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三 寶四(雜寶上)

關燈


    ”韋弇聽他講完,特别高興,就和那人一起向南而行。

    走出十裡,來到鄭氏亭前。

    亭子高高聳立,四面環山,鮮花盛開成門,煙纏霧繞為牆。

    韋弇簡直都要看傻了。

    心裡歎道:“可真是世外之境啊!”這時候使者說了聲“請進”。

    進去後,見亭上有十幾位仙女,都有傾城傾國的姿色。

    仙女們亭亭玉立,衣袖飄飄。

    那些侍奉在左右的,也是十來個人。

    所飾紋繡影影綽綽,幾乎不能看清。

    有一位仙女望着韋弇說:“韋進士來啦!”于是讓左右快請韋弇上亭。

    韋弇順着斜欄一層層上去,立即就拜。

    衆仙女高興地說:“你聽說過劉阮的事吧?現在你也象劉阮那樣了。

    我們願意陪你喝個一醉方休,風流盡緻,你以為如何?”韋弇說:“沒想到今天我也成了劉阮,真是太幸運了。

    但是這是什麼地方?你們都是幹什麼的?請告訴我好嗎?”衆仙女說:“我們是玉清之女,在這居住很久了。

    這地方叫玉清宮。

    聽說你是落第的進士,客遊至此,想去請你,又怕你不理而受到羞辱,所以假借鄭氏之亭讓你來。

    果然如我們所願。

    雖然這是仙府,雖然說凡人不能在仙界久留,但是你在這裡,保你沒有任何損害。

    虧請你不要懷疑。

    ”于是就讓人在亭中設宴。

    絲竹齊奏,樂聲清娓婉轉,悠悠然不絕于耳,不是人間所能聽到的曲調。

    酒到酣處,衆仙女說:“我們聽說大唐天子崇尚神仙。

    我們有一支新樂曲,名叫‘紫雲’,想送給唐天子。

    你是唐人,替我們把曲子交給天子,可以嗎?”韋弇說:“我是一個普通書生,在長安城中,隻是個區區小人物,連天子的大門口都看不到,我又不懂音樂,怎麼能辦得到呢?”衆仙女說:“既然你辦不到,我們托夢傳給他也是可以的。

    ”又說:“我們有三件寶貝,要贈送給你。

    這幾件寶貝能讓你富比王侯,請你笑納!”于是就讓左右取來那三件寶貝。

    首先拿出來的是一隻杯子。

    杯子呈碧綠色,光亮透明。

    仙女看着韋弇說:“這是碧瑤杯。

    ”接着拿出來的是一個枕頭,樣子像玉,微微發紅,說:“這是紅蕤枕。

    ”又拿出一個小匣,紫色,也像玉,但是比玉瑩澈光亮,說:“這是紫玉匣。

    ”然後就全送給韋弇。

    韋弇拜謝之後便離去。

    走了不到一裡地。

    回頭望亭,茫茫然什麼都沒有了。

    韋弇感到非常奇怪。

    到底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

    于是他帶着三件寶物回到了長安。

    第二年又落第,東遊到廣陵,就把三件寶貝拿到市場上出賣。

    有一個胡人見到便下拜說:“這是天下的奇寶啊!盡管千萬年了,但是從來沒人得到過它。

    你是怎麼得到的?”韋弇就告訴了他。

    接着問道:“這是什麼寶呢?”胡人說:“這是真正的玉清三寶啊!”于是胡人用數千萬的價錢買去三寶。

    韋弇從此開始建宅院,成為廣陵的大富豪,到老也沒有做過官。

     寶骨 長安平康坊菩提寺,緣李林甫宅在東,故建鐘樓于西。

    寺内有郭令玳瑁鞭,及郭令王夫人七寶帳。

    寺主元意,多識故事。

    雲,李相每至生日,常轉請此寺僧,就宅設齋。

    有一僧嘗贊佛,施鞍一具,賣之,價直七萬。

    又僧廣有聲,口經數年,次當贊佛。

    因極祝林甫功德,冀獲厚襯。

    畢,簾下出彩篚;香羅帊籍一物,如朽釘,長數寸。

    僧歸,大失所望,慚惋數日。

    且意大臣不容欺已,遂攜至西市,示于胡商,索價一千。

    胡見之,大笑曰:“未也。

    ”更極意言之,加至五百千。

    胡人曰:“此寶價直一千萬。

    ”遂與之。

    僧訪其名。

    曰:“此寶骨也。

    ”(出《酉陽雜俎》) 長安平康坊菩提寺,因為李林甫宅院在東,所以鐘樓就建于西。

    寺裡頭有郭令的玳瑁鞭,以及郭令、王夫人的七寶帳。

    寺主元意知道許多過去的事。

    他說,李林甫每次過生日的時候,往往轉請這寺裡的和尚,就在本宅設齋。

    有一回,一個和尚去念經,李林甫施舍給他一個馬鞍。

    拿出去賣,價值七萬。

    又一和尚廣有名聲,誦經多年,也被請到李林甫家念經。

    于是這位和尚極力稱頌李林甫的功德,希望得到優厚的施舍。

    但是他得到的是一個長數寸,樣子頗像一個朽爛釘子的東西。

    他大失所望,沮喪了多日。

    他想到李林甫這樣的大官不至于欺哄他,就帶着那東西到西市上,給一個胡商看。

    他要價一千。

    胡人大笑道:“要低了。

    ”他使了個大勁,要到五百千。

    胡人說:“此寶價值一千萬!”說完就付錢給他。

    他打聽寶物的名稱。

    胡人說:“這是寶骨。

    ” 紫羜羯 乾元中,國家以克複二京,糧饷不給。

    監察禦史康雲間,為江淮度支。

    率諸江淮商旅百姓五分之一,以補時用。

    洪州,江淮之間一都會也,雲間令錄事參軍李惟燕典其事。

    有一僧人,請率百萬。

    乃于腋下取一(“一僧人”至“取一”十三字原“作波斯胡人者率一萬五千貫腋下”,據明抄本改)小瓶。

    大如合拳。

    問其所實。

    詭不實對(明抄本“實”作“肯”,原本“對”下有“請率百萬”四字,據明抄本删),惟燕以所納給衆,難違其言,詐驚曰:“上人安得此物?必貨此,當不違價。

    ”有波斯胡人見之如其價以市之而去,(“有波斯”至“而去”十五字原作“僧試求五千而去”。

    據明抄本改)胡人至揚州。

    長史鄧景山知其事,以問胡。

    胡雲:“瓶中是紫羜羯。

    人得之者,為鬼神所護,入火不燒,涉水不溺。

    有其物而無其價,非明珠雜貨寶所能及也。

    ”又率胡人一萬貫。

    胡樂輸其财,而不為恨。

    瓶中有珠十二顆。

    (出《廣異記》) 乾元中期,國家因為克複“二京”,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