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 寶一
關燈
小
中
大
而被裴氏的兒子聽到了,回去問小安,小安躲閃着不說這件事,用鞭子抽,始終不說。
于是拷打逼問,任你怎麼樣小安就是不回答。
他們便将小安拘禁起來鎖在屋裡。
恰巧有位畫工來訪小安,為的是買丹砂。
裴氏的兒子引誘着問他,畫工便将他知道的小安得到金子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對裴氏兒子說了。
又說:“我昨天在别人那裡,用一百枚錢,買了一斤丹砂。
丹砂既精又好,所以來這裡想再買一些。
”裴氏越加相信小安得到了金子。
便把小安叫來,将畫工領給他看。
小安說:“我挖到刻字的磚後,在下面得到些金子和丹砂,現在一點都沒有留下。
”裴氏的兒子沒有得到金寶,就又對小安用棍棒進行懲治,小安死也不說。
晚上小安逃了出去。
正好裴氏的仆人,從太原到河内郡,在澤州遇到了小安,小安邀他到街上的酒館喝酒。
二人酒正喝得盡情時,小安有人招呼就離開了,想來大概是去取澤州城北的金子吧。
直到仆人回到裴家對他們說了這件事,他們才明白。
宇文進 夏縣令宇文泰猶子進,嘗于田間得一昆侖子,洗拭之,乃黃金也。
因寶持之。
數載後,财貨充溢,家族蕃昌。
後一夕失之,而産業耗敗矣。
(出《紀聞》) 夏縣縣令宇文泰的侄兒宇文進,曾經在田間揀到一個小玩具昆侖子,把它用水洗淨擦幹一看,是黃金,就把它當作寶貝保存起來。
幾年之後,宇文進家中财産金錢充足,家族興旺昌盛。
後來一天夜晚将昆侖子丢失,因而家中産業便消耗衰敗了。
蘇遏 天寶中,長安永樂裡有一兇宅,居者皆破,後無複人住。
暫至,亦不過宿而卒,遂至廢破。
其舍宇唯堂廳存,因生草樹甚多。
有扶風蘇遏,悾悾遽苦貧窮,知之,乃以賤價,于本主質之。
才立契書,未有一錢歸主。
至夕,乃自攜一榻,當堂鋪設而寝。
一更以後,未寝,出于堂,彷徨而行。
忽見東牆下有一赤物,如人形,無手足,表裡通徹光明。
而叫曰:“咄。
”遏視之不動。
良久,又按聲呼曰:“爛木,咄。
”西牆下有物應曰:“諾。
”問曰:“甚沒人?”曰:“不知。
”又曰:“大硬锵。
”爛木對曰:“可畏。
”良久,乃失赤物所在。
遏下階,中庭呼爛木曰:“金精合屬我,緣沒敢叫喚。
”對曰:“不知。
”遏又問:“承前殺害人者在何處。
”爛木曰:“更無别物,隻是金精。
人福自薄,不合居之,遂喪逝。
亦不曾殺傷耳。
”至明,更無事。
遏乃自假鍬锸之具,(“具”原作“徒”,據明抄本改。
)先于西牆下掘。
入地三尺,見一朽柱,當心木如血色,其堅如石。
後又于東牆下掘兩日,近一丈,方見一方石,闊一丈四寸,長一丈八寸。
上以篆書曰:夏天子紫金三十斤,賜有德者。
遏乃自思:“我何以為德。
”又自為計曰:“我得此寶,然修德亦可禳之。
”沈吟未決,至夜,又歎息不定,其爛木忽語曰:“何不改名為有德,即可矣。
”遏曰善,遂稱有德。
爛木曰:“君子傥能送某于昆明池中,自是不複撓吾人矣。
”有德許之。
明辰更掘丈餘,得一鐵甕,開之,得紫金三十斤。
有德乃還宅價修葺,送爛木于昆明池。
遂閉戶讀書,三年,為範陽請入幕,七年内,獲冀州刺史。
其宅更無事。
(出《博異志》) 天寶年間,長安永樂裡有一座很不吉祥的住宅,居住在這裡的人全都遭殃,以後便沒人再住。
有人暫時到這裡住下,也不過夜就死去,終于使這座住宅荒廢破落,唯有房屋的廳堂還存留着。
由于住宅荒廢因而生長了很多雜草和樹木。
有個扶風人叫蘇遏,人很誠懇卻被家中的貧窮所苦。
知道有這座住宅,便以很便宜的價格,從房主那裡把房子抵押過來。
才立完契書,房主并沒有得到一文錢。
到了晚上,蘇遏就自己提過一張低矮的床,在廳堂當中鋪設好睡下。
一更以後,沒睡着,便出了廳堂,漫無目的地走着。
忽然看見東邊牆根有一個紅色的東西,像人的形狀,沒有手和腳,裡外透徹明亮,它喊叫:“咄!”蘇遏見那東西不動,過了很長時間,又按前次的聲音呼喊道:“爛木,咄!”西邊牆根下有東西應聲說“諾”。
問道:“什麼人?”回答說:“不知道。
”又說:“大硬锵。
”爛木回答說:“可怕。
”又過了很長時間,紅色的東西就不見了。
蘇遏走下台階,在庭院當中叫爛木說:“金精應當注意我,為什麼沒敢叫喚。
”回答說:“不知道。
”蘇遏又問:“在這之前殺害人的東西在什麼地方?”爛木說:“再沒有别的東西,隻是金精。
那些人自己的福分薄,不應該住在這裡,就死去,不曾殺傷。
”直到天明,再沒什麼事。
蘇遏就自己借來鐵鍬,先在西牆下挖。
挖進地下三尺,見一根腐朽的柱子,柱子木心的顔色象血一樣,可它堅硬如石。
後來又在東牆下挖了兩天,挖了将近一丈深,才看見一塊方形石塊,寬一丈四寸,長一丈八寸,上面用篆書寫道:“夏朝天子紫金三十斤,賜給有道德的人。
”蘇遏自己心裡想:我以什麼為德?又自己盤算道:我得了這些财寶,然後再修德,也可消災。
他沉吟不決。
到了晚上,仍歎息不定。
那爛木忽然對他說:“你為什麼不改名叫有德,這樣就可以了。
”蘇遏說:“好。
”于是稱作蘇有德。
爛木說:“君子您倘若能把我送到昆明池中,從此就不會再擾亂人了。
”蘇有德答應了它。
第二天早晨,蘇有德又向下挖了一丈多深。
挖到一個鐵罐,把鐵罐打開,得到紫金三十斤。
蘇有德就把房錢還給了房主并重新修茸了宅院。
把爛木送到昆明池。
于是閉門讀書。
三年後,被範陽節度使請去做幕僚。
七年内,官獲冀州刺史。
那座位宅再沒出過什麼事。
韋思玄 寶應中,有京兆韋思玄,僑居洛陽。
性尚奇,嘗慕神仙之術。
後遊嵩山,有道士教曰:“夫餌金液者,可以延壽。
吾子當先學煉金,如是則可以肩赤松,駕廣成矣。
”思玄于是求煉金之術,積十年,遇術士數百,終不能得其妙。
後一日,有居士辛銳者,貌甚清瘦,偢然有寒色,衣弊裘。
叩思玄門,謂思玄曰:“吾病士,(“士”原作“亡”,據明抄本改。
)窮無所歸。
聞先生好古尚奇,集天下異人方士,我故來谒耳,願先生納之。
”思玄即止居士于舍。
其後居士身疾,臞盡潰血且甚,韋氏一家盡惡之。
思玄嘗诏術士數人會食,而居士不得預。
既具膳,居士突至客前,溺于筵席上,盡濕。
客怒皆起,韋氏家童亦競來罵之,居士遂告去,行至庭,忽亡所見。
思玄與諸客甚異之,因是其溺,乃紫金也,奇光璨然,真曠代之寶。
思玄且驚且歎。
有解者曰:“居士紫金精也。
”征其名氏信矣,且辛者蓋西方庚辛金也。
而“銳”字“兌”從“金”,兌亦西方之正位。
推其義,則吾之解若合符然。
(出《宣室志》)
寶應年間,有個叫韋思玄的京城人,僑居在洛陽。
生性崇尚寄異的事情,曾經羨慕神仙的法術。
後來到嵩山遊覽,有個道士教導他說:“吃金液的人,可以延長壽命。
先生您應當先學煉金,若學會煉金就可以和仙人赤松子、廣成子并肩了。
”韋思玄于是尋求煉金的方法。
過了十年,韋思玄遇見的有道術的人幾百個,可始終沒有掌握煉金的技巧。
後來有一天,有個叫辛銳的居士,相貌非常清瘦,看上去面帶寒色,穿一件破舊的毛皮衣服,敲韋思玄的家門,對韋思玄說:“我是個有病的居士,無家可歸。
聽說先生喜好古怪崇尚奇異,結交天下有奇特本領和有神仙方術的人,所以我特來拜見,願先生能收留我。
”韋思
于是拷打逼問,任你怎麼樣小安就是不回答。
他們便将小安拘禁起來鎖在屋裡。
恰巧有位畫工來訪小安,為的是買丹砂。
裴氏的兒子引誘着問他,畫工便将他知道的小安得到金子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對裴氏兒子說了。
又說:“我昨天在别人那裡,用一百枚錢,買了一斤丹砂。
丹砂既精又好,所以來這裡想再買一些。
”裴氏越加相信小安得到了金子。
便把小安叫來,将畫工領給他看。
小安說:“我挖到刻字的磚後,在下面得到些金子和丹砂,現在一點都沒有留下。
”裴氏的兒子沒有得到金寶,就又對小安用棍棒進行懲治,小安死也不說。
晚上小安逃了出去。
正好裴氏的仆人,從太原到河内郡,在澤州遇到了小安,小安邀他到街上的酒館喝酒。
二人酒正喝得盡情時,小安有人招呼就離開了,想來大概是去取澤州城北的金子吧。
直到仆人回到裴家對他們說了這件事,他們才明白。
宇文進 夏縣令宇文泰猶子進,嘗于田間得一昆侖子,洗拭之,乃黃金也。
因寶持之。
數載後,财貨充溢,家族蕃昌。
後一夕失之,而産業耗敗矣。
(出《紀聞》) 夏縣縣令宇文泰的侄兒宇文進,曾經在田間揀到一個小玩具昆侖子,把它用水洗淨擦幹一看,是黃金,就把它當作寶貝保存起來。
幾年之後,宇文進家中财産金錢充足,家族興旺昌盛。
後來一天夜晚将昆侖子丢失,因而家中産業便消耗衰敗了。
蘇遏 天寶中,長安永樂裡有一兇宅,居者皆破,後無複人住。
暫至,亦不過宿而卒,遂至廢破。
其舍宇唯堂廳存,因生草樹甚多。
有扶風蘇遏,悾悾遽苦貧窮,知之,乃以賤價,于本主質之。
才立契書,未有一錢歸主。
至夕,乃自攜一榻,當堂鋪設而寝。
一更以後,未寝,出于堂,彷徨而行。
忽見東牆下有一赤物,如人形,無手足,表裡通徹光明。
而叫曰:“咄。
”遏視之不動。
良久,又按聲呼曰:“爛木,咄。
”西牆下有物應曰:“諾。
”問曰:“甚沒人?”曰:“不知。
”又曰:“大硬锵。
”爛木對曰:“可畏。
”良久,乃失赤物所在。
遏下階,中庭呼爛木曰:“金精合屬我,緣沒敢叫喚。
”對曰:“不知。
”遏又問:“承前殺害人者在何處。
”爛木曰:“更無别物,隻是金精。
人福自薄,不合居之,遂喪逝。
亦不曾殺傷耳。
”至明,更無事。
遏乃自假鍬锸之具,(“具”原作“徒”,據明抄本改。
)先于西牆下掘。
入地三尺,見一朽柱,當心木如血色,其堅如石。
後又于東牆下掘兩日,近一丈,方見一方石,闊一丈四寸,長一丈八寸。
上以篆書曰:夏天子紫金三十斤,賜有德者。
遏乃自思:“我何以為德。
”又自為計曰:“我得此寶,然修德亦可禳之。
”沈吟未決,至夜,又歎息不定,其爛木忽語曰:“何不改名為有德,即可矣。
”遏曰善,遂稱有德。
爛木曰:“君子傥能送某于昆明池中,自是不複撓吾人矣。
”有德許之。
明辰更掘丈餘,得一鐵甕,開之,得紫金三十斤。
有德乃還宅價修葺,送爛木于昆明池。
遂閉戶讀書,三年,為範陽請入幕,七年内,獲冀州刺史。
其宅更無事。
(出《博異志》) 天寶年間,長安永樂裡有一座很不吉祥的住宅,居住在這裡的人全都遭殃,以後便沒人再住。
有人暫時到這裡住下,也不過夜就死去,終于使這座住宅荒廢破落,唯有房屋的廳堂還存留着。
由于住宅荒廢因而生長了很多雜草和樹木。
有個扶風人叫蘇遏,人很誠懇卻被家中的貧窮所苦。
知道有這座住宅,便以很便宜的價格,從房主那裡把房子抵押過來。
才立完契書,房主并沒有得到一文錢。
到了晚上,蘇遏就自己提過一張低矮的床,在廳堂當中鋪設好睡下。
一更以後,沒睡着,便出了廳堂,漫無目的地走着。
忽然看見東邊牆根有一個紅色的東西,像人的形狀,沒有手和腳,裡外透徹明亮,它喊叫:“咄!”蘇遏見那東西不動,過了很長時間,又按前次的聲音呼喊道:“爛木,咄!”西邊牆根下有東西應聲說“諾”。
問道:“什麼人?”回答說:“不知道。
”又說:“大硬锵。
”爛木回答說:“可怕。
”又過了很長時間,紅色的東西就不見了。
蘇遏走下台階,在庭院當中叫爛木說:“金精應當注意我,為什麼沒敢叫喚。
”回答說:“不知道。
”蘇遏又問:“在這之前殺害人的東西在什麼地方?”爛木說:“再沒有别的東西,隻是金精。
那些人自己的福分薄,不應該住在這裡,就死去,不曾殺傷。
”直到天明,再沒什麼事。
蘇遏就自己借來鐵鍬,先在西牆下挖。
挖進地下三尺,見一根腐朽的柱子,柱子木心的顔色象血一樣,可它堅硬如石。
後來又在東牆下挖了兩天,挖了将近一丈深,才看見一塊方形石塊,寬一丈四寸,長一丈八寸,上面用篆書寫道:“夏朝天子紫金三十斤,賜給有道德的人。
”蘇遏自己心裡想:我以什麼為德?又自己盤算道:我得了這些财寶,然後再修德,也可消災。
他沉吟不決。
到了晚上,仍歎息不定。
那爛木忽然對他說:“你為什麼不改名叫有德,這樣就可以了。
”蘇遏說:“好。
”于是稱作蘇有德。
爛木說:“君子您倘若能把我送到昆明池中,從此就不會再擾亂人了。
”蘇有德答應了它。
第二天早晨,蘇有德又向下挖了一丈多深。
挖到一個鐵罐,把鐵罐打開,得到紫金三十斤。
蘇有德就把房錢還給了房主并重新修茸了宅院。
把爛木送到昆明池。
于是閉門讀書。
三年後,被範陽節度使請去做幕僚。
七年内,官獲冀州刺史。
那座位宅再沒出過什麼事。
韋思玄 寶應中,有京兆韋思玄,僑居洛陽。
性尚奇,嘗慕神仙之術。
後遊嵩山,有道士教曰:“夫餌金液者,可以延壽。
吾子當先學煉金,如是則可以肩赤松,駕廣成矣。
”思玄于是求煉金之術,積十年,遇術士數百,終不能得其妙。
後一日,有居士辛銳者,貌甚清瘦,偢然有寒色,衣弊裘。
叩思玄門,謂思玄曰:“吾病士,(“士”原作“亡”,據明抄本改。
)窮無所歸。
聞先生好古尚奇,集天下異人方士,我故來谒耳,願先生納之。
”思玄即止居士于舍。
其後居士身疾,臞盡潰血且甚,韋氏一家盡惡之。
思玄嘗诏術士數人會食,而居士不得預。
既具膳,居士突至客前,溺于筵席上,盡濕。
客怒皆起,韋氏家童亦競來罵之,居士遂告去,行至庭,忽亡所見。
思玄與諸客甚異之,因是其溺,乃紫金也,奇光璨然,真曠代之寶。
思玄且驚且歎。
有解者曰:“居士紫金精也。
”征其名氏信矣,且辛者蓋西方庚辛金也。
而“銳”字“兌”從“金”,兌亦西方之正位。
推其義,則吾之解若合符然。
(出《
生性崇尚寄異的事情,曾經羨慕神仙的法術。
後來到嵩山遊覽,有個道士教導他說:“吃金液的人,可以延長壽命。
先生您應當先學煉金,若學會煉金就可以和仙人赤松子、廣成子并肩了。
”韋思玄于是尋求煉金的方法。
過了十年,韋思玄遇見的有道術的人幾百個,可始終沒有掌握煉金的技巧。
後來有一天,有個叫辛銳的居士,相貌非常清瘦,看上去面帶寒色,穿一件破舊的毛皮衣服,敲韋思玄的家門,對韋思玄說:“我是個有病的居士,無家可歸。
聽說先生喜好古怪崇尚奇異,結交天下有奇特本領和有神仙方術的人,所以我特來拜見,願先生能收留我。
”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