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
關燈
小
中
大
尚謝過李德裕說:“相公您在位,連昆蟲都通達人性,萬條江河都有歸處。
遞水事隻是點小毛病,小僧私下也有感觸,才敢來拜見您,想阻止這件事可以嗎?”李德裕點頭說道:“隻要做人,沒有無嗜好和私欲的,至于燒汞這是我不會的,況且酒色等三惑及賭博下棋之事,弟子我并沒有沾染。
然而和尚不許弟子飲水,這不是殘酷嗎?為了您停水,三惑就會立即放縱,而怠慢必然産生。
”和尚說:“我所以來拜見相公,是因為我熟悉常州水脈。
京都有一眼井,與惠山寺的泉脈相通。
”李德裕大笑說:“真荒唐。
”和尚說:“相公隻管取這井中的水。
”李德裕說:“井在寺中的什麼地方?”和尚說:“在昊天觀常住庫後面。
”李德裕用一個小口大肚的瓶子裝了一瓶惠山水、一瓶昊天水,和八瓶同一類水摻雜在一起,總共十瓶,暗自記住每瓶水的出處,送給和尚分辨。
和尚于是用口品嘗,取出惠山與昊天之水,其餘八瓶全都一個味道。
李德裕非常驚奇,當時就停止遞水。
人們不再為此辛勞,流傳的議論也停止了。
永興坊百姓 唐開成末,永興坊百姓王乙掘井,過常井一丈餘,無水。
忽聽向下有人語及雞聲,甚喧鬧,近似隔壁。
井匠懼,不敢擾。
街司申金吾韋處仁将軍。
韋以事涉怪異,不複奏,遂令塞之,據《周秦故事》,谒者閣上得骊山本,李斯領徒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之以章程。
三十七歲,因地中井泉。
奏曰,已深已極。
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狀。
抑知厚地之下,或别有天地也。
(出《酉陽雜俎》) 唐朝開成末年,永興坊百姓王乙挖井。
已經超過正常井一丈多深了,還沒水。
忽然聽見所挖的井下有人說話和雞叫的聲音,特别嘈雜,就象在隔壁。
挖井的工匠害怕,不敢再向下挖。
街司申報給韋處仁将軍,将軍認為此事怪異,沒有上奏,急忙令将井填塞。
據《周秦故事》中說,有個谒官在閣樓上得到骊山上報的奏章,說李斯帶領被罰勞役的七十二萬人在骊山修建陵墓,秦始皇三十七年,因遇到了地下的井泉,李斯上奏說:已經開鑿到地下最深處,鑿不進去,也燒不着火,敲打地下卻什麼也沒有,就好像下邊有天。
或許在深厚的土地下面,又别有天地? 獨孤叔牙 獨孤叔牙,常令家人汲水,重不可轉,數人助出之,乃人也。
戴席帽,攀欄大笑,卻墜井中。
汲者攪得席帽挂于庭樹,每雨所溜處,辄生黃菌。
(出《酉陽雜俎》) 獨孤叔牙,曾經令家人到井中打水,覺得很重轉不動井繩,好幾個人幫助提了出來,原來是個人,頭戴草帽,手扶井欄大笑,又退墜井中。
打水的人攪到了草帽,挂在庭院前面的樹上,每當下雨時草帽上的雨水滴溜到的地方,就生長出黃菌。
柴都 東方有柴都焉,在齊國之山。
山有泉水,如井狀,深不測。
至春夏時,雹從井中出,出則敗五谷。
人常以柴塞之,不塞則雹為患。
故号柴都。
(出《郭氏玄中記》) 東方有個柴都,在齊國的山上。
山上有一眼泉水,形狀象井,不知有多深。
到春夏,冰雹就從井中噴出來,出來就砸壞五谷。
人們經常用柴禾塞井,不塞,冰雹就生禍患,所以稱它梁都。
濠州井 戊子歲大旱。
濠州酒肆前,有大井,堙塞積久,至是酒家召井工陶浚之。
有工人父子應募者,其子先入,倚锸而卒。
其父遽下,亦卒。
觀者如堵,無敢複入。
引繩出屍,竟不複鑿。
(出《稽神錄》) 戊子年大旱。
濠州城内酒館前面,有口大井,堙沒堵塞了很長時間。
到這時酒館主人便召募井工淘井。
有井工父子二人前來應召。
兒子先入井,倚着鐵鍬而死。
父親急忙下去,也死去。
圍觀的人象堵牆,沒人敢再下井。
人們用繩子把二人的屍體拉上來,終不再開井。
雞井 江夏有林主薄,虐而好賭,甚愛一女,好食雞,裡胥日供雙雞。
一日。
将殺雞,雞走,其女自逐之。
雞入舍北枯井中,女亦入井,遂不見。
林自往,亦入井不出。
俄井中黑氣騰上如炊。
其家但臨井而哭,無敢入者。
有屠者請入視之,但見大釜,湯沸火熾。
有人拒其足曰,事不幹汝,不得入而出。
久之,氣稍稍而息,井中唯雞骨一具,人骨二具。
此數聞故老言之,不知其何年也。
(出《稽神錄》) 江夏有一個姓林的主薄,性情暴虐而且愛好賭博。
他非常鐘愛的一個女人,喜歡吃雞,鄉裡的官吏每天供給她兩隻雞。
有一天,要殺雞時,雞逃走,這個女人就自己去追雞。
雞進入房屋北面的枯井中,這個女人也跟着入井,進去就不見了。
林主薄親自去井邊,也進入井中不再出來。
一會兒井中有黑氣向上升騰,就象炊煙。
他家中的人隻來到井邊痛哭,沒有人敢進入井中。
有個屠夫請求進入井中察看,隻見井下有一口大鍋,鍋中的水被熾熱的火焰燒得滾開。
有人拖住他的腳說:“不幹你的事。
”屠夫不得進井被人拉出。
過了很長時間,黑氣逐漸止息,見井中隻有一具雞骨架,兩具人骨架。
這件事不隻一次地聽老年人說過,但不知道是哪年的事。
軍井 建州有魏使君宅,兵後焚毀,以為軍營,有大井澱塞。
壬子歲,軍士浚之,入者二人,皆卒,屍亦不獲。
有一人請複入,曰:“以繩缒我,我急引繩,即亟出之。
”既入久之,忽引繩甚急,即出之,已如癡矣。
良久乃能言雲:“既入井,但見城郭井邑,人物甚衆。
其主曰李将軍,機務鞅掌,府署甚盛。
懼而遽出,竟不獲二屍。
建州留後朱斥業。
使填此井。
(出《稽神錄》) 建州有一座魏使君的住宅,戰亂之後被燒毀,用來作為軍營。
住宅内有口大井被沉澱物堵塞。
壬子年,兵士開始疏通這口大井。
進入井中的兩個人,都死了,連屍體都找不到。
有一人請求再入井,說:“用繩子把我拴住,我急促地牽動繩子,就立即把我拉出來。
”已經入井很長時間了,那人忽然很急促地牽動繩子,上面的人立即把他從井中拉出來,他已經象癡呆了一樣。
半天才能講話說:“我進入井中,隻見井下有城郭市鎮,人很多。
那裡的主管叫李将軍。
公事很繁雜,官府也很氣派。
我因害怕就急忙出來了,竟然沒找到那兩個人的屍體。
”建州的節度留後朱斥業,派人填上了這口井。
金華令 王祝從子某,為金華令。
築私第于邑中。
夏暴雨大至,水忽奔往東南隅,如灌漏卮,傾刻而盡。
其地成井,深不可測。
以絲籰缒石以測之,數十丈乃及底。
粘一新撚頭而上,與人間常食者,無少異也。
(出《稽神錄》) 王祝的一個侄子,在金華做縣令。
他在城中建造了一座私人住宅。
夏天城中下起了暴雨,忽然雨水奔流向住宅的東南角,就象灌進漏底的酒器裡,一會兒水就流盡了。
漏水的地方形成了一眼井,估計不出井有多深。
用絲網墜一塊石頭來測量,幾十丈才到底,粘上一個新馓子,與人間經常吃的,沒有多少不同。
遞水事隻是點小毛病,小僧私下也有感觸,才敢來拜見您,想阻止這件事可以嗎?”李德裕點頭說道:“隻要做人,沒有無嗜好和私欲的,至于燒汞這是我不會的,況且酒色等三惑及賭博下棋之事,弟子我并沒有沾染。
然而和尚不許弟子飲水,這不是殘酷嗎?為了您停水,三惑就會立即放縱,而怠慢必然産生。
”和尚說:“我所以來拜見相公,是因為我熟悉常州水脈。
京都有一眼井,與惠山寺的泉脈相通。
”李德裕大笑說:“真荒唐。
”和尚說:“相公隻管取這井中的水。
”李德裕說:“井在寺中的什麼地方?”和尚說:“在昊天觀常住庫後面。
”李德裕用一個小口大肚的瓶子裝了一瓶惠山水、一瓶昊天水,和八瓶同一類水摻雜在一起,總共十瓶,暗自記住每瓶水的出處,送給和尚分辨。
和尚于是用口品嘗,取出惠山與昊天之水,其餘八瓶全都一個味道。
李德裕非常驚奇,當時就停止遞水。
人們不再為此辛勞,流傳的議論也停止了。
永興坊百姓 唐開成末,永興坊百姓王乙掘井,過常井一丈餘,無水。
忽聽向下有人語及雞聲,甚喧鬧,近似隔壁。
井匠懼,不敢擾。
街司申金吾韋處仁将軍。
韋以事涉怪異,不複奏,遂令塞之,據《周秦故事》,谒者閣上得骊山本,李斯領徒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之以章程。
三十七歲,因地中井泉。
奏曰,已深已極。
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狀。
抑知厚地之下,或别有天地也。
(出《酉陽雜俎》) 唐朝開成末年,永興坊百姓王乙挖井。
已經超過正常井一丈多深了,還沒水。
忽然聽見所挖的井下有人說話和雞叫的聲音,特别嘈雜,就象在隔壁。
挖井的工匠害怕,不敢再向下挖。
街司申報給韋處仁将軍,将軍認為此事怪異,沒有上奏,急忙令将井填塞。
據《周秦故事》中說,有個谒官在閣樓上得到骊山上報的奏章,說李斯帶領被罰勞役的七十二萬人在骊山修建陵墓,秦始皇三十七年,因遇到了地下的井泉,李斯上奏說:已經開鑿到地下最深處,鑿不進去,也燒不着火,敲打地下卻什麼也沒有,就好像下邊有天。
或許在深厚的土地下面,又别有天地? 獨孤叔牙 獨孤叔牙,常令家人汲水,重不可轉,數人助出之,乃人也。
戴席帽,攀欄大笑,卻墜井中。
汲者攪得席帽挂于庭樹,每雨所溜處,辄生黃菌。
(出《酉陽雜俎》) 獨孤叔牙,曾經令家人到井中打水,覺得很重轉不動井繩,好幾個人幫助提了出來,原來是個人,頭戴草帽,手扶井欄大笑,又退墜井中。
打水的人攪到了草帽,挂在庭院前面的樹上,每當下雨時草帽上的雨水滴溜到的地方,就生長出黃菌。
柴都 東方有柴都焉,在齊國之山。
山有泉水,如井狀,深不測。
至春夏時,雹從井中出,出則敗五谷。
人常以柴塞之,不塞則雹為患。
故号柴都。
(出《郭氏玄中記》) 東方有個柴都,在齊國的山上。
山上有一眼泉水,形狀象井,不知有多深。
到春夏,冰雹就從井中噴出來,出來就砸壞五谷。
人們經常用柴禾塞井,不塞,冰雹就生禍患,所以稱它梁都。
濠州井 戊子歲大旱。
濠州酒肆前,有大井,堙塞積久,至是酒家召井工陶浚之。
有工人父子應募者,其子先入,倚锸而卒。
其父遽下,亦卒。
觀者如堵,無敢複入。
引繩出屍,竟不複鑿。
(出《稽神錄》) 戊子年大旱。
濠州城内酒館前面,有口大井,堙沒堵塞了很長時間。
到這時酒館主人便召募井工淘井。
有井工父子二人前來應召。
兒子先入井,倚着鐵鍬而死。
父親急忙下去,也死去。
圍觀的人象堵牆,沒人敢再下井。
人們用繩子把二人的屍體拉上來,終不再開井。
雞井 江夏有林主薄,虐而好賭,甚愛一女,好食雞,裡胥日供雙雞。
一日。
将殺雞,雞走,其女自逐之。
雞入舍北枯井中,女亦入井,遂不見。
林自往,亦入井不出。
俄井中黑氣騰上如炊。
其家但臨井而哭,無敢入者。
有屠者請入視之,但見大釜,湯沸火熾。
有人拒其足曰,事不幹汝,不得入而出。
久之,氣稍稍而息,井中唯雞骨一具,人骨二具。
此數聞故老言之,不知其何年也。
(出《稽神錄》) 江夏有一個姓林的主薄,性情暴虐而且愛好賭博。
他非常鐘愛的一個女人,喜歡吃雞,鄉裡的官吏每天供給她兩隻雞。
有一天,要殺雞時,雞逃走,這個女人就自己去追雞。
雞進入房屋北面的枯井中,這個女人也跟着入井,進去就不見了。
林主薄親自去井邊,也進入井中不再出來。
一會兒井中有黑氣向上升騰,就象炊煙。
他家中的人隻來到井邊痛哭,沒有人敢進入井中。
有個屠夫請求進入井中察看,隻見井下有一口大鍋,鍋中的水被熾熱的火焰燒得滾開。
有人拖住他的腳說:“不幹你的事。
”屠夫不得進井被人拉出。
過了很長時間,黑氣逐漸止息,見井中隻有一具雞骨架,兩具人骨架。
這件事不隻一次地聽老年人說過,但不知道是哪年的事。
軍井 建州有魏使君宅,兵後焚毀,以為軍營,有大井澱塞。
壬子歲,軍士浚之,入者二人,皆卒,屍亦不獲。
有一人請複入,曰:“以繩缒我,我急引繩,即亟出之。
”既入久之,忽引繩甚急,即出之,已如癡矣。
良久乃能言雲:“既入井,但見城郭井邑,人物甚衆。
其主曰李将軍,機務鞅掌,府署甚盛。
懼而遽出,竟不獲二屍。
建州留後朱斥業。
使填此井。
(出《稽神錄》) 建州有一座魏使君的住宅,戰亂之後被燒毀,用來作為軍營。
住宅内有口大井被沉澱物堵塞。
壬子年,兵士開始疏通這口大井。
進入井中的兩個人,都死了,連屍體都找不到。
有一人請求再入井,說:“用繩子把我拴住,我急促地牽動繩子,就立即把我拉出來。
”已經入井很長時間了,那人忽然很急促地牽動繩子,上面的人立即把他從井中拉出來,他已經象癡呆了一樣。
半天才能講話說:“我進入井中,隻見井下有城郭市鎮,人很多。
那裡的主管叫李将軍。
公事很繁雜,官府也很氣派。
我因害怕就急忙出來了,竟然沒找到那兩個人的屍體。
”建州的節度留後朱斥業,派人填上了這口井。
金華令 王祝從子某,為金華令。
築私第于邑中。
夏暴雨大至,水忽奔往東南隅,如灌漏卮,傾刻而盡。
其地成井,深不可測。
以絲籰缒石以測之,數十丈乃及底。
粘一新撚頭而上,與人間常食者,無少異也。
(出《稽神錄》) 王祝的一個侄子,在金華做縣令。
他在城中建造了一座私人住宅。
夏天城中下起了暴雨,忽然雨水奔流向住宅的東南角,就象灌進漏底的酒器裡,一會兒水就流盡了。
漏水的地方形成了一眼井,估計不出井有多深。
用絲網墜一塊石頭來測量,幾十丈才到底,粘上一個新馓子,與人間經常吃的,沒有多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