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五 寶六(錢、奇物附)
關燈
小
中
大
”的意思;名“元寶”是錢上的字;“外圓心方”是錢的形狀;青衣就銅衣;“五铢”服也是錢上的文字;“漢時生于吳”是漢朝在吳王那裡鑄了五铢一枚的錢。
岑文本雖然知道這些,但他自己的錢财還是越來越多,官做到中書令。
十年之後,忽然失去了那枚古錢,岑文本便死了。
王清 元和初,洛陽村百姓王清,傭力得錢五锾(“锾”原作“錠”,據明抄本改),因買田畔一枯栗樹,将為薪以求利。
經宿,為鄰人盜斫。
創及腹,忽有黑蛇,舉首如臂。
語人曰:“我王清本也,汝勿斫!”其人驚懼,失斤而走。
及明,王清率子孫薪之,複掘其根下,得大甕二,散錢實之。
王清因是獲利如歸,十餘年巨富。
遂甃錢成形龍,号王清本。
(出《酉陽雜俎》)
元和初年,洛陽村百姓王清,賣苦力賺了五锾錢,就買了地邊上的一棵枯死的栗子樹,要把它加工成木柴出賣,賺幾個錢花。
夜裡,有一個鄰人去偷砍這棵栗樹。
砍入樹身,忽然有一條黑蛇,擡起像人的手臂那麼粗的頭來,對偷砍樹的人說:“我是王清的樹幹,你不要砍!”那人吓得魂飛魄散,丢下斧子就跑。
等到天明,王清率領子孫把枯樹砍倒,又往樹根底下挖,挖出來兩口大甕,裡面裝滿了零散的錢。
王清因此獲利而歸,十幾年之後成為巨富。
那事之後,甕裡的錢就化作龍形,這錢稱作“王清本”。
建安村人 建安有村人,乘小舟往來建(“建”原作“見”,據明抄本改)溪中,賣薪為業。
嘗泊舟登岸,将伐薪。
忽見山上有數錢流下,稍上尋之,累獲數十。
可及山半,有大樹。
下有大甕。
高五六尺,錢滿其中。
而甕小欹,故錢流出。
子是推而正之,以石搘之。
以衣襟貯五百餘而歸。
盡率家人複往,将盡取。
既至,得舊路,見大樹而亡其甕。
村人徘徊,數日不能去。
夜夢人告之曰:“此錢有主。
向為甕欹,以五百顧爾正之。
餘不可妄想也。
”(出《稽神錄》) 建安有個村人,撐着小船往返于建溪之上,賣柴為生。
有一天,他把船靠了岸,上山砍柴,忽然看見山上有幾枚錢滾下來。
他往上尋找,一共拾到幾十枚。
尋到山半腰,他看到一棵大樹,大樹下有一口大甕,甕高五六尺,裡邊裝滿了錢。
但是甕稍微歪斜一點,所以錢能流出來。
于是他去把甕推正,用石頭支住。
然後他脫下衣服,包了五百多拿回家。
他馬上就領着全家人返回去,要把那些錢全弄回來。
來到山上,找到原先那條路,很快就又來到那棵大樹下。
但是那口大甕卻不知哪裡去了。
那人悔恨得要死,徘徊了好幾天也不肯離開。
一天夜裡他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告訴他說:“那些錢是有主的。
幾天前因為甕歪了,用五百錢雇你把甕弄正罷了,其餘的錢不可妄想。
” 徐仲寶 徐仲寶者,長沙人。
所居道南有大枯樹,合數大抱。
有仆夫灑掃其下,沙中獲錢百餘,以告仲寶。
仲寶自往,亦獲數百。
自爾每須錢,即往掃其下,必有所得。
如是積年,凡得數十萬。
仲寶後至揚都,選授舒城令。
暇日,與家人共坐地中,忽有白氣甚勁烈,斜飛向外而去。
中若有物,其妻以手攫之,得一玉蛱蝶。
制作精妙,人莫能測。
後為樂平令,家人複往,于廚側鼠穴中,得錢甚多。
仲寶即率人掘之,深數尺,有一白雀飛出,止于庭樹。
其下獲錢至百萬,錢盡,白雀乃去,不知所之。
(出《稽神錄》) 徐仲寶是長沙人。
他家道南有一棵大枯樹,好幾抱粗。
一個仆人灑掃樹下,從沙土中拾到一百多錢。
仆人把這事告訴了徐仲寶,徐仲寶親自前往,也拾到幾百錢。
從此以後,每當需要錢花,他就到樹下灑掃,總有不小的收獲。
如此累計一年,共得錢好幾十萬。
徐仲寶後來到了揚都,被選授為舒城縣令。
一天無事,與家人共同坐在院子裡閑談,忽然有一股猛烈的白色氣體向外斜飛而去,氣中好像有什麼東西。
他的妻子伸手一抓,抓到一個玉蛱蝶。
玉蛱蝶的做工十分精巧,誰也不能解釋這是怎麼回事。
後來他又調任樂平令,家人又要跟着前往,搬家時在廚房旁邊的耗子洞中發現了不少錢。
于是徐仲寶率領人往下挖掘,挖了幾尺深的時候,有一隻白色小鳥飛出來,落到院子裡的一棵樹上。
于是在樹下得錢一百多萬。
錢收完之後,小鳥飛去,不知飛向何方。
邢氏 建業有庫子姓邢,家貧。
聚錢滿二千,辄病,或失去。
其妻竊聚錢,埋于地中。
一夕,忽聞有聲如蟲飛,自地出,穿窗戶而去,有觸牆壁墜地者。
明日視之,皆錢。
其妻乃告埋瘗之處,發視皆亡矣。
邢後得一自然石龜,其狀如真,置庭中石榴樹下。
或見之曰:“此寶物也。
”因收置筐箧中。
自爾稍充足,後頗富矣。
(出《稽神錄》) 建業有個管庫的人姓邢,他家裡很窮。
他攢錢攢到兩千就生病。
他的錢有的就丢失了。
他的妻子偷偷地攢錢,埋到地下。
一天夜裡,忽然聽到有一種聲音象小蟲在飛,是從地裡鑽出來的,穿過窗戶飛去。
有撞到牆上然後落到地上的,天亮一看,竟然都是錢。
他的妻就把埋錢的地方告訴他,挖開一看,錢全沒了。
姓邢的後來得到一個自然生成的石龜,形狀和真龜一樣。
他把石龜放在院子裡的石榴樹下。
有的人看到了就說這是寶物。
于是就把石龜收放到筐箧之中。
從此,他家稍稍充足了些,後來居然過得很富了。
林氏 汀州有林氏,其先嘗為郡守,罷任家居。
一日,天忽雨錢,充積其家。
林氏乃整衣冠,仰天而祝曰:“非常之事,必将為禍。
于此速止,林氏之福也。
”應聲則止。
所收已钜萬,至今為富人雲。
(出《稽神錄》) 汀州有個姓林的人,他的先人曾經做過郡守,罷任以後一直在家裡閑居。
一天,天下的是錢雨,滿地是錢。
全家老老少少
岑文本雖然知道這些,但他自己的錢财還是越來越多,官做到中書令。
十年之後,忽然失去了那枚古錢,岑文本便死了。
王清 元和初,洛陽村百姓王清,傭力得錢五锾(“锾”原作“錠”,據明抄本改),因買田畔一枯栗樹,将為薪以求利。
經宿,為鄰人盜斫。
創及腹,忽有黑蛇,舉首如臂。
語人曰:“我王清本也,汝勿斫!”其人驚懼,失斤而走。
及明,王清率子孫薪之,複掘其根下,得大甕二,散錢實之。
王清因是獲利如歸,十餘年巨富。
遂甃錢成形龍,号王清本。
(出《
夜裡,有一個鄰人去偷砍這棵栗樹。
砍入樹身,忽然有一條黑蛇,擡起像人的手臂那麼粗的頭來,對偷砍樹的人說:“我是王清的樹幹,你不要砍!”那人吓得魂飛魄散,丢下斧子就跑。
等到天明,王清率領子孫把枯樹砍倒,又往樹根底下挖,挖出來兩口大甕,裡面裝滿了零散的錢。
王清因此獲利而歸,十幾年之後成為巨富。
那事之後,甕裡的錢就化作龍形,這錢稱作“王清本”。
建安村人 建安有村人,乘小舟往來建(“建”原作“見”,據明抄本改)溪中,賣薪為業。
嘗泊舟登岸,将伐薪。
忽見山上有數錢流下,稍上尋之,累獲數十。
可及山半,有大樹。
下有大甕。
高五六尺,錢滿其中。
而甕小欹,故錢流出。
子是推而正之,以石搘之。
以衣襟貯五百餘而歸。
盡率家人複往,将盡取。
既至,得舊路,見大樹而亡其甕。
村人徘徊,數日不能去。
夜夢人告之曰:“此錢有主。
向為甕欹,以五百顧爾正之。
餘不可妄想也。
”(出《稽神錄》) 建安有個村人,撐着小船往返于建溪之上,賣柴為生。
有一天,他把船靠了岸,上山砍柴,忽然看見山上有幾枚錢滾下來。
他往上尋找,一共拾到幾十枚。
尋到山半腰,他看到一棵大樹,大樹下有一口大甕,甕高五六尺,裡邊裝滿了錢。
但是甕稍微歪斜一點,所以錢能流出來。
于是他去把甕推正,用石頭支住。
然後他脫下衣服,包了五百多拿回家。
他馬上就領着全家人返回去,要把那些錢全弄回來。
來到山上,找到原先那條路,很快就又來到那棵大樹下。
但是那口大甕卻不知哪裡去了。
那人悔恨得要死,徘徊了好幾天也不肯離開。
一天夜裡他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告訴他說:“那些錢是有主的。
幾天前因為甕歪了,用五百錢雇你把甕弄正罷了,其餘的錢不可妄想。
” 徐仲寶 徐仲寶者,長沙人。
所居道南有大枯樹,合數大抱。
有仆夫灑掃其下,沙中獲錢百餘,以告仲寶。
仲寶自往,亦獲數百。
自爾每須錢,即往掃其下,必有所得。
如是積年,凡得數十萬。
仲寶後至揚都,選授舒城令。
暇日,與家人共坐地中,忽有白氣甚勁烈,斜飛向外而去。
中若有物,其妻以手攫之,得一玉蛱蝶。
制作精妙,人莫能測。
後為樂平令,家人複往,于廚側鼠穴中,得錢甚多。
仲寶即率人掘之,深數尺,有一白雀飛出,止于庭樹。
其下獲錢至百萬,錢盡,白雀乃去,不知所之。
(出《稽神錄》) 徐仲寶是長沙人。
他家道南有一棵大枯樹,好幾抱粗。
一個仆人灑掃樹下,從沙土中拾到一百多錢。
仆人把這事告訴了徐仲寶,徐仲寶親自前往,也拾到幾百錢。
從此以後,每當需要錢花,他就到樹下灑掃,總有不小的收獲。
如此累計一年,共得錢好幾十萬。
徐仲寶後來到了揚都,被選授為舒城縣令。
一天無事,與家人共同坐在院子裡閑談,忽然有一股猛烈的白色氣體向外斜飛而去,氣中好像有什麼東西。
他的妻子伸手一抓,抓到一個玉蛱蝶。
玉蛱蝶的做工十分精巧,誰也不能解釋這是怎麼回事。
後來他又調任樂平令,家人又要跟着前往,搬家時在廚房旁邊的耗子洞中發現了不少錢。
于是徐仲寶率領人往下挖掘,挖了幾尺深的時候,有一隻白色小鳥飛出來,落到院子裡的一棵樹上。
于是在樹下得錢一百多萬。
錢收完之後,小鳥飛去,不知飛向何方。
邢氏 建業有庫子姓邢,家貧。
聚錢滿二千,辄病,或失去。
其妻竊聚錢,埋于地中。
一夕,忽聞有聲如蟲飛,自地出,穿窗戶而去,有觸牆壁墜地者。
明日視之,皆錢。
其妻乃告埋瘗之處,發視皆亡矣。
邢後得一自然石龜,其狀如真,置庭中石榴樹下。
或見之曰:“此寶物也。
”因收置筐箧中。
自爾稍充足,後頗富矣。
(出《稽神錄》) 建業有個管庫的人姓邢,他家裡很窮。
他攢錢攢到兩千就生病。
他的錢有的就丢失了。
他的妻子偷偷地攢錢,埋到地下。
一天夜裡,忽然聽到有一種聲音象小蟲在飛,是從地裡鑽出來的,穿過窗戶飛去。
有撞到牆上然後落到地上的,天亮一看,竟然都是錢。
他的妻就把埋錢的地方告訴他,挖開一看,錢全沒了。
姓邢的後來得到一個自然生成的石龜,形狀和真龜一樣。
他把石龜放在院子裡的石榴樹下。
有的人看到了就說這是寶物。
于是就把石龜收放到筐箧之中。
從此,他家稍稍充足了些,後來居然過得很富了。
林氏 汀州有林氏,其先嘗為郡守,罷任家居。
一日,天忽雨錢,充積其家。
林氏乃整衣冠,仰天而祝曰:“非常之事,必将為禍。
于此速止,林氏之福也。
”應聲則止。
所收已钜萬,至今為富人雲。
(出《稽神錄》) 汀州有個姓林的人,他的先人曾經做過郡守,罷任以後一直在家裡閑居。
一天,天下的是錢雨,滿地是錢。
全家老老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