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集
關燈
小
中
大
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
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于兜率天之夥伴。
諸比丘!此中,兜率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故,由兜率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九 諸比丘!複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
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于化樂天之夥伴。
諸比丘!此中,化樂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之故,自化樂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一〇 諸比丘!複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
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于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諸比丘!此中,自在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故,由他化自在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諸比丘!如是,于福業事有三種。
” 三七 善士(一) 一 “諸比丘!善士之施有八種。
以何為八耶? 二 即:鮮潔而施、殊妙而施、随時而施、相應而施、辨别而施、屢屢而施、施心明淨、施而适悅。
諸比丘!如是,善士之施有八種。
” 鮮潔殊妙之飲食 随時相應與再三 為梵行者等善田 給與布施之人者 即使舍棄衆多财 更無有追悔之心 如是給與布施者 正觀者等之贊歎 有信之智者如是 以解脫心作供施 于無害安樂之世 受生也乃是賢者 三八 善士(二) 一 “諸比丘!善士若能生于家,則資衆生之義利、利益、安樂。
[謂:]資父母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妻子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奴仆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朋友之義利、利益、安樂;資餓鬼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國王之益利、利益、安樂;資諸天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沙門、婆羅門之義利、利益、安樂。
二 諸比丘!譬如大雨成就一切之谷,則資衆生之義利、利益、安樂,諸比丘!如是若善士能生于家,則資衆生之義利、利益、安樂。
[謂:]資父母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妻子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奴仆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朋友之義利、利益、安樂;資餓鬼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國王之益利、利益、安樂;資諸天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沙門婆羅門之義利、利益、安樂。
” 住正慧者之家 是諸人之利益 憶念前世所作 不厭于夜與晝 如法奉仕于父 與母乃及祖先 善美之人知法 堅定持有信心 恭敬奉事于修 梵行之出家者 善立于正法為 人王者之利益 諸天親族朋友 與一切人利益 若調伏悭垢穢 則到吉祥之天 三十九 等流 一 “諸比丘!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安樂者有八種。
二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歸依佛。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一。
三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歸依法。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二。
四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歸依僧。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三。
五 諸比丘!有五種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以何為五耶? 六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斷殺生、離殺生。
諸比丘!聖弟子,離殺生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一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四。
七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斷不與取、離不與取。
[諸比丘!聖弟子,離不與取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二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五。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斷欲邪行、離欲邪行。
[諸比丘!聖弟子,離欲邪行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三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六。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斷妄語,離妄語。
[諸比丘!聖弟子,離妄語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四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七。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斷飲酒,離飲酒。
諸比丘!聖弟子,離飲酒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五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八。
諸比丘!如是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有八種。
” 四十 極輕 一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殺生,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殺生極輕之異熟者,令人短命。
二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不與取,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不與取極輕之異熟者,令人損财。
三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欲邪行,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欲邪行極輕之異熟者,令人受敵之怨。
四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妄語,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妄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受非實之讒誣。
五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離間語,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離間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遠離朋友。
六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粗惡語,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粗惡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聞]非可意之聲。
七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雜穢語,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雜穢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聞]不信言。
八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飲酒,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飲酒極輕之異熟者,令人昏迷。
” 第四 布施品[終] 攝句: (一、二)二之布施與(三)[布施]事與(四)田與(五)布施受生與 (六)[福]業[事]與(七、八)二之善士與(九)等流與 (一〇)極輕。
第五 布薩品 四十一 略布薩 一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祇樹給孤獨園。
于此,世尊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曰: 二 “諸比丘!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諸比丘!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四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做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五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六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七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八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九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一〇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諸比丘!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 四十二 廣布薩 一 “諸比丘!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諸比丘!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遍滿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熏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 三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諸比丘!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遍滿耶? 四 諸比丘!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阇羅、婆蹉、戌啰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何以故耶?諸比丘!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微弱。
五 諸比丘!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六 諸比丘!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年為忉利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七 諸比丘!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八 諸比丘!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九 諸比丘!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一〇 諸比丘!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卧小床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于普天遍照耀四方 此處埋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琉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于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诃到達天處 四十三 毗舍佉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殿。
時,毗舍佉鹿母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毗舍佉鹿母言: 二 “毗舍佉!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毗舍佉!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耶? 三 毗舍佉!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之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毗舍佉!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遍滿耶? 四 毗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阇羅、婆蹉、戌啰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何以故耶?毗舍佉!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五 毗舍佉!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六 毗舍佉!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天年,為忉利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七 毗舍佉!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毗舍佉!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毗舍佉!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毗舍佉!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卧小床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于普天遍照耀四方 此處理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琉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于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诃到達天處 四十四 婆私吒 一 爾時,世尊住毗舍離城之大林重閣講堂。
時,婆私吒優婆塞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婆私吒優婆塞言: “婆私吒!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婆私吒!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耶? 婆私吒!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做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婆私吒!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遍滿耶? 婆私吒!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阇羅、婆蹉、戌啰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何以故耶?婆私吒!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天年,為忉利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卧小床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于普天遍照耀四方 此處埋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琉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于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诃到達天處 二 如是所說,婆私吒優婆塞白世尊言: “大德!我令親愛之親族血緣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然者,我親愛之親族血緣,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刹帝利,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刹帝利,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婆羅門,[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婆羅門,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吠舍,[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吠舍,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首陀羅,[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首陀羅,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 三 “如是,婆私吒!婆私吒!若令一切之刹帝利,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刹帝利,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一切之]婆羅門,[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婆羅門,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一切之]吠舍,[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吠舍,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一切之]首陀羅,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首陀羅,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天、魔、梵天之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之衆生界,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天、魔、梵天之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之衆生界,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其有思,令此等之大沙羅樹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此等之大沙羅樹,于長夜得利益安樂,雲何況且于人者耶?” 四十五 菩阇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時,菩阇優婆夷來詣世尊所在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于菩阇優婆夷言: 二 “菩阇!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菩阇!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耶? 三 菩阇!此處有聖第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菩阇!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遍滿耶? 四 菩阇!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阇羅、婆蹉、戌啰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何以故耶?菩阇!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五 菩阇!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六 菩阇!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天年,為忉利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阇!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阇!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阇!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阇!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卧小床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于普天遍照耀四方 此處埋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琉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于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诃到達天處 四十六 阿那律 一 爾時,世尊住憍賞彌國之瞿私多園。
其時,具壽阿那律行晝日住而宴默。
時,有衆多之可意衆天,來詣阿那律之處。
至已,禮敬具壽阿那律而立于一面。
立于一面之彼諸天,告具壽阿那律言: “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衆天,主宰三處而自在。
大德阿那律!我等若欲于色,則忽得其色;若欲于聲,則忽得其聲;若欲于樂,則忽得其樂。
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衆天,主宰此三處而自在。
” 二 時,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青、青色,令着青衣、青飾。
”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青、青色,着青衣、青飾。
時,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黃[、黃色,令着黃衣、黃飾。
”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黃、黃色,着黃衣、黃飾。
時,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赤[、赤色,令着赤衣、赤飾。
”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赤、赤色,着赤衣、赤飾。
時,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白、白色,令著白衣、白飾。
”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白、白色,著白衣、白飾。
時,彼諸天或歌謠、或舞蹈、或拍掌。
譬如名手之善演奏、善調五部音樂,其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而足以令[人]陶醉;如是莊嚴,彼諸天之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而足以令[人]陶醉。
時,具壽阿那律調伏諸根。
時,彼諸天為:“尊者阿那律不嘗味”而忽沒。
三 時,具壽阿那律于晡時,自宴默而起,往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之具壽阿那律白世尊言: “大德!我于此處行晝日住而宴默。
時,有衆多之可意衆天,來詣我處,至已,禮敬于我而立于一面。
立于一面之彼諸天告我言: ‘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衆天,主宰三處而自在。
大德阿那律!我等若欲于色,則忽得其色;若欲于聲,則忽得其聲;若欲于樂者,則忽得其樂。
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衆天,主宰此三處而自在。
’ 大德!時,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青、青色,令着青衣、青飾。
’大德!時,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青、青色,着青衣、青飾。
大德!時,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黃[、黃色,令着黃衣、黃飾。
’大德!時,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黃、黃色,着黃衣、黃飾。
大德!時,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赤[、赤色,令着赤衣、赤飾。
’大德!時,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赤、赤色,着赤衣、赤飾。
大德!時,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白、白色,令著白衣、白飾。
’大德!時,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白、白色,著白衣、白飾。
大德!時,彼諸天或歌謠、或舞蹈、或拍掌。
大德!譬如名手善演奏、善調五部音樂,其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足以令[人]陶醉;如是莊嚴,彼諸天之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而足以令[人]陶醉。
大德!時,我調伏諸根。
大德!時,彼諸天為:‘尊者阿那律不嘗味’而忽沒。
大德!成就幾何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耶?” 四 “阿那律!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以何為八耶? 五 阿那律!此處有女人,父母欲其利、希其益而哀愍,依哀愍而令嫁。
于其夫,夙起晚寐,好作業務,行其可意、愛語。
于夫所尊重之父母、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尊敬而予供養;若來至,則以座與[洗足]水迎接。
夫所親好之事業,于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了知夫所親好之家内人——奴婢、使役、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按照其分而分布。
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因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為優婆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為具戒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為具舍,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而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悅于分布布施。
阿那律!如是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 無間斷常恒 勉勵而扶養 令得一切欲 無有輕蔑夫 善女無嫉妒 亦無怒其夫 賢女凡我夫 迎接尊重人 勤勇而不懈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如是夫樂欲 随轉為女人 名為可意天 必定受其生 四十七 毗舍佉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之東園鹿母殿。
時,毗舍佉鹿母[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毗舍佉鹿母言: 二 “毗舍佉!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以何為八耶? 三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父母欲其利,希其益而哀愍,依哀愍而令嫁。
于其夫,夙起晚寐,好作業務,行其可意、愛語。
[于夫所尊重之父母、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尊敬、供養;若來至,則以座與洗足水迎接。
夫所親好之事業,于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了知夫親好之家内人——奴婢、使役、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按照其分而分布。
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依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為優婆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為具戒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為具舍,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于布施分布。
毗舍佉!如是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 無間斷常恒 勉勵而扶養 令得一切欲 無有輕蔑夫 善女無嫉妒 亦無怒其夫 賢女凡我夫 迎接尊重人 勤勇而不懈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如是夫樂欲 随轉為女人 各為可意天 必定受其生 四十八 那拘羅母 一 爾時,世尊住婆祇國屍收摩羅山之恐怖林鹿園。
時,那拘羅母居士婦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 時,世尊告于那拘羅母居士婦言: 二 “那拘羅母!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以何為八耶? 三 那拘羅母!此處有女人,父母欲其利,希其益而哀愍,依哀愍而令嫁。
于其夫,夙起晚寐,好作業務,行其可意、愛語。
于夫所尊重之父母、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尊敬而供養;若來至,則以座與[洗足水]迎接。
夫所親好之事業,于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了知夫親好之家内人——奴婢、使役、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按照其分而分布。
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因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為優婆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為具戒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為具舍,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于布施分布。
那拘羅母!如是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 無間斷常恒 勉勵而扶養 令得一切欲 無有輕蔑夫 善女無嫉妒 亦無怒其夫 賢女凡我夫 迎接尊重人 勤勇而不懈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如是夫樂欲 随轉為女人 名為可意天 必定受其生 四十九 此世(一) 一 爾時,世尊住于舍衛城之東園鹿母殿。
時,毗舍佉鹿母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于毗舍佉鹿母言: 二 “毗舍佉!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以何為四耶? 三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善整事業、攝受周圍之人、行夫之可意、守護所收藏。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善整事業耶? 四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于夫親好之事業,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善整事業。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耶? 五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了知夫親好之家内人——奴婢、役使、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按照其分而分布。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行夫之可意耶? 六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于夫之非可意之所,假令有失命之因,亦不行。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行夫之可意。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守護所收藏耶? 七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依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守護所收藏。
毗舍佉!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八 毗舍佉!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以何為四耶? 九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慧具足。
毗舍佉!雲何為信具足耶? 一〇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此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信具足。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戒具足耶? 一一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戒具足。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舍具足耶? 一二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于分布布施。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舍具足。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慧具足耶? 一三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為聖抉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慧具足。
毗舍佉!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 若善整事業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具足信與戒 應需離悭吝 常道能清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具身為婦女 具戒與法住 皆名真實語 具足十六行 善備為人分 具戒優婆夷 生可意天世 五十 此世(二) 一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何等為四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善整事業、攝受周圍之人、行夫之可意、守護其所藏。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善整事業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于夫親好之事業,[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善整事業。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耶? 四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了知夫親好之家内人[——奴婢、役使、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照其分而分布]。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行夫之可意耶? 五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于夫之非可意之所,假令有失命之因,亦不行。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行夫之可意。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守護所收藏耶? 六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依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守護所收藏。
諸比丘!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七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以何為四耶? 八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慧具足。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信具足耶? 九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此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信具足。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戒具足耶? 一〇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離殺生、[離不予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戒具足。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舍具足耶? 一一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于分布布施]。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舍具足。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慧具足耶? 一二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為聖抉擇而成就正順生滅苦盡慧。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慧具足。
諸比丘!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 若善整事業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具足信與戒 應需離悭吝 常道能清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具身為婦女 具戒與法住 皆名真實語 具足十六行 善備為八分 具戒優婆夷 生可意天世 第五 布薩品[終] 攝句: (一)略[布薩]與(二)廣[布薩]與 (三)毗舍佉與(四)婆私吒與(五)第五之菩阇與 (六)阿那律與(七)毗舍佉與 (八)那拘羅母與(九~一〇)二之此世。
五〇經 終 第六 瞿昙彌品 五十一 瞿昙彌 一 爾時,世尊住釋氏國迦維羅衛城之尼拘律園。
時,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立一面。
立于一面之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女人得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瞿昙彌!女人勿求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二 摩诃波阇提瞿昙彌二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女人得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瞿昙彌!女人勿求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三 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三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女人得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瞿昙彌!女人勿求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時,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了知:]“世尊不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悲歎苦惱,落淚啼泣,禮敬世尊,右繞而去。
四 時,世尊随意之間,住于迦維羅衛城之後,向毗舍離城遊行而去,次第遊行到毗舍離城。
于此,世尊住毗舍離城之大林重閣堂。
時,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除發、着袈裟衣,與衆多之釋女俱,向毗舍離城遊行,次第遊行至毗舍離城之大林重閣堂。
時,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于門戶之外。
具壽阿難見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之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于門戶之外。
見已,告于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言: 瞿昙彌!雲何汝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于門戶之外耶? “大德阿難!世尊不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果爾,瞿昙彌!須臾待于此處,我祈請世尊[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五 時,具壽阿難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于此處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于門戶之外。
世尊言不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大德!願令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阿難!勿願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具壽阿難二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阿難!勿願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具壽阿難三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阿難!勿願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六 時,具壽阿難生思念:“世尊不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我宜以其他之方便,祈請世尊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時,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女人若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則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耶?” “阿難!女人若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則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 “大德!女人若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則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施恩于世尊者多,為姨母、養母、乳哺母,自生母命終,授乳于世尊。
大德!願令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七 “阿難!若摩诃波阇波提瞿昙
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于兜率天之夥伴。
諸比丘!此中,兜率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故,由兜率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九 諸比丘!複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
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于化樂天之夥伴。
諸比丘!此中,化樂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之故,自化樂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一〇 諸比丘!複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
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于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諸比丘!此中,自在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故,由他化自在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諸比丘!如是,于福業事有三種。
” 三七 善士(一) 一 “諸比丘!善士之施有八種。
以何為八耶? 二 即:鮮潔而施、殊妙而施、随時而施、相應而施、辨别而施、屢屢而施、施心明淨、施而适悅。
諸比丘!如是,善士之施有八種。
” 鮮潔殊妙之飲食 随時相應與再三 為梵行者等善田 給與布施之人者 即使舍棄衆多财 更無有追悔之心 如是給與布施者 正觀者等之贊歎 有信之智者如是 以解脫心作供施 于無害安樂之世 受生也乃是賢者 三八 善士(二) 一 “諸比丘!善士若能生于家,則資衆生之義利、利益、安樂。
[謂:]資父母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妻子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奴仆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朋友之義利、利益、安樂;資餓鬼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國王之益利、利益、安樂;資諸天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沙門、婆羅門之義利、利益、安樂。
二 諸比丘!譬如大雨成就一切之谷,則資衆生之義利、利益、安樂,諸比丘!如是若善士能生于家,則資衆生之義利、利益、安樂。
[謂:]資父母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妻子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奴仆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朋友之義利、利益、安樂;資餓鬼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國王之益利、利益、安樂;資諸天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沙門婆羅門之義利、利益、安樂。
” 住正慧者之家 是諸人之利益 憶念前世所作 不厭于夜與晝 如法奉仕于父 與母乃及祖先 善美之人知法 堅定持有信心 恭敬奉事于修 梵行之出家者 善立于正法為 人王者之利益 諸天親族朋友 與一切人利益 若調伏悭垢穢 則到吉祥之天 三十九 等流 一 “諸比丘!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安樂者有八種。
二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歸依佛。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一。
三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歸依法。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二。
四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歸依僧。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三。
五 諸比丘!有五種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以何為五耶? 六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斷殺生、離殺生。
諸比丘!聖弟子,離殺生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一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四。
七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斷不與取、離不與取。
[諸比丘!聖弟子,離不與取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二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五。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斷欲邪行、離欲邪行。
[諸比丘!聖弟子,離欲邪行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三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六。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斷妄語,離妄語。
[諸比丘!聖弟子,離妄語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四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七。
諸比丘!複次有聖弟子,]斷飲酒,離飲酒。
諸比丘!聖弟子,離飲酒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
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于無量之衆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
諸比丘!此乃第五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于長夜而知、于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诃譏。
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八。
諸比丘!如是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于生天、資于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有八種。
” 四十 極輕 一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殺生,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殺生極輕之異熟者,令人短命。
二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不與取,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不與取極輕之異熟者,令人損财。
三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欲邪行,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欲邪行極輕之異熟者,令人受敵之怨。
四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妄語,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妄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受非實之讒誣。
五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離間語,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離間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遠離朋友。
六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粗惡語,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粗惡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聞]非可意之聲。
七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雜穢語,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雜穢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聞]不信言。
八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飲酒,則生于地獄、生于畜生、生于餓鬼。
飲酒極輕之異熟者,令人昏迷。
” 第四 布施品[終] 攝句: (一、二)二之布施與(三)[布施]事與(四)田與(五)布施受生與 (六)[福]業[事]與(七、八)二之善士與(九)等流與 (一〇)極輕。
第五 布薩品 四十一 略布薩 一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祇樹給孤獨園。
于此,世尊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曰: 二 “諸比丘!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諸比丘!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四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做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五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六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七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八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九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一〇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諸比丘!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 四十二 廣布薩 一 “諸比丘!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諸比丘!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遍滿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熏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 三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諸比丘!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遍滿耶? 四 諸比丘!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阇羅、婆蹉、戌啰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何以故耶?諸比丘!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微弱。
五 諸比丘!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六 諸比丘!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年為忉利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七 諸比丘!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八 諸比丘!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九 諸比丘!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一〇 諸比丘!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
諸比丘!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諸比丘!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卧小床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于普天遍照耀四方 此處埋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琉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于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诃到達天處 四十三 毗舍佉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殿。
時,毗舍佉鹿母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毗舍佉鹿母言: 二 “毗舍佉!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毗舍佉!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耶? 三 毗舍佉!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之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毗舍佉!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遍滿耶? 四 毗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阇羅、婆蹉、戌啰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何以故耶?毗舍佉!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五 毗舍佉!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六 毗舍佉!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天年,為忉利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七 毗舍佉!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毗舍佉!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毗舍佉!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毗舍佉!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
毗舍佉!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毗舍佉!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卧小床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于普天遍照耀四方 此處理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琉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于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诃到達天處 四十四 婆私吒 一 爾時,世尊住毗舍離城之大林重閣講堂。
時,婆私吒優婆塞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婆私吒優婆塞言: “婆私吒!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婆私吒!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耶? 婆私吒!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做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婆私吒!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遍滿耶? 婆私吒!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阇羅、婆蹉、戌啰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何以故耶?婆私吒!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天年,為忉利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
婆私吒!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婆私吒!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卧小床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于普天遍照耀四方 此處埋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琉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于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诃到達天處 二 如是所說,婆私吒優婆塞白世尊言: “大德!我令親愛之親族血緣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然者,我親愛之親族血緣,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刹帝利,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刹帝利,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婆羅門,[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婆羅門,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吠舍,[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吠舍,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首陀羅,[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首陀羅,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 三 “如是,婆私吒!婆私吒!若令一切之刹帝利,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刹帝利,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一切之]婆羅門,[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婆羅門,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一切之]吠舍,[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吠舍,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一切之]首陀羅,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首陀羅,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天、魔、梵天之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之衆生界,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天、魔、梵天之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之衆生界,于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其有思,令此等之大沙羅樹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此等之大沙羅樹,于長夜得利益安樂,雲何況且于人者耶?” 四十五 菩阇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時,菩阇優婆夷來詣世尊所在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于菩阇優婆夷言: 二 “菩阇!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菩阇!雲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耶? 三 菩阇!此處有聖第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衆生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淫穢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今我亦于今日今夜,斷高床、大床,離高床、大床,卧于小床、草敷具之低處。
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
’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菩阇!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遍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遍滿耶? 四 菩阇!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謂:鴦伽、摩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阇羅、婆蹉、戌啰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何以故耶?菩阇!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五 菩阇!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六 菩阇!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天年,為忉利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阇!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阇!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阇!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阇!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
菩阇!複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夥伴。
菩阇!我于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于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卧小床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于普天遍照耀四方 此處埋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琉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于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诃到達天處 四十六 阿那律 一 爾時,世尊住憍賞彌國之瞿私多園。
其時,具壽阿那律行晝日住而宴默。
時,有衆多之可意衆天,來詣阿那律之處。
至已,禮敬具壽阿那律而立于一面。
立于一面之彼諸天,告具壽阿那律言: “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衆天,主宰三處而自在。
大德阿那律!我等若欲于色,則忽得其色;若欲于聲,則忽得其聲;若欲于樂,則忽得其樂。
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衆天,主宰此三處而自在。
” 二 時,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青、青色,令着青衣、青飾。
”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青、青色,着青衣、青飾。
時,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黃[、黃色,令着黃衣、黃飾。
”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黃、黃色,着黃衣、黃飾。
時,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赤[、赤色,令着赤衣、赤飾。
”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赤、赤色,着赤衣、赤飾。
時,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白、白色,令著白衣、白飾。
”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白、白色,著白衣、白飾。
時,彼諸天或歌謠、或舞蹈、或拍掌。
譬如名手之善演奏、善調五部音樂,其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而足以令[人]陶醉;如是莊嚴,彼諸天之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而足以令[人]陶醉。
時,具壽阿那律調伏諸根。
時,彼諸天為:“尊者阿那律不嘗味”而忽沒。
三 時,具壽阿那律于晡時,自宴默而起,往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之具壽阿那律白世尊言: “大德!我于此處行晝日住而宴默。
時,有衆多之可意衆天,來詣我處,至已,禮敬于我而立于一面。
立于一面之彼諸天告我言: ‘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衆天,主宰三處而自在。
大德阿那律!我等若欲于色,則忽得其色;若欲于聲,則忽得其聲;若欲于樂者,則忽得其樂。
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衆天,主宰此三處而自在。
’ 大德!時,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青、青色,令着青衣、青飾。
’大德!時,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青、青色,着青衣、青飾。
大德!時,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黃[、黃色,令着黃衣、黃飾。
’大德!時,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黃、黃色,着黃衣、黃飾。
大德!時,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赤[、赤色,令着赤衣、赤飾。
’大德!時,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赤、赤色,着赤衣、赤飾。
大德!時,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白、白色,令著白衣、白飾。
’大德!時,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白、白色,著白衣、白飾。
大德!時,彼諸天或歌謠、或舞蹈、或拍掌。
大德!譬如名手善演奏、善調五部音樂,其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足以令[人]陶醉;如是莊嚴,彼諸天之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而足以令[人]陶醉。
大德!時,我調伏諸根。
大德!時,彼諸天為:‘尊者阿那律不嘗味’而忽沒。
大德!成就幾何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耶?” 四 “阿那律!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以何為八耶? 五 阿那律!此處有女人,父母欲其利、希其益而哀愍,依哀愍而令嫁。
于其夫,夙起晚寐,好作業務,行其可意、愛語。
于夫所尊重之父母、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尊敬而予供養;若來至,則以座與[洗足]水迎接。
夫所親好之事業,于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了知夫所親好之家内人——奴婢、使役、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按照其分而分布。
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因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為優婆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為具戒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為具舍,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而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悅于分布布施。
阿那律!如是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 無間斷常恒 勉勵而扶養 令得一切欲 無有輕蔑夫 善女無嫉妒 亦無怒其夫 賢女凡我夫 迎接尊重人 勤勇而不懈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如是夫樂欲 随轉為女人 名為可意天 必定受其生 四十七 毗舍佉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之東園鹿母殿。
時,毗舍佉鹿母[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毗舍佉鹿母言: 二 “毗舍佉!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以何為八耶? 三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父母欲其利,希其益而哀愍,依哀愍而令嫁。
于其夫,夙起晚寐,好作業務,行其可意、愛語。
[于夫所尊重之父母、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尊敬、供養;若來至,則以座與洗足水迎接。
夫所親好之事業,于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了知夫親好之家内人——奴婢、使役、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按照其分而分布。
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依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為優婆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為具戒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為具舍,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于布施分布。
毗舍佉!如是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 無間斷常恒 勉勵而扶養 令得一切欲 無有輕蔑夫 善女無嫉妒 亦無怒其夫 賢女凡我夫 迎接尊重人 勤勇而不懈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如是夫樂欲 随轉為女人 各為可意天 必定受其生 四十八 那拘羅母 一 爾時,世尊住婆祇國屍收摩羅山之恐怖林鹿園。
時,那拘羅母居士婦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 時,世尊告于那拘羅母居士婦言: 二 “那拘羅母!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以何為八耶? 三 那拘羅母!此處有女人,父母欲其利,希其益而哀愍,依哀愍而令嫁。
于其夫,夙起晚寐,好作業務,行其可意、愛語。
于夫所尊重之父母、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尊敬而供養;若來至,則以座與[洗足水]迎接。
夫所親好之事業,于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了知夫親好之家内人——奴婢、使役、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按照其分而分布。
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因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為優婆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為具戒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為具舍,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于布施分布。
那拘羅母!如是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于可意衆天之夥伴。
” 無間斷常恒 勉勵而扶養 令得一切欲 無有輕蔑夫 善女無嫉妒 亦無怒其夫 賢女凡我夫 迎接尊重人 勤勇而不懈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如是夫樂欲 随轉為女人 名為可意天 必定受其生 四十九 此世(一) 一 爾時,世尊住于舍衛城之東園鹿母殿。
時,毗舍佉鹿母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
]坐于一面時,世尊告于毗舍佉鹿母言: 二 “毗舍佉!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以何為四耶? 三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善整事業、攝受周圍之人、行夫之可意、守護所收藏。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善整事業耶? 四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于夫親好之事業,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善整事業。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耶? 五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了知夫親好之家内人——奴婢、役使、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按照其分而分布。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行夫之可意耶? 六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于夫之非可意之所,假令有失命之因,亦不行。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行夫之可意。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守護所收藏耶? 七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依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守護所收藏。
毗舍佉!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八 毗舍佉!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以何為四耶? 九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慧具足。
毗舍佉!雲何為信具足耶? 一〇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此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信具足。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戒具足耶? 一一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戒具足。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舍具足耶? 一二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于分布布施。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舍具足。
毗舍佉!雲何女人為慧具足耶? 一三 毗舍佉!此處有女人,為聖抉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
毗舍佉!如是女人為慧具足。
毗舍佉!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 若善整事業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具足信與戒 應需離悭吝 常道能清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具身為婦女 具戒與法住 皆名真實語 具足十六行 善備為人分 具戒優婆夷 生可意天世 五十 此世(二) 一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何等為四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善整事業、攝受周圍之人、行夫之可意、守護其所藏。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善整事業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于夫親好之事業,[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善整事業。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耶? 四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了知夫親好之家内人[——奴婢、役使、僮仆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将嚼食、啖食照其分而分布]。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行夫之可意耶? 五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于夫之非可意之所,假令有失命之因,亦不行。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行夫之可意。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守護所收藏耶? 六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受夫所赢[之财、谷、銀、金則守護、收藏,依此無令欺、盜、酩酊、損壞]。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守護所收藏。
諸比丘!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七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以何為四耶? 八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信具足、戒具足、舍具足、慧具足。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信具足耶? 九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此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信具足。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戒具足耶? 一〇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離殺生、[離不予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戒具足。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舍具足耶? 一一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以離悭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于棄舍,相應于乞,喜于分布布施]。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舍具足。
諸比丘!雲何女人為慧具足耶? 一二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為聖抉擇而成就正順生滅苦盡慧。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慧具足。
諸比丘!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 若善整事業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具足信與戒 應需離悭吝 常道能清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具身為婦女 具戒與法住 皆名真實語 具足十六行 善備為八分 具戒優婆夷 生可意天世 第五 布薩品[終] 攝句: (一)略[布薩]與(二)廣[布薩]與 (三)毗舍佉與(四)婆私吒與(五)第五之菩阇與 (六)阿那律與(七)毗舍佉與 (八)那拘羅母與(九~一〇)二之此世。
五〇經 終 第六 瞿昙彌品 五十一 瞿昙彌 一 爾時,世尊住釋氏國迦維羅衛城之尼拘律園。
時,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來詣世尊之處。
至已,禮敬世尊,卻立一面。
立于一面之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女人得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瞿昙彌!女人勿求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二 摩诃波阇提瞿昙彌二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女人得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瞿昙彌!女人勿求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三 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三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女人得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瞿昙彌!女人勿求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時,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了知:]“世尊不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悲歎苦惱,落淚啼泣,禮敬世尊,右繞而去。
四 時,世尊随意之間,住于迦維羅衛城之後,向毗舍離城遊行而去,次第遊行到毗舍離城。
于此,世尊住毗舍離城之大林重閣堂。
時,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除發、着袈裟衣,與衆多之釋女俱,向毗舍離城遊行,次第遊行至毗舍離城之大林重閣堂。
時,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于門戶之外。
具壽阿難見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之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于門戶之外。
見已,告于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言: 瞿昙彌!雲何汝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于門戶之外耶? “大德阿難!世尊不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果爾,瞿昙彌!須臾待于此處,我祈請世尊[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五 時,具壽阿難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于此處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于門戶之外。
世尊言不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大德!願令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阿難!勿願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具壽阿難二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阿難!勿願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具壽阿難三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且止!阿難!勿願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六 時,具壽阿難生思念:“世尊不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我宜以其他之方便,祈請世尊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時,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女人若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則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耶?” “阿難!女人若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則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 “大德!女人若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則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彌施恩于世尊者多,為姨母、養母、乳哺母,自生母命終,授乳于世尊。
大德!願令允許女人于如來所說之法、律,從家而出家。
” 七 “阿難!若摩诃波阇波提瞿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