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一滴卷之一(古庭禅師語錄)

關燈
行腳 師居天界。

    學者請問師行腳。

    師曰我以生死請益無際和尚。

    和尚令參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話。

    我是年十有六歲。

    抵杭城受戒。

    一日見病僧放命。

    四大不收。

    我畏此苦。

    人生決定難逃。

    傥此景界。

    忽然至我。

    誰為代受。

    我時發願。

    有如大事不明。

    生死不透。

    而将脅卧席者。

    永堕地獄。

    或為身口。

    妄求溫飽。

    指以塑佛修寺供衆。

    妄取信心錢财。

    作不淨業。

    或自作。

    教他作。

    及見聞随喜作者。

    永堕地獄。

    我如不舍正因正念。

    悟一知一見。

    若以僧俗貴賤貧富好醜。

    為利養故。

    論說不平等法。

    及教人如我所說。

    無慚無愧者。

    永堕地獄。

    發願已。

    疑一歸何處話。

    務要此生見個下落。

    此話在胸中。

    如填須彌。

    啟止不安。

    散亂不定。

    行在途中。

    甚是勞倦。

    偶在座中熟睡。

    昔所作惡知境界。

    及無量劫來。

    未聞未見。

    種種造作。

    一一發現。

    即自思雲。

    我發願為生死行腳與麼境界。

    豈非生死乎。

    此夢從何處起。

    此是一是二。

    如此久之。

    覺得心念純熟寂然。

    日深月久。

    萬法話于心上念念挨定無疑有疑。

    有時昏亂。

    有時寂靜。

    然寂靜處話頭分明。

    昏亂處話頭無有。

    看來畢竟不以生死為切者。

    工夫不得純熟也。

    因思古人參學。

    種種發願。

    以無願不立故。

    遂禮佛發願。

    第一願。

    我經無量劫來。

    未嘗親近供養諸佛。

    諸祖。

    諸大菩薩。

    諸善知識流浪生死。

    我今既覺。

    若得供養親近。

    不以廣大真實信心。

    不學諸佛菩薩。

    諸善知識。

    昔所難行難舍難忍之事。

    縱外道取我身命。

    若舉念護惜。

    誓堕地獄。

    第二願。

    我今行道。

    遇逆惡境。

    不複憍慢懊惱。

    當生智慧解脫。

    舍身受身。

    一切衆生。

    所作諸惡。

    所行非道。

    願我不取彼之所為。

    亦不厭彼之所作。

    則當随類為彼說法。

    若不依願。

    當堕地獄。

    第三願。

    我悟佛知見。

    必将佛所說大乘法藏。

    荷負無央數世界。

    分身無央數世界之中。

    教化四生六道衆生。

    同圓種智。

    使衆生聞我音聲。

    見我色相。

    皆獲三昧。

    若悟後不依者。

    當堕地獄。

    發願已。

    舉起話頭。

    行至中途昏晚。

    就路旁大石上坐。

    不覺定去。

    行人傳說有個和尚在路死了。

    來者驚我定起。

    我欲行隻是移動不得。

    四大麻木衆人扶起。

    漸得輕快。

    不知幾時也。

    自此于一切處。

    晝夜清爽。

    話頭明白。

    殿堂中。

    三門外。

    出入動靜。

    隻知有個畢竟一歸何處話塞滿。

    太虛。

    如車輪轉。

    都無所礙。

    我憶這話如寶劍。

    一切境物。

    皆無入處。

    有僧将黃檗心要與看。

    我接之不覺堕地疑此一歸何處話。

    宛如死人。

    一切所有。

    都不知道。

    如此。

    這個境界。

    甚是難透。

    如坐在太虛空中。

    覺恐怖艱險作主不得。

    正恐怖中。

    一歸何處話。

    忽然舉出。

    向使若非願力深重。

    此話頭在念。

    定是成風成颠。

    這僧又将心要來。

    我謂古人說話。

    必有得力處遂揭開再看。

    如虛空相似。

    知黃檗饒舌。

    覺自己髑髅悉皆裂破。

    就将心要燒了。

    我通身是個心要。

    又念古人雲。

    做工夫要到佛祖田地。

    作個準則。

    我此生務要做到大慧禅師。

    大悟一十八遍。

    小悟不計其數。

    然從上佛祖。

    皆經遠劫。

    豈止大悟小悟。

    這僧見我燒了心要。

    他說蘿擁山老和尚。

    三十餘年不出山。

    我遂去見之。

    自說工夫。

    老和尚雲。

    你且莫說工夫。

    我雲恁麼莫不虛度此生麼。

    老和尚雲。

    是我虛度。

    你不可虛度。

    我禮拜謝。

    老和尚見我信心。

    收拾空房留我住。

    我雲。

    今日入山。

    若無工夫。

    而離此山者。

    定遭▆虎。

    舉萬法話疑雲。

    一歸何處。

    複雲畢竟一歸何處。

    終日竟夜。

    祗是與麼疑。

    疑之日久。

    覺得身心别無所有惟是空我境界。

    此境界又喜又怕。

    又無問處。

    雖是老和尚久住山中。

    作務勤苦。

    不知所以。

    我自主張不離話頭。

    又經月久。

    此空我境界。

    唯覺房榻内外。

    一切都空。

    我即是空。

    空即是我。

    我與空。

    了無二相。

    然雖得恁麼。

    隻是無個悟處不敢認着。

    又思心要所說。

    當體即如。

    動念即乖。

    猶如虛空。

    無有邊際。

    将使合我所空。

    且無空迹。

    終是欠個悟處。

    我信古人說。

    要有個悟處。

    遂以悟為期又經月久。

    經行間。

    忽見卓案上馬祖與百丈野鴨子話。

    祖問百丈是甚麼物。

    當下如寶珠擊碎虛空。

    因說偈曰。

    遍界純真無雜。

    豁開劫外優昙。

    虛空七破八裂。

    都盧無聖無凡這偈子不知如何發出此後偈頌一切處。

    随說随有。

    一日寫百十首。

    心禅偈。

    與人問答偈頌。

    長短總五七百首。

    我将古人說處印看。

    亦有合處。

    然終非悟門。

    盡皆燒了。

    惟願諸佛菩薩作證明也。

    做工夫不到語默不幹處。

    願我生身陷入地獄。

    又願一切衆生。

    如我修行。

    正念現前。

    禅定自在。

    我時下山。

    途中晝夜疑一歸何處話。

    一切處。

    一切時。

    隻如是疑。

    如是提。

    忽患傷寒瘧痢。

    整四個月。

    空我工夫話頭都打失了種種言語聰明解會都用不着仍護持前願恐我一旦無常未敢放脅而卧人問汝病如何。

    答曰。

    我尚無我。

    誰為病主。

    然終亦是強作主張。

    一日忽聞僧雲。

    一切智智。

    清淨無二。

    無二分無。

    别無斷故。

    我聞此語。

    依他所說。

    一一推究。

    不知是何如。

    及問出何經典。

    僧雲。

    大般若經。

    我祈禱諸佛。

    大限已盡。

    承聞般若。

    不昧正因。

    臨命終時。

    心無散亂。

    早得出頭為男子相。

    投佛出家。

    禮善知識。

    學般若法。

    究明心地。

    開導一切衆生。

    若大限不盡。

    将前空我聰明。

    及一切異學文字。

    盡情除去。

    我做許多時工夫。

    作許多時模樣。

    打點。

    惟有偷心未曾死得。

    今日以我所聞。

    一切智智。

    清淨無二。

    無二分無别無斷故。

    話作個正念。

    以為發明此話。

    若不發明。

    而便舍卻。

    當世世以我身。

    碎如微塵。

    入微塵獄。

    若悟明般若大意。

    不廣開示一切衆生。

    不入微塵刹國。

    教化一切衆生。

    同證諸佛無上般若。

    亦當入獄舉願後其病漸見輕微。

    病既已愈。

    将此般若一切智智清淨無二。

    無二分無别無斷故話。

    加疑雲。

    此話我因甚透不過畢竟因甚透不過從此發疑參究自辦久遠之心。

    往來蜀川。

    又經八年。

    是個呆漢。

    土面灰頭。

    龌龌龊龊。

    受盡辛苦。

    寒暑不勻。

    饑飽不節。

    去住不定。

    人事不同。

    工夫不一。

    不死不活。

    無滋無味。

    這個般若話。

    轉疑轉生。

    欲覓欲斷。

    甚是費力。

    轉轉到此。

    轉轉昏沉。

    轉轉散亂昏沉散亂。

    轉轉太甚。

    我身我心。

    及我正念。

    一向轉轉埋沒。

    雖是有個話頭。

    祗是不得定力。

    死死活活。

    過了日期。

    隻因我宿障重。

    轉用心。

    轉失了。

    因思古人所教。

    痛加鍜煉。

    或罵或打。

    至使心地灰死。

    做到大休大歇處。

    知解到此。

    用心轉近轉遠。

    轉熟轉生。

    由此始信古人得此一着。

    未是容易。

    又久久方然出定。

    我雲。

    這許多年。

    費盡心力。

    未得一念相應。

    未嘗一如今日。

    都不思議。

    舉起正念。

    又依前定去。

    于定中覺得正念微密渾然。

    是個空空豁豁。

    連個正念都無所依。

    至都無所依處。

    正是不思議處。

    無邊際之量。

    又如太虛空。

    無有一物。

    忽聞僧雲。

    見無所見即真見。

    我聽得此此說。

    如太虛空。

    碎之無迹豁然。

    如聞百千億霹靂之作。

    如出百千萬億日輪之照。

    如百千萬億劫冰山融化。

    如百千萬億劫一念前後際斷。

    到此之際。

    方悟無量劫來。

    偌大窠臼。

    頓然脫落。

    一切智智。

    無智無非智也。

    一切見見。

    無見無不見也。

    觌體都無。

    一玄一妙。

    一機一用。

    而又一切用。

    一切機。

    一切玄。

    一切妙。

    一一一切。

    總然玄妙機用也。

    無量劫來。

    縱經生死。

    一切因緣。

    誠然妄幻。

    大衆即此是行腳事。

    即此是心空及第處。

    即此是古人田地處。

    偈曰。

    佛法都盧隻個空。

    且非知見立為宗。

    十方諸佛全生滅。

    一切群靈總幻中。

    勘破了無些子礙。

    悟來祗是舊時人。

    如今又于歸方丈。

    一任施為在豎橫。

    般若大禅定。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而無種種。

    而不無種種。

    所以山河大地。

    森羅萬象。

    總印我般若之光明。

    空色妙門諸佛衆生。

    全承我般若之慧力。

    無一物不說般若之法。

    無一事不任般若之用。

    十方佛祖。

    盡以般若說我之一切。

    雖然如是。

    也不得自肯。

    須待作家煆煉始得。

    我說此空。

    非學者冊子上蔔度口說之空。

    實工夫做到之空。

    我至隆恩見先師▆我參學十年餘。

    為己躬事行腳工夫。

    做到理窮情盡。

    十方坐斷。

    凡聖不容。

    心同太虛。

    了無一法。

    即如來清淨覺地。

    是則求和尚證明不是求和尚開示。

    老和尚雲。

    是那個是如來清淨覺地。

    近前叉手雲。

    是某甲自性。

    老和尚雲。

    你道會得從我腳下流出。

    我難與你證明。

    我雲。

    我是。

    和尚道未是。

    和尚誤我。

    我未是。

    和尚道是。

    亦和尚誤我。

    老和尚雲。

    何不别處去。

    我雲。

    天下有過我者。

    我不踏老和尚門戶。

    老和尚雲可近前作禮歸位。

    又雲。

    子實到家。

    我正目不顧。

    老和尚雲。

    許你許你。

    我亦不顧。

    老和尚雲。

    我道許你。

    更疑什麼。

    子既如是。

    吾亦如是。

    我近前展三禮。

    老和尚雲。

    子将從前做工夫處。

    舉似一遍。

    供養大衆。

    我實供說如上做工夫。

    至見谛處。

    叉手默然。

    老和尚雲。

    子見谛如何與我不同。

    我以兩手大展雲。

    這個非别。

    老和尚雲。

    這個還着言句也無。

    我雲實無一字。

    老和尚雲。

    隻此無一字處。

    吾為汝證明已竟。

    子可深山茅蓬下。

    饑餐渴飲。

    任情逍遙。

    為子安号古庭。

    珍重珍重。

    我遂禮辭。

    老和尚雲。

    子向甚麼處去。

    我雲。

    十字街頭。

    喝佛罵祖去。

    老和尚雲。

    子再來否。

    我雲不違和尚尊顔。

    話畢蓦直出也。

    我時禮别老和尚。

    就止金台大容山。

    雲水不絕。

    老和尚恐出世早。

    命首座雲。

    子别在甚處。

    我雲。

    佛祖行不到處。

    老和尚雲。

    還許人來否。

    我雲坦然無礙。

    老和尚雲。

    從上古人。

    阿誰有超祖之智。

    我雲黃檗。

    老和尚雲子見黃檗麼。

    我雲。

    縱是黃檗。

    也須見擯。

    老和尚雲。

    敢在我這裡說大話。

    我雲。

    正眼無私。

    老和尚雲觀子知見。

    吾非子之師也。

    我雲。

    無有過量。

    豈免眨剝。

    老和尚雲。

    是是。

    我昔見古拙老師。

    十年後付一偈雲。

    憶昔繁昌一别時。

    此心能有幾人知。

    無弦曲子真難續。

    慧命懸懸付阿誰。

    吾居川中。

    得法之徒十有餘人。

    正法眼藏。

    付囑于子。

    先師慧命。

    無令斷絕。

    今将袈裟拂子。

    付汝為臨濟正眼。

    寶重寶重。

    我以兩手掩耳。

    震聲一喝而出。

    老和尚雲吾道至子大典于世。

    起身送行。

    我則不顧。

    由此别去。

     法語 我本初機又章佛法固是不會。

    惟念初祖所教。

    外息諸緣。

    内心無喘。

    心如牆壁。

    乃可入道。

    我每思豈容措手。

    縱學百千種神變妙用。

    三乘五教。

    諸子百家。

    至于己之生死。

    都無用處。

    佛祖典悲啟慈。

    為一切衆生出現于世。

    亦方便垂手。

    将所教向本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