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頭處。
大似蚊子上鐵牛。
直得無下口處。
祖曰。
汝會也。
兄弟。
他既稱三乘十二分教粗知。
到這裡無下口處。
豈言語道理可到也。
又一日石上打坐。
石頭問曰。
子在此作麼。
山曰。
一物不為。
頭曰。
恁麼則閑坐耶。
山曰。
閑坐即為也。
兄弟。
既雲閑坐即為。
豈是工夫所到耶。
爾今兄弟不能悟道。
病多在此。
或有不信用工。
祇向冊子上記些閑言剩語。
抵對得人。
便謂了事。
不知正是所知障。
或有不信直下領會一着子。
執住工夫。
終日死堆堆地。
古人目為黑山鬼窟。
或有不信直下休歇。
定謂有悟。
日久成狂。
或有不信有悟。
将個現前無明身心。
認為自己。
終世疑惑。
或有身雖入堂而心在世緣。
或有随爾上下而無一心參扣。
如是等皆名邪見。
若是真正參禅的。
定不向這裡安身。
将個本參話頭頓在面前。
久久緣熟。
自然開悟。
切不得於自心中起閑伎倆。
塞卻悟門。
所以德山雲。
毫厘系念。
三途業因。
瞥爾情生。
萬劫羁鎖。
聖名凡号總是虛聲。
殊相劣形俱為幻色。
但有毫端許言及本末者。
皆為自欺也。
兄弟。
見山僧恁麼舉揚。
不可便謂了事人也。
若能回光返照。
則我不汝欺。
若謂我已悟道。
則汝失卻一隻眼。
大衆。
山僧到此弄鬼眼睛且不悟道。
諸方目為折腳法師上講堂。
我謂女棃園搬貞節記。
這個正是抱贓自首也。
良久。
捉拄杖卓三下雲。
未明有說皆成謗。
明了無言亦不容。
下座。
雲門廣孝寺秋日結制上堂。
縱橫全在我。
殺活豈繇他。
秋到梧桐落。
春來樹樹花。
若能圓會得。
何必問周遮。
所以古人或時現獅子王哮吼。
直得百怪千妖無地潛藏。
或時弄野狐精伎倆。
任他四聖六凡各稱奇特。
雖然如是。
不可被拄杖子瞞卻。
蓦拈拄杖雲。
看看。
拄杖子能縱能奪。
能殺能活。
有如是奇特。
大衆。
且道拄杖子奇特在什麼處。
不見道喚作拄杖子則觸。
不喚作拄杖子則背。
不得有言。
不得無言。
不得轉機。
不得着語。
你諸人還知落處麼。
時有僧出。
師即打雲。
你欠伶俐。
僧無語。
複雲。
凡所聽法。
當審來曆。
向你道不得轉機。
不得着語。
你欲呈閑伎倆耶。
今時人見恁麼舉。
便豎一指。
或喝一聲。
或禮一拜。
或拂袖出衆。
謂之不落圈套了也。
何故見山僧恁麼舉。
你便弄閑伎倆。
尋常聞鴉鳴鵲噪時。
為什麼不豎指禮拜。
隻如你豎指禮拜。
還當得生死邊事麼。
若當得。
我許你都是。
如當不得。
且莫掠虛。
也須仔細看看。
上堂。
十方坐斷。
凡聖不通。
把住要津。
千差路絕。
直得孤逈逈。
峭危危。
壁立萬仞。
全身擔荷。
有如是氣岸。
具如是伎倆。
然後可以氣吞佛祖。
白眼諸方。
作個了事人也。
若不得恁麼地。
也不得草草。
當自知時節。
昔者德山老人嘗雲。
般若有相無相。
惟我知焉。
千劫學佛細行。
萬劫學佛威儀。
尚不得成佛。
南方一類魔子。
敢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我當摟其窠穴。
絕其狐種。
報佛深恩。
繇是擔疏出蜀。
路逢婆子。
買點心。
婆問曰。
擔上什麼文字。
答曰。
青龍疏鈔。
曰。
講何經。
答曰。
金剛經。
婆曰。
我有一問。
若道得。
施與點心。
若道不得。
且請别買。
曰。
但問。
婆雲。
過去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上座點那個心。
德山不知所答。
這漢蜀中開海一般大口。
隻消一個婆子。
死去十分了也。
指見龍潭。
向吹滅紙燭處。
豁然大悟。
次日於法堂上燒疏雲。
窮諸玄辯。
似一毫置於太虛。
竭世樞機。
如一滴投於巨海。
休休。
自後盤結草庵。
呵佛罵祖。
今時兄弟見恁麼簡易。
便不肯做功夫。
祇向古人建化門頭。
東窺西看。
學一兩句活語。
便欲罷參也。
曾不知德山在蜀中便雲般若有相無相。
惟我知焉。
其用功亦多多矣。
及到龍潭得悟。
始知從前所學。
如一毫一滴。
今日之悟。
如太虛滄海。
始酬他一生所學。
兄弟。
你們都稱悟道。
能如德山一生所學。
混入靈源。
如太虛滄海也未。
能如他這樣坐得斷也未。
二六時中真得恁麼相應也未。
宗教融通無礙也未。
若不得如此。
切不得自棄。
我多見兄弟行動之間。
都稱無礙。
才坐起來。
便昏沉了也。
魔王占舍了也。
隻個昏沉。
尚然如此。
何況臨命終時。
五陰将離。
四大分散。
要敵他生死也大難大難。
兄弟。
還肯山僧恁麼舉麼。
若也不
大似蚊子上鐵牛。
直得無下口處。
祖曰。
汝會也。
兄弟。
他既稱三乘十二分教粗知。
到這裡無下口處。
豈言語道理可到也。
又一日石上打坐。
石頭問曰。
子在此作麼。
山曰。
一物不為。
頭曰。
恁麼則閑坐耶。
山曰。
閑坐即為也。
兄弟。
既雲閑坐即為。
豈是工夫所到耶。
爾今兄弟不能悟道。
病多在此。
或有不信用工。
祇向冊子上記些閑言剩語。
抵對得人。
便謂了事。
不知正是所知障。
或有不信直下領會一着子。
執住工夫。
終日死堆堆地。
古人目為黑山鬼窟。
或有不信直下休歇。
定謂有悟。
日久成狂。
或有不信有悟。
将個現前無明身心。
認為自己。
終世疑惑。
或有身雖入堂而心在世緣。
或有随爾上下而無一心參扣。
如是等皆名邪見。
若是真正參禅的。
定不向這裡安身。
将個本參話頭頓在面前。
久久緣熟。
自然開悟。
切不得於自心中起閑伎倆。
塞卻悟門。
所以德山雲。
毫厘系念。
三途業因。
瞥爾情生。
萬劫羁鎖。
聖名凡号總是虛聲。
殊相劣形俱為幻色。
但有毫端許言及本末者。
皆為自欺也。
兄弟。
見山僧恁麼舉揚。
不可便謂了事人也。
若能回光返照。
則我不汝欺。
若謂我已悟道。
則汝失卻一隻眼。
大衆。
山僧到此弄鬼眼睛且不悟道。
諸方目為折腳法師上講堂。
我謂女棃園搬貞節記。
這個正是抱贓自首也。
良久。
捉拄杖卓三下雲。
未明有說皆成謗。
明了無言亦不容。
下座。
雲門廣孝寺秋日結制上堂。
縱橫全在我。
殺活豈繇他。
秋到梧桐落。
春來樹樹花。
若能圓會得。
何必問周遮。
所以古人或時現獅子王哮吼。
直得百怪千妖無地潛藏。
或時弄野狐精伎倆。
任他四聖六凡各稱奇特。
雖然如是。
不可被拄杖子瞞卻。
蓦拈拄杖雲。
看看。
拄杖子能縱能奪。
能殺能活。
有如是奇特。
大衆。
且道拄杖子奇特在什麼處。
不見道喚作拄杖子則觸。
不喚作拄杖子則背。
不得有言。
不得無言。
不得轉機。
不得着語。
你諸人還知落處麼。
時有僧出。
師即打雲。
你欠伶俐。
僧無語。
複雲。
凡所聽法。
當審來曆。
向你道不得轉機。
不得着語。
你欲呈閑伎倆耶。
今時人見恁麼舉。
便豎一指。
或喝一聲。
或禮一拜。
或拂袖出衆。
謂之不落圈套了也。
何故見山僧恁麼舉。
你便弄閑伎倆。
尋常聞鴉鳴鵲噪時。
為什麼不豎指禮拜。
隻如你豎指禮拜。
還當得生死邊事麼。
若當得。
我許你都是。
如當不得。
且莫掠虛。
也須仔細看看。
上堂。
十方坐斷。
凡聖不通。
把住要津。
千差路絕。
直得孤逈逈。
峭危危。
壁立萬仞。
全身擔荷。
有如是氣岸。
具如是伎倆。
然後可以氣吞佛祖。
白眼諸方。
作個了事人也。
若不得恁麼地。
也不得草草。
當自知時節。
昔者德山老人嘗雲。
般若有相無相。
惟我知焉。
千劫學佛細行。
萬劫學佛威儀。
尚不得成佛。
南方一類魔子。
敢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我當摟其窠穴。
絕其狐種。
報佛深恩。
繇是擔疏出蜀。
路逢婆子。
買點心。
婆問曰。
擔上什麼文字。
答曰。
青龍疏鈔。
曰。
講何經。
答曰。
金剛經。
婆曰。
我有一問。
若道得。
施與點心。
若道不得。
且請别買。
曰。
但問。
婆雲。
過去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上座點那個心。
德山不知所答。
這漢蜀中開海一般大口。
隻消一個婆子。
死去十分了也。
指見龍潭。
向吹滅紙燭處。
豁然大悟。
次日於法堂上燒疏雲。
窮諸玄辯。
似一毫置於太虛。
竭世樞機。
如一滴投於巨海。
休休。
自後盤結草庵。
呵佛罵祖。
今時兄弟見恁麼簡易。
便不肯做功夫。
祇向古人建化門頭。
東窺西看。
學一兩句活語。
便欲罷參也。
曾不知德山在蜀中便雲般若有相無相。
惟我知焉。
其用功亦多多矣。
及到龍潭得悟。
始知從前所學。
如一毫一滴。
今日之悟。
如太虛滄海。
始酬他一生所學。
兄弟。
你們都稱悟道。
能如德山一生所學。
混入靈源。
如太虛滄海也未。
能如他這樣坐得斷也未。
二六時中真得恁麼相應也未。
宗教融通無礙也未。
若不得如此。
切不得自棄。
我多見兄弟行動之間。
都稱無礙。
才坐起來。
便昏沉了也。
魔王占舍了也。
隻個昏沉。
尚然如此。
何況臨命終時。
五陰将離。
四大分散。
要敵他生死也大難大難。
兄弟。
還肯山僧恁麼舉麼。
若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