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四 寶五(雜寶下)
關燈
小
中
大
崔侁把這事奏明天子。
”又對真如說:“以前交給你的小囊,裡邊裝有五件寶貝,一般官員可以觀看。
現在給你的八件寶物,隻有做帝王的可以看。
你千萬不要弄錯了。
”于是就詳細地将寶物的名稱、用法講授給真如。
而後又讓黑衣人把真如送回來。
第二天,真如到縣府向縣令王滔之言明此事。
王滔之具狀向州裡告。
州裡得到王滔之的狀子,正趕上刺史馬上就要出行,他便把縣裡的狀子交給從事盧恒說:“安宜縣有個妖怪尼姑的事兒,太怪了,你趕緊去過問一下。
盧恒便來到安宜縣,審問真如,要按王法懲辦她。
真如說:“上帝有命令,誰敢違抗?再說這些寶貝也不是人工所能做出來的,又何必多疑呢?”于是她就把錦囊中的五件寶貝展示給盧恒。
第一件叫“玄黃天符”,形如笏闆,長有八寸多,寬三寸,上圓下方,接近圓的地方有小孔,是黃玉做成的,顔色像蒸熟的栗子,深沉如凝脂。
有此寶可避人間兵疫邪疠。
第二件叫“玉雞”,羽毛和花紋全都具備,是白玉做成的,做帝王的用孝道治理天下,這寶貝就能在人間出現。
第三件叫“谷璧”,也是用白玉做成,直徑五六寸,上面米粒狀的花紋,和雕刻出的沒什麼兩樣,做帝王的得了它,能讓天下的五谷年年豐收。
第四件叫“王母玉環”,兩隻,也是白玉制成,徑六寸,做帝王的得了它,能讓外國歸順。
這些寶貝件件都光彩煥然,不同尋常。
盧恒說:“這些玉都是真的,可怎麼知道它們是寶呢?”真如便把五件寶貝全都端出來,往空中一舉,寶光全都射向太陽,光芒萬丈,仰望望不到盡頭,盧恒和縣吏一塊觀看,都感到驚異。
第二天崔侁來到,盧恒便對他說:“這些寶物可能是天賜的,不是人能辦到的。
”崔侁又查驗一番和盧恒說的一樣。
他驚歎不已,就報告給節度使崔圓。
崔圓覺得挺怪,把真如傳來,要一樣一樣地驗看寶貝。
真如說不行,崔圓非看不可,真如拗他不過,隻好又拿出那八件寶物給他看。
第一件是“如意寶珠”,形狀是正圓形的,雞蛋大小,光色晶瑩明澈,放在屋裡,明如滿月。
第二件是“紅靺鞨”,像一個大栗子那麼大,像個紅色櫻桃那樣又紅又軟,看上去很容易弄碎,觸一下,才知道既堅硬又沉重,很難擊破。
第三件是襖奴珠,其形狀像個圓環,四分缺一直徑足有五六寸。
第四件是“玉印”,半隻手大小,上面的花紋像粗而凹陷的印文,中間填上東西便現出形來。
第五件是“皇後采桑鈎”,二枚,長五六寸,筷子那麼粗,像金的,又像銀的,還像熟銅的。
第六件是“雷公石”,兩枚,形狀像斧,長四寸,寬一寸左右,沒有孔,細膩光滑酷似青玉。
把這八寶放在日下,隻見白氣連天;把它們放到屋裡,則見燭光如月。
至于那鎮壓邪惡腥穢的辦法,真如秘而不宣,誰也不知。
崔圓要奏明天子,真如說:“天帝命崔侁去做此事,你硬要做是為什麼呢?”崔圓恐懼而止。
于是崔侁派盧恒随真如一起前去獻寶。
當時史朝義正圍困宋州,又向南攻下申州,淮河路不通,就取道長江而上。
四月十三日到達京都。
這時肅宗正卧病不起。
他看了寶貝之後,急忙讓人把代宗召來,說道:“你從楚王立為皇太子,現在上天賜寶,從楚州那邊送來,這是上天助你,你應該珍重這些寶貝才是。
”代宗拜了兩拜,接受上天所賜。
因此得寶當天就改年号為寶應元年。
他登基之後,就把楚州升為上州,把縣升為望縣,改安宜縣名為寶應縣。
刺史及獻寶者都有擢升。
賜号真如為“寶和大師”,受寵及賞賜都勝過他人。
從此以後兵亂漸息,年年五谷豐登,天下百姓過上了小康生活,寶應之符果真應驗了。
真如所居的得寶之地,風調雨順,萬物豐茂。
遺址後來由六合縣尉崔珵居住。
相傳說,至今西域胡人走到那裡,沒有不望着那住所下拜的。
靈光豆 代宗大曆中,日林國獻靈光豆龍角钗。
因其國有海,東北四方裡。
國西怪石方數百裡,光明澄澈,可鑒人五髒六腑。
亦謂之仙人鏡。
國人有疾,辄照之,使知起于某髒某腑。
即自采神草餌之,無不愈焉。
靈光豆,大小類中華之菉豆,其色殷紅,而光芒可長數尺。
本國亦謂之诘多珠。
和石上菖蒲葉煮之,即大如鵝卵。
其中純紫。
稱之可重一斤。
帝啗一丸,歎其香美無比,而數日不複言饑渴。
龍角钗類玉,绀色,上刻蛟龍之形。
精巧奇麗,非人所制。
帝賜獨孤妃子。
與帝同泛舟于龍池,有紫雲自二上而生,俄頃滿于舟中。
帝由是命置之于堂内,以水噴之,化為二龍,騰空東去矣。
(出《杜陽雜編》) 代宗大曆年間,日林國獻來靈光豆和龍角钗。
這個國家有個大湖,一裡見方那麼大。
國西有怪石,方圓幾百裡。
怪石光明澄澈。
可以照見人的五髒六腑。
也叫“仙人鏡”。
他們國家的人有病,總是先照仙人鏡,弄清楚某髒某腑什麼部位有病了,就去采草藥治療,沒有治不好的。
靈光豆,大小像中國的綠豆,顔色殷紅,而發出的光芒長達數尺。
他們本國人也叫它“诘多珠”。
綠豆大小的一粒靈光豆,如果和石上菖蒲葉一塊煮,就能煮成鵝蛋那麼大。
它裡邊是純紫色的,重量可達到一斤。
皇上吃一丸,贊美它香味無比,而且好幾天不再感到饑渴。
龍角钗類似一種玉,青紅色,上面刻有蛟龍的圖形,精巧奇麗,簡直不像人工做的。
皇上把它賜給獨孤妃子。
獨孤妃子和皇上同舟泛于龍池,二人頭上便生出一團紫雲,頃刻間紫雲便充滿舟中。
皇上于是命人将此钗放到堂内,用水噴它,它便化成兩條龍,騰空向東飛去。
萬佛山 上崇釋氏教,乃春百品香(“香”原作“山”,據明抄本改)和銀粉以塗佛
”又對真如說:“以前交給你的小囊,裡邊裝有五件寶貝,一般官員可以觀看。
現在給你的八件寶物,隻有做帝王的可以看。
你千萬不要弄錯了。
”于是就詳細地将寶物的名稱、用法講授給真如。
而後又讓黑衣人把真如送回來。
第二天,真如到縣府向縣令王滔之言明此事。
王滔之具狀向州裡告。
州裡得到王滔之的狀子,正趕上刺史馬上就要出行,他便把縣裡的狀子交給從事盧恒說:“安宜縣有個妖怪尼姑的事兒,太怪了,你趕緊去過問一下。
盧恒便來到安宜縣,審問真如,要按王法懲辦她。
真如說:“上帝有命令,誰敢違抗?再說這些寶貝也不是人工所能做出來的,又何必多疑呢?”于是她就把錦囊中的五件寶貝展示給盧恒。
第一件叫“玄黃天符”,形如笏闆,長有八寸多,寬三寸,上圓下方,接近圓的地方有小孔,是黃玉做成的,顔色像蒸熟的栗子,深沉如凝脂。
有此寶可避人間兵疫邪疠。
第二件叫“玉雞”,羽毛和花紋全都具備,是白玉做成的,做帝王的用孝道治理天下,這寶貝就能在人間出現。
第三件叫“谷璧”,也是用白玉做成,直徑五六寸,上面米粒狀的花紋,和雕刻出的沒什麼兩樣,做帝王的得了它,能讓天下的五谷年年豐收。
第四件叫“王母玉環”,兩隻,也是白玉制成,徑六寸,做帝王的得了它,能讓外國歸順。
這些寶貝件件都光彩煥然,不同尋常。
盧恒說:“這些玉都是真的,可怎麼知道它們是寶呢?”真如便把五件寶貝全都端出來,往空中一舉,寶光全都射向太陽,光芒萬丈,仰望望不到盡頭,盧恒和縣吏一塊觀看,都感到驚異。
第二天崔侁來到,盧恒便對他說:“這些寶物可能是天賜的,不是人能辦到的。
”崔侁又查驗一番和盧恒說的一樣。
他驚歎不已,就報告給節度使崔圓。
崔圓覺得挺怪,把真如傳來,要一樣一樣地驗看寶貝。
真如說不行,崔圓非看不可,真如拗他不過,隻好又拿出那八件寶物給他看。
第一件是“如意寶珠”,形狀是正圓形的,雞蛋大小,光色晶瑩明澈,放在屋裡,明如滿月。
第二件是“紅靺鞨”,像一個大栗子那麼大,像個紅色櫻桃那樣又紅又軟,看上去很容易弄碎,觸一下,才知道既堅硬又沉重,很難擊破。
第三件是襖奴珠,其形狀像個圓環,四分缺一直徑足有五六寸。
第四件是“玉印”,半隻手大小,上面的花紋像粗而凹陷的印文,中間填上東西便現出形來。
第五件是“皇後采桑鈎”,二枚,長五六寸,筷子那麼粗,像金的,又像銀的,還像熟銅的。
第六件是“雷公石”,兩枚,形狀像斧,長四寸,寬一寸左右,沒有孔,細膩光滑酷似青玉。
把這八寶放在日下,隻見白氣連天;把它們放到屋裡,則見燭光如月。
至于那鎮壓邪惡腥穢的辦法,真如秘而不宣,誰也不知。
崔圓要奏明天子,真如說:“天帝命崔侁去做此事,你硬要做是為什麼呢?”崔圓恐懼而止。
于是崔侁派盧恒随真如一起前去獻寶。
當時史朝義正圍困宋州,又向南攻下申州,淮河路不通,就取道長江而上。
四月十三日到達京都。
這時肅宗正卧病不起。
他看了寶貝之後,急忙讓人把代宗召來,說道:“你從楚王立為皇太子,現在上天賜寶,從楚州那邊送來,這是上天助你,你應該珍重這些寶貝才是。
”代宗拜了兩拜,接受上天所賜。
因此得寶當天就改年号為寶應元年。
他登基之後,就把楚州升為上州,把縣升為望縣,改安宜縣名為寶應縣。
刺史及獻寶者都有擢升。
賜号真如為“寶和大師”,受寵及賞賜都勝過他人。
從此以後兵亂漸息,年年五谷豐登,天下百姓過上了小康生活,寶應之符果真應驗了。
真如所居的得寶之地,風調雨順,萬物豐茂。
遺址後來由六合縣尉崔珵居住。
相傳說,至今西域胡人走到那裡,沒有不望着那住所下拜的。
靈光豆 代宗大曆中,日林國獻靈光豆龍角钗。
因其國有海,東北四方裡。
國西怪石方數百裡,光明澄澈,可鑒人五髒六腑。
亦謂之仙人鏡。
國人有疾,辄照之,使知起于某髒某腑。
即自采神草餌之,無不愈焉。
靈光豆,大小類中華之菉豆,其色殷紅,而光芒可長數尺。
本國亦謂之诘多珠。
和石上菖蒲葉煮之,即大如鵝卵。
其中純紫。
稱之可重一斤。
帝啗一丸,歎其香美無比,而數日不複言饑渴。
龍角钗類玉,绀色,上刻蛟龍之形。
精巧奇麗,非人所制。
帝賜獨孤妃子。
與帝同泛舟于龍池,有紫雲自二上而生,俄頃滿于舟中。
帝由是命置之于堂内,以水噴之,化為二龍,騰空東去矣。
(出《杜陽雜編》) 代宗大曆年間,日林國獻來靈光豆和龍角钗。
這個國家有個大湖,一裡見方那麼大。
國西有怪石,方圓幾百裡。
怪石光明澄澈。
可以照見人的五髒六腑。
也叫“仙人鏡”。
他們國家的人有病,總是先照仙人鏡,弄清楚某髒某腑什麼部位有病了,就去采草藥治療,沒有治不好的。
靈光豆,大小像中國的綠豆,顔色殷紅,而發出的光芒長達數尺。
他們本國人也叫它“诘多珠”。
綠豆大小的一粒靈光豆,如果和石上菖蒲葉一塊煮,就能煮成鵝蛋那麼大。
它裡邊是純紫色的,重量可達到一斤。
皇上吃一丸,贊美它香味無比,而且好幾天不再感到饑渴。
龍角钗類似一種玉,青紅色,上面刻有蛟龍的圖形,精巧奇麗,簡直不像人工做的。
皇上把它賜給獨孤妃子。
獨孤妃子和皇上同舟泛于龍池,二人頭上便生出一團紫雲,頃刻間紫雲便充滿舟中。
皇上于是命人将此钗放到堂内,用水噴它,它便化成兩條龍,騰空向東飛去。
萬佛山 上崇釋氏教,乃春百品香(“香”原作“山”,據明抄本改)和銀粉以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