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

關燈


    ”道惠說:“我不信佛。

    ”有人說:“你忘了。

    ”道惠就回想起前世曾信佛,已經五生五死。

    正由于忘記并失去了本來的志向,所以今生在世從小就遇到了惡人,分不清邪與正,卻被邪道所誘惑。

    走着,來到一座大城,道惠徑直走到一大廳裡。

    看見一個人,約四五十歲,面朝南坐着。

    看見道惠驚訝地說:“你不應該來。

    ”有一個人穿着單衣服戴着頭巾,拿着名冊,進來說:“這個人毀壞祭神的場所還殺人,由于他的罪惡應該來這。

    ”原來遇到的和尚,也随道惠進來了。

    極力為道惠申辨理由,說:“毀壞祭神社下是他的罪過,這個人積福很多,雖殺人多,但報應的時候還沒到。

    ”面朝南坐着的人說:“應該懲罰逮捕他的人。

    ”讓道惠坐下,并賠禮說:“小鬼錯抓了你,但也是因為你忘失信念,不知信奉佛法的緣故。

    ”準備送道惠回去。

    先讓他暫時兼任複校将軍,看看地獄。

    道惠欣然接受并告辭出去。

    在向導的引導下,來到諸城,都是地獄。

    很多罪人正在遭受報應。

    看見瘋狗,正在把人撕成碎塊,骨肉散落,血流滿地。

    又看見群鳥,尖嘴鋒利,快速飛來,鑽進罪人的嘴裡,從裡往外啄洞,那個罪人痛的慘叫,筋骨粉碎。

    看遍了各地獄,就送道惠回去。

    又看見一開始碰見的那個和尚。

    和尚贈給道惠一個銅物,形狀像小鈴,和尚說:“你回家時,可把它丢在門外,不要帶進屋内。

    某年某月,你若有災難,要謹慎對待,可以活到九十歲。

    ”當時道惠家住在京城大桁南,于是自己回家。

    走到皂莢橋,看見三個親人,正停車商量悼念自己的事情。

    到了家門,看見女婢們正在大街上哭。

    别人和婢女好像沒有看見他。

    道惠進門前,就把銅物放在門外的樹上,于是,一片光明,霞光滿天,很長時間後逐漸變小了,不久即消失。

    進屋後,聞到屍體的臭味,失望而厭惡。

    當時親人朋友正吊喪,哭道惠的人很多,難以進去,徘徊後終進屍體中,忽然蘇醒過來。

    說起剛才遇見的事與人及在街上哭的女婢的情形,大家都說是這樣的。

    後來道惠作了廷尉。

    一次,準備在西堂審案,沒坐下就覺心悶,也認不清人,半天才好,仔細考慮計算這個時間,正是和尚告戒的那個日期。

    不久,又升任為廣州刺史,元嘉六年死,終年八十九歲。

     僧善道 僧善道者,在新野時,見有一人來寺中會,叉手恭敬,精進過常。

    善道問:“賢者何乃用心如此?”其人曰:“我曾死三日。

    見有十餘間瓦屋,下有數吏。

    有一輪,如作甕均,徑廣二丈餘。

    有鐵叉,又著均上,均轉如風。

    求死不得,一宿二日,眼眩心悶。

    有赤帻吏來,捉數枚簡及一筆,問此是何人,均邊人曰:‘佛弟子,時不精進,但持生禮行就人,無有慈心。

    ’吏問曰:‘此人罪略當畢,遣歸。

    ’于是得去,乃活。

    弟子未更此一死,實喜以生禮行就人。

    嫁女取婦家,恒五升面二雙雞,禮士大夫。

    今日叉手呼佛,手适相離,已後恐堕均上。

    ”(出《神鬼傳》) 善道和尚在新野時,看見一個人來到寺廟朝拜。

    雙手交叉,恭恭敬敬。

    虔誠的樣子超過平常人。

    善道就問他:“賢者為什麼這樣用心?”那人說:“我已死去三天,看見有十多間瓦房,房中有好多官吏,有個大輪子,像作甕的轉輪,直徑有二丈多,有鐵叉安在輪上,輪轉如風,求死不得,這樣一夜二天,我眼眩心悶。

    來了一個戴紅頭巾的人,拿着幾張紙和一支筆,問這個人是誰?輪子旁一個人回答說:‘他是佛家弟子,修行不深,隻不過對人有禮貌罷了,沒有善心。

    ’官吏說:“這個人罪不大,放他回去吧。

    ”于是得以離開并複活。

    我沒有死,實在是因為我平生以禮待上,嫁女兒娶兒媳都是五升面兩隻雞,尊敬讀書知禮的人。

    今日兩手相叉,這樣專心侍佛,是害怕再墜到輪子上。

     李旦 宋李旦,字世則,廣陵人也,以孝謹質素,著稱鄉裡。

    元嘉三年,正月十四日,暴病,心不(“不”原作“下”,據明抄本改)冷,七日而蘇。

    唅以飲粥,宿昔複常。

    雲,有一人,将信幡來至床頭。

    稱府君教喚,旦便随去。

    直向北行,道甚平淨。

    既至,城阙高麗,似今宮阙。

    遣傳教慰勞,呼旦可前。

    至大廳上,見有三十人,單衣青帻,列坐森然。

    一人東坐,被袍隐幾,左右侍衛,可有百餘。

    視旦而語坐人雲:“當示以諸獄,令世知也。

    ”旦聞言已,舉頭四視,都失向處,乃是地獄中。

    見群罪人,受諸苦報,呻吟号呼,不可忍視。

    尋有傳教稱:“府君放君還去,當更相迎。

    ”因此而還。

    ”至六年正月複死,七日又活。

    述所見事,較略如先。

    或有罪人寄語報家,道生時犯罪,使為作福。

    稍說姓字親識鄉伍,旦依言尋求,皆得之。

    又雲,甲申年當行疾疠,殺諸惡人。

    佛家弟子,作八關齋,修心善行,可得免也。

    旦本作道家祭灑,即欲棄錄本法,道民谏制,故遂兩事,而常勸化作八關齋。

    (出《冥報記》) 南朝宋代李旦,字世則,廣陵人。

    因為孝順老人,行為謹慎而聞名鄉裡。

    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正月十四日,得暴病而死。

    心口尚有餘溫,七天後又蘇醒過來。

    早晨能喝粥,過了一夜第二天恢複正常。

    他說:看見一個人,拿着信幡來到床前,說府君叫他去,他就随着走了。

    一直向北走,道路很幹淨。

    到了一座城,城樓很高又很堂皇,很象現在的宮殿,府君派人慰勞,并叫李旦上前邊來。

    到大廳上,看見有三十人,都是穿單衣戴青頭巾,排列坐着非常威嚴。

    其中有一人面朝東而坐,披着袍坐在茶幾的後面。

    左右侍衛足有百餘人。

    那個人看着李旦對在坐的人說:“應該讓他看看這些地獄,讓世人也了解這裡。

    ”李旦聽到話已講完,擡頭四顧,原來的一切都消失了,竟然是在地獄中。

    看見一群罪人,正在痛苦地受到各種報應。

    呻吟呼喊,不忍目睹。

    一會兒,有人傳話,說:“府君放你回去,以後再叫你來。

    ”因此才得以活過來了。

    到了元嘉六年正月又死了,七天後又活。

    叙說死時所見到的事與前一次大緻相同。

    有的罪人讓他傳話給自己家裡人。

    說,自己活着時犯了罪,讓家人為他修福。

    那些罪人簡單地說了自己的姓氏住址,李旦按他們說的都找到了。

    李旦又說甲申年有流行病,是為了除掉一些惡人。

    佛家弟子,作八關齋,修心作善事積德,可以免除這場災難。

    李旦本是道教祭酒,于是想放棄本法,信道教的人勸阻他,所以通達了兩種教。

    常常勸别人遵守八關齋。

     梁甲 北齊時,有仕人姓梁,甚豪富。

    将死,謂其妻子曰:“吾平生所愛奴馬,使用日久,稱人意。

    吾死,可以為殉。

    不然,吾(“吾”原作“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