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
關燈
小
中
大
宅院在水北。
經過一年,花變成紫色的了。
異木花 唐衛公李德裕,嘗獲異木一株,春花紫。
予思木中一歲發花,唯木蘭。
唐衛公李德裕,曾經得到一棵奇異的花木,在春季開紫色花。
我想花木當中一年開花的,隻有木蘭。
碧玫瑰 洛中鬻花木者,言嵩山深處,有碧色玫瑰。
而今亡矣。
(自那提槿花下并出《酉陽雜俎》) 洛中賣花木的人說,在嵩山深處,有一種碧色的玫瑰。
但是現在沒有了。
刺桐花 刺桐花,狀如圖畫者不類。
其木為材。
三四月時,布葉繁密,後有赤花。
間生葉間三五房,不得如畫者。
紅芳滿樹(谪椽陳去疾,家于閩,因語方物。
去疾曰:“閩之泉州刺桐,葉綠而花紅房。
照物皆朱殷然,與番禺者不同。
乃知此地所畫者,實閣中之木。
非南海之所生也。
“椽”原作“緣”,“方”下原有“風”字,“閩之泉州”上原阙“曰”字,皆朱原作家未,“生”原作“意”,據明抄本改)。
(出《投荒雜錄》) 刺桐花,樣子與畫的不大一樣。
刺桐樹是一種木材。
三四月的時候,它就長出繁密的葉子,以後便有紅色的花。
花是有間隔地生在枝葉間的,稀稀疏疏三五朵,不像畫的那樣,紅紅豔豔地滿樹都是。
懷風花 樂遊苑自生玫瑰樹。
下多苜蓿。
一名懷風。
時人或謂之光風。
風在其間常肅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曰苜蓿懷風。
茂陵人謂之連枝草。
(出《西京雜記》)
樂遊苑中自然長出一棵玫瑰樹。
樹下生長着許多苜蓿。
苜蓿一名懷風。
當時的人們有的叫它光風。
風生苜蓿當中常常是肅然而止的。
日照之下,它的花光彩煥然。
所以起名叫“苜蓿懷風”。
茂陵人叫它“連枝草”。
踯躅花 南中花多紅赤,亦彼之方色也,唯踯躅為勝。
嶺北時有,不如南之繁多也。
山谷間悉生。
二月發時,照耀如火。
月餘不歇。
(出《嶺南異物志》) 南中一帶的花多半都是紅色的,紅色也就是那地方的代表色,而踯躅花的紅色是最突出的。
嶺北也時或有踯躅花,但是不如南方繁多。
南方的山谷之間全都長生着踯躅花。
一到二月花開時,陽光一照,就像漫山遍野燃着火。
花開一個多月也不停歇。
淩霄花 淩霄花中露水,損人目。
(出《酉陽雜俎》) 淩霄花中的露水,能損害人的的眼睛。
分枝荷 漢明帝時,池中有分枝荷,一莖四葉,狀如骈蓋。
實如玄珠,可以飾珮。
(出《酉陽雜俎》) 漢明帝時,水池中養有分枝荷,一莖生四葉,樣子就像四個并列的車蓋。
分枝荷的籽實像黑色珍珠,可以做成飾物佩戴。
夜舒荷 靈帝時,有夜舒荷,一莖四蓮。
其葉夜舒晝卷。
(出《酉陽雜俎》) 靈帝的時候有夜舒荷,一根莖上生四朵蓮花。
它的葉夜間舒展而白天卷縮。
睡蓮花 睡蓮。
南海有睡蓮,夜則花低入水。
(原阙出處,今見《酉陽雜俎》十九) 南海有一種叫“睡蓮”的花,每到夜晚,花就自己低入水中。
碧蓮花 宣平(“宣平”原作“唐室”,據陳校本改)中太傅相國盧公,應舉時,寄居壽州安豐縣别墅。
嘗遊芍陂,見裡人負薪者,持碧蓮花一朵。
公驚問之。
答曰:“陂中得之。
”盧公後從事浙西。
因使淮服。
話于太尉衛公李德裕。
德裕令搜訪芍陂,則無有矣。
又遍尋于江渚間,亦終不能得。
乃知向者一朵,蓋神異耳。
(出《尚書故實》) 宣平年間,太傅相國盧公應舉時,寄居在壽州安豐縣的别墅。
有一次他去遊芍陂,看見一個背着柴草的鄉下人,手中拿着一朵碧色蓮花。
盧公吃驚地問他是從哪裡弄到的。
他回答說:“是從陂中得到的。
”盧公後來到浙西提任“從事”這一官職,順便出使淮水。
他對太尉衛公李德裕說了碧蓮花的事。
李德裕讓他到芍陂去搜尋求訪,卻沒有找到碧蓮花。
又遍尋于江渚之間,也終究未能得到,這才知道以前的那一朵,大概是神物。
染青蓮花 唐韓文公愈之侄,有種花之異。
聞其說于小說(“小說”二字原阙,據明抄本補)。
杜給事孺休典(“典”原作“與”,據《北夢瑣言》改)湖州,有染戶家,池生青蓮花。
刺史命收蓮子歸京,種于池沼,或變為紅蓮,因異之。
乃緻書問染工。
染工曰:“我家有三(“三”原作“公”,據陳校本改)世治靛甕,嘗以蓮子浸于甕底,俟經歲年,然後種之。
若以所種青蓮花子為種,即其紅矣。
蓋還本質,又何足怪?”乃以所浸蓮子寄之。
道士申匡圖,又見人以雞矢和土,培芍藥花叢,其淡
經過一年,花變成紫色的了。
異木花 唐衛公李德裕,嘗獲異木一株,春花紫。
予思木中一歲發花,唯木蘭。
唐衛公李德裕,曾經得到一棵奇異的花木,在春季開紫色花。
我想花木當中一年開花的,隻有木蘭。
碧玫瑰 洛中鬻花木者,言嵩山深處,有碧色玫瑰。
而今亡矣。
(自那提槿花下并出《酉陽雜俎》) 洛中賣花木的人說,在嵩山深處,有一種碧色的玫瑰。
但是現在沒有了。
刺桐花 刺桐花,狀如圖畫者不類。
其木為材。
三四月時,布葉繁密,後有赤花。
間生葉間三五房,不得如畫者。
紅芳滿樹(谪椽陳去疾,家于閩,因語方物。
去疾曰:“閩之泉州刺桐,葉綠而花紅房。
照物皆朱殷然,與番禺者不同。
乃知此地所畫者,實閣中之木。
非南海之所生也。
“椽”原作“緣”,“方”下原有“風”字,“閩之泉州”上原阙“曰”字,皆朱原作家未,“生”原作“意”,據明抄本改)。
(出《投荒雜錄》) 刺桐花,樣子與畫的不大一樣。
刺桐樹是一種木材。
三四月的時候,它就長出繁密的葉子,以後便有紅色的花。
花是有間隔地生在枝葉間的,稀稀疏疏三五朵,不像畫的那樣,紅紅豔豔地滿樹都是。
懷風花 樂遊苑自生玫瑰樹。
下多苜蓿。
一名懷風。
時人或謂之光風。
風在其間常肅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曰苜蓿懷風。
茂陵人謂之連枝草。
(出《
樹下生長着許多苜蓿。
苜蓿一名懷風。
當時的人們有的叫它光風。
風生苜蓿當中常常是肅然而止的。
日照之下,它的花光彩煥然。
所以起名叫“苜蓿懷風”。
茂陵人叫它“連枝草”。
踯躅花 南中花多紅赤,亦彼之方色也,唯踯躅為勝。
嶺北時有,不如南之繁多也。
山谷間悉生。
二月發時,照耀如火。
月餘不歇。
(出《嶺南異物志》) 南中一帶的花多半都是紅色的,紅色也就是那地方的代表色,而踯躅花的紅色是最突出的。
嶺北也時或有踯躅花,但是不如南方繁多。
南方的山谷之間全都長生着踯躅花。
一到二月花開時,陽光一照,就像漫山遍野燃着火。
花開一個多月也不停歇。
淩霄花 淩霄花中露水,損人目。
(出《酉陽雜俎》) 淩霄花中的露水,能損害人的的眼睛。
分枝荷 漢明帝時,池中有分枝荷,一莖四葉,狀如骈蓋。
實如玄珠,可以飾珮。
(出《酉陽雜俎》) 漢明帝時,水池中養有分枝荷,一莖生四葉,樣子就像四個并列的車蓋。
分枝荷的籽實像黑色珍珠,可以做成飾物佩戴。
夜舒荷 靈帝時,有夜舒荷,一莖四蓮。
其葉夜舒晝卷。
(出《酉陽雜俎》) 靈帝的時候有夜舒荷,一根莖上生四朵蓮花。
它的葉夜間舒展而白天卷縮。
睡蓮花 睡蓮。
南海有睡蓮,夜則花低入水。
(原阙出處,今見《酉陽雜俎》十九) 南海有一種叫“睡蓮”的花,每到夜晚,花就自己低入水中。
碧蓮花 宣平(“宣平”原作“唐室”,據陳校本改)中太傅相國盧公,應舉時,寄居壽州安豐縣别墅。
嘗遊芍陂,見裡人負薪者,持碧蓮花一朵。
公驚問之。
答曰:“陂中得之。
”盧公後從事浙西。
因使淮服。
話于太尉衛公李德裕。
德裕令搜訪芍陂,則無有矣。
又遍尋于江渚間,亦終不能得。
乃知向者一朵,蓋神異耳。
(出《尚書故實》) 宣平年間,太傅相國盧公應舉時,寄居在壽州安豐縣的别墅。
有一次他去遊芍陂,看見一個背着柴草的鄉下人,手中拿着一朵碧色蓮花。
盧公吃驚地問他是從哪裡弄到的。
他回答說:“是從陂中得到的。
”盧公後來到浙西提任“從事”這一官職,順便出使淮水。
他對太尉衛公李德裕說了碧蓮花的事。
李德裕讓他到芍陂去搜尋求訪,卻沒有找到碧蓮花。
又遍尋于江渚之間,也終究未能得到,這才知道以前的那一朵,大概是神物。
染青蓮花 唐韓文公愈之侄,有種花之異。
聞其說于小說(“小說”二字原阙,據明抄本補)。
杜給事孺休典(“典”原作“與”,據《
刺史命收蓮子歸京,種于池沼,或變為紅蓮,因異之。
乃緻書問染工。
染工曰:“我家有三(“三”原作“公”,據陳校本改)世治靛甕,嘗以蓮子浸于甕底,俟經歲年,然後種之。
若以所種青蓮花子為種,即其紅矣。
蓋還本質,又何足怪?”乃以所浸蓮子寄之。
道士申匡圖,又見人以雞矢和土,培芍藥花叢,其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