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
關燈
小
中
大
新被任命為長史,特來相迎。
”說罷就把他的馬給郜澄騎,他自己騎上郜澄的小驢随行。
走了二十多裡時,那博士突然把郜澄的馬搶了去。
郜澄問,“你不是來迎接我的嗎,怎麼現在又如此無禮?”博士大笑說,“你不過是個剛死的鬼,陰司要抓你去,你哪是什麼官呀?!”那家夥趕着郜澄過了一條河,河西有一座府宅,像是衙門,門上的匾寫着“中丞理冤屈院”,郜澄就大喊冤枉。
府裡的中丞就召他審問他有什麼冤屈,他回答說,“我的陽壽未到,也沒有陰曹的公文傳我,被鬼卒硬給抓了來。
”中丞問他有沒有狀子,他說急匆匆地被抓來,沒有狀子。
中丞就給郜澄紙讓他寫狀子。
中丞看完狀子後,讓管生死簿的人查一查。
隻見一個官員拿着簿子到裡面去查,這人在中丞的身後偷偷向郜澄舉了一隻手掌,暗示向郜澄要五百千錢做賄賂,郜澄朝他遠遠地示意答應給錢。
不一會兒那官員報告說,“郜澄被抓來是冤枉的,他的陽壽确實沒盡。
”中丞聽了就判決釋放,又讓那官員領他去見大夫通判。
來到一個大堂前,見一座佛龛前有一個胡人少年,頭戴氈帽腳穿鹿皮靴子,在廳上玩打葉錢的遊戲。
領郜澄的官員通報說,“這個人是中丞的親屬,命令放他還陽。
”那胡人少年拿着公文進去給大夫,大夫依照中丞的批示辦了手續,郜澄就出了大堂,又來到通判的廳堂。
門口把守的鬼卒向郜澄索賄,領路的官員大怒說,“這是中丞的親屬,你們這些小鬼竟敢要錢!”後來又向中丞報告辦完了手續,中丞就讓人把郜澄送出門外。
郜澄正不知該往哪裡,忽然看見已死的的妹夫裴氏帶着一千多人去西山打獵。
裴氏驚喜地問,“你怎麼到這裡來的?”郜澄就細說了情況。
裴氏說,“你如果不遇見我,很可能成了一個無事的閑鬼到處遊蕩,三五百年也不能轉世,那将多麼悲慘!”當時府門外有租驢的,裴氏就叫來一個趕驢的少年,命他用驢把郜澄送回家去,并拿出二十五千錢付了驢錢。
郜澄暗想這下我就能回家了,心裡很高興。
走了五六裡地,由于驢子太弱走不動了,天色将晚,郜澄擔心到不了家,回頭看那趕驢的少年離他有百餘步正悠閑的唱歌,就大聲招呼他。
少年趕快攆上來,用棍子猛打了驢一下,驢一驚,郜澄被摔了下來,這一驚一摔,就活過來了。
王勳 華州進士王勳,嘗與其徒趙望舒等入華嶽廟。
入第三女座,悅其倩巧而盅之,即時便死。
望舒惶懼,呼神巫,持酒馔,于神前鼓舞,元之方生。
怒望舒曰:“我自在彼無苦,何令神巫彈琵琶呼我為?”衆人笑而問之,雲:“女初藏己于車中,适缱绻,被望舒彈琵琶告王,令一黃門搜諸婢車中。
次諸女,即不得已,被推落地,因爾遂活矣。
(出《廣異記》) 華州有位進士王勳,有一次和他的學生趙望舒等人逛華山太嶽廟。
他們來到廟中第三座女神像前時,王勳看那女神像非常秀麗動人,就有點着迷動心地勾引調戲女神,當時就倒地死去。
趙望舒吓壞了,立刻找來女巫,供上酒肉,在神前又唱又舞,過了很久,王勳才蘇醒過來。
王勳蘇醒後很生氣的責怪趙望舒說,“我在陰間一點罪都沒遭,你卻讓神婆子彈琵琶拚命喊我回人世來,真是多餘!”大家笑着問他到底怎麼回事,王勳說他一開始被神女藏在她的車子裡,兩個人剛要纏綿交歡,被趙望舒等人彈着琵琶告到大王那裡。
大王下令讓一個宮中的官員搜查每個使女的車,搜到他呆着的車時,那神女沒辦法,才把他推到地上,王勳摔了一下,就活過來了。
蘇履霜 太原節度使馬侍中燧,小将蘇履霜者,頃事前節度使鮑防。
從行營日,并将伐回纥。
時防臨陣指一旗劉明遠,以不進鋒,命履霜斬之。
履霜受命,然數目明遠,遽進,得脫喪元之禍。
後十餘年卒。
履霜亦遊于冥間,見明遠。
乃謂履霜曰:“曩日蒙君以生成之故,無因酬德,今日當展素願。
”遂指一路,路多榛棘。
雲:“但趨此途,必遇舍利王,王平生曾為侍中之部将也。
見而訴之,必獲免。
”告之命去,履霜遂行。
一二十裡間,果逢舍利王弋獵。
舍利素識履霜,驚問曰:“何因至此?”答曰:“為冥司所召。
”乃曰:“公不合來,宜速反。
”遂命判官王鳳翔,令早放回,兼附信耳。
謂履霜曰:“為餘告侍中,自此二年,當罷節。
一年之内,先須去,入赴朝廷。
郎君早棄人世。
慎勿洩之。
”鳳翔檢籍放歸。
至一關門,逢平生飲酒之友數人,謂履霜曰:“公獨行歸,餘曹企慕,所不及也。
”生五六日,遂造鳳翔。
鳳翔逆已知之。
問曰:“舍利何詞?”曰:“有之,不令告他人也。
”鳳翔曰:“餘亦知之,汝且歸。
餘候隙,當白侍中。
”旬日,遂與履霜白之。
侍中召履霜訊(“訊”原作“請”,據明抄本改。
)之,履霜亦具所見。
鳳翔陳告後,所驗一如履霜所言。
蓋鳳翔生自司冥局,隐而莫有知之者,因履霜還生而洩也。
(出《玄怪錄》)
太原節度使、侍中郎馬燧的手下有位年輕的将軍,名叫蘇履霜,曾在以前的節度使鮑防的帳下。
有一次鮑防率部隊讨伐叛亂的回纥,親自在陣前指揮擔任前鋒第一旗的劉明遠向前沖殺,但劉明遠沒有往前沖,鮑防大怒,命令蘇履霜立刻殺了他。
蘇履霜雖然得到了命令,但沒有動手殺劉明遠,而是幾次用眼睛向劉明遠示意讓他趕快沖。
劉明遠就突然沖上前去,逃脫了丢腦袋的大禍。
過了十多年,劉明遠死了,遇見蘇履霜正在陰間遊蕩,就對履霜說,“昔日蒙你好心救過我的命,一直想好好報答卻沒機會,今天正好了卻我的心願。
”說罷指着前面一條長滿了荊棘的路說,“你隻要順着這條路往前走,定會遇到舍利王。
舍利王生前曾是馬侍中的部将,你看見舍利王後向他求訴,他一定能救你逃出陰間。
”說完就讓履霜快走,履霜就走上劉明遠指的路。
走了約一二十裡的時候,果然遇見正在遊獵的舍利王。
舍利王認識蘇履霜,驚奇地問他怎麼會來到這裡,履霜說是被冥司召來的。
舍利王說,“你不該來,最好快回去。
”說完就命令身旁的判官王鳳翔快放履霜回人世,并讓履霜給馬侍中捎信,告訴馬侍中兩年内會被免去節度史的官,所以請他一年之内就自動離職到京城朝廷裡去,并告訴他,他的兒子會比他先死,這些事都千萬不要洩露出去。
這時,判官王鳳翔就辦好了還世的文書,放蘇履霜還陽。
蘇履霜走到一個城關的門前,遇見了他在人間的幾個酒友,他們對履霜說,“你獨自被放回人間,我們太羨慕你了,可真是比不了你啊!”履霜複活後,過了五六天,就去見王鳳翔。
其實鳳翔事先已經知道了,故意問舍利王說了些什麼,履霜說,“我知道,但舍利王不讓我告訴别人。
”王鳳翔說,“我也知道。
你先回去吧,我找到機會,就告訴馬侍中。
”過了十天,就和履霜一同去見馬侍中。
侍中召蘇履霜訊問,履霜就說了他在陰間所經曆的事。
等王鳳翔說了情況以後,一驗證,和履霜說的完全一樣。
原來王鳳翔在人世時就在陰間任有官職,一直很隐秘沒有人知道,由于履霜的複活,這事就洩露了。
景 生 景生者,河中猗氏人也。
素精于經籍,授胄子數十人。
歲暮将歸,途中偶逢故相呂譚,以舊相識,遂以後乘載之而去。
群胄子乃散報景生之家。
而景生到家,身已卒訖,數日乃蘇。
雲:“冥中見黃門侍郎嚴武,朔方節度使張或(明抄本“或”作“戒”)然。
”景生善《周易》
”說罷就把他的馬給郜澄騎,他自己騎上郜澄的小驢随行。
走了二十多裡時,那博士突然把郜澄的馬搶了去。
郜澄問,“你不是來迎接我的嗎,怎麼現在又如此無禮?”博士大笑說,“你不過是個剛死的鬼,陰司要抓你去,你哪是什麼官呀?!”那家夥趕着郜澄過了一條河,河西有一座府宅,像是衙門,門上的匾寫着“中丞理冤屈院”,郜澄就大喊冤枉。
府裡的中丞就召他審問他有什麼冤屈,他回答說,“我的陽壽未到,也沒有陰曹的公文傳我,被鬼卒硬給抓了來。
”中丞問他有沒有狀子,他說急匆匆地被抓來,沒有狀子。
中丞就給郜澄紙讓他寫狀子。
中丞看完狀子後,讓管生死簿的人查一查。
隻見一個官員拿着簿子到裡面去查,這人在中丞的身後偷偷向郜澄舉了一隻手掌,暗示向郜澄要五百千錢做賄賂,郜澄朝他遠遠地示意答應給錢。
不一會兒那官員報告說,“郜澄被抓來是冤枉的,他的陽壽确實沒盡。
”中丞聽了就判決釋放,又讓那官員領他去見大夫通判。
來到一個大堂前,見一座佛龛前有一個胡人少年,頭戴氈帽腳穿鹿皮靴子,在廳上玩打葉錢的遊戲。
領郜澄的官員通報說,“這個人是中丞的親屬,命令放他還陽。
”那胡人少年拿着公文進去給大夫,大夫依照中丞的批示辦了手續,郜澄就出了大堂,又來到通判的廳堂。
門口把守的鬼卒向郜澄索賄,領路的官員大怒說,“這是中丞的親屬,你們這些小鬼竟敢要錢!”後來又向中丞報告辦完了手續,中丞就讓人把郜澄送出門外。
郜澄正不知該往哪裡,忽然看見已死的的妹夫裴氏帶着一千多人去西山打獵。
裴氏驚喜地問,“你怎麼到這裡來的?”郜澄就細說了情況。
裴氏說,“你如果不遇見我,很可能成了一個無事的閑鬼到處遊蕩,三五百年也不能轉世,那将多麼悲慘!”當時府門外有租驢的,裴氏就叫來一個趕驢的少年,命他用驢把郜澄送回家去,并拿出二十五千錢付了驢錢。
郜澄暗想這下我就能回家了,心裡很高興。
走了五六裡地,由于驢子太弱走不動了,天色将晚,郜澄擔心到不了家,回頭看那趕驢的少年離他有百餘步正悠閑的唱歌,就大聲招呼他。
少年趕快攆上來,用棍子猛打了驢一下,驢一驚,郜澄被摔了下來,這一驚一摔,就活過來了。
王勳 華州進士王勳,嘗與其徒趙望舒等入華嶽廟。
入第三女座,悅其倩巧而盅之,即時便死。
望舒惶懼,呼神巫,持酒馔,于神前鼓舞,元之方生。
怒望舒曰:“我自在彼無苦,何令神巫彈琵琶呼我為?”衆人笑而問之,雲:“女初藏己于車中,适缱绻,被望舒彈琵琶告王,令一黃門搜諸婢車中。
次諸女,即不得已,被推落地,因爾遂活矣。
(出《廣異記》) 華州有位進士王勳,有一次和他的學生趙望舒等人逛華山太嶽廟。
他們來到廟中第三座女神像前時,王勳看那女神像非常秀麗動人,就有點着迷動心地勾引調戲女神,當時就倒地死去。
趙望舒吓壞了,立刻找來女巫,供上酒肉,在神前又唱又舞,過了很久,王勳才蘇醒過來。
王勳蘇醒後很生氣的責怪趙望舒說,“我在陰間一點罪都沒遭,你卻讓神婆子彈琵琶拚命喊我回人世來,真是多餘!”大家笑着問他到底怎麼回事,王勳說他一開始被神女藏在她的車子裡,兩個人剛要纏綿交歡,被趙望舒等人彈着琵琶告到大王那裡。
大王下令讓一個宮中的官員搜查每個使女的車,搜到他呆着的車時,那神女沒辦法,才把他推到地上,王勳摔了一下,就活過來了。
蘇履霜 太原節度使馬侍中燧,小将蘇履霜者,頃事前節度使鮑防。
從行營日,并将伐回纥。
時防臨陣指一旗劉明遠,以不進鋒,命履霜斬之。
履霜受命,然數目明遠,遽進,得脫喪元之禍。
後十餘年卒。
履霜亦遊于冥間,見明遠。
乃謂履霜曰:“曩日蒙君以生成之故,無因酬德,今日當展素願。
”遂指一路,路多榛棘。
雲:“但趨此途,必遇舍利王,王平生曾為侍中之部将也。
見而訴之,必獲免。
”告之命去,履霜遂行。
一二十裡間,果逢舍利王弋獵。
舍利素識履霜,驚問曰:“何因至此?”答曰:“為冥司所召。
”乃曰:“公不合來,宜速反。
”遂命判官王鳳翔,令早放回,兼附信耳。
謂履霜曰:“為餘告侍中,自此二年,當罷節。
一年之内,先須去,入赴朝廷。
郎君早棄人世。
慎勿洩之。
”鳳翔檢籍放歸。
至一關門,逢平生飲酒之友數人,謂履霜曰:“公獨行歸,餘曹企慕,所不及也。
”生五六日,遂造鳳翔。
鳳翔逆已知之。
問曰:“舍利何詞?”曰:“有之,不令告他人也。
”鳳翔曰:“餘亦知之,汝且歸。
餘候隙,當白侍中。
”旬日,遂與履霜白之。
侍中召履霜訊(“訊”原作“請”,據明抄本改。
)之,履霜亦具所見。
鳳翔陳告後,所驗一如履霜所言。
蓋鳳翔生自司冥局,隐而莫有知之者,因履霜還生而洩也。
(出《
有一次鮑防率部隊讨伐叛亂的回纥,親自在陣前指揮擔任前鋒第一旗的劉明遠向前沖殺,但劉明遠沒有往前沖,鮑防大怒,命令蘇履霜立刻殺了他。
蘇履霜雖然得到了命令,但沒有動手殺劉明遠,而是幾次用眼睛向劉明遠示意讓他趕快沖。
劉明遠就突然沖上前去,逃脫了丢腦袋的大禍。
過了十多年,劉明遠死了,遇見蘇履霜正在陰間遊蕩,就對履霜說,“昔日蒙你好心救過我的命,一直想好好報答卻沒機會,今天正好了卻我的心願。
”說罷指着前面一條長滿了荊棘的路說,“你隻要順着這條路往前走,定會遇到舍利王。
舍利王生前曾是馬侍中的部将,你看見舍利王後向他求訴,他一定能救你逃出陰間。
”說完就讓履霜快走,履霜就走上劉明遠指的路。
走了約一二十裡的時候,果然遇見正在遊獵的舍利王。
舍利王認識蘇履霜,驚奇地問他怎麼會來到這裡,履霜說是被冥司召來的。
舍利王說,“你不該來,最好快回去。
”說完就命令身旁的判官王鳳翔快放履霜回人世,并讓履霜給馬侍中捎信,告訴馬侍中兩年内會被免去節度史的官,所以請他一年之内就自動離職到京城朝廷裡去,并告訴他,他的兒子會比他先死,這些事都千萬不要洩露出去。
這時,判官王鳳翔就辦好了還世的文書,放蘇履霜還陽。
蘇履霜走到一個城關的門前,遇見了他在人間的幾個酒友,他們對履霜說,“你獨自被放回人間,我們太羨慕你了,可真是比不了你啊!”履霜複活後,過了五六天,就去見王鳳翔。
其實鳳翔事先已經知道了,故意問舍利王說了些什麼,履霜說,“我知道,但舍利王不讓我告訴别人。
”王鳳翔說,“我也知道。
你先回去吧,我找到機會,就告訴馬侍中。
”過了十天,就和履霜一同去見馬侍中。
侍中召蘇履霜訊問,履霜就說了他在陰間所經曆的事。
等王鳳翔說了情況以後,一驗證,和履霜說的完全一樣。
原來王鳳翔在人世時就在陰間任有官職,一直很隐秘沒有人知道,由于履霜的複活,這事就洩露了。
景 生 景生者,河中猗氏人也。
素精于經籍,授胄子數十人。
歲暮将歸,途中偶逢故相呂譚,以舊相識,遂以後乘載之而去。
群胄子乃散報景生之家。
而景生到家,身已卒訖,數日乃蘇。
雲:“冥中見黃門侍郎嚴武,朔方節度使張或(明抄本“或”作“戒”)然。
”景生善《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