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
關燈
小
中
大
著青衣人,騎白馬從東來,雲,東陽大監追汝,須臾不見。
師操身忽倒。
已到東陽都錄處。
于時府君大衙未散,師操遂私行曹司,皆有幾案床席。
見囚人,或著枷鎖,露頭散腰,或坐立行住。
如是不可算數。
師操向東行,到一處,有孔極小,唯見小星流出,臭煙蓬勃。
有兩人手把鐵棒,修理門首。
師操問:“此是何曹司?”答雲:“是猛火地獄,拟著持戒不全人。
聞有楊師操,一生喜論人過,逢人詐言慚愧,有片言侵淩,實不能忍。
欲遣入此,故修理之。
今日是四月八日,其家為師操身死,布施齋供,曹司平章欲放歸,未得進止。
我在此待。
”師操便叩頭禮謝雲:“楊師操者,弟子身是。
願作方便。
”答雲:“爾但志禮十萬佛,勤(“勤”原作“動”,據明抄本改)心忏悔,改卻毒心,即往生樂(“樂”原作“地”,據明抄本改)處。
”師操依語聲發願,遂蒙放還,經三日卻活。
操具述于慧靖禅師,改過忏悔。
今見年七十五,每一食長齋,六時禮念。
後夢前追使者雲:“爾既止惡,更不來追。
但勤誠修善而已。
”(出《冥祥記》) 雍州醴泉縣人楊師操,唐貞觀年間,任藍田縣尉。
後來告老還鄉,以躬耕為生。
然而他生性惡毒,喜歡抓人的過錯,每當鄉裡人有事情,不論大小都記下來去報告官府。
縣令裴瞿昙,因為都是小事,起初不予受理。
師操就上書皇帝,人們都不喜歡他。
師操常對人說:“我雖性情急暴,但從唐高祖武德以來,四次受戒,日日誦經。
如果有誰侵犯我,我就不能忍受。
”到了高宗永徽元年四月七日夜,他看見一個穿青衣的人,騎白馬從東邊來,說:“東陽大監追捕你。
”片刻就不見了。
師操忽然倒地而亡,這樣他就到了東陽都錄處。
當時府君大衙還沒散,師操私下來到曹司,看見有幾案床席。
還有囚犯,有的戴着枷鎖,有的沒紮頭巾和腰帶,有坐着的,也有行走的,犯人很多,不可勝數。
師操向東走,到了一個地方,有一小孔,有火星流出,臭煙熏天。
有兩個人手拿着鐵棒,正在修理門框。
師操問:“這是什麼曹司?”回答說:“是猛火地獄。
準備懲罰那些吃齋念佛而行為不正的人。
聽說有個叫楊師操的人,一生喜歡評論别人的過錯,為人狡詐,有一句話觸犯,他就不能忍讓。
打算把他關到這裡,所以才修理這門。
今天是四月八日,他的家人因為師操已死,正為他而布施齋供食品。
曹司平章想放他回去,還沒有最後判定,我們在這等待他。
”師操聽後就叩頭謝罪說:“我就是楊師操,希望你們行個方便。
”答說:“你隻要誠心念佛修練,常專心忏悔,改掉毒心,就會一生快樂。
”師操依言發誓,于是就得以放還,三天後就複活了。
師操把這些經過就都對慧靖禅師說了,從此改過忏悔。
現在已經七十五歲了,天天吃齋念佛。
後來,有一次夢見以前追捕他的使者對他說:“你已經不再作惡事,就不再來追你了,隻要你勤心修行就可以了。
” 裴則子 唐曹州離狐人裴則男,貞觀末,年二十,死經三日而蘇。
自雲,初死,被一人将至王所,王遣将牛耕地。
訴雲:“兄弟幼小,無人扶侍二親。
”王即愍之,乃遣使将向南。
至第三重門,入見镬湯及刀山劍樹,數千人頭皆被斬,布列地上,此頭并口雲大饑。
當村有一老母,年向七十,時有未死,見在镬湯前燃火。
觀望訖(“訖”原作“乞”,據明抄本改),還至王前,見同村人張成,亦未死。
有一人訴成雲:“毀破某屋。
”王遣使檢之,報雲:“是實。
”成曰:“犁地,不覺犁破其冢,非故然也。
”王曰:“汝雖非故心,終為不謹。
”且遂令人杖其腰七下。
有頃,王曰:“汝更無事,放汝早還。
”乃使人送去,遣北出逾牆,及登牆,望見己(“己”原作“王”,據明抄本改)舍,遂聞哭聲,乃跳下牆,忽覺起坐。
既蘇之後,具為鄉曲言之。
邑人視張成,腰上有杖迹,迹極青黑。
問其毀墓,答雲,不虛。
老母尋病,未幾而死。
(出《冥報拾遺》) 唐朝,曹州離狐人裴則的兒子,唐太宗貞觀末年,二十歲,死後三天又複活了。
他自己說:剛死時,被一人帶到閻王住所。
閻王派他駕牛耕地,他說:“兄弟幼小,沒人服侍父母。
”閻王憐憫他,就派人帶他向南走。
過了第三道門,進去後看見一大鍋熱湯及刀山劍樹。
數千人的頭被斬掉,堆在地上。
這些頭上的嘴都說非常饑餓。
同村的一個老婦人,年約七十,當時還沒死,在鍋前燒火。
看完這些後,又回到閻王跟前。
看見同村人張成,也未死。
有一人告張成說:“張毀壞了我的房屋。
”王派人查驗這件事,回報說:“是事實,張成說:“我犁地時,不覺犁破他的屋子,不是故意的。
”閻王說:“你雖不是故意的,但還是不謹慎。
”于是命令人打張成的腰七下。
過了一會,閻王說:“你已經沒事了,放你早點回去。
”就派人送他走。
向北越過一道牆,在牆頭上看見了自己的家,并且聽到哭聲,就跳下牆恍惚中醒了過來。
活了之後,和鄉裡人詳細說了這中間的經過,鄉裡人看張成的腰,果然有被打的傷痕,痕迹青黑明顯。
問他毀墓的事,他說:不假。
之後,老婦人便得病,不久便死了。
河南府史 洛陽郭大娘者,居毓财裡,以當垆為業,天寶初物故。
其夫姓王,作河南府史。
經一年,暴卒,數日複活。
自說,初被追見王,王雲:“此人雖好酒,且無狂亂,亦不孤負他人,算又未盡,宜放之去。
”處分訖,令所追人引入地獄,示以罪報。
初至糞池獄,從廣數頃,悉是人糞。
見其妻糞池中受穢惡,出沒數四。
某悲涕良久。
忽見一人頭,從空中落,堕池側,流血滂沱。
某問此是何人頭也,使者雲,是秦将白起頭。
某曰:“白起死來已千餘載,那得複新遇害?”答曰:“白起以詐坑長平卒四十萬衆,天帝罰之,每三十年一斬其頭。
迨一劫方已。
又去一城中,悉是煻煨火。
有數千人,奔走其間。
遙望城間馳欲出,至辄已閉。
盤回其間,苦痛備急。
事了别王,王言汝好飲酒,亦是罪。
終須與一疾,不然,無誡将來。
令左右以竹杖染水,點其足上。
因推坑中,遂活。
腳上點處,成一釘瘡,痛不可忍。
卻後七年方死。
(出《廣異記》) 郭大娘住在洛陽毓财裡,以開酒店為生。
唐玄宗天寶年初病故。
他的丈夫姓王,是河南府史。
一年後,他丈夫也暴死,幾天後又複活。
他自己說:剛死時被捕去見閻王,閻王說:“這個人雖是好渴酒,但并不狂亂,也不愧對他人,算起來他的命數未盡,應該放他回去。
”閻王處理完畢,就命追捕他的人把他帶進地獄,讓他看看犯罪
師操身忽倒。
已到東陽都錄處。
于時府君大衙未散,師操遂私行曹司,皆有幾案床席。
見囚人,或著枷鎖,露頭散腰,或坐立行住。
如是不可算數。
師操向東行,到一處,有孔極小,唯見小星流出,臭煙蓬勃。
有兩人手把鐵棒,修理門首。
師操問:“此是何曹司?”答雲:“是猛火地獄,拟著持戒不全人。
聞有楊師操,一生喜論人過,逢人詐言慚愧,有片言侵淩,實不能忍。
欲遣入此,故修理之。
今日是四月八日,其家為師操身死,布施齋供,曹司平章欲放歸,未得進止。
我在此待。
”師操便叩頭禮謝雲:“楊師操者,弟子身是。
願作方便。
”答雲:“爾但志禮十萬佛,勤(“勤”原作“動”,據明抄本改)心忏悔,改卻毒心,即往生樂(“樂”原作“地”,據明抄本改)處。
”師操依語聲發願,遂蒙放還,經三日卻活。
操具述于慧靖禅師,改過忏悔。
今見年七十五,每一食長齋,六時禮念。
後夢前追使者雲:“爾既止惡,更不來追。
但勤誠修善而已。
”(出《冥祥記》) 雍州醴泉縣人楊師操,唐貞觀年間,任藍田縣尉。
後來告老還鄉,以躬耕為生。
然而他生性惡毒,喜歡抓人的過錯,每當鄉裡人有事情,不論大小都記下來去報告官府。
縣令裴瞿昙,因為都是小事,起初不予受理。
師操就上書皇帝,人們都不喜歡他。
師操常對人說:“我雖性情急暴,但從唐高祖武德以來,四次受戒,日日誦經。
如果有誰侵犯我,我就不能忍受。
”到了高宗永徽元年四月七日夜,他看見一個穿青衣的人,騎白馬從東邊來,說:“東陽大監追捕你。
”片刻就不見了。
師操忽然倒地而亡,這樣他就到了東陽都錄處。
當時府君大衙還沒散,師操私下來到曹司,看見有幾案床席。
還有囚犯,有的戴着枷鎖,有的沒紮頭巾和腰帶,有坐着的,也有行走的,犯人很多,不可勝數。
師操向東走,到了一個地方,有一小孔,有火星流出,臭煙熏天。
有兩個人手拿着鐵棒,正在修理門框。
師操問:“這是什麼曹司?”回答說:“是猛火地獄。
準備懲罰那些吃齋念佛而行為不正的人。
聽說有個叫楊師操的人,一生喜歡評論别人的過錯,為人狡詐,有一句話觸犯,他就不能忍讓。
打算把他關到這裡,所以才修理這門。
今天是四月八日,他的家人因為師操已死,正為他而布施齋供食品。
曹司平章想放他回去,還沒有最後判定,我們在這等待他。
”師操聽後就叩頭謝罪說:“我就是楊師操,希望你們行個方便。
”答說:“你隻要誠心念佛修練,常專心忏悔,改掉毒心,就會一生快樂。
”師操依言發誓,于是就得以放還,三天後就複活了。
師操把這些經過就都對慧靖禅師說了,從此改過忏悔。
現在已經七十五歲了,天天吃齋念佛。
後來,有一次夢見以前追捕他的使者對他說:“你已經不再作惡事,就不再來追你了,隻要你勤心修行就可以了。
” 裴則子 唐曹州離狐人裴則男,貞觀末,年二十,死經三日而蘇。
自雲,初死,被一人将至王所,王遣将牛耕地。
訴雲:“兄弟幼小,無人扶侍二親。
”王即愍之,乃遣使将向南。
至第三重門,入見镬湯及刀山劍樹,數千人頭皆被斬,布列地上,此頭并口雲大饑。
當村有一老母,年向七十,時有未死,見在镬湯前燃火。
觀望訖(“訖”原作“乞”,據明抄本改),還至王前,見同村人張成,亦未死。
有一人訴成雲:“毀破某屋。
”王遣使檢之,報雲:“是實。
”成曰:“犁地,不覺犁破其冢,非故然也。
”王曰:“汝雖非故心,終為不謹。
”且遂令人杖其腰七下。
有頃,王曰:“汝更無事,放汝早還。
”乃使人送去,遣北出逾牆,及登牆,望見己(“己”原作“王”,據明抄本改)舍,遂聞哭聲,乃跳下牆,忽覺起坐。
既蘇之後,具為鄉曲言之。
邑人視張成,腰上有杖迹,迹極青黑。
問其毀墓,答雲,不虛。
老母尋病,未幾而死。
(出《冥報拾遺》) 唐朝,曹州離狐人裴則的兒子,唐太宗貞觀末年,二十歲,死後三天又複活了。
他自己說:剛死時,被一人帶到閻王住所。
閻王派他駕牛耕地,他說:“兄弟幼小,沒人服侍父母。
”閻王憐憫他,就派人帶他向南走。
過了第三道門,進去後看見一大鍋熱湯及刀山劍樹。
數千人的頭被斬掉,堆在地上。
這些頭上的嘴都說非常饑餓。
同村的一個老婦人,年約七十,當時還沒死,在鍋前燒火。
看完這些後,又回到閻王跟前。
看見同村人張成,也未死。
有一人告張成說:“張毀壞了我的房屋。
”王派人查驗這件事,回報說:“是事實,張成說:“我犁地時,不覺犁破他的屋子,不是故意的。
”閻王說:“你雖不是故意的,但還是不謹慎。
”于是命令人打張成的腰七下。
過了一會,閻王說:“你已經沒事了,放你早點回去。
”就派人送他走。
向北越過一道牆,在牆頭上看見了自己的家,并且聽到哭聲,就跳下牆恍惚中醒了過來。
活了之後,和鄉裡人詳細說了這中間的經過,鄉裡人看張成的腰,果然有被打的傷痕,痕迹青黑明顯。
問他毀墓的事,他說:不假。
之後,老婦人便得病,不久便死了。
河南府史 洛陽郭大娘者,居毓财裡,以當垆為業,天寶初物故。
其夫姓王,作河南府史。
經一年,暴卒,數日複活。
自說,初被追見王,王雲:“此人雖好酒,且無狂亂,亦不孤負他人,算又未盡,宜放之去。
”處分訖,令所追人引入地獄,示以罪報。
初至糞池獄,從廣數頃,悉是人糞。
見其妻糞池中受穢惡,出沒數四。
某悲涕良久。
忽見一人頭,從空中落,堕池側,流血滂沱。
某問此是何人頭也,使者雲,是秦将白起頭。
某曰:“白起死來已千餘載,那得複新遇害?”答曰:“白起以詐坑長平卒四十萬衆,天帝罰之,每三十年一斬其頭。
迨一劫方已。
又去一城中,悉是煻煨火。
有數千人,奔走其間。
遙望城間馳欲出,至辄已閉。
盤回其間,苦痛備急。
事了别王,王言汝好飲酒,亦是罪。
終須與一疾,不然,無誡将來。
令左右以竹杖染水,點其足上。
因推坑中,遂活。
腳上點處,成一釘瘡,痛不可忍。
卻後七年方死。
(出《廣異記》) 郭大娘住在洛陽毓财裡,以開酒店為生。
唐玄宗天寶年初病故。
他的丈夫姓王,是河南府史。
一年後,他丈夫也暴死,幾天後又複活。
他自己說:剛死時被捕去見閻王,閻王說:“這個人雖是好渴酒,但并不狂亂,也不愧對他人,算起來他的命數未盡,應該放他回去。
”閻王處理完畢,就命追捕他的人把他帶進地獄,讓他看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