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肯。
拄杖子為你截斷去也。
拈拄杖雲。
楖栗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
上堂。
良久雲。
這個笑具。
世尊於二千年前曾恁麼來。
當時靈山聖流。
尚似依稀。
幸有文殊老人白槌雲。
谛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大衆。
且如世尊升座。
你諸人也升座。
世尊默然。
你諸人也默然。
於中還有法王法也無。
具通方眼的看看。
切不得推在世尊分上。
文殊老人分明道出你諸人趺坐默然處一着子道理。
自是你諸人不會。
一向推在聖賢分上了。
若真實如你諸人見處。
則使他諸佛坐也坐不得。
卧也卧不得。
行也行不得。
住也住不得。
何也。
蓋為你諸人作佛法商量。
緻使他無容身處也。
山僧到此。
無可分訴。
聊伸一偈。
布施大衆去也。
行住坐卧本尋常。
何必将心起較量。
争似扁舟垂釣客。
蕭然一曲在滄浪。
上堂。
幾遊城廓幾歸山。
酷熱猶知行路難。
寄語林泉無事客。
衣單下事莫颟顸。
默默深究。
重重細參。
直待冷灰荳爆。
方可随處安閑。
山僧自愧道乏聖賢。
未能脫然入纏無累。
争似你諸人三條椽下。
七尺單前。
全身放下。
滿擔承當。
湛湛澄澄。
凝然一片。
似超山僧一百萬倍也。
未審你諸人還有這利益也無。
曾到遮個境界也無。
兄弟。
且道這個境界。
當時有什麼人恁麼舉。
不見洞山解制雲。
秋初夏末。
兄弟家或東或西。
直須向萬裡無寸草處去。
良久雲。
隻如萬裡無寸草。
作麼生去。
衆無對者。
有過劉陽遇石霜混迹茶坊。
問雲。
什麼處來。
答曰。
洞山來。
曰。
有何言句。
僧舉前話。
霜雲。
何不道出門便是草。
僧舉似洞山。
山雲。
劉陽有古佛。
汝等應知。
山僧扭轉機關。
向你諸人道。
直教不出門亦是草。
你諸人還有缁素得出。
分辨清濁的麼。
若有定得。
雖然不出娑婆界。
管取全身入帝鄉。
上堂。
五月五日天中節。
赤口白舌盡消滅。
桃符艾虎滿頭插。
雄黃菖蒲和酒哈酩酊不知歲月移。
千妖百怪皆驅殺。
誰管他魔來佛來。
一齊都按着。
大衆。
何故如此。
不見道護生須是殺。
殺盡始安居。
要知殺的道理麼。
趂此良辰。
以艾葉為旗。
以菖蒲為劍。
以猛利心。
挺英雄膽。
不管他是耶非耶。
得耶失耶。
聖耶凡耶。
佛耶魔耶。
乃至貪嗔癡所構世出世間一切諸煩惱賊。
提起一刀兩段。
直得淨裸裸。
光爍爍。
圓陀陀。
活潑潑。
作一個世出世間無好得好的大丈夫也。
兄弟。
還有這個人真得恁麼地麼。
若不得恁麼。
山僧有個護身符相送大衆去也。
拈拄杖雲。
看看。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勑。
問答次。
複舉昔者西天大耳三藏自稱得他心通。
肅宗诏南陽忠國師驗之。
問曰。
說汝得他心通是否。
答曰。
是。
國師良久。
問曰。
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
藏曰。
和尚是一國之師。
何得向天津橋看弄猢狲。
良久。
又曰。
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
藏曰。
和尚是一國之師。
何得往渭河看競渡。
良久。
又問。
汝道即今在什麼處。
藏罔措。
國師叱曰。
野狐精。
他心通在什麼處。
諸方皆謂前二度是他受用身。
三藏得見。
後一度是自受用身。
三藏不見。
惟山僧見處不然。
且如國師向渭河看競渡。
是國師。
不是國師。
還有會得的麼。
若也會得。
拄杖子為你證明。
若也不會。
三十棒自領出去。
何故如此。
不見道相罵饒你接嘴。
吐涶饒你潑水。
上堂。
集衆良久。
乃曰。
從來不恁麼。
如今始恁麼。
已被世尊先道破了。
不可更要撒尿撒屎。
污汝諸兄弟心田。
所以不煩維那白槌也。
天炎珍重。
下座。
上堂。
南山鼈鼻蛇。
雲門拄杖子。
長慶解推倒。
玄沙卻扶起。
休教看腳下。
切莫揣懷裡。
一并與拈來。
噫。
難瞞拄杖子。
大衆。
且道拄杖子有甚長處。
敢爾這般開得大口。
還會麼。
若不會。
新雲門與你下些注腳。
隻為拄杖子有照有用。
有縱有奪。
有收有放。
有殺有活。
你若上前來。
他能拒你。
你若退後去。
他能勾你。
你若立住。
他能打你。
正當恁麼時。
山僧向東邊一點。
西邊一點。
中間一點。
且道那一句是照。
那一句是用。
那一句是縱。
那一句是奪。
那一句是收。
那一句是放。
那一句是殺。
那一句是活。
若也簡點得出。
許你參學事畢。
其或未然。
閑言及剩語。
緘口最為強。
會稽雲門湛然澄禅師語錄卷第一
拄杖子為你截斷去也。
拈拄杖雲。
楖栗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
上堂。
良久雲。
這個笑具。
世尊於二千年前曾恁麼來。
當時靈山聖流。
尚似依稀。
幸有文殊老人白槌雲。
谛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大衆。
且如世尊升座。
你諸人也升座。
世尊默然。
你諸人也默然。
於中還有法王法也無。
具通方眼的看看。
切不得推在世尊分上。
文殊老人分明道出你諸人趺坐默然處一着子道理。
自是你諸人不會。
一向推在聖賢分上了。
若真實如你諸人見處。
則使他諸佛坐也坐不得。
卧也卧不得。
行也行不得。
住也住不得。
何也。
蓋為你諸人作佛法商量。
緻使他無容身處也。
山僧到此。
無可分訴。
聊伸一偈。
布施大衆去也。
行住坐卧本尋常。
何必将心起較量。
争似扁舟垂釣客。
蕭然一曲在滄浪。
上堂。
幾遊城廓幾歸山。
酷熱猶知行路難。
寄語林泉無事客。
衣單下事莫颟顸。
默默深究。
重重細參。
直待冷灰荳爆。
方可随處安閑。
山僧自愧道乏聖賢。
未能脫然入纏無累。
争似你諸人三條椽下。
七尺單前。
全身放下。
滿擔承當。
湛湛澄澄。
凝然一片。
似超山僧一百萬倍也。
未審你諸人還有這利益也無。
曾到遮個境界也無。
兄弟。
且道這個境界。
當時有什麼人恁麼舉。
不見洞山解制雲。
秋初夏末。
兄弟家或東或西。
直須向萬裡無寸草處去。
良久雲。
隻如萬裡無寸草。
作麼生去。
衆無對者。
有過劉陽遇石霜混迹茶坊。
問雲。
什麼處來。
答曰。
洞山來。
曰。
有何言句。
僧舉前話。
霜雲。
何不道出門便是草。
僧舉似洞山。
山雲。
劉陽有古佛。
汝等應知。
山僧扭轉機關。
向你諸人道。
直教不出門亦是草。
你諸人還有缁素得出。
分辨清濁的麼。
若有定得。
雖然不出娑婆界。
管取全身入帝鄉。
上堂。
五月五日天中節。
赤口白舌盡消滅。
桃符艾虎滿頭插。
雄黃菖蒲和酒哈酩酊不知歲月移。
千妖百怪皆驅殺。
誰管他魔來佛來。
一齊都按着。
大衆。
何故如此。
不見道護生須是殺。
殺盡始安居。
要知殺的道理麼。
趂此良辰。
以艾葉為旗。
以菖蒲為劍。
以猛利心。
挺英雄膽。
不管他是耶非耶。
得耶失耶。
聖耶凡耶。
佛耶魔耶。
乃至貪嗔癡所構世出世間一切諸煩惱賊。
提起一刀兩段。
直得淨裸裸。
光爍爍。
圓陀陀。
活潑潑。
作一個世出世間無好得好的大丈夫也。
兄弟。
還有這個人真得恁麼地麼。
若不得恁麼。
山僧有個護身符相送大衆去也。
拈拄杖雲。
看看。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勑。
問答次。
複舉昔者西天大耳三藏自稱得他心通。
肅宗诏南陽忠國師驗之。
問曰。
說汝得他心通是否。
答曰。
是。
國師良久。
問曰。
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
藏曰。
和尚是一國之師。
何得向天津橋看弄猢狲。
良久。
又曰。
汝道老僧即今在什麼處。
藏曰。
和尚是一國之師。
何得往渭河看競渡。
良久。
又問。
汝道即今在什麼處。
藏罔措。
國師叱曰。
野狐精。
他心通在什麼處。
諸方皆謂前二度是他受用身。
三藏得見。
後一度是自受用身。
三藏不見。
惟山僧見處不然。
且如國師向渭河看競渡。
是國師。
不是國師。
還有會得的麼。
若也會得。
拄杖子為你證明。
若也不會。
三十棒自領出去。
何故如此。
不見道相罵饒你接嘴。
吐涶饒你潑水。
上堂。
集衆良久。
乃曰。
從來不恁麼。
如今始恁麼。
已被世尊先道破了。
不可更要撒尿撒屎。
污汝諸兄弟心田。
所以不煩維那白槌也。
天炎珍重。
下座。
上堂。
南山鼈鼻蛇。
雲門拄杖子。
長慶解推倒。
玄沙卻扶起。
休教看腳下。
切莫揣懷裡。
一并與拈來。
噫。
難瞞拄杖子。
大衆。
且道拄杖子有甚長處。
敢爾這般開得大口。
還會麼。
若不會。
新雲門與你下些注腳。
隻為拄杖子有照有用。
有縱有奪。
有收有放。
有殺有活。
你若上前來。
他能拒你。
你若退後去。
他能勾你。
你若立住。
他能打你。
正當恁麼時。
山僧向東邊一點。
西邊一點。
中間一點。
且道那一句是照。
那一句是用。
那一句是縱。
那一句是奪。
那一句是收。
那一句是放。
那一句是殺。
那一句是活。
若也簡點得出。
許你參學事畢。
其或未然。
閑言及剩語。
緘口最為強。
會稽雲門湛然澄禅師語錄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