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甚麼人可能定當得來。

    卓拄杖。

    鐵笛吹瑤島。

    金燈照绮筵。

     上堂。

    舉黃檗一日捏拳曰。

    天下老和尚總在者裡。

    我若放一線道。

    從伊七縱八橫。

    若不放過不消一捏。

    僧便問。

    放一線道時如何。

    檗曰七縱八橫。

    曰不放過不消一捏時如何。

    檗曰普。

    師曰黃檗既能人境俱奪。

    亦解敲唱雙行。

    其奈捏聚放開未免太傷心力。

    者僧雖然變通有道。

    卻也朕兆難明。

    皆為不了。

    山僧不用捏拳舒掌。

    可以移風易俗。

    豎拂子曰。

    從上大老天下英靈盡向者裡。

    正去偏來明投暗合。

    如寶絲網重重涉入。

    如有人出來道。

    雲門與麼太煞簡略。

    固許汝是個出格英俊。

    也須再參三十年。

     請上堂。

    白椎竟。

    師随聲一喝。

    曰若是第一義。

    但向己求莫從他覓。

    豈待山僧鼓兩片皮掉三寸舌。

    豎捏烏藤橫搖白塵。

    然後為得。

    所以鑒湖遠棹水月交光。

    徐入雲門煙霞鬥彩。

    過積玉橋聽潺湲之響。

    知洞水流長。

    到芙蓉岸望疊嶂之高。

    識門風浩大。

    從淺至深次第循曆。

    由大佛殿登寶鏡堂。

    緻禮雍雍發言穆穆。

    始解道覺悟生死如夢。

    一切求心自息。

    時時奉重無違。

    事事報恩有據。

    本末須要歸宗。

    尊卑當用其語。

    顧衆曰。

    且道是甚麼語。

    門頭嚴飾兒孫力。

    室内悠悠總不知。

    複喝一喝。

     開山澄祖四十忌上堂。

    臘月四日乃先師翁示方便門。

    說最實事。

    時節蓋有威德自在如彼山王。

    安忍不動利益含生。

    舌相等刹塵遍覆。

    身光與日月恒明。

    赤白青黃混之不得。

    方圓長短類之莫齊。

    不惟利根鈍根正見邪見。

    求個入頭愈加深遠。

    尋個出路轉見壅淤。

    即使四十年來兒孫遍地。

    各各現三頭六臂。

    個個張馬嘴驢唇。

    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

    紛纭指注究竟摸他頭腦不着。

    豎拂子曰。

    此是師翁殺人活人底杷柄。

    今朝恰好落在孫子手裡。

    豎抹橫該皆吾常分。

    遂顧衆曰。

    還有構得者麼。

    黃閣晝簾垂紫氣。

    不彰寶印自然尊。

     解制小參。

    上來道個不審。

    盡是古人唾餘。

    甚為不必。

    下去道個珍重。

    莫非時流。

    恒事可以勿提。

    人人本來具足一段大事。

    頭頭顯露物物彰明。

    悟不加增。

    迷亦不減。

    聚時不有。

    散時不無。

    惟桶底不曾脫落。

    正眼不曾洞開。

    不從父母未生前青天白日下披襟一笑。

    未免被苦樂逆順轉移。

    暑往寒來拘絆。

    生死海裡風吹浪蕩。

    不得自在。

    縱使道得個靜則同源。

    動無異緻。

    猶是憎愛不忘。

    情封未啟。

    舉意乖違觸途成滞。

    要得獨步大方遊行自在。

    山僧與你畫一策。

    以拂子畫相曰。

    者裡知得落處。

    喚釋迦達磨挈缽提瓶未嘗不可。

    或甄别不來且遊遍雲山千重萬重。

    捱過春光一度兩度再來與你說破。

     臘八解制上堂。

    見明謂晝遇暗為夜。

    山本嵯峨水自流動。

    東西南北不移一絲。

    上下高低莫錯一點。

    一向立定腳跟。

    最怕輥入異類。

    子細檢點來。

    正是偏枯見解不達權變之笨漢。

    忽若月明晝午。

    日彩夜央。

    山頭滾浪。

    海底飛塵。

    十個有五雙不知頭緒。

    唯有雪嶺老瞿昙。

    多年卧冰齧檗忘形于凍餒。

    到此便得轉身活路。

    以快平生。

    果是本分衲僧。

    氣概逸群。

    若休歇其心放下便穩。

    能勇猛其志撩起便行。

    折腰匾擔尊貴一時。

    斷鼻草鞋威雄百倍。

    垂手橫身自由自在。

    誰能拘束得你。

    但前途去與故人相見。

    細說生平。

    切莫道在雲門者裡。

    何故。

    惟恐傳事不真。

    将作世谛流布。

     上堂。

    舉金峰因僧問。

    金杯滿酌時如何。

    峰曰金峰不勝酩酊。

    師曰展演宗猷提持祖印。

    和光順物與世同塵。

    渾融彼此包括始終。

    金峰有寬洪之量。

    洵不可及。

    正眼觀來未免一場敗阙。

    如有僧問雲門金杯滿酌時如何。

    但向道酒中不語真君子。

     先和尚木主入祖堂上堂。

    不重先師道德。

    秪貴先師不為我說破。

    古人恁麼道。

    雖謂情封不立其如分别猶存。

    既曰道德無可為重更有何事不曾說破。

    我先師非身現身身滿域中。

    無說示說說遍天下。

    奮自在慈力猶淳旭麗天。

    若愚若智盡睹其光。

    暢無畏玄音如迅雷駭地。

    是聖是凡悉聆其響。

    紹洞山尊貴之宗。

    斬斷群邪蔓刺。

    荷玉笥大成之業。

    弘開一味妙門。

    橫身空劫已前跨腳。

    今時路上不許月白夜行。

    唯要雞鳴曉到。

    奉重固不必違背則不可故我親近他承嗣他三十年間一切時中。

    厲色時多和顔日少。

    其道大德備實情不知說破不說破也不揀擇甘為情忘義斷不孝闡提。

    争奈拄杖子當仁不讓。

    蓦拈拄杖曰。

    一不做二不休。

    莫道縱橫無忌諱。

    隻要推爺向裡頭。

    卓拄杖下座。

     謝兩序勤舊上堂。

    提振綱宗傳持慧命。

    印印當風機機圓應。

    顯萬法總一根源。

    融十方歸一刹境。

    蓋知正色持衡深賴祖庭元老輸誠贊弼實資法苑祥麟和同水乳以标奇節比松筠而播美。

    千聖有口無說處底同一音演。

    萬人有力無作處底同一心行。

    如斯主伴交羅乃見始終貫徹。

    所以山僧自來五位旗槍高縣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