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
關燈
小
中
大
紅者悉成深紅。
染之所益信矣。
僞蜀王先主将晏駕,其年,峨眉山娑羅花,悉開白花。
又荊文獻王未薨前數年,溝港城隍,悉開白蓮。
一則染以氣類,一則表示兇兆,又何疑哉?(原阙出處,明抄本“作出《北夢瑣言》”) 唐朝韓文公韓愈的侄子,有種花的奇藝。
這是從瑣記雜談一類的書中知道的。
給事杜孺休主管湖州,那裡有一戶以染衣為業的人家,池子裡生長着青蓮花。
杜刺史讓收取了這種青蓮花的花種,回到京城種到池子裡,有的卻變成了紅蓮花。
杜給事感到很奇怪,就寫信去問那位染工。
染工回信說:“我家有一個用過三代的盛靛青的大甕,曾經把蓮子浸泡在甕底下,等浸過一年,然後再種上它。
如果用所種的青蓮花子當種子,那它就變紅了。
這是它恢複了本質,又有什麼奇怪!”于是又把浸泡的蓮花子送給杜給事。
道士申匡圖又見人用雞糞和上土,培在芍藥花叢下,那些淡紅色的花都變成深紅色的了。
染色的效果更可信了。
僞蜀王先主将死的那一年,峨眉山上的娑羅花,全開白花。
荊文獻王未死前的幾年,溝港城隍,開放的全都是白色的蓮花。
一則是受氣候物類影響,一則是表示兇兆,又有什麼可疑呢? 三朵瑞蓮 僞蜀主當僭位,諸勳貴功臣,競起甲第。
獨僞中令趙廷隐,起南宅北宅。
千梁萬拱,其諸奢麗,莫之與俦。
後枕江渎,池中有二島嶼。
遂甃石循池,四岸皆種垂楊,或間雜木芙蓉。
池中種藕。
每至秋夏,花開魚躍。
柳蔭之下,有士子執卷者,垂綸者,執如意者,執塵尾者,談詩論道者。
一旦岸之隈,有蓮一莖,上分兩歧,開二朵。
其時謂之太平無事之秋,士女拖香肆豔,看者甚衆。
趙廷隐畫圖以進,蜀主歎賞。
其時歌者詠者不少。
無何,禁苑中有蓮一莖,歧分三朵。
蜀王開筵宴,召群臣賞之。
是時詞臣已下,皆貢詩。
當時有好事者,圖以繪事,至今傳之。
僞蜀主剛剛登位,各位有功顯貴之臣,競相修造甲第,而僞中令趙廷隐建造的南宅北宅尤為顯耀。
這宅子蓋得千梁萬拱,奢華富麗,無以倫比。
宅子後邊靠近一條河流。
池中有兩個小島子,就用石頭砌起來。
四岸全種上楊柳,或間雜一些木芙蓉。
池中種蓮花。
每到夏秋之季,花開魚躍,景緻很美。
柳蔭之下,有捧卷讀書的,有垂弦釣魚的,有手執如意的,有手執拂塵的,有談詩論道的。
一天早晨,池岸拐彎處,有一棵蓮花莖上分為兩歧,并開兩朵。
那時候可謂太平無事之秋,男男女女,拖香肆豔,趕來觀看的絡繹不絕。
趙廷隐把它畫下來送進宮中,蜀主歎賞不已。
那時候詠歎它的不少。
不久,禁苑中的一棵蓮花,一分三歧,并開三朵。
蜀主大擺酒宴,召集群臣前來觀賞。
這時候,詞臣以下的全都獻詩。
當時有好事的,把這并開的三朵蓮花畫了下來,一直留傳到現在。
藕 蘇州進藕,其最上者名傷荷藕。
或雲,荷名;或雲,葉甘為蟲所傷;或雲,故傷其葉,以長其根。
近多重台荷,實中又生花,亦甚異也。
(出《國史補》) 蘇州獻進荷花藕,其中最上等的叫“傷荷藕”。
有的人說,這是荷的名稱;有的說,是荷葉甘甜,被蟲咬傷的意思;有的說,是故意弄傷它的葉,讓它的根快長。
近來有許多重瓣的荷花,荷花的籽實上面又生花,這也是非常奇異的事。
蓮實 石蓮入水沉,唯煎堿鹵能浮之。
雁食之,糞落山中,百年不壞。
相傳橡子落水為蓮。
(出《酉陽雜俎》) 石蓮入水就沉底,隻有煎堿鹵能使它浮起來。
雁吃了它,随雁糞落入山中,百年不會朽爛變壞。
相傳是橡子落入水中變成了蓮。
芰 芰一名水菜,一名藓苔。
漢武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出水上,葉淪波下,亦曰青水芰。
玄都有芰,碧色,狀如雞飛,名翻雞芰。
仙人凫伯子常采之。
(出《酉陽雜俎》) 芰另有一名叫“水菜”,還有一名叫“藓苔”。
漢武帝的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長出水面,葉長在水中,也叫作“青水芰”。
玄都有一種芰,碧綠色,樣子像雞飛,名叫“翻雞芰”。
仙人們常采它。
菱 菱,今人但言菱芰。
諸解草木書,亦不分别。
唯伍安貧《武(“伍安貧武”原作“五安貨五”,據《全唐文》七六一改)陵記》,言四角曰芰,兩角曰菱。
今蘇州折腰菱多兩角。
荊州有僧,遺段成式一鬥郢城菱,三角而無芒,可以挼莎。
(出《酉陽雜俎》) 芰,現在的人隻叫它“菱芰”。
各種解說草木的書,也都不作分别。
隻有伍安貧的《武陵記》,說四個角的叫芰,兩個角的叫菱。
現在蘇州的折腰菱多半是兩個角的。
荊州有個和尚,送給段成式一鬥郢城菱,三個角而且沒有芒刺,可以用它揉搓莎草。
染之所益信矣。
僞蜀王先主将晏駕,其年,峨眉山娑羅花,悉開白花。
又荊文獻王未薨前數年,溝港城隍,悉開白蓮。
一則染以氣類,一則表示兇兆,又何疑哉?(原阙出處,明抄本“作出《北夢瑣言》”) 唐朝韓文公韓愈的侄子,有種花的奇藝。
這是從瑣記雜談一類的書中知道的。
給事杜孺休主管湖州,那裡有一戶以染衣為業的人家,池子裡生長着青蓮花。
杜刺史讓收取了這種青蓮花的花種,回到京城種到池子裡,有的卻變成了紅蓮花。
杜給事感到很奇怪,就寫信去問那位染工。
染工回信說:“我家有一個用過三代的盛靛青的大甕,曾經把蓮子浸泡在甕底下,等浸過一年,然後再種上它。
如果用所種的青蓮花子當種子,那它就變紅了。
這是它恢複了本質,又有什麼奇怪!”于是又把浸泡的蓮花子送給杜給事。
道士申匡圖又見人用雞糞和上土,培在芍藥花叢下,那些淡紅色的花都變成深紅色的了。
染色的效果更可信了。
僞蜀王先主将死的那一年,峨眉山上的娑羅花,全開白花。
荊文獻王未死前的幾年,溝港城隍,開放的全都是白色的蓮花。
一則是受氣候物類影響,一則是表示兇兆,又有什麼可疑呢? 三朵瑞蓮 僞蜀主當僭位,諸勳貴功臣,競起甲第。
獨僞中令趙廷隐,起南宅北宅。
千梁萬拱,其諸奢麗,莫之與俦。
後枕江渎,池中有二島嶼。
遂甃石循池,四岸皆種垂楊,或間雜木芙蓉。
池中種藕。
每至秋夏,花開魚躍。
柳蔭之下,有士子執卷者,垂綸者,執如意者,執塵尾者,談詩論道者。
一旦岸之隈,有蓮一莖,上分兩歧,開二朵。
其時謂之太平無事之秋,士女拖香肆豔,看者甚衆。
趙廷隐畫圖以進,蜀主歎賞。
其時歌者詠者不少。
無何,禁苑中有蓮一莖,歧分三朵。
蜀王開筵宴,召群臣賞之。
是時詞臣已下,皆貢詩。
當時有好事者,圖以繪事,至今傳之。
僞蜀主剛剛登位,各位有功顯貴之臣,競相修造甲第,而僞中令趙廷隐建造的南宅北宅尤為顯耀。
這宅子蓋得千梁萬拱,奢華富麗,無以倫比。
宅子後邊靠近一條河流。
池中有兩個小島子,就用石頭砌起來。
四岸全種上楊柳,或間雜一些木芙蓉。
池中種蓮花。
每到夏秋之季,花開魚躍,景緻很美。
柳蔭之下,有捧卷讀書的,有垂弦釣魚的,有手執如意的,有手執拂塵的,有談詩論道的。
一天早晨,池岸拐彎處,有一棵蓮花莖上分為兩歧,并開兩朵。
那時候可謂太平無事之秋,男男女女,拖香肆豔,趕來觀看的絡繹不絕。
趙廷隐把它畫下來送進宮中,蜀主歎賞不已。
那時候詠歎它的不少。
不久,禁苑中的一棵蓮花,一分三歧,并開三朵。
蜀主大擺酒宴,召集群臣前來觀賞。
這時候,詞臣以下的全都獻詩。
當時有好事的,把這并開的三朵蓮花畫了下來,一直留傳到現在。
藕 蘇州進藕,其最上者名傷荷藕。
或雲,荷名;或雲,葉甘為蟲所傷;或雲,故傷其葉,以長其根。
近多重台荷,實中又生花,亦甚異也。
(出《國史補》) 蘇州獻進荷花藕,其中最上等的叫“傷荷藕”。
有的人說,這是荷的名稱;有的說,是荷葉甘甜,被蟲咬傷的意思;有的說,是故意弄傷它的葉,讓它的根快長。
近來有許多重瓣的荷花,荷花的籽實上面又生花,這也是非常奇異的事。
蓮實 石蓮入水沉,唯煎堿鹵能浮之。
雁食之,糞落山中,百年不壞。
相傳橡子落水為蓮。
(出《酉陽雜俎》) 石蓮入水就沉底,隻有煎堿鹵能使它浮起來。
雁吃了它,随雁糞落入山中,百年不會朽爛變壞。
相傳是橡子落入水中變成了蓮。
芰 芰一名水菜,一名藓苔。
漢武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出水上,葉淪波下,亦曰青水芰。
玄都有芰,碧色,狀如雞飛,名翻雞芰。
仙人凫伯子常采之。
(出《酉陽雜俎》) 芰另有一名叫“水菜”,還有一名叫“藓苔”。
漢武帝的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長出水面,葉長在水中,也叫作“青水芰”。
玄都有一種芰,碧綠色,樣子像雞飛,名叫“翻雞芰”。
仙人們常采它。
菱 菱,今人但言菱芰。
諸解草木書,亦不分别。
唯伍安貧《武(“伍安貧武”原作“五安貨五”,據《全唐文》七六一改)陵記》,言四角曰芰,兩角曰菱。
今蘇州折腰菱多兩角。
荊州有僧,遺段成式一鬥郢城菱,三角而無芒,可以挼莎。
(出《酉陽雜俎》) 芰,現在的人隻叫它“菱芰”。
各種解說草木的書,也都不作分别。
隻有伍安貧的《武陵記》,說四個角的叫芰,兩個角的叫菱。
現在蘇州的折腰菱多半是兩個角的。
荊州有個和尚,送給段成式一鬥郢城菱,三個角而且沒有芒刺,可以用它揉搓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