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
關燈
小
中
大
。
“貝多”是梵語,譯成漢語就是“葉”。
“貝多婆力義”就是漢語的“樹葉”。
西域的經書,都是用這三種樹葉書寫的。
如果能好好保護,可以保存五六百年。
《嵩山記》稱貝多“葉似枇杷”,這是錯誤的。
交趾附近出産貝多枝,質量是木材中最好的。
沒樹 沒樹,出波斯國。
拂林呼為阿縒。
長一丈許。
皮青白色,葉如槐而長,花似橘而大。
子黑色,大如山茱萸,其味酸甜,可食。
沒樹,出自波斯國,拂林人稱之為“阿縒”。
樹高一丈左右。
樹皮青白色。
樹葉像槐葉而比槐葉長。
花像桔樹花而比桔花大。
種子是黑色的,大小就像山茱萸,味道酸甜,可以吃。
槃碧穑波樹 槃碧穑波樹,出波斯國,亦出拂林國。
拂林呼為群漢。
樹長三丈,圍四五尺。
葉似細榕,經寒不凋。
花似橘,白色。
子綠,大如酸棗,其味甜膩,可食。
西域人壓為油,以塗身,可出風癢。
槃碧穑波樹,出自波斯、拂林等國。
拂林人叫它是群漢樹。
樹高三丈,樹圍五尺,葉子像細榕,入冬也不凋落。
花像桔子花,白色。
樹籽是綠的,大如酸棗,味道甘甜,口感細膩,可以食用。
西域人把它壓成油,用來塗抹身體,可以驅除風癢。
齊暾樹 齊暾樹,出波斯國,亦出拂林,呼為齊匫(陽兮反)。
樹長二三丈。
皮青白。
花似柚,極芳香。
子似楊桃,六月熟。
西域人壓為油,以煮餅果,如中國之巨勝也。
齊暾樹出自波斯、拂林等國家。
拂林把它叫做“齊匫”。
樹高兩三丈。
樹皮青白色。
花像柚花,極其芳香。
果實像楊桃,六月成熟。
西域人把它壓成油,用來炸餅果,猶如中國的胡麻。
通脫木 通脫木,如蜱麻。
生山側,花上粉主治惡瘡。
如空,中有瓤,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
通脫木,樣子像蜱麻,生長在山地,花上粉可以治療惡瘡。
通脫木好像是空的,裡邊有瓤,又輕又白,很是可愛,女人們常用它做裝飾品。
山桂 山桂,葉如麻,細花紫色,黃葉簇生。
與慎火草出丹陽山中。
山桂,葉子像麻葉,花細小,紫色,葉黃色,簇生,與慎火草都出自丹陽山中。
五鬣松 松凡言兩粒五粒,粒當言鬣。
段成式修行裡私第大堂前,有五鬣松兩株,大才如碗。
結實,味與新羅者不别。
五鬣松皮不鱗。
唐中使仇士良水磑亭子,有兩鬣皮不鱗者,又有七鬣者,不知自何而得。
俗謂孔雀三鬣松也。
松命根,下遇石則偃差,不必千年也。
松樹俗常都說“兩粒”、“五粒”,其實“粒”應該說成“鬣”。
段成式修行裡私宅的大堂前,有兩棵五鬣松,碗口那麼粗。
結果實,味道與新羅的沒有區别。
五鬣松樹皮沒有鱗。
唐朝中使仇士良的水磨亭子,有兩鬣皮不長鱗的松樹,還有七鬣的,不知從哪弄來的。
一般人叫它是孔雀三鬣松。
松樹,樹根就是生命,地下遇石則樹冠偃仰,不一定要等千年。
三鬣松 唐衛公李德裕言,三鬣松與孔雀松别。
又雲,欲松不長,以石抵其直下根,便偃。
(偃字原阙。
據明抄本、陳校本補。
) 不必千年方偃。
唐衛公李德裕講,三鬣松和孔雀松是有區别的。
又說,要想使松樹不長,用石頭抵住它直住下伸的根就行,就能使樹蓋偃仰,不一定要千年才偃仰。
魚甲松 洛中有魚甲松。
洛水一帶有魚甲松。
合掌柏 唐太常博士崔石雲,汝西有練溪,多異柏。
及暮秋,葉斂。
俗呼合掌柏。
唐太常博士崔石講,汝水之西有個地方叫練溪,那裡異柏很多。
有一種柏樹,到了晚秋葉子就收攏起來,一般人稱“合掌柏”。
黃楊木 黃楊木性難長。
世重黃楊,以無火。
或曰,以水試之,沉則無火。
取此木以陰晦,夜無一星,則伐之為枕不裂。
黃楊木生性長得慢。
世人以黃楊木為重,是因為它不易着火。
有人說,用水試一試,能沉到水裡的就不易着火。
伐取此木應該選一個陰晦的天氣。
夜無一星的時候砍伐的黃楊木做枕頭不裂。
青楊木 青楊木,出峽中。
為床,卧之無蚤。
青楊木,出自峽谷之中。
用青楊木做成床,寝卧多久也不生跳蚤。
俱那衛 俱那衛,葉如竹,三莖一層,莖端分條如貞桐,花小,類木槲。
出桂州。
俱那衛,葉子像竹葉,三根莖為一層,莖端分成條,像貞桐,花很小,類似木檞。
此木出自桂州。
山茶 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
蜀地亦有。
山茶很像海石榴,出自
“貝多”是梵語,譯成漢語就是“葉”。
“貝多婆力義”就是漢語的“樹葉”。
西域的經書,都是用這三種樹葉書寫的。
如果能好好保護,可以保存五六百年。
《嵩山記》稱貝多“葉似枇杷”,這是錯誤的。
交趾附近出産貝多枝,質量是木材中最好的。
沒樹 沒樹,出波斯國。
拂林呼為阿縒。
長一丈許。
皮青白色,葉如槐而長,花似橘而大。
子黑色,大如山茱萸,其味酸甜,可食。
沒樹,出自波斯國,拂林人稱之為“阿縒”。
樹高一丈左右。
樹皮青白色。
樹葉像槐葉而比槐葉長。
花像桔樹花而比桔花大。
種子是黑色的,大小就像山茱萸,味道酸甜,可以吃。
槃碧穑波樹 槃碧穑波樹,出波斯國,亦出拂林國。
拂林呼為群漢。
樹長三丈,圍四五尺。
葉似細榕,經寒不凋。
花似橘,白色。
子綠,大如酸棗,其味甜膩,可食。
西域人壓為油,以塗身,可出風癢。
槃碧穑波樹,出自波斯、拂林等國。
拂林人叫它是群漢樹。
樹高三丈,樹圍五尺,葉子像細榕,入冬也不凋落。
花像桔子花,白色。
樹籽是綠的,大如酸棗,味道甘甜,口感細膩,可以食用。
西域人把它壓成油,用來塗抹身體,可以驅除風癢。
齊暾樹 齊暾樹,出波斯國,亦出拂林,呼為齊匫(陽兮反)。
樹長二三丈。
皮青白。
花似柚,極芳香。
子似楊桃,六月熟。
西域人壓為油,以煮餅果,如中國之巨勝也。
齊暾樹出自波斯、拂林等國家。
拂林把它叫做“齊匫”。
樹高兩三丈。
樹皮青白色。
花像柚花,極其芳香。
果實像楊桃,六月成熟。
西域人把它壓成油,用來炸餅果,猶如中國的胡麻。
通脫木 通脫木,如蜱麻。
生山側,花上粉主治惡瘡。
如空,中有瓤,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
通脫木,樣子像蜱麻,生長在山地,花上粉可以治療惡瘡。
通脫木好像是空的,裡邊有瓤,又輕又白,很是可愛,女人們常用它做裝飾品。
山桂 山桂,葉如麻,細花紫色,黃葉簇生。
與慎火草出丹陽山中。
山桂,葉子像麻葉,花細小,紫色,葉黃色,簇生,與慎火草都出自丹陽山中。
五鬣松 松凡言兩粒五粒,粒當言鬣。
段成式修行裡私第大堂前,有五鬣松兩株,大才如碗。
結實,味與新羅者不别。
五鬣松皮不鱗。
唐中使仇士良水磑亭子,有兩鬣皮不鱗者,又有七鬣者,不知自何而得。
俗謂孔雀三鬣松也。
松命根,下遇石則偃差,不必千年也。
松樹俗常都說“兩粒”、“五粒”,其實“粒”應該說成“鬣”。
段成式修行裡私宅的大堂前,有兩棵五鬣松,碗口那麼粗。
結果實,味道與新羅的沒有區别。
五鬣松樹皮沒有鱗。
唐朝中使仇士良的水磨亭子,有兩鬣皮不長鱗的松樹,還有七鬣的,不知從哪弄來的。
一般人叫它是孔雀三鬣松。
松樹,樹根就是生命,地下遇石則樹冠偃仰,不一定要等千年。
三鬣松 唐衛公李德裕言,三鬣松與孔雀松别。
又雲,欲松不長,以石抵其直下根,便偃。
(偃字原阙。
據明抄本、陳校本補。
) 不必千年方偃。
唐衛公李德裕講,三鬣松和孔雀松是有區别的。
又說,要想使松樹不長,用石頭抵住它直住下伸的根就行,就能使樹蓋偃仰,不一定要千年才偃仰。
魚甲松 洛中有魚甲松。
洛水一帶有魚甲松。
合掌柏 唐太常博士崔石雲,汝西有練溪,多異柏。
及暮秋,葉斂。
俗呼合掌柏。
唐太常博士崔石講,汝水之西有個地方叫練溪,那裡異柏很多。
有一種柏樹,到了晚秋葉子就收攏起來,一般人稱“合掌柏”。
黃楊木 黃楊木性難長。
世重黃楊,以無火。
或曰,以水試之,沉則無火。
取此木以陰晦,夜無一星,則伐之為枕不裂。
黃楊木生性長得慢。
世人以黃楊木為重,是因為它不易着火。
有人說,用水試一試,能沉到水裡的就不易着火。
伐取此木應該選一個陰晦的天氣。
夜無一星的時候砍伐的黃楊木做枕頭不裂。
青楊木 青楊木,出峽中。
為床,卧之無蚤。
青楊木,出自峽谷之中。
用青楊木做成床,寝卧多久也不生跳蚤。
俱那衛 俱那衛,葉如竹,三莖一層,莖端分條如貞桐,花小,類木槲。
出桂州。
俱那衛,葉子像竹葉,三根莖為一層,莖端分成條,像貞桐,花很小,類似木檞。
此木出自桂州。
山茶 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
蜀地亦有。
山茶很像海石榴,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