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會稽雲門湛然澄禅師語錄卷第一
門人明凡 錄
吳興丁元公山陰祁駿隹 編
上堂
萬曆甲寅二月吉日。
衆請師開法於雲門傳忠廣孝寺。
結制上堂。
拈帖子雲。
有目皆見。
有耳皆聞。
公驗分明。
更無藏覆。
大衆未委。
仰煩維那對衆宣讀。
讀竟。
指座雲。
這段因緣。
乃雲門老人一千年前斷不了的公案。
煩山僧與他結欵。
及到此間。
已有須彌燈王如來。
與大衆真實說了也。
不可更要山僧納敗阙好。
還會麼。
如不會。
莫謂山僧相瞞去也。
升座拈香雲。
這一瓣香。
遇賤即貴。
逢強即弱。
無明林裡栽來。
煩惱場中湧出。
特伸供養十方常住三寶本師釋迦牟尼萬德世尊。
靈山會上諸大菩薩緣覺聲。
聞西天東土曆代祖師護法天龍。
并仗此香。
普同供養。
惟冀一音圓演。
随類各聞。
法雨普沾於沙界。
慈雲廣布於大千。
再拈雲。
如天普蓋。
似地普擎。
四域八荒。
均沾化育。
端為祝延 今上皇帝萬歲。
惟冀風以時。
雨以時。
人民感有道之君。
巍巍乎。
蕩蕩乎。
在處樂無為之化。
再拈雲。
一生辛苦。
半世殷勤。
撞着沒眼睛的老和尚授我折腳铛子。
特為拈出。
雖然家醜不可外揚。
也要人天證據。
供養北京大覺堂上嗣曹洞正宗第二十六代清涼大和尚。
用酬法乳之恩。
次伸供養雲栖堂上蓮池大和尚。
用報授戒之恩。
惟冀生生恒作度人師。
世世常為善導者。
斂衣就坐雲。
香已拈了。
若是佛法。
不敢說個元字腳。
何也。
不見經雲。
是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諸佛榜文證明。
更教說個甚麼。
雖然如此。
事無一向。
今日結制之辰。
不可杜口去也。
山僧直以十方總作一個大伽藍使一切人行住坐卧。
盡在裡許。
動靜雲為。
着衣吃飯。
屙屎放尿。
待客迎賓。
也在裡許。
止靜放參。
也在裡許。
甚是縱橫。
甚是自在。
無可不可。
豈不謂無礙大解脫門。
若是初心學者。
既無如是威光。
且向三條椽下。
七尺單前。
放下身心。
牙關齩定。
各将本參話頭頓在面前。
如靠須彌山相似。
直教心心無間。
念念無虧。
行住坐卧也如是。
屙屎放尿也如是。
着衣吃飯也如是。
動靜忙閑也如是。
打成一片。
不較多也。
正好前進。
若不前進。
正所謂堕在死水。
古人所棄。
若是活水神龍。
定向洪波浩渺處興雲布雨。
今有一等将個阿彌陀佛記在懷中。
昏沉散亂。
打作一團。
不分皂白。
虛度一生。
或有強作主宰。
半昏半醒。
坐得一兩炷香。
喚作坐禅得定。
或有向方冊中記得名相。
謂之通教。
或有向古人方便語中。
記得兩句。
謂之悟道。
謂之通宗。
如是等有一百二十種癡禅。
如永明所論。
爾今槩天下莫能逃其所斥。
若是真正為生死的。
決定不入此邪見叢中。
更有一般參禅之流。
從善知識邊。
領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口雖提持。
心不綿密。
大似春禽晝啼。
有甚用處。
予勸兄弟。
各将自己本參話頭。
着實參去。
定有下落。
若肯相委。
從今日始。
挺起脊梁。
抵死挨拶。
必無相賺。
如未即信。
更有一偈奉勸。
偈曰。
挺起脊梁生鐵鑄。
放下面皮莫回顧。
直如香象絕金鎖。
若不如是何劫悟。
觀音示現日上堂。
今此娑婆國。
聲論得宣明。
初心易成就。
實以聞中入。
已過關者。
各安本位。
未過關者。
新雲門與你發機。
拍尺雲。
聞麼。
諒非耳聾。
決定是聞。
既聞已。
作麼生說個入的道理。
會麼。
若也不會。
山僧用老婆心引葛藤去也。
經雲。
初於聞中。
入流忘所。
所入既寂。
動靜二相。
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
覺所覺空。
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
生滅既滅。
寂滅現前。
大衆。
看看。
此是菩薩所說。
為什麼出山僧口。
若是山僧所說。
為什麼說是菩薩事。
兄弟。
不得作山僧看。
亦不得作菩薩看。
各人貼向自己鼻尖上。
仔細體究。
還推得到菩薩分上麼。
還推得到山僧分上麼。
正當恁麼時。
說是山僧。
卻是菩薩。
說是菩薩。
卻是山僧。
說是山僧菩薩。
與你料掉沒交涉。
說是你。
與菩薩山僧。
料掉沒交涉。
若恁麼觑得破。
觀世音菩薩即今年今月今日今時降生。
亦即於此時成道。
放大光明。
現大神變。
轉大法輪。
於一一手結無量寶印。
一一口宣無量密咒。
狀似湧泉。
利益無量衆生。
以正眼看來。
猶是一場大夢。
何況西禮白華。
東朝普怛
衆請師開法於雲門傳忠廣孝寺。
結制上堂。
拈帖子雲。
有目皆見。
有耳皆聞。
公驗分明。
更無藏覆。
大衆未委。
仰煩維那對衆宣讀。
讀竟。
指座雲。
這段因緣。
乃雲門老人一千年前斷不了的公案。
煩山僧與他結欵。
及到此間。
已有須彌燈王如來。
與大衆真實說了也。
不可更要山僧納敗阙好。
還會麼。
如不會。
莫謂山僧相瞞去也。
升座拈香雲。
這一瓣香。
遇賤即貴。
逢強即弱。
無明林裡栽來。
煩惱場中湧出。
特伸供養十方常住三寶本師釋迦牟尼萬德世尊。
靈山會上諸大菩薩緣覺聲。
聞西天東土曆代祖師護法天龍。
并仗此香。
普同供養。
惟冀一音圓演。
随類各聞。
法雨普沾於沙界。
慈雲廣布於大千。
再拈雲。
如天普蓋。
似地普擎。
四域八荒。
均沾化育。
端為祝延 今上皇帝萬歲。
惟冀風以時。
雨以時。
人民感有道之君。
巍巍乎。
蕩蕩乎。
在處樂無為之化。
再拈雲。
一生辛苦。
半世殷勤。
撞着沒眼睛的老和尚授我折腳铛子。
特為拈出。
雖然家醜不可外揚。
也要人天證據。
供養北京大覺堂上嗣曹洞正宗第二十六代清涼大和尚。
用酬法乳之恩。
次伸供養雲栖堂上蓮池大和尚。
用報授戒之恩。
惟冀生生恒作度人師。
世世常為善導者。
斂衣就坐雲。
香已拈了。
若是佛法。
不敢說個元字腳。
何也。
不見經雲。
是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諸佛榜文證明。
更教說個甚麼。
雖然如此。
事無一向。
今日結制之辰。
不可杜口去也。
山僧直以十方總作一個大伽藍使一切人行住坐卧。
盡在裡許。
動靜雲為。
着衣吃飯。
屙屎放尿。
待客迎賓。
也在裡許。
止靜放參。
也在裡許。
甚是縱橫。
甚是自在。
無可不可。
豈不謂無礙大解脫門。
若是初心學者。
既無如是威光。
且向三條椽下。
七尺單前。
放下身心。
牙關齩定。
各将本參話頭頓在面前。
如靠須彌山相似。
直教心心無間。
念念無虧。
行住坐卧也如是。
屙屎放尿也如是。
着衣吃飯也如是。
動靜忙閑也如是。
打成一片。
不較多也。
正好前進。
若不前進。
正所謂堕在死水。
古人所棄。
若是活水神龍。
定向洪波浩渺處興雲布雨。
今有一等将個阿彌陀佛記在懷中。
昏沉散亂。
打作一團。
不分皂白。
虛度一生。
或有強作主宰。
半昏半醒。
坐得一兩炷香。
喚作坐禅得定。
或有向方冊中記得名相。
謂之通教。
或有向古人方便語中。
記得兩句。
謂之悟道。
謂之通宗。
如是等有一百二十種癡禅。
如永明所論。
爾今槩天下莫能逃其所斥。
若是真正為生死的。
決定不入此邪見叢中。
更有一般參禅之流。
從善知識邊。
領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口雖提持。
心不綿密。
大似春禽晝啼。
有甚用處。
予勸兄弟。
各将自己本參話頭。
着實參去。
定有下落。
若肯相委。
從今日始。
挺起脊梁。
抵死挨拶。
必無相賺。
如未即信。
更有一偈奉勸。
偈曰。
挺起脊梁生鐵鑄。
放下面皮莫回顧。
直如香象絕金鎖。
若不如是何劫悟。
觀音示現日上堂。
今此娑婆國。
聲論得宣明。
初心易成就。
實以聞中入。
已過關者。
各安本位。
未過關者。
新雲門與你發機。
拍尺雲。
聞麼。
諒非耳聾。
決定是聞。
既聞已。
作麼生說個入的道理。
會麼。
若也不會。
山僧用老婆心引葛藤去也。
經雲。
初於聞中。
入流忘所。
所入既寂。
動靜二相。
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
覺所覺空。
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
生滅既滅。
寂滅現前。
大衆。
看看。
此是菩薩所說。
為什麼出山僧口。
若是山僧所說。
為什麼說是菩薩事。
兄弟。
不得作山僧看。
亦不得作菩薩看。
各人貼向自己鼻尖上。
仔細體究。
還推得到菩薩分上麼。
還推得到山僧分上麼。
正當恁麼時。
說是山僧。
卻是菩薩。
說是菩薩。
卻是山僧。
說是山僧菩薩。
與你料掉沒交涉。
說是你。
與菩薩山僧。
料掉沒交涉。
若恁麼觑得破。
觀世音菩薩即今年今月今日今時降生。
亦即於此時成道。
放大光明。
現大神變。
轉大法輪。
於一一手結無量寶印。
一一口宣無量密咒。
狀似湧泉。
利益無量衆生。
以正眼看來。
猶是一場大夢。
何況西禮白華。
東朝普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