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

關燈
是鄰居,兩家幾輩人都互有交往處得很融洽。

    崔紹離康州出發去海南時,田洪還平安無事,崔紹離康州半月後,田洪就得病死了。

    因為崔紹還沒回人間,所以根本不知道田洪的死訊。

    這次崔紹被捉到陰間,竟意外地遇見了田洪。

    兩個人相見之後,都痛哭起來。

    田洪對崔紹說:“自和你分别以後,不到十天我就死了,不知你怎麼也突然來到陰間呢?”崔紹說:“我被閻王傳來查問我年輕時的一件事,事情已處理完了,現在就放我回人間。

    ”田洪說,“我有一件小事,想辦托你料理一下。

    我本來沒有兒子,收養了外孫鄭氏的兒子做我的兒子,已經成為事實了。

    但沒想到我到了六十歲上自己得了個兒子。

    現在我被陰司捕來,就是因為怪罪我奪取别人的兒子給自己傳代,以異姓人做為子嗣,又不讓外孫歸回自己本族。

    現在我正為這件事被追查的很緊,希望你回到人世後,想方設法替我傳個信給我的兒子,讓他趕快讓鄭氏的兒子歸回他的宗族吧。

    ”接着又求崔紹給康州的賈使君捎個信,就說:“我田洪在垂老之年被流放到邊遠的海南,賈使君對我情意深重,事事幫助我,我死後,又料理我的靈柩北歸的事,使我的兒子能扶柩回故土把我安葬,使我的家眷不至于困留在荒涼的僻壤窮鄉。

    賈使君這樣做,自然是出于仁者的一片熱誠,但我田洪這樣一個鄙陋的俗人實在是擔當不起,就是我如今在九泉之下,也是愧恨終日,覺得無力報答賈使君于萬一啊!”說罷,田洪和崔紹痛哭着告别。

    崔紹在判官府上住了三天,王判官說:“你該回家了,不可長時間停留在陰間。

    ”一字天王要和崔紹一同回去,閻王送了出來。

    天王的行李非常多,加上開道的和随仆們,把整條街都堵塞了。

    天王駕着一座小山自己走,閻王吩咐給崔紹一匹馬當坐騎,送到城門外,閻王下馬拜别天王,天王卻坐在山上沒下來,隻是和崔紹一同和閻王拜别。

    崔紹跪拜行禮,閻也行了禮,就上馬回去了。

    崔紹和天王一起往陽間走,半路上,遇見了四個人,都是人身魚頭,穿着淺綠衫,手裡拿着笏闆,衣衫上有點點血迹,站在一個大深坑邊上,一邊哭一邊向崔紹說:“我們的性命危在旦夕,馬上就要跌進這個深坑裡,隻有你能救我們幾個人的性命。

    ”崔紹說:“我有什麼力量救你們呢?”那四個人說:“你隻要答應救我們,這就行了,我們就算得救了。

    ”崔紹說:“我當然答應救你們。

    ”四個人連忙拜謝,又說:“我們的性命已蒙您救了,現在還有個請求,真有點是貪得無厭的奢求了,但我們還是要請求,請您不要怪罪我們。

    ”崔紹說:“隻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一定盡力為你們辦。

    ”那四個魚人說:“我們四個人一同向您請求為我們抄一部《金光明經》,我們的罪身就可以獲得超度了。

    ”崔紹就又答應了,剛說完,那四個魚人就消失了。

    崔紹回到陽間,來到雷州的客舍,看見自己的屍體還僵卧在床上,用被子蓋着手腳。

    天王說:“這就是你的肉身,你要慢慢進入你的身子,别害怕。

    ”崔紹按着天王的話,慢慢進入自己的肉身,就活轉來了。

    蘇醒後,問家中的親人,才知道自己死去七天了,隻有心和嘴、鼻子尚有一絲暖氣。

    複活後過了一天多,崔紹還恍恍惚惚覺得天王在眼前。

    他又看見院子台階前有一個木盆,盆裡用水養着四隻鯉魚。

    崔紹就問魚是怎麼回事,家裡人說,魚原來是買了準備下廚做菜的,後來您突然得病死去,魚就沒來得及下鍋。

    崔紹說:“這不就是在陰間向我求救的那四條魚嗎?”就讓人把魚投進池塘裡,并許願為它們寫了一部《金光明經》。

     辛察 太和四年十二月九日,邊上從事魏式暴辛于長安延福裡沈氏私廟中。

    前二日之夕,勝業裡有司門令史辛察者,忽患頭痛而絕,心上微暖。

    初見有黃衫人,就其床,以手相就而出。

    既而返顧本身,則已僵矣。

    其妻兒等,方抱持号泣,噀水灸灼,一家蒼惶。

    察心甚惡之,而不覺随黃衣吏去矣。

    至門外,黃衫人踟蹰良久,謂察曰:“君未合去,但緻錢二千缗,便當相舍。

    ”察曰:“某素貧,何由緻此?”黃衫曰:“紙錢也。

    ”遂相與卻入庭際,大呼其妻數聲,皆不應。

    黃衫哂曰:“如此,不可也。

    ”乃指一家僮,教察以手扶其背,因令達語求錢。

    于是其家果取紙錢焚之。

    察見紙錢燒訖,皆化為銅錢,黃衫乃次第抽拽積之。

    又謂察曰:“一等為惠,請兼緻腳直送出城。

    ”察思度良久,忽悟其所居之西百餘步,有一力車傭載者,亦常往來,遂與黃衫俱詣其門。

    門即閉關矣,察叩之,車者出曰:“夜已久,安待來耶。

    ”察曰:“有客要相顧,載錢至延平門外。

    ”車曰諾,即來。

    裝其錢訖,察将不行。

    黃衫又邀曰:“請相送至城門。

    ”三人相引部領,曆城西街,抵長興西南而行。

    時落月輝輝,鐘鼓将動。

    黃衫曰:“天方曙,不可往矣。

    當且止延福沈氏廟。

    ”逡巡至焉,其門亦閉。

    黃衫叩之,俄有一女人,可年五十餘,紫裙白襦,自出應門。

    黃衫謝曰:“夫人幸勿怪,其後日當有公事,方來此廟中。

    今有少錢,未可遽提去,請借一隙處暫貯收之。

    後日公事了,即當般取。

    ”女人許之。

    察與黃衫及車人,共般置其錢于廟西北角。

    又于戶外,見有葦席數領,遂取之複。

    才畢,天色方曉,黃衫辭謝而去。

    察與車者相随歸。

    至家,見其身猶為家人等抱持,灸療如故。

    不覺形神合而蘇。

    良久,思如夢非夢。

    乃曰:“向者更何事?”妻具言家童中惡,作君語,索六百張紙作錢,以焚之。

    皆如前事,察頗驚異。

    遽至車子家,車家見察曰:“君來,正解夢耳。

    夜來所夢,不似尋常。

    分明自君家,别與黃衫人載一車子錢至延福沈氏廟,曆曆如在目前。

    ”察愈驚駭,複與車子偕往沈氏廟,二人素不至此,既而宛然昨宵行止。

    既于廟西北角,見一兩片蘆席,其下紙缗存焉。

    察與車夫,皆識夜來緻錢之所。

    即訪女人,守門者曰:“廟中但有魏侍禦于此,無他人也。

    ”沈氏有藏獲,亦住廟旁,聞語其事,及形狀衣服,乃泣曰:“我太夫人也。

    ”其夕五更,魏氏一家,聞打門聲,使候之,即無所見。

    如是者三四,式意謂之盜。

    明日,宣言于縣胥,求備之。

    其日,式夜邀客為煎餅,食訖而卒。

    察欲驗黃衫所驗公事,嘗自于其側偵之,至是果然矣。

    (出《河東記》) 太和四年十二月九日,任邊上從事的魏式突然死在長安城延福裡沈氏的家廟裡。

    他死前兩天的晚上,勝業裡有一個當司門令史的人各叫辛察,忽然得了頭痛病死去了,但心口還有點溫氣。

    他先是看見一個黃衫人來到他的床前,用手攙着他走出門去。

    他回頭看躺在床上的自己,已經僵死了。

    他還看見自己的妻子兒女們抱着自己的屍體号哭,又是噴水又是針灸地在搶救自己。

    十分驚慌。

    辛察看到這些情景,心裡挺厭惡,魂就不知不覺地跟着黃衫人走了。

    到了門外。

    黃衫人徘徊了很久,然後對辛察說:“你不該到陰間去,如果你能給我二千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