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
關燈
小
中
大
你隸屬于左落隊。
”那左、右兩個落隊,各有五萬披着铠甲的馬匹,聚集在雲端。
俯身向下,隻見下面有重重樓閣和深宅大院,屋内口袋和箱櫃裡的東西無論多麼細小,都能看得見。
更為奇異的是,看到米拉有幾尺長。
這兩隊中,一隊在短脖瓶子裡裝入人間的水,另一隊所裝的東西好象馬牙硝,把它稱為幹雨。
這兩隊都排在前面,而風車排在最後。
每次發生雷震,大多是為了捉龍。
龍有過錯的,被貶為蛇或魚,被貶的數目達到一千時,就能把山淹沒。
在行雨的時候,先落下一面黃旗,然後是四面方形旗,要依龍所在的位置而确定:或者施暴雷或者普通的雷,或者下雨或者下冰雹。
如果我們傷害了一樣東西,天帝就用鐵棒來懲罰。
忠政在那裡服了十一天役。
剛去時喝了三小杯湯。
便不再饑餓困乏。
他以母親年邁需要服侍為由哀求放他回來,這才得以回家。
史無畏 唐史無畏,曹州人也,與張從真為友。
無畏止耕垅畝,衣食窘困。
從真家富,乃謂(“謂”原作“為”,據《小說大觀》本改)曰:“弟勤苦田園,日夕區區。
奉假千缗貨易,他日但歸吾本。
”無畏忻然赍缗,父子江淮射利,不數歲,已富。
從真繼遭焚熱,及罹劫盜,生計一空。
遂詣無畏曰:“今日之困,不思弟千缗之報,可相濟三二百乎。
”聞從真言,辄為拒扜,報曰:“若言有負,但執券來。
”從真恨怨填臆,乃歸。
庭中焚香,泣淚詛之,言詞慷慨,聞者戰慓。
午後,東西有片黑雲驟起,須臾,霪雨雷電兼至。
霹靂一震,無畏遽變為牛,朱書腹下雲:“負心人史無畏。
”經旬而卒。
刺史圖其事而奉奏焉。
(出《會昌解頤錄》) 唐代有個叫史無畏的,是曹州人,與張從真是朋友。
無畏隻能種田,生活窘迫困頓。
從真家裡很富有,便對無畏說:“賢弟勤勞辛苦地種田,從早到晚忙忙碌碌收獲卻很少。
我借給你一千串錢去做生意,日後隻還我本錢就可以。
”無畏高興地拿了這些錢,父子一起到江淮一帶做生意賺錢,沒有幾年便已富裕起來。
從真家在遭受火災之後,又遇到強盜搶劫,财産蕩然一空,生活毫無着落,他便到無畏那裡去說:“今天我有困難,不想要你那一千串錢的回報,你可以接濟我二三百串嗎?”無畏聽了從真的話,當即拒絕了,答複他道:“如果說我欠你錢,請拿憑據來!”從真怨恨滿腹,隻好回去了。
他在院裡燒起香,邊哭泣邊詛咒無畏,言辭激昂慷慨,聽到的人都渾身戰抖。
中午過後,東西兩面有大片烏雲驟然升起,不大一會兒便有暴雨雷電一起來到。
霹靂一聲巨雷響過,無畏頓時變成一頭牛,腹部有紅色字迹寫道:“負心人史無畏。
”過了十天便死了。
刺史知道後,将這件事情記錄下來上表報告給皇帝。
張應 唐張應,自荥陽被命至河内郡。
涉九鼎渡,所乘小驷驚逸。
及北岸,視後足有物萦繞,狀如大螾,绛色。
乃抽佩刀,斷于地,辄複相續,堅縮如白色角栉,紅影若縷,橫絡之。
遂置諸囊中。
事畢而還,複渡河,至平陰。
天景歊蒸,憩于園井,就之盥濯。
因與園叟話之,取角栉置盆水上。
忽然黑氣勃興,濃雲四合,狂電震霆,雨雹交下。
食頃方霁,盆涸而栉已亡。
(出《三水小牍》) 唐代有個人叫張應,奉命從荥陽到河内郡。
從九鼎渡涉水過河時,所騎的小馬受驚跑了。
到了北岸,看見馬腿上有東西纏繞着,形狀象隻大蚯蚓,深紅色。
他就拔出佩刀,把它砍斷在地上,斷了之後它又自行連接起來,緊緊地蜷縮着好象一枚白色的牛角梳子,上面有紅色花紋,好象絲線一樣橫向纏繞着,他便撿起來放到口袋裡。
辦完事情往回走時,又渡過那條河,到了平陰。
歲時,天氣晴朗,烈日當空,地上的熱氣直往上冒。
他便在茶園的水井旁邊休息,到井前洗洗手臉,順便與園内的老頭說起這件事,并拿出白色獸骨梳子放在盆裡水上。
忽然黑氣勃然興起,濃雲從四面合攏過來,電閃雷鳴,暴雨與冰雹傾瀉而下,過一頓飯的功夫才雨過天晴。
此時,盆裡的水幹了,那個白色梳子也已經無影無蹤。
天公壇 巴蜀間,于高山頂或潔地,建天公壇。
祈水旱。
蓋開元中上帝所降儀法,以示人也。
其壇或羊牛所犯,及預齋者飲酒食肉,多為震死。
新繁人王荛,因往别業,村民烹豚待之。
有一自天公齋回,乃即席食肉。
王謂曰:“爾不懼雷霆耶?”曰:“我與雷為兄弟,何懼之有?”王異之,乃诘其所謂。
曰:“我受雷公箓,與雷同職。
”因取其箓驗之,果如其說。
仍有數卷,或畫壯夫,以拳扡地為井,号拳扡井。
或畫一士負薪枿,号一谷柴。
或以七手撮山箕之,号七山箕。
江陵東村李道士舍,亦有此箓。
或雲,三洞法箕外,有一百二法,為天師子嗣師所禁。
唯許救物,苟邪用,必上帝考責陰誅也。
(出《北夢瑣言》)
巴蜀境内,常常看到在高山頂上或者幹淨的地方建有天公壇,用以祈禱解除水旱之災,這大概是開元年間天帝所降下的禮儀辦法,用來昭示人們的。
那
”那左、右兩個落隊,各有五萬披着铠甲的馬匹,聚集在雲端。
俯身向下,隻見下面有重重樓閣和深宅大院,屋内口袋和箱櫃裡的東西無論多麼細小,都能看得見。
更為奇異的是,看到米拉有幾尺長。
這兩隊中,一隊在短脖瓶子裡裝入人間的水,另一隊所裝的東西好象馬牙硝,把它稱為幹雨。
這兩隊都排在前面,而風車排在最後。
每次發生雷震,大多是為了捉龍。
龍有過錯的,被貶為蛇或魚,被貶的數目達到一千時,就能把山淹沒。
在行雨的時候,先落下一面黃旗,然後是四面方形旗,要依龍所在的位置而确定:或者施暴雷或者普通的雷,或者下雨或者下冰雹。
如果我們傷害了一樣東西,天帝就用鐵棒來懲罰。
忠政在那裡服了十一天役。
剛去時喝了三小杯湯。
便不再饑餓困乏。
他以母親年邁需要服侍為由哀求放他回來,這才得以回家。
史無畏 唐史無畏,曹州人也,與張從真為友。
無畏止耕垅畝,衣食窘困。
從真家富,乃謂(“謂”原作“為”,據《小說大觀》本改)曰:“弟勤苦田園,日夕區區。
奉假千缗貨易,他日但歸吾本。
”無畏忻然赍缗,父子江淮射利,不數歲,已富。
從真繼遭焚熱,及罹劫盜,生計一空。
遂詣無畏曰:“今日之困,不思弟千缗之報,可相濟三二百乎。
”聞從真言,辄為拒扜,報曰:“若言有負,但執券來。
”從真恨怨填臆,乃歸。
庭中焚香,泣淚詛之,言詞慷慨,聞者戰慓。
午後,東西有片黑雲驟起,須臾,霪雨雷電兼至。
霹靂一震,無畏遽變為牛,朱書腹下雲:“負心人史無畏。
”經旬而卒。
刺史圖其事而奉奏焉。
(出《會昌解頤錄》) 唐代有個叫史無畏的,是曹州人,與張從真是朋友。
無畏隻能種田,生活窘迫困頓。
從真家裡很富有,便對無畏說:“賢弟勤勞辛苦地種田,從早到晚忙忙碌碌收獲卻很少。
我借給你一千串錢去做生意,日後隻還我本錢就可以。
”無畏高興地拿了這些錢,父子一起到江淮一帶做生意賺錢,沒有幾年便已富裕起來。
從真家在遭受火災之後,又遇到強盜搶劫,财産蕩然一空,生活毫無着落,他便到無畏那裡去說:“今天我有困難,不想要你那一千串錢的回報,你可以接濟我二三百串嗎?”無畏聽了從真的話,當即拒絕了,答複他道:“如果說我欠你錢,請拿憑據來!”從真怨恨滿腹,隻好回去了。
他在院裡燒起香,邊哭泣邊詛咒無畏,言辭激昂慷慨,聽到的人都渾身戰抖。
中午過後,東西兩面有大片烏雲驟然升起,不大一會兒便有暴雨雷電一起來到。
霹靂一聲巨雷響過,無畏頓時變成一頭牛,腹部有紅色字迹寫道:“負心人史無畏。
”過了十天便死了。
刺史知道後,将這件事情記錄下來上表報告給皇帝。
張應 唐張應,自荥陽被命至河内郡。
涉九鼎渡,所乘小驷驚逸。
及北岸,視後足有物萦繞,狀如大螾,绛色。
乃抽佩刀,斷于地,辄複相續,堅縮如白色角栉,紅影若縷,橫絡之。
遂置諸囊中。
事畢而還,複渡河,至平陰。
天景歊蒸,憩于園井,就之盥濯。
因與園叟話之,取角栉置盆水上。
忽然黑氣勃興,濃雲四合,狂電震霆,雨雹交下。
食頃方霁,盆涸而栉已亡。
(出《三水小牍》) 唐代有個人叫張應,奉命從荥陽到河内郡。
從九鼎渡涉水過河時,所騎的小馬受驚跑了。
到了北岸,看見馬腿上有東西纏繞着,形狀象隻大蚯蚓,深紅色。
他就拔出佩刀,把它砍斷在地上,斷了之後它又自行連接起來,緊緊地蜷縮着好象一枚白色的牛角梳子,上面有紅色花紋,好象絲線一樣橫向纏繞着,他便撿起來放到口袋裡。
辦完事情往回走時,又渡過那條河,到了平陰。
歲時,天氣晴朗,烈日當空,地上的熱氣直往上冒。
他便在茶園的水井旁邊休息,到井前洗洗手臉,順便與園内的老頭說起這件事,并拿出白色獸骨梳子放在盆裡水上。
忽然黑氣勃然興起,濃雲從四面合攏過來,電閃雷鳴,暴雨與冰雹傾瀉而下,過一頓飯的功夫才雨過天晴。
此時,盆裡的水幹了,那個白色梳子也已經無影無蹤。
天公壇 巴蜀間,于高山頂或潔地,建天公壇。
祈水旱。
蓋開元中上帝所降儀法,以示人也。
其壇或羊牛所犯,及預齋者飲酒食肉,多為震死。
新繁人王荛,因往别業,村民烹豚待之。
有一自天公齋回,乃即席食肉。
王謂曰:“爾不懼雷霆耶?”曰:“我與雷為兄弟,何懼之有?”王異之,乃诘其所謂。
曰:“我受雷公箓,與雷同職。
”因取其箓驗之,果如其說。
仍有數卷,或畫壯夫,以拳扡地為井,号拳扡井。
或畫一士負薪枿,号一谷柴。
或以七手撮山箕之,号七山箕。
江陵東村李道士舍,亦有此箓。
或雲,三洞法箕外,有一百二法,為天師子嗣師所禁。
唯許救物,苟邪用,必上帝考責陰誅也。
(出《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