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
關燈
小
中
大
卷第四百六草木一(文理木附)
木
夫子墓木五柞白銀樹合離樹玉樹豫樟荔枝木酒樹娑羅綿樹刺桐黃漆樹木蘭樹椰子樹菩提樹婆羅樹獨梪樹波斯皂莢樹木龍樹貝多樹沒樹槃碧穑波樹齊暾樹通脫木山桂五鬣松三鬣松魚甲松合掌柏黃楊木青楊木俱那衛山茶夏州槐赤白柽楷木楮
文理木
宗廟文木文木簡古文柱三字薪天尊薪太平木天王槐色陵木馬文木
木
夫子墓木
魯曲阜孔子墓上,時多楷木。
(出《述異記》) 又曰:曲阜城有顔回墓,上石柟二株,可三四十圍。
土人雲,顔回手植之木。
(出《述異記》) 魯地曲阜的孔子墓上,生長的多半是剛直的楷樹。
又說,曲阜城有顔回墓,上面生長着兩裸石柟樹,有三四十圍粗。
當地人說,這兩棵樹是顔回親手栽的。
五柞 (青梧附說) 漢五柞宮,有五柞樹,皆連抱,上枝覆蔭數十裡。
宮西有青梧觀。
觀前有三梧桐樹。
樹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肋為文字。
是秦始王骊山墓上物也。
頭高一丈三尺。
東邊左腳折,折處有赤如血。
父老謂有神。
皆含血屬筋焉。
(出《西京雜記》)
漢代的五柞宮,有五棵柞樹,都互相連接擁抱着,上面樹枝連成一片,遮出數十裡的樹蔭來。
宮西有個青梧觀。
觀前有三棵梧桐樹。
樹下有兩個石麒麟。
石麒麟胸部兩邊刻有文字。
這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的東西。
頭高一丈三尺東邊。
東邊的一隻左腳折斷,折斷處有紅色像血。
當地父老說有神,都含着血連着筋。
白銀樹 平原郡高苑城西,晉甯州刺史辟闾允墓,前有白銀樹二十株。
平原郡的高苑城西,晉朝甯州刺史辟闾允的墓前,有白銀樹二十棵。
合離樹 終南山多合離樹。
葉似江離,而紅綠相雜。
莖皆紫色,氣如羅勒。
其樹直上,百尺無枝。
上結藂條,狀如車蓋,一青一丹,斑駁如錦繡。
長安謂之丹青樹,亦雲華蓋樹。
亦生于熊耳山中。
(出《西京雜記》) 終南山有許多合離樹。
葉子和江離相似,但顔色是紅綠相雜的,莖全是紫色,氣勢像羅勒。
這種樹的長勢直上雲天,百尺之内沒有枝杈。
上邊長滿密密麻麻的枝條,總體形狀就像車蓋一樣。
青紅相間,斑斑駁駁有如錦繡。
長安人叫它丹青樹。
也有叫華蓋樹的。
熊耳山中也有這樣的樹。
玉樹 雲陽縣界,多漢離宮故地。
有樹似槐而葉細,土人謂之玉樹。
楊子雲《甘泉賦》雲:“玉樹菁蔥。
”後左思以為假稱珍,蓋未詳也。
(出《國史異纂》) 雲陽縣界内,有許多漢離宮的故地。
有一種樹像槐而葉細小,當地人叫它玉樹。
楊雄在《甘泉賦》中說“玉樹菁蔥”,後左思以為假稱珍,大概是對此樹了解不詳的原因。
豫樟 豫樟之為木也,生七年而後可知也。
漢武寶鼎二年,立豫樟宮于昆明池中,作豫樟木殿。
(出《述異記》) 要分辨豫樟是枕木還是樟木,要等它生長七年之後才能知道。
漢武帝寶鼎二年,在昆明池中建起了豫樟宮,造了豫樟木殿。
荔枝木 南海郡多荔枝樹。
荔枝為名者,以其結實時,枝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劙取其枝,故以為名。
凡什具以木制者,率皆荔枝。
(出《扶南記》) 南海郡荔枝樹很多。
荔枝之所以叫荔枝,是因為它結果的時候,枝條柔弱而結蒂很牢,不能摘取,必須用刀斧把枝子割下來才行,所以就把這種特點當做它的名字了。
凡是用木頭制作的器具,一般都是荔枝木的。
酒樹 頓遜國有酒樹,如安石榴。
華汁停杯中,數日成酒,美而醉人。
《博物志》:“酒樹出典遜國,名榐酒。
”(出《扶南記》) 頓遜國有一種樹叫酒樹,就像石榴樹,花汁裝進杯子裡,幾天就能變成酒,味美而醉人。
《博物志》:“酒樹出典遜國,名榐酒。
” 娑羅綿樹 黎州通望縣,有銷樟院,在縣西一百步。
内有天王堂。
前古柏樹。
下有大池。
池南有娑羅綿樹,三四人連手合抱方匝。
先生花而後生葉。
其花盛夏方開。
謝時不背而堕,宛轉至地。
其花蕊有綿,謂之娑羅棉。
善政郁茂,違時枯凋。
古老相傳雲:是肉齒和尚住持之靈迹也。
縣界有和尚山和尚廟,皆肉齒也。
(出《黎州通望縣圖經》) 黎州的通望縣,有個銷樟院,在縣府西一百步處。
院内有天王堂。
堂前有古柏樹。
樹下有大池。
池南有一棵娑羅綿樹。
三四個人扯起手來合抱才能把它圍一圈
(出《述異記》) 又曰:曲阜城有顔回墓,上石柟二株,可三四十圍。
土人雲,顔回手植之木。
(出《述異記》) 魯地曲阜的孔子墓上,生長的多半是剛直的楷樹。
又說,曲阜城有顔回墓,上面生長着兩裸石柟樹,有三四十圍粗。
當地人說,這兩棵樹是顔回親手栽的。
五柞 (青梧附說) 漢五柞宮,有五柞樹,皆連抱,上枝覆蔭數十裡。
宮西有青梧觀。
觀前有三梧桐樹。
樹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肋為文字。
是秦始王骊山墓上物也。
頭高一丈三尺。
東邊左腳折,折處有赤如血。
父老謂有神。
皆含血屬筋焉。
(出《
宮西有個青梧觀。
觀前有三棵梧桐樹。
樹下有兩個石麒麟。
石麒麟胸部兩邊刻有文字。
這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的東西。
頭高一丈三尺東邊。
東邊的一隻左腳折斷,折斷處有紅色像血。
當地父老說有神,都含着血連着筋。
白銀樹 平原郡高苑城西,晉甯州刺史辟闾允墓,前有白銀樹二十株。
平原郡的高苑城西,晉朝甯州刺史辟闾允的墓前,有白銀樹二十棵。
合離樹 終南山多合離樹。
葉似江離,而紅綠相雜。
莖皆紫色,氣如羅勒。
其樹直上,百尺無枝。
上結藂條,狀如車蓋,一青一丹,斑駁如錦繡。
長安謂之丹青樹,亦雲華蓋樹。
亦生于熊耳山中。
(出《西京雜記》) 終南山有許多合離樹。
葉子和江離相似,但顔色是紅綠相雜的,莖全是紫色,氣勢像羅勒。
這種樹的長勢直上雲天,百尺之内沒有枝杈。
上邊長滿密密麻麻的枝條,總體形狀就像車蓋一樣。
青紅相間,斑斑駁駁有如錦繡。
長安人叫它丹青樹。
也有叫華蓋樹的。
熊耳山中也有這樣的樹。
玉樹 雲陽縣界,多漢離宮故地。
有樹似槐而葉細,土人謂之玉樹。
楊子雲《甘泉賦》雲:“玉樹菁蔥。
”後左思以為假稱珍,蓋未詳也。
(出《國史異纂》) 雲陽縣界内,有許多漢離宮的故地。
有一種樹像槐而葉細小,當地人叫它玉樹。
楊雄在《甘泉賦》中說“玉樹菁蔥”,後左思以為假稱珍,大概是對此樹了解不詳的原因。
豫樟 豫樟之為木也,生七年而後可知也。
漢武寶鼎二年,立豫樟宮于昆明池中,作豫樟木殿。
(出《述異記》) 要分辨豫樟是枕木還是樟木,要等它生長七年之後才能知道。
漢武帝寶鼎二年,在昆明池中建起了豫樟宮,造了豫樟木殿。
荔枝木 南海郡多荔枝樹。
荔枝為名者,以其結實時,枝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劙取其枝,故以為名。
凡什具以木制者,率皆荔枝。
(出《扶南記》) 南海郡荔枝樹很多。
荔枝之所以叫荔枝,是因為它結果的時候,枝條柔弱而結蒂很牢,不能摘取,必須用刀斧把枝子割下來才行,所以就把這種特點當做它的名字了。
凡是用木頭制作的器具,一般都是荔枝木的。
酒樹 頓遜國有酒樹,如安石榴。
華汁停杯中,數日成酒,美而醉人。
《博物志》:“酒樹出典遜國,名榐酒。
”(出《扶南記》) 頓遜國有一種樹叫酒樹,就像石榴樹,花汁裝進杯子裡,幾天就能變成酒,味美而醉人。
《博物志》:“酒樹出典遜國,名榐酒。
” 娑羅綿樹 黎州通望縣,有銷樟院,在縣西一百步。
内有天王堂。
前古柏樹。
下有大池。
池南有娑羅綿樹,三四人連手合抱方匝。
先生花而後生葉。
其花盛夏方開。
謝時不背而堕,宛轉至地。
其花蕊有綿,謂之娑羅棉。
善政郁茂,違時枯凋。
古老相傳雲:是肉齒和尚住持之靈迹也。
縣界有和尚山和尚廟,皆肉齒也。
(出《黎州通望縣圖經》) 黎州的通望縣,有個銷樟院,在縣府西一百步處。
院内有天王堂。
堂前有古柏樹。
樹下有大池。
池南有一棵娑羅綿樹。
三四個人扯起手來合抱才能把它圍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