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

關燈
清有多少,都站在樹下。

    八條街中有一條街最大,順這條街往西走,又有一個城門,門兩旁各有好幾十間樓房,房門都挂着簾子。

    街道上各種人物都很多,車、轎混雜在一起,車蓋轎篷五彩缤紛。

    有騎馬的,也有騎驢的,和人世間的街市一模一樣。

    這個城門,沒有人看守。

    又過了一道城門,盡是高樓,不記得有多少間,樓上的房門都挂着珠簾翠幕,看得人眼花缭亂。

    樓上全都是女人,沒有一個男人。

    她們的衣服十分華麗,佩戴的首飾非常新奇,高貴絢麗是人世上從來沒見過的。

    每家門上都挂着朱紅的旗或銀粉繪制的彩旗,旗多得數不過來。

    也有好幾百穿紫衣服的人在城門上來來往往。

    天王讓崔紹在城門外先站一會兒,自己先走進去了。

    這時那兩個鬼卒領崔紹來到一座大廳堂上,讓他先見一見王判官。

    到了大堂前,穿着綠袍的王判官走下台階和崔紹相見,很熱情的接待了他,并向崔紹施禮回拜,問寒問暖,還問一路的辛苦,并請崔紹走上大堂和他一齊坐下說話,還讓人泡茶。

    過了半天,王判官才看着崔道:“你還沒有生吧?”崔紹不懂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心裡很驚慌。

    王判官解釋說:“陰間忌諱說‘死’字,所以把死叫作生。

    ”說罷就催人快上茶,茶端上來以後,王判官說:“這茶你不要吃,因為它不是人世間的茶。

    ”崔紹正猶豫問,有個穿黃衣的人提了一壺茶來,判官說:“這才是陽間官家用的茶,你可以放心喝了。

    ”崔紹喝了三杯茶以後,判官就帶他去見閻王,手裡拿着一張公文,也不經通報,就進了閻王大殿。

    崔紹看見閻王正和一字天王對面而坐,天王問閻王說:“我就是為這個人來向你求情的。

    ”閻王說:“有苦主上訴,盡管崔紹沒有親手殺人,但是他親口下了命令,讓别人把受害人殺死在江裡的。

    ”天王命人傳被崔紹殺害的人上堂。

    這時有十幾個穿紫衣的鬼卒應聲出了大堂,不一會兒有一個人,穿着色彩斑爛的紫袍,手裡拿着笏闆,笏闆下有一張狀紙,領着一個女人上了堂,女人後面還跟着兩個孩子,這三個人都是貓頭人身。

    那女人穿淡色裙子黃衫子。

    兩個孩子中一個女孩穿着同樣的衣服,一個男孩穿着黑衫。

    三個告狀的在大堂上哭号不止,說崔紹無緣無故地殺害了他們母子。

    這時天王對崔紹說:“你趕快答應為他們抄經書作功德,使他們超度!”崔紹由于又慌又怕,竟一時想不起人間常念的佛經都有什麼名目,隻記得有一部《佛頂尊勝經》,就忙向那三個貓鬼許願說為他們各自抄寫一卷經文。

    剛許完願,那三個告狀的貓鬼就消失了。

    閻王和一字天王就讓崔紹從台階下走上堂來坐下,崔紹忙向閻王拜謝,閻王也施禮回拜。

    崔紹非常謙恭地說:“我是一個凡夫俗子,犯了罪又有苦主控告,是不該得到寬恕的,沒想到還能生還,這都是大王的恩德,大王還這樣降尊向我還禮,使我實感不安有愧啊!”閻王說:“您的事已經處理完了,就快回人間吧。

    死生是完全不同的兩界,你是活人,所以我不敢接受你的拜禮。

    那麼,你是誰家的子弟呢?”崔紹說出自己的姓氏、族系給閻王,閻王說:“你說的如果是真的,那麼我和你還是親家呢。

    我就是馬總,人世間的馬仆射。

    ”崔紹一聽立刻站起來說:“馬仆射的養子磻夫,就是我的妹夫啊。

    ”閻王問磻夫現在何處,崔紹說他和磻夫分别很久了,隻知道他家住杭州。

    閻王又說:“這次捕你到陰間你不要責怪我,我是奉了上天的命令審你的案子,現在放你還陽吧。

    ”說着回頭問王判官道,“崔公現在什麼地方歇息?”王判官說:“就在我的府裡安置。

    ”天王說:“很好。

    ”崔紹又問閻王,“大王在人間時,德高望重,官位頗尊,現在應該歸入天界,成為仙家。

    以你這樣高貴的身份,怎麼竟在陰司作官呢?”閻王笑着說:“我這個官職也來之不易啊。

    我的前任是杜司徒。

    他對我馬總特别賞識,所以才推薦我擔任了這個陰司的主官,這不是随随便便想當就能當得上的。

    ”崔紹又問,“那杜司徒又換了誰的官職呢?”閻王說:“杜司徒是換的李若初來作大王的。

    因為李若初為政過于嚴酷不夠寬厚,所以上帝才認為他不宜于長期任閻君,就讓杜司徒換了他。

    ”崔紹又說:“我偶然到陰間來一趟也不容易,還想請問大王,我聽說冥府有陽間官吏的名冊檔案,我沒有什麼才能,又身患疾病,回到人間也不敢奢望升官了。

    然而我還有些親友,我想知道一下他們的祿數,不知行不行?”閻王說,“别人是絕對不許看的,然而看在你我是親戚的情分上,特别照顧你一下吧。

    不過我提醒你千萬記住,不許有絲毫洩露。

    如果你有一點洩露,就會變成啞吧,一輩子不能說話了。

    ”崔紹又問,“不知道我已故的父親是仍在陰間還是已經轉世了呢?”閻王說:“他現在陰司任職。

    ”崔紹哭着請求說:“我想和先父見上一面,不知允許不允許?”閻王說:“他已經去世多年了,按規定不能讓你們見面了。

    ”崔紹隻好站起來告辭了閻王,由一字天王送崔紹到王判官的府宅裡,一看,廳堂裡的鋪陳擺設的食用物品都像人間一樣。

    王判官領着崔紹來到一個廳廊下,那裡又有一個樓房,判官領他進了門,隻見滿牆都是金榜和銀榜,上面開列着人間官員貴人的姓名。

    凡是為将相的,名字都列在金榜上,将相以下的官員都列在銀榜上。

    還有一塊很長的鐵榜,上面列的是州、府、郡縣的官員姓名。

    崔紹看到的這三塊榜上的人都是在世的官員,如果去世了,名字就沒有了。

    王判官對崔紹說:“看看就可以了,千萬回去後别向人說榜上人的官職。

    已經在位的說了尚不要緊,還沒任命的,千萬不能洩漏,否則就犯了剛才閻王對你的警告。

    世上的人如果心地善良積德行善,就必會得到善報。

    如果作惡,那陰司懲罰惡人的法度是非常嚴厲的。

    ”崔紹在王判官那裡停留了三天,看到一早一晚警戒很嚴,每當有什麼重大事情就會敲擊好幾百面大鼓,但不吹号角。

    就問判官說:“陰間的各種事都和人間一樣,唯有這光敲鼓不吹号角,是什麼原因呢?”判官說:“這是因為号角聲很像龍吟的原因。

    龍是金精,金精就是陽氣的精華。

    而陰曹地府是最陰的地方。

    這最陰的地方,是絕不能聽到最有陽氣的聲音的。

    ”崔紹又問王判官,“聽說陰間有地獄,不知這地獄在哪裡呢?”判官說:“地獄的名目不少,離這裡不遠。

    罪人按他們罪過的大小分别進入各種地獄。

    ”崔紹又問這裡的城市怎麼那麼繁華,城裡人怎麼那麼多,判官說這裡是陰間的王城,繁華熱鬧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崔紹又問,“王城裡人多似海,難道其中就沒有犯罪的嗎,他們怎麼不入地獄呢?”判官說,“能夠在王城裡居住的人,都是罪很輕的人,不該入地獄。

    他們在這裡等待機會,一旦有轉世的機會,就會随着他們身份的高低而轉世托生了。

    ”崔紹沒死之前,有一個宋州的院官叫田洪,職務是評事,由于獲罪被流放到康州住了兩年,和崔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