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識此一句。

    或者道和尚放下拂子别通個消息來。

    我也知你逐境馳求循聲流轉。

    殊不知雲門者裡。

    偏圓宛轉變化無窮。

    有時出現于時桂豔秋深播庭前之馥馥蘭芳春暖朗砌下之英英麟趾。

    是以歌繁宗猷斯焉彌永。

    有時退藏于密縱。

    使汝諸根穎脫。

    不與萬法為侶者亦不能窺見一斑。

    若是全身出現時絲毫不露。

    退藏于密處文彩全彰固已罔測端倪。

    隻如今日檀越辦供入山。

    且道何所饒益。

    藍田産玉非凡種。

    堪作圭璋捧至尊。

     上堂。

    佛法甚多。

    隻因連日事煩。

    身子勞倦。

    無暇說得。

    今則乘片刻之間。

    身子略已泰然。

    無甚佛法可說。

    忽有個靈利衲子出來道。

    雲門長老說話太煞。

    不顧傍觀。

    若論佛法。

    遍在一切處。

    豈在閑忙。

    說時有不說時無耶。

    山僧既受禅士一段深心。

    借五峰各位檀越物事。

    精治盛齋請吃飽後。

    更獻日鑄蘭雪香茗一杯。

    為何如斯。

    但得人人自信得自肯承當。

    省卻山僧多少氣力。

    不然隙駒疾霜風急顔貌。

    看看非舊日。

    大事茫茫無了畢。

    堪笑嵩山缺齒翁。

    九年面壁。

    豎拂子曰。

    究竟者個不識。

     上虞何檀越請上堂。

    極簡極易之道。

    無相無作之門。

    惟要步驟不差。

    當人金剛眼正。

    師子随時哮吼。

    不顧驚群駭衆。

    動容則盡揚古路。

    斂念而不堕悄然。

    化日是以舒長慧命。

    從茲綿亘。

    何待雲山漠漠煙水茫茫。

    積年累月冒暑經寒。

    若迷方者一喚回頭。

    始道個從此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謾了。

    子細看來。

    猶如夢中人遍曆無邊刹境。

    醒來原在床上。

    蓦顧左右曰。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至日上堂。

    尋常總道正法眼藏。

    轉求轉生遙遠。

    轉說轉不相應。

    認着個聖谛不為一物不中底。

    以當生平。

    不肯移易絲毫。

    要為諸佛之師群賢之首也大難。

    在以拂子畫一畫曰。

    能向者裡識得根元。

    信知一陽才動葭灰萬卉俱開生面。

    瑞霭天扉祥符祖苑。

    塵塵顯妙刹刹圓融。

    個個凜維新榜樣。

    人人弘起弊規模。

    既逢此個時節。

    雲門拂子豈可不傾誠祝贊。

    複以拂子擊一下曰。

    雲書魯史千秋事。

    歌永堯風萬國心。

    問如何是正中偏。

    師曰龍樓高揭翠華簾。

    如何是偏中正。

    師曰樵子宅中傳号令。

    如何是正中來。

    師曰玉人踏月下瑤台。

    如何是兼中至。

    師曰鐘鳴長樂千門曙。

    如何是兼中到。

    師曰橫趨直步看圓妙。

     楊悾庵居士請上堂。

    拈拄杖曰此個見得徹底無疑。

    等閑露一機垂一句。

    自然權實雙彰。

    殺活全備。

    終不肯坐在死水裡與蚌蛤魚蝦同一趣向。

    是故知有底人。

    随緣宛轉妙用無方。

    有時佛心儒雅皆依真實而現相。

    有時摧魔殄異悉從示應以立名。

    知一切人根性。

    解一切人黏縛。

    俾一人安隐則人人安隐。

    使一處清淨則處處清淨。

    大衆隻如維摩榻上塵埃。

    東厮壁邊雜穢。

    且道又從何處得來。

    良久曰。

    今日重添上一堆。

     開爐上堂。

    地爐深掘榾柮高堆。

    閑時向火好事相商。

    可中冷暖唯自能知。

    世上紛嘩由他莫管。

    隻如火爐頭有個無賓主話。

    從老趙州撩亂激揚。

    以至諸方互相抛擲。

    豈謂逗到今日依舊清白不分。

    雲門緘口要且不甘。

    乃高聲喚侍者曰。

    将簾子垂下。

    不可漏洩了暖氣。

    拍禅床下座。

     真如文法師掃塔請上堂。

    先師翁道不盡底句子。

    處空滿空在壑盈壑。

    無底船盛載不漏。

    斷貫索系縛有餘。

    舒之光逾日月。

    卷之包括乾坤。

    自長水而溯耶溪騰遍地波瀾。

    任先哲以及後賢行石頭正路。

    三草二木皆在裡許含英育秀。

    諸佛列祖盡向此中出世利生。

    有智無智并觸慈光。

    先心後心鹹歸陶冶。

    況複現大人相垂格外機弘贊宗猷。

    光揚祖道者哉。

    範上座到者裡鑽仰無門。

    計較無路。

    敢問大衆。

    先師翁道不盡底句子。

    畢竟阿誰擔荷。

    有指陳得出。

    不妨随緣自在到處稱尊。

    若明辨不來問取真如文老人。

     請能仁啟和尚繼席發專使上堂。

    雍容闡悟本真宗。

    雪曲響雲門古調。

    峨峨為濁世幢王。

    切切作迷生導主。

    須得其人威音那邊。

    移步必有其位。

    夜明簾外轉機。

    如是則身雲與法雲共彩。

    本自無心。

    化日與慧日同輝。

    何嘗有意。

    竦聽鸾音徹天積玉橋躍然起舞将見妙吼震地香爐峰卻也快心。

    但是移山門入佛殿裡。

    将燈籠來山門上。

    佛祖莫測其端。

    人天孰窺其際。

    蓦召專使曰。

    去問能仁和尚自然定當。

    何故。

    欲明家裡事須是個中人。

     王檀越誕辰請上堂。

    舉教中道菩薩。

    以一音一切皆能演決定分别說一切諸佛法。

    老瞿昙固是富而且驕。

    争奈事無實據。

    拈起拄杖曰。

    不若雲門拄杖子。

    打開福德藏門。

    運出無價至寶。

    碗大碗小盛來。

    随豐随儉受用。

    一飽既已忘饑。

    諸念自然銷落。

    指南山作壽。

    掬東海為卮。

    有者道山僧将常住物私做人情。

    連忙想得個父母未生前面目。

    老也如是少也如是。

    往古也如是來今也如是。

    隻有一處不如是。

    釋迦老子敷演不出。

    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