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志卷之五

關燈
不覺 可怪呆人百不能 對人呆話還可憎 剛道夜深芻狗吠 大洋海底人挑燈 更有一般呆伎倆 兩耳卓朔頭鬅鬙 任你客僧逞機巧 東呼西喚渠不應 恕中慍禪師 師諱無慍,號空室,臨海陳氏子。

    幼讀書,不煩再授。

    依徑山寂照端公薙染。

    徧參尊宿,見太白平石砥公,典藏鑰。

    居十載,偕木菴聰公、大宗興公,謁竺元道于台之紫籜山,參證得悟。

    踰一歲,復還天童。

    晚以日本奏請,起召京師。

    已而,寢奏,留居天界。

    有〈監收上堂兼謝天童藏主〉雲:「以字不成,八字不是。

    ??瓏巖頂,白浪滔天。

    萬工塘中,蓬塵漲起。

    分毫上定當,升合裏論量。

    收得來,放得去。

    隨緣剔脫,觸處放光。

    可以起臨濟正宗,可以滅正法眼藏。

    雖然,若是個中人聞與麼道,直須洗耳有分。

    且誰是個中人?面如滿月目如蓮,天上人間鹹慕敬。

    」後又賜歸天童。

    明洪武八年乙卯,著《山菴雜錄》。

    愚菴及禪師寄師詩雲: 惺惺石上主人翁 一室高居太白峰 靖退隻今非小節 知心未許石門聰 覺藏主 了菴欲禪師有〈送天童覺藏主偈〉雲: 三世諸佛是何物 一大藏教是何語 直指單傳顯正宗 爛爛覺華生碓嘴 自古上賢猶不識 中下之流豈堪測 ?瞎摩醯鬼眼睛 大地山河墨漆黑 黑中有白光熈熈 敲空作響開愚癡 空拳紙上實性義 隱顯出沒超玄微 倒一說兮對一說 今古幾人能辨別 紛紛墮在光明中 大似獼猴探水月 偉哉作者何方來 江村古寺相徘徊 提金剛椎碎窠臼 用黑豆法驅英才 撒開兩手時一笑 照中之用用中照 北鬥藏身豈偶然 南山下雨還同調 明朝話別歸魯松 鐵船打就成怱怱 隔山相喚解相應 管取倒行摩竭令 印書記 欲禪師又有〈贈天童印書記偈〉雲: 一句子 龍無龍 總拈卻 稱長雄 灼然不墮言思中 單非隻 兩非二 老胡打失當門齒 妙彈無絃誰賞音 還我東山左邊底 最卓犖 端尋常 毫毛豈足爭短長 拶著三關應手破 海印湛湛涵秋光 跨三賢 超十哲 頂門別有通天穴 滿肚文章一字無 賊面似人人似賊 證侍者 楚石琦禪師有〈送天童證侍者再參詩〉: 鳥窠吹布毛 侍者便悟去 天童親切句 不要重指注 十月天漸寒 早過西興渡 相望一千裡 往復行大路 入室再參時 瞋拳須照顧 安禪人 琦禪師有〈送安禪人往參天童偈〉雲: 誰道葫蘆醋不酸 衲僧帶眼若為謾 長松一望二十裡 腳未跨門先膽寒 政書記 琦禪師有〈送政書記往天童偈〉雲: 如來禪 祖師禪 文字禪 是何禪 一筆勾下 白日青天 笑殺湖南長老 大書楷字深鐫 不見毘耶居士 嘮嘮擊小彈偏 及乎被人問著 直得杜口無言 禪禪靈石書記 作麼流傳 竹月生寒籟 松風入夜絃 既善騎聲蓋色 何妨說妙談玄 潮音洞裏敲金鐙 太白峰頭駕鐵船 諾禪人 琦禪師有〈送福州諾禪人再參天童偈〉雲: 主人翁 惺惺著 潦倒瑞巖 自呼自諾 蛇吞鼈鼻口生煙 虎齩大蟲頭戴角 會不會 知不知 大唐國裏無禪師 ??瓏巖主七十四 優曇鉢花第一枝 送君此去君知麼 莫把草鞋輕踏破 前頭更有最高峰 不獨飛猿嶺難過 腴侍者 古林茂禪師有〈送天童腴侍者偈〉雲: 三呼不觸當頭諱 三應寧將五位分 向上更無提掇處 到頭誰肯囫圇吞 春風揚廣山前草 白日長庚嶺上雲 蓋覆得來成直截 隰州無口謾雲雲 少曇瑞禪師 師嗣法于佛智禪師,與笑隱訢公雅好。

    訢有〈送師歸江西序〉雲:「至大中,予主餘英山寺。

    三年,寇至,剽掠俱盡,僅脫身免。

    常所雅厚,鹹相聚匿笑,莫有顧餘者;獨少曇來,勞苦數十返。

    明年,佛智遷徑山。

    三月禍作,其徒多背去;而少曇又與二三子留侍。

    暨佛智歸江右,少曇分座太白,不得從。

    今復走宜陽而省焉。

    於其行重予有感矣。

    世有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教,而民或悖之。

    溺于愛者,忘其親;訹于利者,傷乎義。

    吾徒辭君父之尊、伉儷之欲,惟師友之道得同乎人也。

    而吾徒貴遠遊,大方多眾,羣居千百,錯礱砥礪,期底于道。

    若是,于師友之道又專矣。

    無汩于欲、競于利,其庶乎有終矣。

    於戲!孰謂之變能移于吾徒矣乎?若少曇者,可以敦俗者乎!」訢又代著〈移師住光嚴行院疏〉雲:「履狶而知瘠肥,乃為良賈;解牛而至綮肯,始曰善庖。

    故為政必先求賢,而綱宗所以弘道。

    某行無町畦,志不磷緇,籌室先登。

    及見永明全盛、龍門獨步,其如妙喜南遷。

    與其傲睨太白之巔,孰若徜徉西丘之上?凝塵一榻,儼如千眾之臨;蓋頭把茅,自作萬閒之庇。

    祈光法運,仰祝帝齡。

    」合觀前後二文,則非專席天童。

     默中唯西堂 在天童時,有〈詠蠶偈〉雲: 桑空柘盡始心休 綿密工夫一繭收 爐炭鑊湯??得入 為人隻在一絲頭 雪巖欽禪師 參訪至天童佛殿前,經行次,擡眸見古柏,觸著向來所得境界,一時放下。

    後得法於無準範禪師。

     明 素禪師 《釋氏稽古》雲:國初名僧未見傳紀者,附名有天童禪師素。

     鳳頭祖師 師諱道孚,字信菴,江浦人。

    禮天童觀公。

    時觀翁道望高天下,宣廟在潛,每承顧問。

    宣德歲丙午,召至京師,館于慶壽丈室。

    師執事惟謹,上嘉之,賜西服茜衣,師牢讓不服。

    入五臺,覩聖像攝身光中,奇幻百出,歎曰「一翳在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