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

關燈
卷第三百八十四再生十 周子恭李及阿六崔君劉溉朱同郜澄王勳蘇履霜景生許琛 周子恭 唐天後朝,地官郎中周子恭,忽然暴亡。

    見大帝于殿上坐,裴子儀侍立。

    子恭拜,問為誰?曰:“周子恭追到。

    ”帝曰:“我喚許子儒,何為錯将子恭來?即放去。

    ”子恭蘇,問家中曰:“許侍郎好在否?”時子儒為天官侍郎,已病,其夜卒。

    則天聞之,馳驿向并州,問裴子儀。

    儀時為判官,無恙。

    (出《朝野佥載》) 唐代武則天臨朝當政時,有位任地官郎中的周子恭得病突然亡故。

    死後來到陰曹,看見一個帝王模樣的神在大殿上坐着,裴子儀在旁邊站着。

    周子恭趕快叩拜大帝,大帝問下面跪的是誰,裴子儀說,“周子恭被帶來了。

    ”大帝說,“我叫的是許子儒,怎麼把周子恭錯抓來了?趕快放回去!”周子恭蘇醒後,問家裡人說,“許子儒侍郎還活着嗎?”當時許子儒任天官侍郎,已經病了,正是周子恭被抓到陰曹的那天夜晚死去了。

    武則天聽說周子恭在陰間也看見了裴子儀,急忙派人奔到山西太原,打聽裴子儀是否活着。

    一打聽,當時在山西擔任判官的裴子儀很平安,沒有出什麼事。

     李及 李及者,性好飲酒,未嘗餘瀝。

    所居在京積善裡。

    微疾暴卒,通身已冷,唯心微暖。

    或時屍語,狀若詞訴。

    家人以此日夜候其活,積七八日方蘇。

    自雲,初有鬼使,追他人。

    其家房中先有女鬼,以及飲酒不澆漓,乃引鬼使追及。

    及知錯追己,故屢屍語也。

    其鬼大怒,持及不舍。

    行三十餘裡,至三門,狀若城府。

    領及見官,官問不追李及,何忽将來。

    及又極理稱枉。

    官怒,撻使者二十,令送及還。

    使者送及出門,不複相領。

    及經停曹司十日許。

    見牛車百餘具,因問吏,此是何适。

    答曰:“祿山反,殺百姓不可勝數,今日車般死按耳。

    ”時祿山尚未反,及言祿山不反,何得爾為。

    吏雲:“尋當即反。

    ”又見數百人,皆理死按甚急。

    及尋途自還,久之至舍。

    見家人當門,不得入,因往南曲婦家将息。

    其婦若有所感,悉持及衣服玩具等,中路招之,及乃随還。

    見屍卧在床,力前便活耳。

    (出《廣異記》) 有個叫李及的非常愛喝酒,喝起酒來一滴也不灑,家住在京城積善裡。

    有一天他得了很小的病,卻突然死去,全身冰涼,隻有心口還有點暖氣,還不時地嘟囔幾句話,像是辯訴。

    家裡人就都日夜守在他的屍體旁邊盼望他活過來。

    過了七八天,李及果然活轉來了。

    他說起初有個鬼卒追捕别人時追到他家附近,他家原來就有個女鬼,由于李及平日喝酒時一點也不灑在地上,女鬼喝不到酒就惱恨李及,這時女鬼就把外面追捕别人的鬼卒勾引進來,唆使鬼卒把李及抓去了。

    李及知道自己被錯抓,就不斷申辯,這就是家裡人看到李及的屍體說話的原因。

    鬼卒生氣地抓住李及不放,帶他走了三十多裡,來到一座有三個城門的城府,領他見陰曹的官員。

    官員問鬼卒說,“我并沒有讓你抓李及,你怎麼忽然把他抓來了?”李及忙大喊冤枉,官員大怒,打了那鬼卒二十大闆,命令差役立刻把李及送回人間。

    差役把李及送出大堂就不再管他了,結果讓李及在陰曹呆了将近十天。

    李及在陰間時,看見有百多輛牛車,就問陰司的官員是要到哪裡去,官員說安祿山造反,這些牛車都是運死人到陰間來過堂的。

    當時安祿山并沒有造反,李及就問是怎麼回事,官員說馬上就會造反的。

    接着李及就看見有好幾百人,都急急忙忙到陰曹來見官告狀。

    後來,李及自己找到路往回去,很久才到家。

    但家裡的人都堵在大門前,李及進不去,隻好到南面巷子裡妻子家裡暫歇一陣。

    李及的妻子好像感覺到了什麼,就拿着李及的衣服和玩物,在路上招李及的魂,李及就跟着妻子回到家裡,見自己的屍體躺在床上,李及往屍體前一撲,就活過來了。

     阿六 饒州龍興寺奴名阿六,寶應中死,随例見王。

    地下所由雲:“汝命未盡,放還。

    ”出門,逢素相善胡。

    其胡在生,以賣餅為業,亦于地下賣餅。

    見阿六欣喜,因問家人,并求寄書。

    久之,持一書謂阿六曰:“無可相贈,幸而達之。

    ”言畢,堆落坑中,乃活。

    家人于手中得胡書,讀雲:“在(“在”原作“語”,據明抄本改)地下常受諸罪,不得托生,可為造經相救。

    ”詞甚凄切。

    其家見書,造諸功德。

    奴夢胡雲:“勞為送書得免諸苦。

    今已托生人間,故來奉謝,亦可為謝妻子。

    ”言訖而去。

    (出《廣異記》) 饒州龍興寺有個仆人叫阿六,寶應年間死了,于是去參見閻王。

    陰司主管說他陽壽未盡,把他放回陽世。

    臨出門時,阿六遇見已死的朋友胡某。

    胡某在人世是賣餅的,現在他在陰間也是賣餅。

    胡某看見阿六後十分高興,向阿六打聽自己家人的情況,并要求阿六給他往家捎封信。

    過了半天,胡六拿着一封信對阿六說:“我沒什麼禮物送你,隻有麻煩你把信捎給我家吧。

    ”說完猛地把阿六推進一個坑裡,阿六就複活了。

    阿六家的人在阿六手裡得到胡某的信,信上說,“我在陰間常受各種刑罰,不能托生轉世,家裡要為我多念經多作好事才能使我得救啊!”信裡的話說得很悲傷。

    胡家的人見了信以後,就作了不少好事,積德行善。

    後來阿六夢見胡某對他說,“由于你費心為我家裡送去我的信,使我不再受苦遭罪,現在我已經托生到人世,特來感謝你,并請代我謝謝我的妻子。

    ”說完就不見了。

     崔君 故崔甯鎮蜀時,犍為守清河崔君,既以啟尹真人函,(事具《靈仙篇》也)是夕,崔君為冥司所召。

    其冥官即故相呂諲也,與崔君友善。

    相見悲泣,已而謂崔曰:“尹真人有石函在貴郡,何為辄開?今奉上帝命,召君按諗,将如之何?”崔謝曰:“昏俗聾瞽,不識神仙事,故辄開真人之函。

    罪誠重,然以三宥之典,其不識不知者,俱得原赦。

    傥公寬之,庶獲自新耳。

    ”諲曰:“帝命至嚴,地府卑屑,何敢違乎?”即召按掾,出崔君籍。

    有頃,按掾至。

    白曰:“崔君餘位五任,餘壽十五年。

    今上帝有命,折壽十三年,盡奪其官。

    ”崔又謝曰:“與公平生為友,今日之罪,誠自己招。

    然故人豈不能宥之?”諲曰:“折壽削官,則固不可逃,然可以為足下緻二年假職,優其廪祿,用副吾子之托。

    ”崔又載拜謝。

    言粗畢,忽有雲氣藹然,紅光自空而下。

    諲及庭掾仆吏,俱驚懼而起曰:“天符下。

    ”遂揖崔于一室中,崔即于隙間潛視之。

    見諲具巾笏,率庭掾,分立于庭,鹹俯而拱。

    雲中有一人,紫衣金魚,執一幅書。

    宣道帝命。

    于是諲及庭掾再拜受書。

    使駕雲而上,頃之遂設。

    諲命崔君出坐,啟天符視之,且歎且泣。

    謂崔曰:“子識元三乎?(元相國第三,名載也。

    )”崔曰:“乃布衣之舊耳。

    ”諲曰:“血屬無類,籲,可悲夫!某雖與元三為友,至是亦無能拯之,徒積悲歎。

    ”詞已又泣。

    既而命一吏送崔君歸,再拜而出,與使者俱行。

    入郡城廨中,已身卧于榻,妻孥輩哭而環之。

    使者引崔俯于榻,魂與身翕然而合,遂寤。

    其家雲:“卒三日矣,本郡以白廉使。

    ”崔即治裝,盡室往蜀,具告于甯。

    甯遂署攝副使,月給俸錢二十萬。

    時元載方執國政,甯與載善,書遺甚多。

    聞崔之言,懼其連坐,因命親吏赍五百金,賂載左右,盡購得其書百餘幅,皆焚之。

    後月餘,元載籍沒。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