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四 寶五(雜寶下)
關燈
小
中
大
卷第四百四寶五(雜寶下)
肅宗朝八寶靈光豆萬佛山玳瑁盆辟塵巾浮光裘(有目無文)
重明枕三寶村火玉馬腦櫃岑氏
肅宗朝八寶
開元中,有李氏者,嫁于賀若氏。
賀若氏卒,乃舍俗為尼,号曰真如。
家于鞏縣孝義橋。
其行高潔,遠近宗推之。
天寶元年,七月七日,真如于精舍戶外盥濯之間,忽有五色雲氣,自東而來。
雲中引手,不見其形。
徐以囊授真如曰:“寶之。
慎勿言也?”真如謹守,不敢失墜。
天寶末,祿山作亂,中原鼎沸,衣冠南走,真如展轉流寓于楚州安宜縣。
肅宗元年,建子月十八日夜,真如所居,忽見二人,衣皂衣。
引真如東南而行,可五六十步,值一城。
樓觀嚴飾,兵衛整肅。
皂衣者指之曰:“化城也。
”城有大殿。
一人衣紫衣,戴寶冠。
号為天帝。
複有二十餘人,衣冠亦如之,呼為諸天。
諸天坐,命真如進。
,而諸天相謂曰:“下界喪亂時久,殺戮過多,腥穢之氣,達于諸天。
不知何以救之?”一天曰:“莫若以神寶壓之。
”又一天曰:“當用第三寶。
”又一天曰:“今厲氣方盛,穢毒凝固,第三寶不足以勝之,須以第二寶,則兵可息,亂世可清也。
”天帝曰:“然”因出寶授真如曰:汝往令刺史崔侁,進達于天子。
”複謂真如曰:“前所授汝小囊,有寶五段,人臣可得見之。
今者八寶,唯王者所宜見之。
汝慎勿易也。
”乃具以寶名及所用之法授真如。
已而複令皂衣者送之。
翼日,真如詣縣。
攝令王滔之,以狀聞州。
州得滔之狀,會刺史将行。
以縣狀示從事盧恒曰:“安宜縣有妖尼之事,怪之甚也,亟往訊之。
”恒至縣,召真如,欲以王法加之。
真如曰:“上帝有命,誰敢廢墜!且寶非人力所緻,又何疑焉?”乃以囊中五寶示恒。
其一曰“玄黃天符”,形如笏。
長可八寸餘,闊三寸。
上圓下方,近圓有孔。
黃玉也。
色比蒸栗,潭若凝脂。
辟人間兵疫邪疠。
其二曰“玉雞”,毛文悉備,白玉也。
王者以孝理天下則見。
其三曰“谷璧”,白玉也。
徑五六寸。
其文粟粒自生,無異雕镌之狀。
王者得之,即五谷豐稔。
其四曰“王母玉環”。
二枚,亦白玉也。
徑六寸,好倍于肉。
王者得之,能令外國歸複。
其玉色光彩益發,特異于常。
盧恒曰:“玉信玉矣,安知寶乎?”真如乃悉出寶盤,向空照之,其光皆射日,仰望不知光之所極也。
恒與縣吏同視,鹹異之。
翌日侁至,恒白于侁曰:“寶蓋天授,非人事也。
”侁覆驗無異,歎駭久之,即具事白報節度使崔圓。
圓異之,征真如詣府,欲曆觀之。
真如曰:“不可。
”圓固強之。
真如不得已,又出八寶。
一曰“如意寶珠”,其形正圓,大如雞卵,光色瑩澈。
置之堂中,明如滿月。
其二曰“紅靺鞨”,大如巨栗,赤爛若朱櫻。
視之可應手而碎,觸之則堅重不可破也。
其三曰“琅王幹珠”,其形如環,四分缺一,徑可五六寸。
其四曰“玉印”,大如半手,其文如鹿陷之印,中著物則形見。
其五曰“皇後采桑鈎”,二枚,長五六寸,其細如筋。
屈其末。
似金又似銀,又類熟銅。
其六曰“雷公石”,二枚,斧形。
長可四寸,闊寸許。
無孔。
膩如青玉。
八寶置之日中,則白氣連天;措諸陰室,則燭耀如月。
其所壓勝之法,真如皆秘,不可得而知也。
圓為錄表奏之。
真如曰:“天命崔侁,事為若何。
”圓懼而止。
侁乃遺盧恒随真如上獻。
時史朝義方圍宋州,又南陷申州,淮河道絕,遂取江路而上,抵商山入關。
以建巳月十三日達京。
時肅宗寝疾方甚,視寶,促召代宗謂曰:“汝自(“自”原作“是”,據明抄本改)楚王為皇太子,今上天賜寶,獲于楚州。
天許汝也,宜保愛之。
”代宗再拜受賜。
得寶之故,即日改為寶應元年。
上既登位,及升楚州為上州,縣為望縣,改縣名安宜為寶應焉。
刺史及進寶官,皆有超擢。
号真如為“寶和大師”,寵錫有加。
自後兵革漸偃,年谷豐登,封域之内,幾至小康。
寶應之符驗也。
真如所居之地得寶,河壖高敞,境物潤茂。
遺址後為六合縣尉崔珵所居。
西堂之間,相傳雲。
西域胡人過其傍者,至今莫不望其處而瞻禮焉。
(出《杜陽雜編》) 開元年間,有一個姓李的女子嫁給一個姓賀若的為妻。
賀若死了。
姓李的就出家當了尼姑,法号真如。
她的家在鞏縣孝義橋,因為她品行高潔,所以遠近聞名,人人敬佩。
天寶元年七月七日,真如在精舍窗外洗漱,忽然有一團五色的雲氣,從東方飄來。
雲霧中伸出一隻手,卻看不到人的身形。
那隻手徐徐地把一個錦囊交給真如說:“珍藏它,千萬不要告訴别人。
”真如謹守秘密,不敢有所閃失。
天寶末年,安祿山作亂,中原一時間人心慌慌,人們一齊向南奔逃。
真如也不例外,輾轉流落到楚州安宜縣。
肅宗元年,建子月十八日夜間,真如在自己的住處,忽然看見兩個穿黑衣服的人。
兩個黑衣人拉着真如向東南方向行走。
走了五六十步,面前出現一城。
城的建築雄偉壯觀,城下的兵衛齊整嚴肅。
進到城裡之後,見城中有大殿。
殿上,一人穿紫衣,戴寶冠,被稱作天帝。
又有二十多人,衣冠和天帝差不多,被稱為諸天。
諸天入座之後,才讓真如進去。
然後諸天互相議論道:“人世間喪亂的時間很久了,殺人太多了,腥臭污穢之氣直沖雲天,不知如何才能拯救?”一個諸天說:“不如用神寶把邪惡之氣壓住。
”又一個諸天說:“那就應該用第三件寶貝。
”又一個諸天說:“現在邪惡之氣正盛,污穢之物會聚,第三件寶貝怕不能取勝,得用第二件寶貝才能息兵平亂。
”天帝說:“說得對!”于是取出寶貝交給真如說:“你去讓刺史
賀若氏卒,乃舍俗為尼,号曰真如。
家于鞏縣孝義橋。
其行高潔,遠近宗推之。
天寶元年,七月七日,真如于精舍戶外盥濯之間,忽有五色雲氣,自東而來。
雲中引手,不見其形。
徐以囊授真如曰:“寶之。
慎勿言也?”真如謹守,不敢失墜。
天寶末,祿山作亂,中原鼎沸,衣冠南走,真如展轉流寓于楚州安宜縣。
肅宗元年,建子月十八日夜,真如所居,忽見二人,衣皂衣。
引真如東南而行,可五六十步,值一城。
樓觀嚴飾,兵衛整肅。
皂衣者指之曰:“化城也。
”城有大殿。
一人衣紫衣,戴寶冠。
号為天帝。
複有二十餘人,衣冠亦如之,呼為諸天。
諸天坐,命真如進。
,而諸天相謂曰:“下界喪亂時久,殺戮過多,腥穢之氣,達于諸天。
不知何以救之?”一天曰:“莫若以神寶壓之。
”又一天曰:“當用第三寶。
”又一天曰:“今厲氣方盛,穢毒凝固,第三寶不足以勝之,須以第二寶,則兵可息,亂世可清也。
”天帝曰:“然”因出寶授真如曰:汝往令刺史崔侁,進達于天子。
”複謂真如曰:“前所授汝小囊,有寶五段,人臣可得見之。
今者八寶,唯王者所宜見之。
汝慎勿易也。
”乃具以寶名及所用之法授真如。
已而複令皂衣者送之。
翼日,真如詣縣。
攝令王滔之,以狀聞州。
州得滔之狀,會刺史将行。
以縣狀示從事盧恒曰:“安宜縣有妖尼之事,怪之甚也,亟往訊之。
”恒至縣,召真如,欲以王法加之。
真如曰:“上帝有命,誰敢廢墜!且寶非人力所緻,又何疑焉?”乃以囊中五寶示恒。
其一曰“玄黃天符”,形如笏。
長可八寸餘,闊三寸。
上圓下方,近圓有孔。
黃玉也。
色比蒸栗,潭若凝脂。
辟人間兵疫邪疠。
其二曰“玉雞”,毛文悉備,白玉也。
王者以孝理天下則見。
其三曰“谷璧”,白玉也。
徑五六寸。
其文粟粒自生,無異雕镌之狀。
王者得之,即五谷豐稔。
其四曰“王母玉環”。
二枚,亦白玉也。
徑六寸,好倍于肉。
王者得之,能令外國歸複。
其玉色光彩益發,特異于常。
盧恒曰:“玉信玉矣,安知寶乎?”真如乃悉出寶盤,向空照之,其光皆射日,仰望不知光之所極也。
恒與縣吏同視,鹹異之。
翌日侁至,恒白于侁曰:“寶蓋天授,非人事也。
”侁覆驗無異,歎駭久之,即具事白報節度使崔圓。
圓異之,征真如詣府,欲曆觀之。
真如曰:“不可。
”圓固強之。
真如不得已,又出八寶。
一曰“如意寶珠”,其形正圓,大如雞卵,光色瑩澈。
置之堂中,明如滿月。
其二曰“紅靺鞨”,大如巨栗,赤爛若朱櫻。
視之可應手而碎,觸之則堅重不可破也。
其三曰“琅王幹珠”,其形如環,四分缺一,徑可五六寸。
其四曰“玉印”,大如半手,其文如鹿陷之印,中著物則形見。
其五曰“皇後采桑鈎”,二枚,長五六寸,其細如筋。
屈其末。
似金又似銀,又類熟銅。
其六曰“雷公石”,二枚,斧形。
長可四寸,闊寸許。
無孔。
膩如青玉。
八寶置之日中,則白氣連天;措諸陰室,則燭耀如月。
其所壓勝之法,真如皆秘,不可得而知也。
圓為錄表奏之。
真如曰:“天命崔侁,事為若何。
”圓懼而止。
侁乃遺盧恒随真如上獻。
時史朝義方圍宋州,又南陷申州,淮河道絕,遂取江路而上,抵商山入關。
以建巳月十三日達京。
時肅宗寝疾方甚,視寶,促召代宗謂曰:“汝自(“自”原作“是”,據明抄本改)楚王為皇太子,今上天賜寶,獲于楚州。
天許汝也,宜保愛之。
”代宗再拜受賜。
得寶之故,即日改為寶應元年。
上既登位,及升楚州為上州,縣為望縣,改縣名安宜為寶應焉。
刺史及進寶官,皆有超擢。
号真如為“寶和大師”,寵錫有加。
自後兵革漸偃,年谷豐登,封域之内,幾至小康。
寶應之符驗也。
真如所居之地得寶,河壖高敞,境物潤茂。
遺址後為六合縣尉崔珵所居。
西堂之間,相傳雲。
西域胡人過其傍者,至今莫不望其處而瞻禮焉。
(出《杜陽雜編》) 開元年間,有一個姓李的女子嫁給一個姓賀若的為妻。
賀若死了。
姓李的就出家當了尼姑,法号真如。
她的家在鞏縣孝義橋,因為她品行高潔,所以遠近聞名,人人敬佩。
天寶元年七月七日,真如在精舍窗外洗漱,忽然有一團五色的雲氣,從東方飄來。
雲霧中伸出一隻手,卻看不到人的身形。
那隻手徐徐地把一個錦囊交給真如說:“珍藏它,千萬不要告訴别人。
”真如謹守秘密,不敢有所閃失。
天寶末年,安祿山作亂,中原一時間人心慌慌,人們一齊向南奔逃。
真如也不例外,輾轉流落到楚州安宜縣。
肅宗元年,建子月十八日夜間,真如在自己的住處,忽然看見兩個穿黑衣服的人。
兩個黑衣人拉着真如向東南方向行走。
走了五六十步,面前出現一城。
城的建築雄偉壯觀,城下的兵衛齊整嚴肅。
進到城裡之後,見城中有大殿。
殿上,一人穿紫衣,戴寶冠,被稱作天帝。
又有二十多人,衣冠和天帝差不多,被稱為諸天。
諸天入座之後,才讓真如進去。
然後諸天互相議論道:“人世間喪亂的時間很久了,殺人太多了,腥臭污穢之氣直沖雲天,不知如何才能拯救?”一個諸天說:“不如用神寶把邪惡之氣壓住。
”又一個諸天說:“那就應該用第三件寶貝。
”又一個諸天說:“現在邪惡之氣正盛,污穢之物會聚,第三件寶貝怕不能取勝,得用第二件寶貝才能息兵平亂。
”天帝說:“說得對!”于是取出寶貝交給真如說:“你去讓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