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一滴卷之二古庭禅師語錄

關燈


    豈得有靈驗耶。

     為學者說昏散二障下落。

    乃當人一個恣縱心是苟猛着精神。

    疑無字如流水綿綿不間念念檢點則昏散自遠。

     學者坐中打失無字。

    念無字不得力。

    此是貪愛異緣不曾放下。

    既不曾放。

    于本參正念安能作得主耶。

    苟如信之。

    将僧愛人我苦樂貧富。

    一切所為。

    盡情放舍。

    果如其教。

    自然有個入處。

     生處放熟。

    熟處放生。

    生者無字。

    無量劫來未嘗相識。

    熟者異念。

    愛染護惜不舍處是。

    幸古人以無字盡力交付我若不死心絕念做工夫。

    此時錯過。

    欲其再會似今日。

    誠難誠難。

    思之思之。

     學者自昧。

    往往被文字知解遞相教授。

    古人卻不恁麼。

    但死心做工夫。

    一言一字。

    具擇決眼。

    情解路絕。

    知見機忘。

    久久參疑。

    自然起悟。

    到此方明古人所言不欺也。

     無字實一大藏教诠注不出。

    惟當人默默用心。

    自去理會。

    其用心理會處。

    亦不得作無字見但參而疑。

    疑而悟。

    除參疑悟三字外。

    縱有方便又不是也。

     千七百則一代時教。

    向無字冰消瓦解。

    不然臘月三十日。

    未免手忙腳亂。

    當宜究之。

     或者謂無字乃趙州一期答這僧之問。

    又謂趙州逢場作戲。

    随口建立。

    如此豈不迂曲。

    僧問狗子有佛性無。

    州雲。

    無這個無字。

    自是這僧擔來亦從他親口出趙州未嘗添減分毫就他道無如今人多少錯解。

     山僧因問。

    一時為學者盡力吐露。

    學者再不得移易絲毫。

    從生至死疑無字如生死冤家。

    務要親證明白這無字。

    江湖學者商量浩浩。

    天下知識開示學者。

    亦商量浩浩。

    未審學者知識與麼商量。

    為什麼邊事。

    要知端的看破無字始得。

     達磨西來。

    将個無字上人門戶。

    謂有多少奇特。

    不知十方世界。

    總是個無。

    及見武帝賣弄不出。

    遂渡江面壁。

    且老胡心為什麼事。

    學者當參看無字。

    若看不破無字。

    則不知達磨下落。

     問學者神光斷臂。

    是知無字不知無字。

    若知因甚斷臂。

    若不知當思古人用心。

     有等開學者。

    疑無字。

    他便障礙。

    恁麼死坐。

    莫若看幾行文字。

    無靈骨學者。

    被他惑引入黑黑漫漫辜負初心志氣者又多被聰明學解。

    喪盡自己。

     切思身寄空門。

    心當厭俗。

    佛祖教誡。

    念念存思。

    無字參疑。

    心心莫舍。

    智眼大明。

    慧光迥出。

    人間天上。

    獨步縱橫。

    逆去順來。

    随心自在。

    如此方堪傳佛心印。

    接引後昆。

    不然虛喪光陰。

    沉淪生死。

    古人叮咛。

    殊不為己。

    大抵欲學者究明此事。

    古人為你說得。

    你若不行。

    無奈你何。

     佛佛授受。

    祖祖傳持。

    不曾私屈學者絲毫。

    學者不信心努力向前。

    自家轉便欲佛祖把個現成受用與你安得有此。

     古雲那得天生釋迦。

    自然彌勒。

    此教于學者大有恩惠釋迦彌勒。

    遠劫修來。

    棄極貴尊榮。

    未嘗一食一息不舉念為教化衆生同證同得。

    我等學些知解聰明即謂超佛越祖。

    豈不自欺。

     學此事。

    當人自知下手腳處好向前。

    如何是下手腳處經雲。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久久參個無字。

    不知不覺。

    向轉身處得個受用。

    那時有說無說總現成如今諸方未見。

    有向心行處滅。

    言語道斷處。

    真參實悟。

    看他日用所為。

    便可知也。

     古人一機一境。

    具大智大用。

    從胸襟流出。

    今人也作一機一境。

    要且實無大智大用。

    何故。

    皆緣學力未至耳。

    具眼學者。

    一見則知。

    或若初心盡被瞞了。

    古人雲。

    參方須具參方眼目。

    不具參方眼目。

    見他便禮拜。

    喚作懵懂禅和。

    奴郎不辯。

     祖師雲。

    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名實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隻這裡學者領會得山僧則不許你。

    何故。

    古人則可。

    今人則不可。

    隻個不可。

    山僧與學者。

    大有慈悲在。

     且學者即今舉一念看。

    這一念是真是妄。

    若謂是真。

    從始至終隻是恁麼。

    若謂是妄。

    從生至死。

    必不如是。

    若謂不真不妄。

    這裡卻從真妄去也。

    要好學者。

    向此大死一番那時是真是妄。

    總融通于無礙大清淨三昧。

     此事。

    山僧饒舌為學者直直傾出卻無許多計較學者亦依山僧直直做去。

    時時猛省務将無字綿綿疑去。

    疑得東西南北。

    行住坐卧。

    總是個無字。

    莫顧危亡。

    若如是。

    則不負山僧和泥合水。

    不然非但山僧。

    十方諸佛。

    曆代祖師。

    天下老和尚。

    與爾自己。

    盡被負了。

     讀無字自大慧來無此洩露自高峰來無此詳細真臨濟嫡派少林血胤也埋沒昆明幾百年今日乃始出現人間耳珍重。

     火罏頭話 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

    疑雲。

    畢竟一歸何處。

    複疑雲。

    一歸何處。

    大起疑情。

    佛法世事。

    混作一團。

    久久疑去。

    不覺疑釋。

    大事已明。

    十方諸佛。

    曆代祖師。

    天下老和尚所說都隻恁麼。

    學者離恁麼。

    别有長處。

    非佛祖之究竟也。

     佛祖相繼之道。

    非語言及情識量要下死志做工夫。

    不然。

    機前句外。

    言說便了。

    豈非情識量也。

    學者死得心地。

    真實做工夫。

    如未悟但默默守去。

    自有個道理。

    豈不聞古人雲。

    久遠劫來。

    受盡勤苦。

    不然。

    便認個語言情識。

    現成說話達磨老子。

    他是觀音大士。

    何故九年面壁。

     做工夫之切。

    大抵止要去學者生死業識。

    若不加工去逼拶。

    欲業識之見。

    自然除去。

    如昧者布網吹風欲其滿也。

    當知此事。

    唯我默默自究。

    然後自證自得。

    自然妙達無礙。

     這做工夫說惟我實參。

    惟我實悟。

    豈得咨學口耳。

    作知解見。

    至此若不切實向前。

    于本參話頭見個端的口說便了。

    正謂說食欲飽。

     出生死之要了無秘訣惟學者疑古人一則話頭。

    疑這話頭。

    如人中毒。

    吐不得。

    屙不得。

    死生不得。

    其或屙吐死生不得處。

    洞見自己。

    這裡則知十方世界微塵刹土無不是自己。

    更說甚麼妙理玄文。

    單傳直指。

    無量劫來。

    以至今日。

    一一明白。

    根根塵塵。

    悉放無畏百寶光明如或不信便認個昭昭靈靈困在黑山鬼窟。

    學者不取。

    當知生死緣無量劫。

    妄識成熟。

    今日要與從頭至底掀翻。

    如人落在萬丈深坑須拼命求做出路。

    豈小力量所能。

     是知不舍種種心而悟種種見見無别見心無别心心見無二。

    無二亦非。

    生滅何立。

    斯說不假安排造作。

    必欲孜孜真參實悟。

    到家自知。

     此事要具堅固久遠之心。

    如枯木石頭去。

    果如此何生死不了。

    佛祖不超。

    其或波波挈挈。

    大限到來。

    無本可據。

     佛祖無法與人。

    因我溺于生死。

    教以涅槃。

    因我散亂。

    教以禅定。

    因我妄迷。

    教以真悟。

    一切皆我自生。

    非他力也。

    我既知之。

    豈可恣我而長淪生死耶。

     此事唯人生死急切。

    精進勇猛久遠不退切。

    忌思前算後。

    欲進而退。

     如果痛念生死。

    将本參正念加疑。

    大疑大悟。

    不疑不悟。

    疑之不絕。

    管取推門入臼。

    到此洞古洞今。

    鑒天鑒地。

    不然生死岸頭。

    大難作主。

    可不慎乎。

     老僧所教出生死。

    痛與工夫作主。

    說甚祖師直指。

    如來别傳。

    直得十方諸佛。

    向我手裡乞命。

    學者孜孜下鐵石冷冰冰心。

    莫問年月深久。

    有無得失。

    但一念不移。

    萬年如此。

    管取無影樹頭猿夜嘯。

    不萌枝上露芳心。

     學禅乃己躬大事。

    非心念痛切。

    具勇猛。

    加精進。

    徹尾徹頭。

    縱佛祖大神通智慧于我所謂生死。

    難與着力。

    學者大起信心。

    信自己受用。

    實無佛祖了無一法。

    生死者。

    由我無量。

    劫妄念所系。

    此妄猶鏡中相。

    若或了知鏡體本然據實所論。

    超佛祖。

    破生死。

    實當人一切處。

    正念現前。

    更有何法不明。

    祖關不透。

     實欲參學下死志。

    四棱着地。

    又如死人。

    欲愛妄念無所生也。

    東西南北。

    屙屎放尿坐卧經行。

    着衣吃飯。

    輥作一團。

    總是個正念。

    久久不舍。

    若不悟去。

    管取山僧犁耕有分。

     自佛祖垂教以至于今方冊所載。

    未嘗有不做工夫出生死者。

    其或一聞千悟。

    得大總持。

    則知用力多劫所至今方容易。

    學者不得執容易處。

    若容易領略。

    人皆不肯做工夫也。

     此事非小因緣。

    佛聞半偈。

    舍全身。

    修三阿僧祇劫。

    大根大量。

    信之無惑。

    而今學者。

    說超佛越祖。

    出離死生。

    以為常話。

    我見此說。

    愧之無地。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說之最險。

    從上佛祖。

    不顧危亡。

    一切處。

    知無别法。

    非大志莫出。

    豈論歲月。

     不得逐句尋言。

    要以念念向己心悟去。

    心悟無法。

    法悟心法。

    法心無心。

    心自法心。

    心法了然。

    何心何法。

    不可以聰明情量工夫。

    做到。

    方始達佛契祖。

     從上佛祖。

    皆以實言。

    欲令實悟。

    不曾教人學知解。

    知解乃生死根本不然。

    非但屈負佛祖。

    亦乃自昧己靈。

    究生死須向意根下研窮不已。

    歲時不忘。

    工夫做到。

    始解自己無量劫來。

    不異今日。

     佛祖種種言說。

    于我己躬。

    未嘗道着一字。

    此生死我不去着力。

    欲待誰人。

     此心湛湛。

    然非湛然相。

    絕去來今。

    隻此是無礙圓明三昧。

    學者不得向這裡浸死。

    參而疑。

    疑而悟。

    悟而後得。

    隻個悟字。

    猶是多了。

     欲參學。

    此事先打蕩心地幹淨明白。

    究所參學處用心着力。

    不負參學之志。

     參禅最要緊處。

    在當人用心切耳。

    苟不心切。

    雖念念有個話頭。

    如水浸石頭。

    縱千百劫不失人身。

    也隻是守屍鬼。

    終成何用。

     做工夫要有憤發。

    如一人敵千萬人。

    莫顧危亡。

    見個端的。

    不然。

    今日明日恁麼。

    今年明年恁麼。

    管取至死亦隻恁麼。

    欲參而悟。

    不得縱恣身心。

    逐名貪利。

    坐在欲愛之中。

    生死非世間事也。

    将意識截斷。

    永無相犯。

    若容一毫。

    依舊打入黑漫漫去也。

     諸方說做工夫話。

    正如嬰兒飲水。

    以少為足。

    不知大悟十八遍。

    小悟不計數。

    又謂如人入海。

    轉入轉深。

    時容易哉。

     如今說個悟處。

    多少伶俐向這裡錯過。

    或者不識好惡。

    于見聞覺知上。

    有些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