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為霖和尚餐香錄卷上

關燈


    超佛果于多生。

    皆自心之常分。

    非有假于他術。

    還知麼。

    性戒無非亦無是。

    亘古亘今不變易。

    衆生一念受佛戒。

    頓超直入如來地。

     梵熙上人。

    送師隐賢入塔請小參。

    師雲。

    師資恩重等丘山。

    白骨持來塔此間。

    特請山僧弘法施。

    即令直下入玄關。

    舉拂子雲。

    隐賢上座。

    見麼。

    一見更不再見。

    擊案雲。

    聞麼。

    一聞更不再聞。

    知麼。

    一知更不再知。

    何者法不見法。

    法不聞法。

    法不知法。

    還委悉麼。

    三門佛殿長相對。

    四大金剛眼共觑。

     梵熙上人。

    薦師叔祖石燈請小參。

    師雲。

    六十餘年唯一夢。

    醒來天色已黎明。

    親見自家田地了。

    鞭起泥牛火裡耕。

    祇如自家田地。

    作麼生見。

    石燈上座還知麼。

    見不見虛空成兩片。

    生來死去本完全。

    個裡何曾有背面。

    咄。

     元夕小參。

    師雲。

    昨夜除夕。

    監院脈師。

    請為大衆開示。

    山僧開十句法門。

    一要具慚愧。

    無慚愧者。

    人神共惡故。

    二要知佛恩。

    辜恩負德。

    非佛弟子故。

    三要念生死苦。

    知厭離故。

    四要發出世心。

    不着三界故。

    五要深信因果。

    果報不失故。

    六要堅持戒律。

    成佛根本故。

    七要參禅念佛。

    明見自性。

    親觐諸佛故。

    八要誦經學問。

    開廓聞見。

    使見地圓融故。

    九要建立行門。

    福慧相資故。

    十要願力廣大。

    有願必成故。

    大衆試自揣摩看。

    此十句中。

    為具不具。

    若都無有。

    則是光頭百姓。

    非出家人也。

    如此之輩。

    不是我同流。

    快出三門去好。

    今日元夕。

    監院純師。

    又請山僧。

    為大衆開示。

    古德雲。

    欲識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時節若至。

    其理自彰。

    不免應時及節。

    為大衆舉一則古話。

    昔僧問鏡清。

    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

    清雲。

    有。

    僧雲。

    如何是新年頭底佛法。

    清雲。

    元正啟祚。

    進雲。

    謝師答話。

    清雲。

    山僧今日失利。

    鼓山道兩個駝子相逢着。

    世上至今無直人。

    又僧問。

    明教新年頭。

    還有佛法也無。

    教雲。

    無。

    僧雲。

    年年是好年。

    為什麼無。

    教雲。

    張翁吃酒李翁醉。

    僧雲。

    老老大大。

    龍頭蛇尾。

    教雲。

    山僧今日失利。

    鼓山道玉本無瑕。

    雕文喪德。

    今日有人問鼓山。

    新年頭。

    還有佛法也無。

    答雲。

    佛法不在這裡。

    更問在什麼處。

    向他道。

    晝日熱如火。

    晚風吼似雷。

    若雲謝師答話。

    鼓山與他一杯茶。

    若雲老老大大。

    龍頭蛇尾。

    鼓山也與他一杯茶。

    何故如此。

    賞罰分明。

    珍重。

     安執事小參。

    師雲。

    叢林百務。

    各有攸司。

    惟賴大心衲子。

    同秉精誠。

    各出一隻手。

    煮飯底煮飯。

    煎茶底煎茶。

    燒香底燒香。

    掃地底掃地。

    接引後來知識。

    直使渠眼裡耳裡。

    鼻裡舌裡。

    一一具足。

    無所乏少。

    一一通達。

    無所壅滞。

    固是佛祖本分家風。

    亦是衲僧尋常行履。

    祇如堂中憍陳如。

    教他做什麼。

    長年打坐惟觀鼻。

    一任人來不舉頭。

     陳道尊薦妣太恭人周氏。

    請對靈小參。

    師雲。

    本省布政司督糧道陳公諱台孫率衆孝眷。

    特上鼓山。

    禮忏飯僧。

    為故妣周氏太恭人。

    資薦冥福。

    仍命山僧。

    詣于靈次。

    開示生死之理。

    太恭人還知麼。

    夫生若是實。

    何得有死。

    既有死。

    生無生矣。

    死若是實。

    何得有生。

    既有生。

    死無死矣。

    生無生死無死。

    金剛正體。

    觌露堂堂。

    于其中間。

    求其起滅。

    如栽兔角于馬頭。

    刮龜毛于蛇背。

    焉有恁麼事。

    祇如太恭人。

    即今承佛光明。

    全體顯現。

    曆曆孤明。

    聽山僧說法底。

    且道。

    是個什麼。

    良久雲。

    昔日漸源侍道吾。

    至一檀越家吊慰。

    源撫棺問曰。

    生耶死耶。

    吾雲。

    生也不道。

    死也不道。

    源雲。

    為什麼不道。

    吾雲。

    不道不道。

    源不領。

    一日聞童子誦觀音經雲。

    應以比丘身得度。

    即現比丘身。

    豁然大悟。

    太恭人還委悉麼。

    生也不道。

    死也不道。

    夜半石人無影像。

    縱橫那辨往來源。

    應以比丘身得度。

    即現比丘身。

    龍吟霧起。

    虎嘯風生。

    祇如所現底身。

    出沒隐顯。

    還有生死也無。

    乃雲。

    不道不道。

    伏惟。

    珍重。

     陳子度文學。

    薦妣張恭人。

    請對靈小參。

    師雲。

    今日孝子陳楷伏為先妣張氏恭人。

    謝世以來。

    已經七載。

    每懷鞠育之慈深。

    動風木之感念。

    非佛力莫報母恩。

    乃特上鼓山。

    徼靈于大悲。

    傾心于忏法。

    雪愆尤于既往。

    植景福于将來。

    恭人須知。

    此福匪從外得。

    本自心生。

    心無所生。

    福亦無作。

    若識得無生心體。

    則在在處處。

    恒轉根本法輪。

    刹刹塵塵。

    盡闡舍那心地。

    雖則在天同天。

    非天之所能攝。

    在人同人。

    非人之所能收。

    所以道。

    有物先天地。

    無形本寂寥。

    能為萬物主。

    不逐四時凋。

    恭人還知麼。

    無量劫來本如是。

    不曾移易一絲毫。

    緣中薦得群疑盡。

    始見從來立地高。

     王傳悉薦慧雲庵主。

    請對靈小參。

    師雲。

    福城女弟子王傳悉。

    童年守節。

    今已白首矣。

    久依慧雲庵主。

    笃修淨業。

    茲值庵主遷化。

    不勝悲悼。

    乃特捐赀。

    禮忏資薦。

    仍請山僧。

    對靈說法。

    以報法恩。

    慧雲庵主還知麼。

    三界衆生。

    無有不被生死所困者。

    這個生死。

    非從外得。

    乃自心造。

    故金剛藏雲。

    生死皆由心所造。

    心若滅者生死盡。

    祇如心。

    作麼生滅。

    過去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過去已滅。

    未來未至。

    現在空寂。

    如是則心且不可得。

    喚什麼作生死。

    生死既空。

    涅槃亦寂。

    所以雲。

    三際求心心不有。

    心不有處妄元無。

    妄元無處即菩提。

    生死涅槃本平等。

    這平等法中。

    無今無古。

    無悟無迷。

    無男無女。

    無罪無福。

    有佛無佛。

    性相恒然。

    慧雲庵主。

    須向這裡。

    直下撒手還家。

    然後轉位投機。

    頭頭上明。

    物物上顯。

    修空華佛事。

    建水月道場。

    伏鏡裡魔軍。

    成夢中佛果。

    雖然如是。

    更有功位雙泯一句。

    且待他日相逢。

    再為道破。

     中秋小參。

    師雲。

    今夜金風扇野。

    滿月流輝。

    微微疏雨濕空階。

    漠漠輕雲漾秋漢。

    正與麼時。

    且道。

    是阿誰分上事。

    須知人人各有一片穩密田地。

    多年抛在荒草裡。

    而今快便難逢。

    信手拈出。

    切忌有眼者見。

    隻許無心者知。

    雖然如是。

    三十年後。

    切莫道。

    鼓山以常住物作人情。

     廣宣上座。

    薦男邵子賢茂才。

    請對靈小參。

    師雲。

    子賢茂才惺惺着。

    今日尊翁廣宣上座。

    以爾亡于盜賊。

    不勝哀恸。

    乃特捐衣缽。

    禮忏資薦。

    仍請山僧。

    詣于靈次。

    說法開導。

    還知麼。

    子路結纓。

    曾參易箦。

    同出聖門。

    因果迥别。

    然因果二字。

    雖是佛說。

    而孔門亦未嘗撥無因果。

    大易積善餘慶。

    積不善餘殃。

    與洪範五福六極。

    皆因果之說也。

    雖然。

    隻如司馬子長有言。

    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

    若伯夷叔齊。

    可謂善人者非耶。

    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

    且七十子之徒。

    仲尼獨薦顔淵為好學。

    然回也屢空。

    糟糠不厭。

    而卒蚤夭。

    天之報施善人。

    其何如哉。

    盜跖日殺不辜。

    肝人之肉。

    暴戾恣睢。

    聚黨數千人。

    橫行天下。

    竟以壽終。

    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若至近世。

    操行不軌。

    專犯忌諱。

    而逸樂終身。

    富厚累世不絕。

    或擇地而蹈之時。

    然後出言。

    行不由徑。

    非公正不發憤。

    而遇禍災者。

    不可勝數也。

    餘甚惑焉。

    傥所謂天道。

    是耶非耶。

    此司馬氏疑善惡無徴。

    因果紊亂。

    殊不知。

    我佛言。

    果報有三世。

    一者現報。

    謂現生作善作惡。

    現世即報。

    二者生報。

    謂隔生始報。

    三者後報。

    謂隔越多生。

    然後方報。

    世人不知三報之理。

    但見仁夭暴壽。

    逆吉義兇。

    而辄謂亡因果虛罪福。

    殊不知。

    如影随形。

    毫厘靡忒。

    縱經百千劫。

    亦不磨滅。

    今子賢茂才。

    文行君子。

    慧齡妙質。

    一旦殁于非命。

    不無司馬氏之惑。

    若知三報之說。

    則可以泮然冰釋矣。

    雖然如是。

    更須知報由業感。

    業從心造。

    心本無生。

    一切如幻。

    若能悟入無生心體。

    則一切業障。

    報障。

    煩惱障。

    一時清淨。

    他方此界。

    天上人間。

    随緣寄托。

    了無挂礙。

    隻如悟入一句。

    作麼生。

    頂門放出摩醯眼。

    照破三千及大千。

    珍重。

     弟子如桂等。

    請為本師得止公小參。

    師雲。

    昧卻本來無。

    空中花亂起。

    生死去來身。

    循環何有已。

    雖然。

    得行便行。

    得止便止。

    燈即是火。

    飯即是米。

    還知麼。

    即今來聽山僧說法。

    求生不得。

    求死不得底。

    豈不是你自己。

    咄。

     孝男鄭鏡等。

    薦考鄭公玉生。

    請對靈小參。

    師雲。

    玉生老居士。

    今日公郎鄭鏡钰鋐镫等。

    特上鼓山。

    為老居士。

    奉薦冥福。

    仍請山僧。

    詣靈說法。

    馬鳴祖師雲。

    法者謂衆生心。

    須知此心。

    生天生地。

    生人生萬物。

    而此心未嘗有生。

    如夢被驅馳。

    而身本不動。

    空包群象。

    而空本無為。

    若達此無生心體。

    則死生路上。

    直往直來。

    不見一毛頭許法。

    為障為礙。

    何以故。

    正眼豁開。

    非夢境所能惑亂故。

    正與麼時。

    老居士還知落處麼。

    一性圓明無得失。

    從緣悟入不由他。

    死生路上無生路。

    火裡榮敷優缽花。

     孝女郭淑貞。

    忏血盆齋。

    請說偈。

    師雲。

    昔日目蓮曾啟教。

    蘭盆報母得生天。

    特遵遺軌清齋滿。

    願薦雙親達九蓮。

     弟子戒如。

    奉本師洪如仰公入塔。

    請小參。

    師雲。

    在家為父。

    出家為師。

    世出世間。

    其道離微。

    祇如一火功成之後。

    攜到石鼓山頭。

    又為個什麼。

    坐斷湘南潭北路。

    蓮花台上又生兒。

     孝男黃知雄知權等。

    奉薦考妣請小參。

    師雲。

    生死猶如水上漚。

    随風起滅不停流。

    從緣薦得無生理。

    性海何妨自戲遊。

    祇如無生理。

    作麼生薦。

    金剛努目常相對。

    彌勒呵呵笑不休。

     中秋小參。

    師雲。

    昨夜月缺而明。

    今夜月圓而暗。

    幾多看月人。

    個個生嗟歎。

    且道。

    廣寒宮裡還有圓缺也無。

    還有明暗也無。

    還有欣戚也無。

    到這裡。

    直饒道蟾蜍無反照之功。

    玉兔無伴月之意。

    堯舜之君猶有化在。

    祇如不落化門一句。

    作麼生。

    大衆吃茶了歸堂。

     堂中小參。

    師雲。

    适古标問山僧。

    如何是參禅用心處。

    山僧答他道。

    你發心為生死。

    便會用心。

    不發心為生死。

    便不會用心。

    又問。

    如何是參禅得力處。

    山僧道。

    你為生死作工夫。

    便得力。

    不為生死作工夫。

    便不得力。

    又問。

    如何是透關眼。

    山僧道。

    待汝透關了。

    向汝道。

    渠不肯不禮拜。

    便拂袖歸衆。

    被山僧痛打一上。

    大衆且道。

    山僧如此答。

    如此打。

    還有為人處也無。

    若道有為人處。

    辜負了古标。

    若道無為人處。

    又辜負了山僧。

    有人向這裡。

    定當得出。

    許他具眼。

    不然。

    更為說個譬喻。

    如何是參禅用心處。

    如人行路。

    步步不停。

    如何是參禅得力處。

    如人行路。

    步步到家。

    如何是透關眼。

    千人萬人牢籠不住。

    但恁麼看取。

     靈石幻生砥石默雪諸戒子。

    為師慶壽。

    請小參師雲。

    眼若不睡。

    諸夢自除。

    如何是不睡眼。

    古今不昧。

    心若不異。

    萬法自如。

    如何是不異心。

    幽靈絕待。

    以如是眼。

    鑒如是心。

    如空合空。

    似鏡照鏡。

    若見有毛端許生滅之相。

    便是夢也。

    隻如撲碎明鏡。

    裂破虛空時。

    又作麼生。

    寒梅占得春消息。

    雪裡橫斜競放花。

     林丹章道友。

    收骸資薦。

    請對靈小參。

    師雲。

    善男子林丹章募衆。

    即福城四郊。

    收葬無主髑髅。

    男女共計一千八百餘人。

    事竣。

    複上鼓山。

    大作佛事資薦。

    并薦本門及預會衆姓祖[示*彌]宗親。

    同資冥福。

    又請山僧。

    對靈說法。

    惟諸靈惺惺着。

    隻這髑髅。

    為是汝非汝。

    若是。

    日炙風吹。

    為甚麼無知無識。

    若非是。

    一點識神。

    為甚麼耽耽不舍。

    還知麼。

    蓋為無始一念迷根。

    于無身心中。

    妄執身心之相。

    所執之身屬四大。

    能執之心屬六塵。

    離四大以觀身。

    如龜毛兔角。

    離六塵以觀心。

    似陽??空花。

    向這裡豁開正眼。

    親見本來面目。

    一塵了不可得。

    更喚甚麼。

    作身心生死。

    所以雲。

    了了見無一物。

    亦無人亦無物。

    大千沙界海中漚。

    一切賢聖如電拂。

    雖然既無一物。

    即今乘佛慈光。

    臨茲法會。

    曆曆孤明。

    聽山僧說法者。

    又是個甚麼。

    咄。

    更是個甚麼。

    珍重。

     除夕小參。

    我輩在此袈裟下。

    承佛庥蔭。

    無父母妻子之累。

    無官差私債之擾。

    衣食現成。

    百不幹念。

    一年三百六十日。

    不覺不知。

    恁麼過去。

    這裡若無一片真實身心。

    成辦道業。

    建立實行。

    豈惟一年。

    隻恐一生亦隻恁麼過去。

    豈不賺誤自己。

    辜負佛恩耶。

    故世尊臨滅度時。

    諄諄垂誡雲。

    當念無常之火。

    燒諸世間。

    早求自度。

    我輩端的能念無常。

    求自度。

    于出生死。

    度衆生。

    何有乎。

    大衆還知無常麼。

     元宵小參。

    天上一輪月。

    人間萬戶燈。

    清光成一片。

    瑞氣自騰騰。

    不得作境會。

    不得作心會。

    不得作心境俱忘會。

    畢竟如何。

    我見燈明佛。

    本光瑞如此。

     孝男張慧光太中薦妣。

    請對靈小參。

    師雲。

    一切諸法。

    緣會而生。

    緣會而生。

    則未生無有。

    緣離則滅。

    若其實有。

    有則無滅。

    唯當人本有覺性。

    非因緣之所生。

    豈生滅之能亂。

    隻貴一念回機。

    直下便見。

    既明見已。

    則生死二字。

    即是常住大寂滅海。

    更何有生死之可言。

    隻如大猷優婆夷。

    即今承佛光明。

    來聽山僧說法。

    這一點曆曆孤明底。

    為有生死也無。

    為有迷悟也無。

    不用山僧重指注。

    好教這裡自參詳。

     弘能師叔雪鏡。

    師弟緣生。

    照升父黃文繡母王氏。

    照選父吳永年母羅氏同薦。

    請對靈小參。

    師雲。

    生來死去本完全。

    個裡何曾有間然。

    今日因風通一線。

    泥牛踏破水中天。

    踏破後如何。

    弘能叔弟超真際。

    升選雙親達寶蓮。

     鋤雲上人薦親。

    請對靈小參。

    師雲。

    鋤雲上人六歲喪親。

    今年五十有餘歲。

    而慕親之念不衰。

    今日特捐衣盂。

    詣鼓山飯僧。

    奉薦冥福。

    仍請山僧。

    詣靈說法。

    鋤雲父母。

    須知法本無相。

    非心意識所緣境故。

    法本離言。

    言語道斷故。

    法無生滅。

    生死莫能染故。

    法無邊際。

    非世間數量所能測故。

    蓋自己即是法。

    法即是自己。

    說無所說。

    聞何所聞。

    如是則曠大劫來。

    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

    如旋火輪。

    無有休息者。

    畢竟是個什麼。

    陽??空花。

    還委悉麼。

    父子天然真妙葉。

    一句全提喪古今。

     孝男林太鼎。

    薦考文若居士。

    請對靈小參。

    師雲。

    諸佛從心得解脫。

    心者清淨名無垢。

    五道鮮潔不受染。

    有解此者覺道成。

    三界衆生。

    去來生死。

    紛然雜亂。

    如何解得個清淨無染的道理。

    隻如林公文若居士。

    五十九年前來。

    五十九年後去。

    正當五十九年中。

    經營家業。

    孝親教子。

    孜孜為善求福不回。

    且道。

    是染是不染。

    是解是不解。

    若道不解即染。

    解即不染。

    此是生滅之見。

    未出常情。

    須知如摩尼珠。

    圓映五色。

    若道染。

    表裡洞徹。

    若道不染。

    煥然顯現。

    若也識得珠體。

    則解與不解。

    染與不染。

    皆為剩語。

    正與麼時。

    且道珠在什麼處。

    良久雲。

    一顆圓明無内外。

    騰今耀古絕離微。

    三世諸佛不知有。

    隻許黧奴獨自知。

     孝男王賀。

    薦妣謝孺人。

    請對靈小參。

    師雲。

    教中道。

    真如淨境界。

    一泯未嘗存。

    能随染淨緣。

    遂成十法界。

    如是則迷悟聖凡。

    去來生死。

    如夢如幻。

    如影如響。

    何者緣生之法。

    若言其有。

    性畢竟空。

    若言其無。

    煥然顯現。

    有不得無不得。

    增不得減不得。

    不可得中。

    一真法界。

    挺然獨露。

    更何有迷悟聖凡。

    去來生死之可言耶。

    永嘉雲。

    了了見無一物。

    亦無人亦無佛。

    大千沙界海中漚。

    一切聖賢如電拂。

    擊拂子雲。

    謝孺人。

    但向這裡。

    直下還源去。

    珍重。

     信女張氏薦夫子。

    請對靈小參。

    師雲。

    謝君吉吾同亡男新見。

    棄世以來。

    已經三載矣。

    日推月遷。

    四大之幻身不住。

    親老女幼。

    一生之恩愛難捐。

    慧眼未開。

    何由超脫。

    孝妻張氏。

    特入寶善。

    修忏飯僧及諸佛事。

    用資冥福。

    仍請山僧。

    詣靈說法。

    教中道。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

    如是則生也是空。

    死也是空。

    直饒道個不生不死也是空。

    須知此空是千聖之洪源。

    萬靈之根本。

    吉吾父子。

    無量劫來。

    纏綿生死。

    但向這裡。

    直下解脫去。

    珍重。

     玄文上座。

    請為師父知白公對靈小參。

    師雲。

    知白玄公。

    依子出家。

    淨業成就。

    今年八十有二歲。

    念佛刻期坐化。

    其生西之驗明矣。

    今日其子太印。

    特上鼓山。

    飯僧修薦。

    請山僧對靈說法。

    資助往生。

    公知麼。

    西方隻在目前。

    彌陀元是自己。

    隻因讀熟上大人。

    末後自然可知禮。

    隻如公知後作麼生。

    蓮花台上化生時。

    碧玉階前親授記。

     孝男薛毓棟。

    奉薦故考大中大夫山東布政使司參政薛公弱園居士。

    請對靈小參。

    師雲。

    嗚呼弱老大居士。

    其遽往耶。

    為有不往者。

    憶去春訪我山中。

    雖未嘗傾倒底蘊。

    蓋已目擊道存矣。

    至冬月忽聞易箦之信。

    衆皆咨嗟歎惜。

    獨山僧與居士。

    嗒然相忘于言外。

    何者。

    居士當年登高第入詞林。

    出主文場。

    備曆外任。

    清政有聞。

    人皆以為得。

    居士果何得乎。

    若有所得。

    即今在什麼處。

    一旦世緣告終。

    眷屬官位。

    一時頓棄。

    飄然長往。

    人皆以為失。

    居士果何失乎。

    若有所失。

    則天上人間。

    出入往來者。

    是什麼。

    現前曆曆孤明。

    聽山僧打葛藤底。

    又是什麼。

    所以得者若浮雲起于太虛。

    失者似浮漚散于巨海。

    浮漚雖散。

    巨海湛然。

    浮雲任起。

    長空不動。

    這個湛然不動底。

    衆生迷之。

    為六道生死。

    菩薩修之。

    為六度萬行。

    諸佛證之。

    為無上菩提。

    故雲。

    迷之則生死始。

    悟之則輪回息。

    然迷悟在人。

    不在法也。

    弱老居士。

    向這裡直下承當。

    頓超生死去。

    隻如承當一句。

    又作麼生。

    先佛世尊雲。

    一切衆生性清淨。

    從本無生無可滅。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無罪福。

    居士但恁麼薦取。

    伏惟珍重。

     孝男趙孟垕孟垐孟至。

    薦考元安居士。

    請對靈小參。

    師雲。

    元安居士知麼。

    三緣和合而受身。

    身非我有。

    歲月遷流而計壽。

    壽不我加。

    吾人自堕地以來。

    念念密移。

    新新不住。

    直饒百歲千歲萬歲。

    乃至八萬四千歲。

    終歸于盡。

    良以。

    世人不識真。

    乃認妄以為真。

    不識妄。

    乃迷真以為妄。

    真身無相。

    遍法界以彌綸。

    真壽不遷。

    曆億劫而常住。

    由不知此。

    故趑趄于六道。

    往複于生死。

    如旋火輪。

    無有休息。

    故釋迦老子雲。

    一切衆生。

    生死相續。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用諸妄想。

    此想不真。

    故有輪轉。

    正當今日。

    破妄歸真。

    頓超生死一句。

    如何道。

    無明實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元安居士。

    但恁麼薦取。

     弟子文盛文規。

    薦師爍欣。

    請對靈小參。

    師雲。

    爍欣上座遷化已來。

    七日了也。

    且道。

    七日以前。

    是爍欣耶。

    七日已後。

    是爍欣耶。

    正當七日。

    是爍欣耶。

    七日以前若是。

    雲何有死。

    七日以後若是。

    雲何有生。

    前後既非。

    中間豈是。

    所以雲。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衆生于不可得中。

    輪回生死。

    諸佛于不可得中。

    直證菩提。

    迷悟雖殊。

    總歸無得。

    這不可得處。

    是汝安身立命處。

    知麼。

    一場生死一場夢。

    無始來今尚未惺。

    今日髑髅打脫了。

    個中悟去最分明。

     孝男林太鼎。

    資薦考文若居士小祥。

    請對靈小參。

    師雲。

    古者道。

    百骸俱潰散。

    一物鎮長靈。

    且道。

    是什麼物。

    良久雲。

    三世諸佛。

    不敢正眼觑着。

    曆代祖師。

    結舌有分。

    雖然。

    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

    三世諸佛。

    以此坐微塵裡。

    轉大法輪。

    曆代祖師。

    以此了悟心宗。

    傳佛慧命。

    文若居士。

    以此迥出塵勞。

    高登佛地。

    文若居士。

    本與諸佛諸祖。

    同一鼻孔出氣。

    萬劫千生。

    莫教忘卻。

     林宜甫居士。

    薦室陳孺人。

    請對靈小參。

    師雲。

    衆生于無身中受身。

    故于無生死中受生死。

    若非正眼豁開。

    六道輪回不已。

    隻如正眼。

    作麼生開。

    試看。

    未入胞胎以前。

    這生死在甚麼處。

    四大各離之後。

    又在甚麼處。

    前後既無。

    中間豈有。

    見有者。

    乃病眼見空華耳。

    故釋迦老子雲。

    知是空華。

    即無輪轉。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非作故無。

    本性無故。

    且悟入本性一句。

    如何道。

    本無男女相。

    那有聖凡名。

    曆劫不生滅。

    現前無古今。

    孺人但恁麼會取。

     中秋小參。

    師雲。

    秋空一片月。

    照見幾多人。

    人顔自老少。

    月色無故新。

    隻這無故新的月。

    晦也未曾暗。

    朔也未曾明。

    弦也未曾缺。

    望也未曾圓。

    世人隻向明暗圓缺上看月。

    隻見月的影子。

    未見真月。

    如何是真月。

    良久雲。

    腦後眼睛開。

    真光照天地。

     孝女曹性昙性節。

    孝孫曹鴻芝。

    薦妣謝孺人。

    請對靈小參。

    師雲。

    生死不是有。

    涅槃豈是空。

    要知端的意。

    夜半日頭紅。

    謝孺人捐世以來。

    五七了也。

    且道。

    這一靈真性。

    生死二字。

    還變易得麼。

    若變易得。

    昭昭靈靈。

    随處作主的。

    是甚麼。

    若變易不得。

    争奈這個皮袋。

    東抛西擲。

    這裡見得明白。

    則變易不變易。

    皆為剩語。

    何者。

    蓋一期生死。

    渾如昨夢。

    了不可得。

    隻這不可得。

    諸佛證之。

    為大涅槃。

    衆生迷之。

    号生死始。

    孺人須向這裡。

    豁開慧眼。

    洞見根源去。

    正當恁麼時。

    且道。

    孺人在甚麼處。

    秋風吹竹戶。

    明月照嵓扉。

     孝男張士詹士眉。

    出繼男士弢。

    薦考青方公。

    請對靈小參。

    師雲。

    百年浮脆身。

    存舍勿憂喜。

    是身如水沫。

    聚散無定止。

    了得此身空。

    即證金剛體。

    不生亦不滅。

    無終亦無始。

    萬德悉圓具。

    三界難可比。

    一念忽歸源。

    當處出生死。

    隻如歸源底路頭。

    在什麼處。

    良久雲。

    父母未生前薦取。

    珍重。

     為總督部院李公。

    對靈小參。

    師雲。

    恭惟本省總督李公。

    捐世以來。

    六七了也。

    書吏鄭榗葉世蔭等。

    寅夕侍公之側。

    公飲食教誨。

    無不備至。

    念無以報高深。

    特上鼓山。

    禮忏飯僧。

    奉薦冥福。

    仍請山僧。

    詣靈說法。

    嗚呼公之德澤在生民。

    功勳在社稷。

    一旦稅駕。

    朝野歎息。

    然三界有漏之身。

    莫不有死。

    何者。

    以局于形。

    囿于數故也。

    雖然。

    須知有不死者。

    何者不死。

    為名不死耶。

    功不死耶。

    名有時而刊。

    功有時而盡。

    唯有能建功立名者。

    不生不滅。

    無去無來。

    為萬化之樞機。

    是生靈之大本。

    雖示生而生所不能染。

    示死而死所不能變。

    現形而形不能局。

    在數而數不能囿。

    廓然清淨。

    超然無礙。

    衆生迷之。

    則生死無窮。

    諸佛悟之。

    則當處解脫。

    然迷亦無所失。

    悟亦無所得。

    但有隐顯之異耳。

    故祖師雲。

    迷悟如隐顯。

    明暗不相離。

    今付隐顯法。

    非一亦非二。

    公還知此法麼。

    神光一道輝天地。

    萬象森羅鏡裡觀。

    伏惟珍重。

     方聲木佥憲。

    奉薦太封君廣岩老居士。

    請對靈小參。

    師雲。

    太翁廣老居士。

    富而能儉。

    貴而益謙。

    老而愈壯。

    慈而且嚴。

    此世人所共知者也。

    至于明罪福。

    而廣行衆善。

    修禅淨而期登九蓮。

    禮誦勤勞。

    福慧深堅。

    此非世人所得知者也。

    太翁謝世已來。

    已經七七。

    即不生淨土。

    人天福報。

    世世具足。

    況太翁志。

    不在人天。

    而在淨土耶。

    雖然如是。

    道霈更有進焉。

    昔日盤山寶積禅師。

    一日出門。

    見人舁喪。

    歌郎振鈴唱雲。

    紅輪決定沉西去。

    未審靈魂往那方。

    幕下孝子哭雲。

    哀哀。

    盤山聞之。

    身心踴躍。

    豁然大悟。

    且道。

    渠悟個什麼。

    哀哀。

    太翁向這裡。

    直下領得。

    曠劫來事。

    隻在如今。

    觌體圓明。

    了無欠剩。

    其生死去來。

    娑婆淨土。

    是什麼陽??空花。

    太翁知麼。

    鼻孔隻在唇皮上。

    不用區區更别尋。

    伏惟。

    珍重。

     馬法秀東王公薦親。

    請對靈小參。

    師雲。

    孝男王梅。

    孝孫希聖希賢希尹。

    為太封君王公諱繼本。

    太夫人李氏。

    謝世以來。

    四十餘載。

    每懷鞠育之恩。

    昊天之德。

    未申報答。

    深恸于衷。

    茲者榮膺綸旨之錫。

    光垂泉壤之休。

    乃徼福于覺皇。

    歸誠于僧海。

    大作佛事。

    少盡孝思。

    仍請山僧。

    詣于靈次。

    說法開導。

    惟靈谛聽。

    夫三界衆生。

    莫不有生死輪回之苦。

    故世尊雲。

    此娑婆界。

    是其難地。

    若欲出生死難地。

    直須拔去生死根本。

    到無生死處。

    此無生死處。

    乃是當人安身立命處。

    隻如生死根本如何拔。

    咄。

    喚什麼作生死。

    生也等浮雲起于太虛。

    死也若浮漚散于巨海。

    或見有生死之相者。

    乃是翳眼見空花耳。

    隻如無生死處。

    畢竟如何到。

    豎拂子雲。

    會麼。

    佛子住此地。

    即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

    經行及坐卧。

    太君太夫人。

    但向這裡。

    豁開正眼。

    直下超脫去。

    珍重。

     秀卿李公薦親。

    請對靈小參。

    師雲。

    孝男李英孫希穎。

    為太君李公永平。

    太夫人董氏王氏宿氏文氏。

    謝世已久。

    哀慕不忘。

    念非三寶之恩。

    難酬罔極之德。

    乃特入鼓山。

    飯僧修忏。

    大作佛事。

    用資神爽。

    仍請山僧。

    說法開導。

    惟靈谛聽。

    昔世尊于楞嚴會上。

    謂阿難曰。

    妙性圓明。

    離諸名相。

    本來無有世界衆生。

    因妄有生。

    因生有滅。

    去滅名妄。

    滅妄名真。

    是知三界衆生。

    因昧此圓明妙性。

    乃于無名中立名。

    無相中立相。

    無衆生中見衆生。

    無世界中見世界。

    起生滅之見。

    堕凡聖之情。

    所以雲。

    凡夫見諸法。

    但随于相轉。

    不了法無相。

    以是不見佛。

    若能以法界海慧。

    照了諸相。

    猶如虛空。

    親見本來常住佛性。

    離名離相。

    不生不滅。

    無世界無衆生。

    可謂徹法底源。

    直達彼岸也。

    會麼。

    不見一法即如來。

    始得名為觀自在。

    太君太夫人。

    但向這裡。

    直下超悟去。

    珍重。

     小參。

    舉。

    先師道。

    釋子妄分禅教律。

    看來總是一心光。

    師雲。

    大衆要識心光麼。

    禅三界綿綿。

    教紅塵浩浩。

    律蕭何不識。

    山僧恁麼批判。

    且道。

    是分是不分。

    若道分。

    甚麼處是分。

    若道不分。

    怎奈禅教律三名不亂。

    有人揀點得出。

    許伊具眼。

    雖然。

    忽有個漢出來。

    問光未發時。

    如何是心。

    咦。

    甯可截舌。

    不犯國諱。

     孝男趙炯等。

    薦考憲生公。

    請對靈小參。

    師雲。

    今日讀憲生趙公傳。

    知公翩翩佳公子也。

    少以文學着。

    中以德義着。

    公才足以調鼎鼐。

    行足以緻君親。

    其排難解紛。

    恤貧周給。

    皆公之緒餘耳。

    一旦溘然奄化。

    無不人人太息。

    孝男趙炯炌灼。

    念無以酬罔極。

    特入鼓山。

    飯僧禮忏。

    奉薦冥福。

    仍請山僧。

    對靈說法。

    公知麼。

    覺性圓明。

    死生一夢。

    夢境千差。

    本人不動。

    蓋衆生無始以來。

    夢眼未醒。

    驅馳于心識。

    轇轕于根塵。

    種種取舍。

    皆是輪回。

    若非法王出世。

    示還源之法。

    無由解脫。

    正與麼時。

    且道。

    還源底路頭。

    在什麼處。

    舉拂子雲。

    會麼。

    蝴蝶莊周都不識。

    隻許侬家獨自知。

     孝男趙??煊。

    薦考勉生公。

    請對靈小參。

    師雲。

    法本離言。

    不可以言宣故。

    法無衆生。

    離衆生垢故。

    法無生死。

    生死一夢故。

    如是則山僧作麼生說。

    勉生居士。

    又作麼生聽。

    會麼。

    木人嶺上呵呵笑。

    石女溪邊暗點頭。

     鼓山為霖和尚餐香錄卷上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72冊No.1439為霖道霈禅師餐香錄