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
關燈
小
中
大
繼死者二十餘口。
自是常恐悸,寤寐不安,因表請罷職。
從谏以都押衙焦長楚之務,與誼對換。
及劉稹(“稹”原作“積”,據《酉陽雜俎》續一改)阻兵,誼為共魁,軍破枭首。
其家無少長悉投死井中。
鹽州從事鄭賓于言,石守宮見在磁州官庫中。
(出《酉陽雜俎》) 潞州軍校郭誼,當初做邯鄲郡牧使。
因為哥哥死了,就到郓州去安葬他的哥哥,墓地在磁州滏陽。
那地方同山相接,泥土中石頭很多。
有錢有勢的人死去,鑿石為穴墓。
郭誼所選擇的墓穴也在那開鑿。
每天加倍用力打鑿,忽然鑿透一個地穴,穴中有石,長大約四丈,形狀像壁虎,肢體,頭尾全都有。
做工的人失手把它打斷了。
郭誼厭惡這事,想要到别地方再找一處墓地,向劉從谏說了這個想法。
劉從谏不同意,就葬在那裡。
一個月後,郭誼掉進茅廁中,幾乎死去,家人和奴婢等死了二十多口。
從那以後,郭誼經常恐懼,心跳,坐卧不安,就寫了辭官報告。
劉從谏用都押衙焦長楚的職務同郭誼對換。
到劉稹起兵造反,郭誼為叛軍首領之一,兵敗被砍頭。
全家不論大小全都被投到井裡淹死。
鹽州從事鄭賓于說,石壁虎現在磁州的官庫中。
壽安土棺 壽安之南有土峰甚峻,乾甯初,因雨而圯。
半壁銜土棺,棺下有木,橫亘之。
木見風成塵,而土形尚固。
邑令滌之,泥汩于水粉,膩而蠟黃。
剖其腹(明抄本“汩”作“滑”,“于”、“而”俱作“如”,“腹”作“棺”),依稀骸骨。
因徵近代,無以土為周身之器者。
載記雲,夏後氏堲周,蓋其時也。
(出《唐阙史》)
壽安的南面有座土峰非常險峻,乾甯初年,因天下大雨被沖塌。
有一面土壁的中間銜着一個土棺。
土棺的下邊有一根木頭,橫在那裡。
木頭見風後變成了塵土。
而土棺的形狀,還很堅固。
邑官讓用水澆它,泥塊很快變成水粉,滑膩膩的呈蠟黃色。
剖開中間,好象是骸骨。
考察近代人的風俗,沒有用土做棺材的。
史書上記載:夏後氏燒土為磚做棺,大約這就是那時的墓葬。
李思恭 乾甯三年丙辰,蜀州刺史節度參謀李思恭埋弟于成都錦浦裡北門内西回第一宅,西與李冰祠鄰。
距宅之北,地形漸高,岡走西南,與祠相接。
于其堂北,鑿地五六尺,得大冢,磚甓甚固。
于磚外得金錢數十枚,各重十七八铢,徑寸七八分,圓而無孔。
去緣二分,有隐起規,規内兩面,各有書二十一字。
其緣甚薄,有刃焉。
督役者馳其二以白思恭,命使者入青城雲溪山居以示道士杜光庭,雲:“此錢得有石餘。
”思恭命并金錢複瘗之,但不知誰氏之墓也。
其地北百步所,有石筍,知石筍即此墓之阙矣。
自此甚靈,人不敢犯。
其後蜀主改置祠堂享之。
(出《廣異記》,明抄本作出《錄異記》) 唐朝乾甯三年丙辰,蜀州刺史節度參謀李思恭把弟弟埋在成都錦浦裡北門内西回第一宅,西面與李冰祠相鄰。
宅的北面地勢漸漸高起來,高岡的走向是西南向,同李冰祠相連接。
在宅堂的北面,挖地五六尺深,見到一個大墓。
墓的磚壁非常堅固,在磚壁外得到數十枚金錢,每個重十七八铢,直徑一寸七八分長,圓形中間沒有眼。
離邊緣二分,有凹槽,槽内兩面各有二十一個字。
金錢的邊緣非常薄,有刃。
監工的急忙騎馬送二個錢給李思恭報信。
李思恭派人進青城雲溪山居把兩枚錢送給道士杜光庭看。
杜光庭說:“這種錢大概要有一石多。
”李思恭下命令把金錢放回墓中重新埋上,但是不知是誰的墳墓。
墓地北面一百步左右,有石筍,石筍就是這個墓的墓門。
從那以後,那裡非常靈驗,人們不敢侵犯。
後來蜀主把那裡改作祠堂用于祭祀。
武瑜 安州城東二十餘裡,有大墓。
群賊發之,數日乃開。
得金钗百餘枚,合重百斤。
有石座,雜寶古腰帶陳列甚多。
取其一帶,随手有水湧,俄頃滿墓。
所開之處,尋自閉塞。
盜以二钗(“钗”字原“阙”,據黃本補),子獻刺史武瑜。
夜夢一人古服,侍從極多,來谒雲:“南蠻武相公也,為群盜壞我居處,以君宗姓,願為修之。
盜當發狂,勿加擒捕。
”即命修之,群盜三十餘人,同時發狂,相次皆卒。
(出《錄異記》) 安州城東二十多裡處有座大墓。
群賊去盜墓,好多天才挖開。
盜得一百多枚金钗,合起來有一百斤重,墓中石座上面陳列許多寶物腰帶。
盜賊拿起其中的一條,随手湧出許多水,不一會,墓室裡面水就滿了,挖掘開的地方也自己封閉了。
盜賊把兩個金钗獻給刺史武瑜,武瑜夜晚做夢,夢見一個穿古代衣服的人,帶着衆多侍從來見他說:“我是南蠻武相公,群盜破壞了我的住處。
因為你是我的同宗,所以我讓你替我修好。
盜賊都會發狂,不必緝捕他們了。
”武瑜就讓人去修大墓,那群盜賊三十多人,同時發狂,相繼都死了。
曹王墓 永平乙亥歲,有說開封人發曹王臯墓,取其石人羊馬磚石之屬。
見其棺宛然,而随手灰滅,無複形骨,但有金器數事。
棺前有鑄銀盆,廣三尺,滿盆貯水。
中坐玉嬰兒,高三尺,水無減耗。
則泓師所雲。
墓中貯玉,則草木溫潤;貯金多,則草木焦枯。
曹王自貞元之後,曆二百歲矣,盆水不減,玉之潤也。
(出《錄異記》) 前蜀永平乙亥年間,傳說開封人發掘曹王臯的墳墓,取走那裡的石人,石羊、石馬、磚石之類的東西。
看見棺椁仍完好,可是用手一碰就像灰塵似的飛散,一點屍骨也沒有了,隻有金器幾件。
棺椁前面有一個銀盆,盆口三尺,貯滿水,中間坐着一個玉石嬰兒,高三尺,水一點也沒有減少損耗。
正如泓師所說的:墓中貯藏玉器,草木就溫潤新鮮;藏金多,草木就焦枯。
曹王自從貞元埋葬之後,經曆了二百年,盆中的水一點不減少,是玉滋潤的結果。
韓建 韓建喪母,蔔葬地。
有術雲:“隻有一穴,可置大錢,而不久即散。
若華州境内,莫如于此也。
”建乃于此葬母。
明年,大駕來幸。
四海之人,罔不臻湊。
建乃廣收商稅,二載之後,有錢九百萬貫。
複三年,為朱梁所有。
(出《中朝故事》) 韓建的母親去世了,請風水先生選擇墓地。
風水先生說:“隻有一處較好的墓地,可以得到許多錢财,但不久還會失去,假如葬在華州境内,沒有比這再好的地點了。
”韓建就在這個地方埋葬了他母親。
第二年皇帝駕臨,全國各地的人都往這裡聚集。
韓建就趁機
自是常恐悸,寤寐不安,因表請罷職。
從谏以都押衙焦長楚之務,與誼對換。
及劉稹(“稹”原作“積”,據《酉陽雜俎》續一改)阻兵,誼為共魁,軍破枭首。
其家無少長悉投死井中。
鹽州從事鄭賓于言,石守宮見在磁州官庫中。
(出《酉陽雜俎》) 潞州軍校郭誼,當初做邯鄲郡牧使。
因為哥哥死了,就到郓州去安葬他的哥哥,墓地在磁州滏陽。
那地方同山相接,泥土中石頭很多。
有錢有勢的人死去,鑿石為穴墓。
郭誼所選擇的墓穴也在那開鑿。
每天加倍用力打鑿,忽然鑿透一個地穴,穴中有石,長大約四丈,形狀像壁虎,肢體,頭尾全都有。
做工的人失手把它打斷了。
郭誼厭惡這事,想要到别地方再找一處墓地,向劉從谏說了這個想法。
劉從谏不同意,就葬在那裡。
一個月後,郭誼掉進茅廁中,幾乎死去,家人和奴婢等死了二十多口。
從那以後,郭誼經常恐懼,心跳,坐卧不安,就寫了辭官報告。
劉從谏用都押衙焦長楚的職務同郭誼對換。
到劉稹起兵造反,郭誼為叛軍首領之一,兵敗被砍頭。
全家不論大小全都被投到井裡淹死。
鹽州從事鄭賓于說,石壁虎現在磁州的官庫中。
壽安土棺 壽安之南有土峰甚峻,乾甯初,因雨而圯。
半壁銜土棺,棺下有木,橫亘之。
木見風成塵,而土形尚固。
邑令滌之,泥汩于水粉,膩而蠟黃。
剖其腹(明抄本“汩”作“滑”,“于”、“而”俱作“如”,“腹”作“棺”),依稀骸骨。
因徵近代,無以土為周身之器者。
載記雲,夏後氏堲周,蓋其時也。
(出《
有一面土壁的中間銜着一個土棺。
土棺的下邊有一根木頭,橫在那裡。
木頭見風後變成了塵土。
而土棺的形狀,還很堅固。
邑官讓用水澆它,泥塊很快變成水粉,滑膩膩的呈蠟黃色。
剖開中間,好象是骸骨。
考察近代人的風俗,沒有用土做棺材的。
史書上記載:夏後氏燒土為磚做棺,大約這就是那時的墓葬。
李思恭 乾甯三年丙辰,蜀州刺史節度參謀李思恭埋弟于成都錦浦裡北門内西回第一宅,西與李冰祠鄰。
距宅之北,地形漸高,岡走西南,與祠相接。
于其堂北,鑿地五六尺,得大冢,磚甓甚固。
于磚外得金錢數十枚,各重十七八铢,徑寸七八分,圓而無孔。
去緣二分,有隐起規,規内兩面,各有書二十一字。
其緣甚薄,有刃焉。
督役者馳其二以白思恭,命使者入青城雲溪山居以示道士杜光庭,雲:“此錢得有石餘。
”思恭命并金錢複瘗之,但不知誰氏之墓也。
其地北百步所,有石筍,知石筍即此墓之阙矣。
自此甚靈,人不敢犯。
其後蜀主改置祠堂享之。
(出《廣異記》,明抄本作出《錄異記》) 唐朝乾甯三年丙辰,蜀州刺史節度參謀李思恭把弟弟埋在成都錦浦裡北門内西回第一宅,西面與李冰祠相鄰。
宅的北面地勢漸漸高起來,高岡的走向是西南向,同李冰祠相連接。
在宅堂的北面,挖地五六尺深,見到一個大墓。
墓的磚壁非常堅固,在磚壁外得到數十枚金錢,每個重十七八铢,直徑一寸七八分長,圓形中間沒有眼。
離邊緣二分,有凹槽,槽内兩面各有二十一個字。
金錢的邊緣非常薄,有刃。
監工的急忙騎馬送二個錢給李思恭報信。
李思恭派人進青城雲溪山居把兩枚錢送給道士杜光庭看。
杜光庭說:“這種錢大概要有一石多。
”李思恭下命令把金錢放回墓中重新埋上,但是不知是誰的墳墓。
墓地北面一百步左右,有石筍,石筍就是這個墓的墓門。
從那以後,那裡非常靈驗,人們不敢侵犯。
後來蜀主把那裡改作祠堂用于祭祀。
武瑜 安州城東二十餘裡,有大墓。
群賊發之,數日乃開。
得金钗百餘枚,合重百斤。
有石座,雜寶古腰帶陳列甚多。
取其一帶,随手有水湧,俄頃滿墓。
所開之處,尋自閉塞。
盜以二钗(“钗”字原“阙”,據黃本補),子獻刺史武瑜。
夜夢一人古服,侍從極多,來谒雲:“南蠻武相公也,為群盜壞我居處,以君宗姓,願為修之。
盜當發狂,勿加擒捕。
”即命修之,群盜三十餘人,同時發狂,相次皆卒。
(出《錄異記》) 安州城東二十多裡處有座大墓。
群賊去盜墓,好多天才挖開。
盜得一百多枚金钗,合起來有一百斤重,墓中石座上面陳列許多寶物腰帶。
盜賊拿起其中的一條,随手湧出許多水,不一會,墓室裡面水就滿了,挖掘開的地方也自己封閉了。
盜賊把兩個金钗獻給刺史武瑜,武瑜夜晚做夢,夢見一個穿古代衣服的人,帶着衆多侍從來見他說:“我是南蠻武相公,群盜破壞了我的住處。
因為你是我的同宗,所以我讓你替我修好。
盜賊都會發狂,不必緝捕他們了。
”武瑜就讓人去修大墓,那群盜賊三十多人,同時發狂,相繼都死了。
曹王墓 永平乙亥歲,有說開封人發曹王臯墓,取其石人羊馬磚石之屬。
見其棺宛然,而随手灰滅,無複形骨,但有金器數事。
棺前有鑄銀盆,廣三尺,滿盆貯水。
中坐玉嬰兒,高三尺,水無減耗。
則泓師所雲。
墓中貯玉,則草木溫潤;貯金多,則草木焦枯。
曹王自貞元之後,曆二百歲矣,盆水不減,玉之潤也。
(出《錄異記》) 前蜀永平乙亥年間,傳說開封人發掘曹王臯的墳墓,取走那裡的石人,石羊、石馬、磚石之類的東西。
看見棺椁仍完好,可是用手一碰就像灰塵似的飛散,一點屍骨也沒有了,隻有金器幾件。
棺椁前面有一個銀盆,盆口三尺,貯滿水,中間坐着一個玉石嬰兒,高三尺,水一點也沒有減少損耗。
正如泓師所說的:墓中貯藏玉器,草木就溫潤新鮮;藏金多,草木就焦枯。
曹王自從貞元埋葬之後,經曆了二百年,盆中的水一點不減少,是玉滋潤的結果。
韓建 韓建喪母,蔔葬地。
有術雲:“隻有一穴,可置大錢,而不久即散。
若華州境内,莫如于此也。
”建乃于此葬母。
明年,大駕來幸。
四海之人,罔不臻湊。
建乃廣收商稅,二載之後,有錢九百萬貫。
複三年,為朱梁所有。
(出《中朝故事》) 韓建的母親去世了,請風水先生選擇墓地。
風水先生說:“隻有一處較好的墓地,可以得到許多錢财,但不久還會失去,假如葬在華州境内,沒有比這再好的地點了。
”韓建就在這個地方埋葬了他母親。
第二年皇帝駕臨,全國各地的人都往這裡聚集。
韓建就趁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