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
關燈
小
中
大
天公壇如果有牛羊去觸犯,以及有原先吃素的人又喝酒吃肉的,多數被雷擊死。
新繁有個人叫王荛,因為要離家到他的别墅去,本村人便煮了豬肉款待他。
有個人從天公壇齋戒回來,便坐到桌前吃肉,王荛對他說:“你不怕遭雷擊?”答道:“我和雷公是兄弟,有什麼可怕的!”王感到奇怪,便追問他原因,他說:“我接受了雷公箓,與雷公的職位相同。
”于是拿出他的雷公箓讓人檢驗,果然象他說的那樣。
除了畫着他之外,還有好幾卷,有的畫着強壯的男子用拳把平地扠成一口井,号稱“拳扠井”;有的畫着壯士背負着柴禾,号稱“一谷柴”;有的則用七隻手撮起山來颠簸,号稱“七山箕”。
江陵東村的李道士家,也有這樣的箓。
有人說:三洞法箓之外,還有一百零二法,為天師的後代所嚴加看管,隻允許用來拯救生靈,如果用于不正當的事情,必定受到天帝嚴厲拷問責罰乃至暗中殺戮。
申文緯 尉氏尉申文緯,嘗話,頃以事至洛城南玉泉寺。
時盛夏,寺左有池,大旱,村人祈禱,未嘗不應。
池之陽有龍廟,時文緯俯池而觀,有物如敗花,葉大如蓋,因以瓦礫擲之。
僧曰:“切不可,恐緻風雷之怒。
”申亦不以介意。
逡巡,白霧自水面起,才及山趾。
寺在山上,石路七盤。
大雨,霆雷震擊,比至平地,已數尺,溪壑暴漲。
驢乘洎仆夫,随流漂蕩,莫能植足。
晝日如暮,霆震不已。
申之口吻皆黑,怖懼非常。
俄至一村,尋亦開霁。
果中傷寒病,将曉有微汗,比明無恙。
豈龍之怒,幾為所斃也。
(出《玉堂閑話》) 尉氏縣的縣尉申文緯,曾經說過,不久前他因有事到洛陽城南的玉泉寺。
當時正是盛夏,寺的旁邊有個水池,大早時節,村裡人前來祈禱求雨,沒有不應驗的。
水池的北面有座龍王廟。
這時,文緯哈腰對着池水觀看,見裡面有個東西好象殘敗的花,大葉子猶如傘蓋,他便投擲瓦片去打它。
旁邊有個僧人說:“切切不可如此,這樣會招緻風雷發怒的。
”申文緯也沒把此事放在心上。
不一會兒,白茫茫的霧氣從池水中升起,剛剛彌漫到山腳。
玉泉寺座落在山上,有石頭鋪成的路盤繞七匝才到山下。
這時大雨滂沱,電閃雷鳴。
等他走到山下時,大水已有數尺深,河流溝壑都已漲滿,驢車及車夫都泡在水裡随着水流漂蕩,不能站穩腳跟。
大白天就象黃昏一樣迷蒙昏暗,暴雷一直響個不停。
申文緯非常恐怖懼怕,嘴唇全都變成了黑色。
他很快來到一個村莊,過了一會兒天也晴了。
他果然受了寒,将近拂曉時出了少許汗,等到天亮已全好了。
難道是龍發怒了?差點為此葬送了性命! 法門寺 長安西法門寺,乃中國伽藍之勝境也,如來中指節在焉。
照臨之内,奉佛之人,罔不歸敬。
殿宇之盛,寰海無倫。
僖、昭播遷後,為賊盜毀之。
中原蕩栉,人力既殚,不能複構,最須者材之與石。
忽一夕,風雷驟起,暴澍連宵。
平曉,諸僧窺望,見寺前良材巨石,阜堆山積,亘十餘裡,首尾不斷,有如人力置之。
于是鸠集民匠,複構精藍,至于貌備。
人謂鬼神送來,愈更欽其聖力。
育王化塔之事,豈虛也哉。
(出《玉堂閑話》) 座落在長安西邊的法門寺,乃是中國佛寺建築的佼佼者,如來佛中指的一節就供奉在這裡。
在很大的範圍之内,凡是信奉佛教的人,無不歸從崇敬。
宮殿堂舍之宏偉,四海之内無與倫比。
唐僖宗、唐昭宗流離在外,寺廟為盜賊破壞。
由于中原一帶被洗劫一空,人力也已耗盡,所以不能重新修建。
其中最為需要的物資便是木材與石頭。
忽然有一天晚上,風雷頓時出現,暴雨下了一宿。
天亮時,僧人們都從屋内向外觀望,隻見寺廟前面的優質木材與大塊石頭堆積如山,綿延十多裡,首尾相接,連續不斷,就象用人工搬放在那裡的。
于是糾集民工匠人,重新修造精美的寺院,達到外觀上十分完備的程度。
人們說這些木材和石料是鬼神送來的,便更加敬佩佛教的神聖力量。
由此看來,阿育王化佛塔的事,怎能是假的呢? 陳絢 僞蜀王氏彭王傅陳絢,常為邛州臨溪令。
縣署編竹為藩而塗之,署久,泥忽陊落,唯露其竹。
侍婢秉炬而照,一物蟠于竹節中,文彩爛然,小虵也。
俄而雷聲隐隐,絢疑其乖龍,懼罹震厄,乃易衣炷香,抗聲祈于雷曰:“苟取龍,幸無急遽。
”雖狂電若晝,自初夜迨四更,隐隐不發。
既發一聲,俄然開霁。
向物已失,人無震驚,有若雷神佑乎懇禱。
(出《北夢瑣言》) 前蜀彭王的師傅陳絢,曾經任過邛州臨溪縣令。
縣衙裡将竹子編成的籬障塗上泥巴作為牆。
時間久了,泥巴脫落,裡面的竹子露了出來。
婢女拿着蠟燭去照時,見有個東西盤曲在竹節裡面,身上的花紋色彩斑爛,是一條小蛇。
不一會兒,有雷聲隐隐作響。
陳絢懷疑這小蛇是孽龍,擔心遭受雷震的災難,便更衣焚香,大聲對雷祈禱道:“如果要抓龍,請不要過分急躁。
”雖有閃電照耀亮如白晝,但從天黑直到四更,雷卻始終悶聲悶氣而不發作,後來響過一聲,天即頓然轉晴。
原來那條小
新繁有個人叫王荛,因為要離家到他的别墅去,本村人便煮了豬肉款待他。
有個人從天公壇齋戒回來,便坐到桌前吃肉,王荛對他說:“你不怕遭雷擊?”答道:“我和雷公是兄弟,有什麼可怕的!”王感到奇怪,便追問他原因,他說:“我接受了雷公箓,與雷公的職位相同。
”于是拿出他的雷公箓讓人檢驗,果然象他說的那樣。
除了畫着他之外,還有好幾卷,有的畫着強壯的男子用拳把平地扠成一口井,号稱“拳扠井”;有的畫着壯士背負着柴禾,号稱“一谷柴”;有的則用七隻手撮起山來颠簸,号稱“七山箕”。
江陵東村的李道士家,也有這樣的箓。
有人說:三洞法箓之外,還有一百零二法,為天師的後代所嚴加看管,隻允許用來拯救生靈,如果用于不正當的事情,必定受到天帝嚴厲拷問責罰乃至暗中殺戮。
申文緯 尉氏尉申文緯,嘗話,頃以事至洛城南玉泉寺。
時盛夏,寺左有池,大旱,村人祈禱,未嘗不應。
池之陽有龍廟,時文緯俯池而觀,有物如敗花,葉大如蓋,因以瓦礫擲之。
僧曰:“切不可,恐緻風雷之怒。
”申亦不以介意。
逡巡,白霧自水面起,才及山趾。
寺在山上,石路七盤。
大雨,霆雷震擊,比至平地,已數尺,溪壑暴漲。
驢乘洎仆夫,随流漂蕩,莫能植足。
晝日如暮,霆震不已。
申之口吻皆黑,怖懼非常。
俄至一村,尋亦開霁。
果中傷寒病,将曉有微汗,比明無恙。
豈龍之怒,幾為所斃也。
(出《玉堂閑話》) 尉氏縣的縣尉申文緯,曾經說過,不久前他因有事到洛陽城南的玉泉寺。
當時正是盛夏,寺的旁邊有個水池,大早時節,村裡人前來祈禱求雨,沒有不應驗的。
水池的北面有座龍王廟。
這時,文緯哈腰對着池水觀看,見裡面有個東西好象殘敗的花,大葉子猶如傘蓋,他便投擲瓦片去打它。
旁邊有個僧人說:“切切不可如此,這樣會招緻風雷發怒的。
”申文緯也沒把此事放在心上。
不一會兒,白茫茫的霧氣從池水中升起,剛剛彌漫到山腳。
玉泉寺座落在山上,有石頭鋪成的路盤繞七匝才到山下。
這時大雨滂沱,電閃雷鳴。
等他走到山下時,大水已有數尺深,河流溝壑都已漲滿,驢車及車夫都泡在水裡随着水流漂蕩,不能站穩腳跟。
大白天就象黃昏一樣迷蒙昏暗,暴雷一直響個不停。
申文緯非常恐怖懼怕,嘴唇全都變成了黑色。
他很快來到一個村莊,過了一會兒天也晴了。
他果然受了寒,将近拂曉時出了少許汗,等到天亮已全好了。
難道是龍發怒了?差點為此葬送了性命! 法門寺 長安西法門寺,乃中國伽藍之勝境也,如來中指節在焉。
照臨之内,奉佛之人,罔不歸敬。
殿宇之盛,寰海無倫。
僖、昭播遷後,為賊盜毀之。
中原蕩栉,人力既殚,不能複構,最須者材之與石。
忽一夕,風雷驟起,暴澍連宵。
平曉,諸僧窺望,見寺前良材巨石,阜堆山積,亘十餘裡,首尾不斷,有如人力置之。
于是鸠集民匠,複構精藍,至于貌備。
人謂鬼神送來,愈更欽其聖力。
育王化塔之事,豈虛也哉。
(出《玉堂閑話》) 座落在長安西邊的法門寺,乃是中國佛寺建築的佼佼者,如來佛中指的一節就供奉在這裡。
在很大的範圍之内,凡是信奉佛教的人,無不歸從崇敬。
宮殿堂舍之宏偉,四海之内無與倫比。
唐僖宗、唐昭宗流離在外,寺廟為盜賊破壞。
由于中原一帶被洗劫一空,人力也已耗盡,所以不能重新修建。
其中最為需要的物資便是木材與石頭。
忽然有一天晚上,風雷頓時出現,暴雨下了一宿。
天亮時,僧人們都從屋内向外觀望,隻見寺廟前面的優質木材與大塊石頭堆積如山,綿延十多裡,首尾相接,連續不斷,就象用人工搬放在那裡的。
于是糾集民工匠人,重新修造精美的寺院,達到外觀上十分完備的程度。
人們說這些木材和石料是鬼神送來的,便更加敬佩佛教的神聖力量。
由此看來,阿育王化佛塔的事,怎能是假的呢? 陳絢 僞蜀王氏彭王傅陳絢,常為邛州臨溪令。
縣署編竹為藩而塗之,署久,泥忽陊落,唯露其竹。
侍婢秉炬而照,一物蟠于竹節中,文彩爛然,小虵也。
俄而雷聲隐隐,絢疑其乖龍,懼罹震厄,乃易衣炷香,抗聲祈于雷曰:“苟取龍,幸無急遽。
”雖狂電若晝,自初夜迨四更,隐隐不發。
既發一聲,俄然開霁。
向物已失,人無震驚,有若雷神佑乎懇禱。
(出《北夢瑣言》) 前蜀彭王的師傅陳絢,曾經任過邛州臨溪縣令。
縣衙裡将竹子編成的籬障塗上泥巴作為牆。
時間久了,泥巴脫落,裡面的竹子露了出來。
婢女拿着蠟燭去照時,見有個東西盤曲在竹節裡面,身上的花紋色彩斑爛,是一條小蛇。
不一會兒,有雷聲隐隐作響。
陳絢懷疑這小蛇是孽龍,擔心遭受雷震的災難,便更衣焚香,大聲對雷祈禱道:“如果要抓龍,請不要過分急躁。
”雖有閃電照耀亮如白晝,但從天黑直到四更,雷卻始終悶聲悶氣而不發作,後來響過一聲,天即頓然轉晴。
原來那條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