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
一向推在他人分上。
自己腳跟下一段光明蹉過不知。
若作如是見解。
菩薩豈在今日降生。
已於無量劫前滅度了也。
拈拄杖雲。
菩薩降生也。
見麼。
良久雲。
是處是彌勒。
無門無善财。
上堂。
雲門扇子[跳-兆+孛]跳。
今日拈來好笑。
雲何露柱懷胎。
生個兒子高叫。
大衆。
且道是何音響。
還有人知消息麼。
若無人知。
山僧代通去也。
作哇哇聲。
複雲。
諸人若還解笑。
一切不曾欠少。
若欲更問如何。
驢年去也未了。
衆中還有問話的麼。
若有。
出來。
祇要打草驚蛇。
僧才出。
師雲。
真是一場業地。
捉拄杖下座。
上堂。
維那白槌雲。
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
師雲。
木上座未舉已前。
早是漏洩了也。
既舉已後。
也有為人處。
不教人舉心動念。
牽眸側耳。
何也。
你若舉眼則瞎卻汝眼。
側耳則塞卻汝耳。
動念則塞斷汝意根。
這個木上座有如是英勇。
如是威光。
如是自在。
如是力用。
時有僧拈蒲團出外。
師雲。
且喜。
若真正恁麼。
釋迦牟尼佛是諸人左右的奴。
達磨老臊胡是通事舍人。
三乘十二分教是破故紙。
一千七百則公案是着故破草鞋。
大衆。
适來有人聞恁麼舉。
已領出門外去也。
教山僧更說個什麼即得。
還會麼。
若也未會。
不妨山僧向十字街頭說書去也。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孩子錯指人路也不知。
若是問山僧。
借問佛法何處有。
但向他道。
陶公嶺在面前存。
衆檀越請上堂。
九十日春将過。
光陰暗裡虛度。
浮生何事忙忙。
這個從來未悟。
悟不悟。
且放過。
老僧無半文。
要稱敵國富。
大衆。
且道憑何節目。
敢爾大言。
予知其間無有少法可得。
時中不将元字腳诳諕諸人。
尋常阿碌碌地。
不顧人情随分去也。
雖然。
即今城中善友得得入山。
豈可緘口不言。
聊向古人方便門頭。
權引數言。
影響佛事去也。
大衆。
人身難得。
中土難生。
佛法難聞。
道場難入。
你諸人既已入山。
四難已越。
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
中土難生今已生。
佛法難聞今已聞。
道場難入今已入。
既出四難。
越超常類。
宜當自慶。
更有一難。
所謂生死。
隻這一事。
無論在家出家。
共是一樁無難得難的大事因緣也。
從上古人莫不繇此超出。
以其具大智慧。
大力量。
擔當如是大事。
頓然割恩愛。
别家鄉。
棄名利。
息貪嗔。
然後舍所難舍。
忍所難忍。
行所難行。
故得證所難證。
超出人天之上。
故稱大勇猛世尊也。
然這一着子。
群生等有。
但不能如聖賢用心。
故成差别。
若能直下承當。
心佛衆生。
三皆平等要見從上已來曾甚麼人恁麼來。
不見龐居士把百萬家财沉向湘江。
專心在道。
問馬祖曰。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
祖曰。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
即向汝道。
士便禮拜。
噫。
老龐佛法為重。
把百萬家财。
棄如弊帚。
則其所問不與萬法為侶。
宜其然矣。
馬祖看孔着楔。
但道一口吸盡。
可為今古一人而已。
以山僧公論。
則老龐佛法有餘。
世法不足。
争似此間衆友入山供衆。
非惟衆僧安心行道。
其種福德於劫劫生生。
乃至成佛。
莫可窮盡。
較他擲於無用江水又何如耶。
你諸友則世法有餘。
佛法不足。
何也。
未能如老龐這漢不與萬法為侶。
若能直下自信。
我也許你吸盡西江去。
若未得如是。
且把個生從何來死從何往的話頭。
頓在面前。
朝暮提持。
倘得一念回光。
必然與老龐把手千古之上。
如不相委。
不免葛藤自收去也。
良久雲。
啼得血流無用處。
不如緘口過殘春。
上堂。
春夏秋冬四季分。
爾今一分往前過。
禅和日用事如何。
今日不了何劫悟。
大衆。
才說進堂。
又是兩月矣。
若已透關。
不在限内。
如未透關的。
也須着些精彩始得。
不可隻麼度時。
便當參禅也。
蓋此事不屬文言。
不因工夫。
在活路上觸着磕着自己曠劫事。
乃名了事。
昔者藥山參石頭。
問曰。
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
但祖師西來意不明。
乞和尚開示。
頭曰。
恁麼不得。
不恁麼不得。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山不契。
往問馬祖。
祖曰。
有時教伊揚眉瞬目。
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
有時道伊揚眉瞬目的是。
有時道伊揚眉瞬目的不是。
山豁然大悟。
便禮拜。
祖曰。
汝見個什麼道理。
便恁麼。
山曰。
我在石
一向推在他人分上。
自己腳跟下一段光明蹉過不知。
若作如是見解。
菩薩豈在今日降生。
已於無量劫前滅度了也。
拈拄杖雲。
菩薩降生也。
見麼。
良久雲。
是處是彌勒。
無門無善财。
上堂。
雲門扇子[跳-兆+孛]跳。
今日拈來好笑。
雲何露柱懷胎。
生個兒子高叫。
大衆。
且道是何音響。
還有人知消息麼。
若無人知。
山僧代通去也。
作哇哇聲。
複雲。
諸人若還解笑。
一切不曾欠少。
若欲更問如何。
驢年去也未了。
衆中還有問話的麼。
若有。
出來。
祇要打草驚蛇。
僧才出。
師雲。
真是一場業地。
捉拄杖下座。
上堂。
維那白槌雲。
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
師雲。
木上座未舉已前。
早是漏洩了也。
既舉已後。
也有為人處。
不教人舉心動念。
牽眸側耳。
何也。
你若舉眼則瞎卻汝眼。
側耳則塞卻汝耳。
動念則塞斷汝意根。
這個木上座有如是英勇。
如是威光。
如是自在。
如是力用。
時有僧拈蒲團出外。
師雲。
且喜。
若真正恁麼。
釋迦牟尼佛是諸人左右的奴。
達磨老臊胡是通事舍人。
三乘十二分教是破故紙。
一千七百則公案是着故破草鞋。
大衆。
适來有人聞恁麼舉。
已領出門外去也。
教山僧更說個什麼即得。
還會麼。
若也未會。
不妨山僧向十字街頭說書去也。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孩子錯指人路也不知。
若是問山僧。
借問佛法何處有。
但向他道。
陶公嶺在面前存。
衆檀越請上堂。
九十日春将過。
光陰暗裡虛度。
浮生何事忙忙。
這個從來未悟。
悟不悟。
且放過。
老僧無半文。
要稱敵國富。
大衆。
且道憑何節目。
敢爾大言。
予知其間無有少法可得。
時中不将元字腳诳諕諸人。
尋常阿碌碌地。
不顧人情随分去也。
雖然。
即今城中善友得得入山。
豈可緘口不言。
聊向古人方便門頭。
權引數言。
影響佛事去也。
大衆。
人身難得。
中土難生。
佛法難聞。
道場難入。
你諸人既已入山。
四難已越。
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
中土難生今已生。
佛法難聞今已聞。
道場難入今已入。
既出四難。
越超常類。
宜當自慶。
更有一難。
所謂生死。
隻這一事。
無論在家出家。
共是一樁無難得難的大事因緣也。
從上古人莫不繇此超出。
以其具大智慧。
大力量。
擔當如是大事。
頓然割恩愛。
别家鄉。
棄名利。
息貪嗔。
然後舍所難舍。
忍所難忍。
行所難行。
故得證所難證。
超出人天之上。
故稱大勇猛世尊也。
然這一着子。
群生等有。
但不能如聖賢用心。
故成差别。
若能直下承當。
心佛衆生。
三皆平等要見從上已來曾甚麼人恁麼來。
不見龐居士把百萬家财沉向湘江。
專心在道。
問馬祖曰。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
祖曰。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
即向汝道。
士便禮拜。
噫。
老龐佛法為重。
把百萬家财。
棄如弊帚。
則其所問不與萬法為侶。
宜其然矣。
馬祖看孔着楔。
但道一口吸盡。
可為今古一人而已。
以山僧公論。
則老龐佛法有餘。
世法不足。
争似此間衆友入山供衆。
非惟衆僧安心行道。
其種福德於劫劫生生。
乃至成佛。
莫可窮盡。
較他擲於無用江水又何如耶。
你諸友則世法有餘。
佛法不足。
何也。
未能如老龐這漢不與萬法為侶。
若能直下自信。
我也許你吸盡西江去。
若未得如是。
且把個生從何來死從何往的話頭。
頓在面前。
朝暮提持。
倘得一念回光。
必然與老龐把手千古之上。
如不相委。
不免葛藤自收去也。
良久雲。
啼得血流無用處。
不如緘口過殘春。
上堂。
春夏秋冬四季分。
爾今一分往前過。
禅和日用事如何。
今日不了何劫悟。
大衆。
才說進堂。
又是兩月矣。
若已透關。
不在限内。
如未透關的。
也須着些精彩始得。
不可隻麼度時。
便當參禅也。
蓋此事不屬文言。
不因工夫。
在活路上觸着磕着自己曠劫事。
乃名了事。
昔者藥山參石頭。
問曰。
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
但祖師西來意不明。
乞和尚開示。
頭曰。
恁麼不得。
不恁麼不得。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山不契。
往問馬祖。
祖曰。
有時教伊揚眉瞬目。
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
有時道伊揚眉瞬目的是。
有時道伊揚眉瞬目的不是。
山豁然大悟。
便禮拜。
祖曰。
汝見個什麼道理。
便恁麼。
山曰。
我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