒜,長一尺左右,白的像骨,黑的像角。

    古人說,越王曾經坐在船上用竹籌進行計算,把多餘的扔到水裡,生長出來就是這種蒜。

     三蔬 晉鹹甯四年,立芳圃于金墉城東,多種異菜,名曰雲薇。

    類有三種。

    紫色者最繁滋。

    其根爛漫。

    春敷夏密,秋榮冬馥。

    其實若珠,五色,随時而盛。

    一名雲芝。

    其紫色者為上蔬,而味辛;其黃色者為中蔬,而味甘;其青色者為下蔬,而味鹹。

    常以此蔬充禦,其葉可以藉飲食,以供宗廟祭祀。

    亦止人饑渴。

    宮中掐其莖葉者,曆月不歇。

    (出《拾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