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
關燈
小
中
大
賈耽召見二大将對他們說:“現在正值荒年,勞煩二位去拯救百姓。
”二位将軍說:“隻要是有利于軍隊和民衆的事,萬死不辭。
”賈耽笑着說:“你們受點委屈走一次長路。
明天,會有兩個騎馬的人,穿暗紅色的衣服,騎的馬邁蕃步披長鬃。
他們經這市鎮出城,你們要跟蹤他們去。
暗中觀看确定他們消失的地方,我們的事情就成功了。
”于是二位将軍就帶着幹糧,穿上黑色的衣服,去尋找那兩個人,果然看見兩個騎馬穿紅衣服的人,經過鬧市到野外去了。
倆人走了二百多裡路,在一座大墓前一閃就消失了。
于是将軍壘起幾塊石頭作為标記,連夜返回,賈耽大喜,派出幾百人,全都帶着鐵鍬,箕畚,同兩個将軍一起前往挖掘古墓,獲得陳糧數十萬斛。
人們怎麼也猜測不出,賈耽是如何知道此處存糧的。
張式 張式幼孤,奉遺命,葬于洛京。
時周士龍識地形,稱郭璞青烏之流也。
式與同之外野,曆覽三日而無獲,夜宿村舍。
時冬寒,室内唯一榻,式則籍地,士龍據榻以憩。
士龍夜久不寐,式兼衣擁爐而寝。
欻然驚魇曰:“親家。
”士龍遽呼之,式固不自知,久而複寐。
又驚魇曰:“親家。
”士龍又呼之,式亦自不知所謂。
及曉,又與士龍同行。
出村之南,南有土山,士龍駐馬遙望曰:“氣勢殊佳。
”則與式步履久之。
南有村夫伐木,遠見士龍相地,則荷斧遽至曰:“官等得非擇葬地乎?此地乃某之親家所有。
如何?則某請導緻焉。
”士龍謂式曰:“疇昔夜夢再驚,皆曰親家。
豈非神明前定之證與!”遂蔔葬焉,而式累世清貴。
(出《集異記》) 張式幼年時候就死了父母,奉遺命欲将父母葬在洛京。
周士龍懂得地理,會看風水,稱得上是郭璞、青烏一類的名家。
張式同他到野外勘察三天沒有什麼收獲,夜晚宿在村民家中。
當時還值寒冬,室内隻有一張床。
張式打地鋪,周士龍睡在床上。
周士龍夜裡很久沒睡着,張式和衣抱爐而睡。
忽然,張式在夢中喊到:“親家”。
周士龍急忙叫醒他,張式不知道自己喊的是什麼。
過了一會,又睡下,張式又在夢中驚叫:“親家”。
周士龍又叫醒他,張式還是不知自己喊的什麼。
天亮以後,倆人又一起出發到村南。
南面有個土山,周士龍勒住馬遠遠看着說:“這山的氣勢太好了。
”就同張式步行觀察測量了很長時間。
南山有個村夫在砍柴,遠遠看到周士龍在看風水。
就帶着斧子快步走過來說:“兩位官人莫非要選擇墳地麼?這個地方是我的親家的,如果想要見他,我可以帶你們到他家去。
”周士龍對張式說:“昨天晚上你從夢中一再驚醒,喊的都是‘親家’,這難道不是神明所定的證明嗎!”于是選中了這塊墓地,後來張式家曆代都清正富貴。
樊澤 樊澤為襄陽節度使。
有巡官張某者,父為邕管經略史,葬于鄧州北數十裡。
張兄第三人,忽同時夢其父曰:“我葬墓某夜被劫,賊将衣物,今日入城來,停在席帽行。
汝宜速往擒之,日出後,即不得矣。
”張兄弟夜起,泣涕相告。
未明,扣州門,見澤,具白其事。
立召都虞候,令捕之。
同黨六人,并賊帥之妻皆獲。
澤引入,面問之曰:“汝劫此墓有異耶?”賊曰:“某今日之事,亦無所隐,必是為神理所殛。
某夫妻業劫冢已十餘年,每劫,夫妻攜酒爇火,諸徒黨即開墓。
至棺蓋,某夫妻與其亡人,遞為斟酌。
某自飲一盞,曰:“客欲一盞,即以酒瀝于亡人口中,雲,主人飲一盞。
又妻飲一盞遍,便雲酒錢何處出?其妻應雲,酒錢主人出。
遂取夜物寶貨等。
某昨開此墓,見棺中人紫衣玉帶,其狀如生。
某依法飲酒,及瀝酒雲,至主人一盞,言訖,亡人笑。
某等驚甚,便扶起,唯枯骨耳。
遂解腰帶,亡人呼曰,緩之,我腰痛。
某輩皆驚懼,遂馳出。
自此神魂惝恍,即知必敗。
悉殺之。
數日,鄧州方上其事。
(出《逸史》) 樊澤任襄陽節度使時,有個巡官張某,父親曾做過邕管經略使,死後葬在鄧州北面數十裡的地方。
一天夜晚,張某兄弟三人同時夢到父親對他們說:“我的墳墓某天夜晚被劫,盜賊帶着盜來的衣物今天進城,将在席帽行停留,你們應當急速前往捉拿他們。
太陽出來以後,就抓不到他們了。
”張某兄弟半夜起身,哭泣着相互通知這件事。
天還沒亮,兄弟三人就去扣打州衙的大門。
見到樊澤,把這事全訴說了一遍。
樊澤立即召見都虞侯,讓他帶人去緝捕盜賊。
盜賊同黨六個人,以及頭目的妻子全被抓獲。
樊澤命令将他們帶進來,當面審問說:“你們去盜這個墓有沒有什麼異常現象?”盜賊頭目說:“現在這事,也沒有什麼可隐瞞的了,一定是神靈要誅殺我們。
我們夫妻已經盜墓十多年了,每次去盜墓都帶上酒和火把,其他的同黨就開始挖墓。
打開棺蓋的時候,我們夫妻要同死去的人共同喝酒。
我自己先飲一杯,說:‘客人先喝一杯。
’再把酒灑到死者的口中,說:‘主人也喝一杯。
’接着,妻子喝完一杯,然後我說:‘酒錢誰拿?’妻子回答說:‘酒錢主人拿’。
于是開始拿衣物寶物等。
昨天挖這座墓,看到棺中的人紫衣玉帶,神色好象是活人一樣。
我依照老辦法飲酒,到灑酒時說,‘請主人喝一杯’。
說完死者笑了,我們都很驚慌,便把他扶起來,原來隻是個枯骨。
便解他的腰帶,死者大叫‘慢點,我的腰痛’。
我們這些人都很害怕,就急忙跑了出來。
從那以後精神恍忽,就知道一定會敗露。
”樊澤将他們都殺了。
過了幾天以後,鄧州才把這件事上報。
齊景公墓 貝邱縣東北齊景公墓,近世有人開之。
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鵝。
鵝回轉翅以撥石。
複下入一丈,便有青氣上騰,望之如陶煙。
飛鳥過之,辄堕死。
遂不敢入。
(出《酉陽雜俎》) 貝邱縣東北有齊景公的墓,近代曾有人發掘過。
向下挖三丈,在一個石匣中得到一隻鵝,這隻鵝拍打着翅膀撥打石匣。
再往下挖一丈,便有青煙向上升騰,看上去好象是燒制陶器的窯中冒出的煙。
有飛鳥從上空飛過,立即墜地而死,于是再不敢進入。
郭誼 潞州軍校郭誼,先為邯鄲郡牧使。
因兄亡,遂入郓州,舉其先,同營于磁州滏陽。
縣接山,土中多石,有力者卒,共鑿石為穴。
誼之所蔔,亦鑿焉。
即日倍加,忽透一穴,穴中有石,長可四尺。
形如守宮,支體首尾畢具。
役者誤斷焉,誼惡之。
将别蔔地,白于劉從谏,從谏不許,因葬焉。
後月餘,誼陷于廁,幾死,骨肉奴婢相
”二位将軍說:“隻要是有利于軍隊和民衆的事,萬死不辭。
”賈耽笑着說:“你們受點委屈走一次長路。
明天,會有兩個騎馬的人,穿暗紅色的衣服,騎的馬邁蕃步披長鬃。
他們經這市鎮出城,你們要跟蹤他們去。
暗中觀看确定他們消失的地方,我們的事情就成功了。
”于是二位将軍就帶着幹糧,穿上黑色的衣服,去尋找那兩個人,果然看見兩個騎馬穿紅衣服的人,經過鬧市到野外去了。
倆人走了二百多裡路,在一座大墓前一閃就消失了。
于是将軍壘起幾塊石頭作為标記,連夜返回,賈耽大喜,派出幾百人,全都帶着鐵鍬,箕畚,同兩個将軍一起前往挖掘古墓,獲得陳糧數十萬斛。
人們怎麼也猜測不出,賈耽是如何知道此處存糧的。
張式 張式幼孤,奉遺命,葬于洛京。
時周士龍識地形,稱郭璞青烏之流也。
式與同之外野,曆覽三日而無獲,夜宿村舍。
時冬寒,室内唯一榻,式則籍地,士龍據榻以憩。
士龍夜久不寐,式兼衣擁爐而寝。
欻然驚魇曰:“親家。
”士龍遽呼之,式固不自知,久而複寐。
又驚魇曰:“親家。
”士龍又呼之,式亦自不知所謂。
及曉,又與士龍同行。
出村之南,南有土山,士龍駐馬遙望曰:“氣勢殊佳。
”則與式步履久之。
南有村夫伐木,遠見士龍相地,則荷斧遽至曰:“官等得非擇葬地乎?此地乃某之親家所有。
如何?則某請導緻焉。
”士龍謂式曰:“疇昔夜夢再驚,皆曰親家。
豈非神明前定之證與!”遂蔔葬焉,而式累世清貴。
(出《集異記》) 張式幼年時候就死了父母,奉遺命欲将父母葬在洛京。
周士龍懂得地理,會看風水,稱得上是郭璞、青烏一類的名家。
張式同他到野外勘察三天沒有什麼收獲,夜晚宿在村民家中。
當時還值寒冬,室内隻有一張床。
張式打地鋪,周士龍睡在床上。
周士龍夜裡很久沒睡着,張式和衣抱爐而睡。
忽然,張式在夢中喊到:“親家”。
周士龍急忙叫醒他,張式不知道自己喊的是什麼。
過了一會,又睡下,張式又在夢中驚叫:“親家”。
周士龍又叫醒他,張式還是不知自己喊的什麼。
天亮以後,倆人又一起出發到村南。
南面有個土山,周士龍勒住馬遠遠看着說:“這山的氣勢太好了。
”就同張式步行觀察測量了很長時間。
南山有個村夫在砍柴,遠遠看到周士龍在看風水。
就帶着斧子快步走過來說:“兩位官人莫非要選擇墳地麼?這個地方是我的親家的,如果想要見他,我可以帶你們到他家去。
”周士龍對張式說:“昨天晚上你從夢中一再驚醒,喊的都是‘親家’,這難道不是神明所定的證明嗎!”于是選中了這塊墓地,後來張式家曆代都清正富貴。
樊澤 樊澤為襄陽節度使。
有巡官張某者,父為邕管經略史,葬于鄧州北數十裡。
張兄第三人,忽同時夢其父曰:“我葬墓某夜被劫,賊将衣物,今日入城來,停在席帽行。
汝宜速往擒之,日出後,即不得矣。
”張兄弟夜起,泣涕相告。
未明,扣州門,見澤,具白其事。
立召都虞候,令捕之。
同黨六人,并賊帥之妻皆獲。
澤引入,面問之曰:“汝劫此墓有異耶?”賊曰:“某今日之事,亦無所隐,必是為神理所殛。
某夫妻業劫冢已十餘年,每劫,夫妻攜酒爇火,諸徒黨即開墓。
至棺蓋,某夫妻與其亡人,遞為斟酌。
某自飲一盞,曰:“客欲一盞,即以酒瀝于亡人口中,雲,主人飲一盞。
又妻飲一盞遍,便雲酒錢何處出?其妻應雲,酒錢主人出。
遂取夜物寶貨等。
某昨開此墓,見棺中人紫衣玉帶,其狀如生。
某依法飲酒,及瀝酒雲,至主人一盞,言訖,亡人笑。
某等驚甚,便扶起,唯枯骨耳。
遂解腰帶,亡人呼曰,緩之,我腰痛。
某輩皆驚懼,遂馳出。
自此神魂惝恍,即知必敗。
悉殺之。
數日,鄧州方上其事。
(出《逸史》) 樊澤任襄陽節度使時,有個巡官張某,父親曾做過邕管經略使,死後葬在鄧州北面數十裡的地方。
一天夜晚,張某兄弟三人同時夢到父親對他們說:“我的墳墓某天夜晚被劫,盜賊帶着盜來的衣物今天進城,将在席帽行停留,你們應當急速前往捉拿他們。
太陽出來以後,就抓不到他們了。
”張某兄弟半夜起身,哭泣着相互通知這件事。
天還沒亮,兄弟三人就去扣打州衙的大門。
見到樊澤,把這事全訴說了一遍。
樊澤立即召見都虞侯,讓他帶人去緝捕盜賊。
盜賊同黨六個人,以及頭目的妻子全被抓獲。
樊澤命令将他們帶進來,當面審問說:“你們去盜這個墓有沒有什麼異常現象?”盜賊頭目說:“現在這事,也沒有什麼可隐瞞的了,一定是神靈要誅殺我們。
我們夫妻已經盜墓十多年了,每次去盜墓都帶上酒和火把,其他的同黨就開始挖墓。
打開棺蓋的時候,我們夫妻要同死去的人共同喝酒。
我自己先飲一杯,說:‘客人先喝一杯。
’再把酒灑到死者的口中,說:‘主人也喝一杯。
’接着,妻子喝完一杯,然後我說:‘酒錢誰拿?’妻子回答說:‘酒錢主人拿’。
于是開始拿衣物寶物等。
昨天挖這座墓,看到棺中的人紫衣玉帶,神色好象是活人一樣。
我依照老辦法飲酒,到灑酒時說,‘請主人喝一杯’。
說完死者笑了,我們都很驚慌,便把他扶起來,原來隻是個枯骨。
便解他的腰帶,死者大叫‘慢點,我的腰痛’。
我們這些人都很害怕,就急忙跑了出來。
從那以後精神恍忽,就知道一定會敗露。
”樊澤将他們都殺了。
過了幾天以後,鄧州才把這件事上報。
齊景公墓 貝邱縣東北齊景公墓,近世有人開之。
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鵝。
鵝回轉翅以撥石。
複下入一丈,便有青氣上騰,望之如陶煙。
飛鳥過之,辄堕死。
遂不敢入。
(出《酉陽雜俎》) 貝邱縣東北有齊景公的墓,近代曾有人發掘過。
向下挖三丈,在一個石匣中得到一隻鵝,這隻鵝拍打着翅膀撥打石匣。
再往下挖一丈,便有青煙向上升騰,看上去好象是燒制陶器的窯中冒出的煙。
有飛鳥從上空飛過,立即墜地而死,于是再不敢進入。
郭誼 潞州軍校郭誼,先為邯鄲郡牧使。
因兄亡,遂入郓州,舉其先,同營于磁州滏陽。
縣接山,土中多石,有力者卒,共鑿石為穴。
誼之所蔔,亦鑿焉。
即日倍加,忽透一穴,穴中有石,長可四尺。
形如守宮,支體首尾畢具。
役者誤斷焉,誼惡之。
将别蔔地,白于劉從谏,從谏不許,因葬焉。
後月餘,誼陷于廁,幾死,骨肉奴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